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国民党在孟良崮战役失败原因,孟良崮战役的历史意义

国民党在孟良崮战役失败原因,孟良崮战役的历史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824 更新时间:2024/1/22 9:50:22

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于1947年5月13日至16日由泽东指示,陈毅粟裕指挥,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对国民革命军整编第74师进行的进攻作战。

孟良崮战役是一场可以扭转国民党被动局面的战役,国民党派出了精尖部队参与此次战役,可最终国民党在孟良崮战役中以失败而结束。那么国民党在孟良崮战役失败原因是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国民党在孟良崮战役失败原因。

国民党在孟良崮战役失败原因:

第一,国民党的指挥官张灵甫有十足的信心可以在此次战役中取胜,凭借他们精良的美式装备,打败共产党没有任问题,于是在战争中就轻视了共产党,而且张灵甫的作战经验是一成不变的,他的战斗思维方式也是固定的,导致将自己的精英部队带入了一个死胡同,在被共产党围剿后,没有任何反抗的机会,最后张灵甫所带领的军队被共产党歼灭和俘虏。

第二,此次孟良崮战役的场地多为山地,地形崎岖不平,国民党军队使用的大型武器因为地形的原因都很难运到战场上,所以这些美式高级装备在孟良崮战役中都没有发挥出最佳的状态。国民党的优势条件没有充分利用便为他的失败奠定了基础。

第三,在孟良崮战役中,蒋介石派张灵甫的部队参与此次战役,其他国军辅助张灵甫的部队,在国民党军队内部就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他们彼此没有很好的配合,一定程度也导致了国民党军队在孟良崮战役中失败。

第四,共产党军队没有国民党的装备好,但人数是国民党军队的5倍,共产党还结合了当地的游击部队,使得兵力占上风。

孟良崮战役的历史意义

孟良崮战役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势,加上广大人民的支持,将国民党军实力强大的整编74军消灭,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的实力,也破碎了国民党要粉碎山东的计划。

孟良崮战役是最经典的指导思想就是最大限度地搜集兵力来应对各种情况的发生,在陈毅和粟裕和善于分析敌情的情况下,找出了地方的弱点,之后华东野战军团结一心,抓住战机,利用山区的地形把敌人打败,不给他们喘气的机会,这也给日后的多场战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啸林是汉奸吗,张啸林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啸林(1877年一1940年8月14日),原名张小林,浙江慈溪人,是旧上海青帮头目,贩卖鸦片,逼良为娼,与黄金荣、杜月笙并称“上海三大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37年日寇发动八一三事变,张啸林公开投敌,沦为汉奸。大肆镇压抗日救亡活动

  • 归有光简介生平,历史上对于归有光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归有光(1507年1月6日-1571年2月7日),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世称“震川先生”。汉族,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昆山)宣化里人。明朝中期散文家、官员。嘉靖十九年(1540年),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遂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

  • 董鄂妃怎么死的,顺治为何专宠董鄂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问世间情为何物,为了爱抛弃江山,应该如何评判一个女人如果能让一个男人爱她爱到没了她就看破红尘遁入空门,那这个女人一定是厉害得不得了了。如果这个男人再是皇帝,一个国家的头头,那她就更是了不得了。这里就有这样一个了不得的女人,她就是清顺治的老婆董鄂妃。董鄂妃原是内大臣鄂硕之女,18岁入宫,顺治对其宠爱有

  • 韩非子是怎么死的,韩非子的人物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法治思想,适应战国末期治理乱世的历史环境,对秦王朝统一中国功不可没。"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中央提出的治国方略,韩非的法治思想是在战国末期礼制遭到严重破坏的形势下形成的治国思想。"以法为核心,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改造了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中国法治建设

  • 杨家将的佘太君是真实存在的吗,佘太君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杨家将的传说,北宋仁宗时期已经在民间流传开了。皇祐三年(1051),北宋文豪欧陽修就曾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欧陽永叔集》卷二十九《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大约从这时开始,杨家将的传奇故事在人们的传说中日

  • 《四十二章经》里面到底讲了什么,《四十二章经》里真有什么宝藏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熟悉金庸大师《鹿鼎记》的人一定对《四十二章经》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其整个故事正是以各路人等争夺这些经书为线索而展开叙述的。在文中,为了抢夺这件宝贝,江湖上的各路人马杀得人仰马翻,鬼哭狼嚎,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最后真相大白后才发现,原来众人关注的并不是这些书上的经文,而是隐藏在其中的宝藏。那么,《四十二章

  • 晋文公重耳和介子推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想当年,晋献公金戈铁马,叱咤风云,好不骁勇!望今朝,怎一个荒唐了得!嬖骊姬,杀申生,昏于家,乱于国。绕指柔使他沉沦,他愿意为了骊姬的一颦一笑,一媚一娇而颠覆晋国。太子殁了,国乱了,诸子夺嫡,公子重耳被逼逃亡他国。昔日的万人之上、荣华富贵早已遥不可及,父亲与兄弟的追杀又接踵而来,这叫他怎么不寒心!原来

  • 卫子夫是怎么当上皇后的,卫子夫一家为何被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生男不必太欢喜,生女不必太悲伤,试看卫子夫,一家霸天下。"这是汉武帝时期广为流传的歌谣。中国历来都是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生了个儿子就哈哈大笑,生个女儿就成了苦瓜脸,然而卫子夫的事迹却告诉后人,生了女儿不必"心悲煞"。汉武帝爱上歌女出生的卫子夫。卫子夫是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家的一个唱歌的奴婢。平阳公

  • 宋太宗赵光义生平简介,赵光义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太宗赵光义在历史上的评价可谓是毁誉参半,那么到底真实情况如何呢?他是否真的杀了宋太祖赵匡胤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逐一解惑!人物简介宋太宗赵光义(公元939年-公元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后,赵

  • 李隆基的母亲是怎么死的,李隆基的母亲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昭成顺圣皇后窦氏(?693年),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市)人。唐睿宗李旦妃嫔,莘国公窦诞孙女,太尉窦孝谌之女。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712年至756年在位。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