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霍去病是怎么死的,霍去病死的时候多少岁

霍去病是怎么死的,霍去病死的时候多少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704 更新时间:2024/2/16 9:38:56

霍去病作为西汉时期的一名大将,十七岁就大破匈奴,而这还是他第一次领兵,不得不说,霍去病的确是一个军事方面的天才人物。不过,是天才就很可能招致嫉妒,而这嫉妒不是来源于人,而是命运,霍去病英年早逝,年仅二十三岁。这么年轻就离世,原因却一直不明,尽管官方的说法是病逝,但是这一点能在《史记》和《汉书》当中都没有记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允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单于章渠。以诛北车耆,转系左大将双,获旗鼓,历度难侯,济弓卢,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

相信对中国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听说这上面这两句话中描述的“封狼居胥”故事。这个故事说的是西汉冠军侯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现在认为这是汉人的最高荣誉之一。

霍去病,一个遥远的名字,却又深深地钉在我们心中。在中国古代多少将士的最高梦想就是“封狼居胥”,然而他在22岁就做到了,成为无数后辈仰望的榜样。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这首不正好表达了对其的敬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这句话掷地有声,被无数后人所引用,用来表达其舍身报国的赤胆忠心。而他说到做到,一生都在为其奋斗。

十七岁,两出定襄,功冠全军;十九岁,三征河西,开疆拓土;二十一岁,统帅三军,纵横漠北。

霍去病,一个代表着青春、勇武与奇迹的名字。

他一生数次指挥大军与匈奴会战,每一仗均是深入险境,孤军奋战,每一仗均是以寡敌众,大胜而归!

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子,却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突然划上了生命的句号。仿佛一颗流星一般,划过夜空,耀眼夺目,但却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千百年来使无数后人为之扼腕叹息!

霍去病作为一代名将,与霍去病同一时代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霍去病死后的葬礼描述的十分详细,从送葬队伍的出身来历到他们的衣着打扮,再到墓的形状,甚至连谥号的意义都做了解释,但却没有一个字提及为什么这个威名赫赫的无敌战将会在风华正茂之时早卒。

关于他的死说法最多的莫过于病死了,《史记》《汉书》等正史只对犯罪或横死的人才记载死因,对老死、病死等正常死亡的人往往只有简简单单一个“薨(或卒)”字。褚少孙在《史记》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中补记:“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山。”

这是历代史书中对霍去病死因的唯一记载,据说是在漠北之战中匈奴人将病死的牛羊等牲口埋在水源中祭祀诅咒汉军,因此水源区产生了瘟疫。而霍去病在此处饮食了带有病菌的水,而后病倒。

霍去病病死说最早出自西汉时的褚少孙,他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中有一段补记,借霍光之口说霍去病是病死,然而具休是什么病,没有记载。

褚少孙的话出自霍光上奏给皇帝的奏折,有案可查,褚少孙也没必要说谎,所以基本上可信的。这也就是说,官方说法是病死。

然而病死之说很难令人信服,何况如果真的是病死,司马迁为什么不记?他为什么记了那么多细节却漏掉这个主因?

一个合理的解释是,病死之说只是一个托词,在当时根本就没有人相信,司马迁也不例外。他本着对史实负责任的态度,不将虚假的死因写在他的史书上。然而他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去探究霍去病的真正死因,所以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空缺。

还有人曾经猜测过是汉武帝担心霍去病权势太大,触碰到了皇帝敏感的政治神经,因此对霍去病心存芥蒂,还甚至杀掉了他,但这种说法仅是后人的一种猜测而已。

据记载,汉武帝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武帝十分伤心,还调遣了边境五郡的铁甲兵,从长安到茂陵排成阵势,并且把霍去病坟墓的外形修成祁连山的样子,用以表彰他在抗击匈奴的过程中建立的不朽功勋!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金缕玉衣的构造是怎样的,金缕玉衣里面有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金缕玉衣不知道大家有印象没有印象,反正小编当时看到这个其实觉得没有什么,但是后来得知这个衣服是用玉片做的,而且还是用金丝串联起来的,哇,大家都知道玉的珍贵,知道金的贵,所以就感兴趣了,最近很多人都说了,金缕玉衣这个搞法,人是穿进去的呢?这个金缕玉衣里面到底有没有人呢?下面我们来仔细的看看这个金缕

  • 鉴真为什么东渡,鉴真东渡给日本带去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道鉴真这个人,估计很多朋友对这个名字还比较陌生。不过鉴真这个人在历史上可是很出名的,他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得道高僧,其最出名的历史事件就是东渡到了日本。从我们平常人的角度去看的话,那就是给日本带去了关于佛教的一些东西。那么还有没有其他什么东西呢?还有这个东渡都的影响还有意义还有贡献又分别是什么,下面一

  • 岳飞墓前究竟跪了几个人,跪在岳飞墓前的铜像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岳飞之死,一直都是人们心中感到非常悲愤的一件事情,原本如果岳飞还在,那么宋朝的命运很可能就不会是后来的样子,但是他最终却被奸臣陷害致死,这令人们无法接受,想尽一切办法让那些死去的奸臣不得安生,最有名的办法就是岳飞墓前跪着的铜人了。只是,岳飞墓前究竟跪了几个人,一直都有很多版本,少则两个,多则四五个,

  • 邓艾为什么能灭掉蜀国,邓艾的实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邓艾是魏国的著名将领,也是灭掉蜀国的关键人物。不过据说邓艾灭蜀就带了数千兵马,这么点兵力究竟是怎么击败蜀国的呢?虽然当时蜀国已经穷兵黩武,而且诸葛亮也不在了,但是蜀国地形毕竟难攻易受想要轻易破防还是非常困难的。要说邓艾也是蜀国的克星,姜维北伐每次碰到邓艾就只有输的份,让蜀国上下都非常头疼。实际上邓艾

  • 秦国为何修建郑国渠,郑国渠是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郑国渠其实最开始的确就是一个阴谋,韩王想要借此来使秦国国力衰弱,让秦国没有办法继续东出,想要保韩国安定十年。但是这一举动,就算在当时的确令秦国疲乏,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十分有利的,韩王的这个“阴谋”不得不说的确是一个损招。那历史上郑国渠究竟有什么作用,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呢?郑国渠

  • 越王勾践剑为什么不会生锈,越王剑千年不锈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越王勾践剑作为越王勾践的自用剑,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而且这把剑也标志着春秋时期铸剑工业的最高水平。越王勾践剑制作十分精致,剑身上刻有八个古篆字,哪怕是已经放置超过千年以上,但表面花纹依然清晰可见。有朋友会问,越王勾践剑为什么不会生锈?这就跟越王剑的材质有很大关系,这次就来讲讲这把剑的外貌以及主要成分

  • 九妃连珠八嫔临御是什么意思,九妃连珠是哪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所谓的“九妃连珠”,其实指的就是清朝皇帝康熙的九位妃子,并且这九位妃子的名气都不小,所以便称之为“九妃连珠”。这九位妃子分别是慧妃,良妃,荣妃,宣妃,顺懿密妃,成妃,纯裕勤妃,惠妃。另有说法为康熙的皇后嫔妃之多令人眼花缭乱,瞠目结舌,康熙临幸后宫的嫔妃

  • 郭开是怎么死的,嬴政为什么要杀掉郭开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郭开虽然不是秦国人,但是可以说在秦国统一的过程中,郭开也是出了大力的,从功过的角度来看,郭开应该算是秦国的功臣,赵国的罪人。郭开给赵国闯下了不少祸,但这一切对于秦国灭掉赵国和统一天下来说都是好事,但为什么最后郭开却还是被嬴政杀掉了,而且还是烹杀?嬴政为什么要杀掉郭开,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今天就让小编带

  • 明成祖朱棣迁都之谜,明成祖朱棣为何迁都北京?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纵观中华五千年灿烂历史,首都作为一个国家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因此历朝历代都不会轻易的迁都,然而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就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朱棣是一个文韬武略不输其父朱元璋的英主,他为何要迁都呢?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解惑,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分析分析明成祖朱棣迁都之谜。大明

  • 康熙遗诏有被篡改吗,康熙帝留下的遗诏传位给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立嗣是中国古代习俗之一,对于皇帝来说立嗣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天下太平,还有朝代的寿命。不过让康熙皇帝选择继承人这件事实在太过头疼,按照惯例,直接立长子就行了,也不会有那么多麻烦。偏偏康熙长子没这个能力,所以太子位一让出,其他皇子自然转化成争斗形势,而且康熙孩子众多,所以才会变成九子夺嫡的紧张局面。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