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大汉的开国皇帝是刘邦吗

刘邦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大汉的开国皇帝是刘邦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522 更新时间:2024/2/8 6:46:27

说起大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其经历实在传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打破了之前战国时期的贵族阶级垄断,开了中国历史上崭新的篇章。要知道刘邦的当年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说的好听一点是个公务员,其实当时的刘邦和街头上的市井混混没什么区别。令人好奇的是,刘邦是怎么从一个混混一步步当上皇帝的呢?

要想真正弄清刘邦发迹的原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可以说,谁也无法真正说的明白,但是当我们细细品读这段历史的时候,还是能找到些此事的蛛丝马迹的,那么下面我就跟大家简单聊聊。

刘邦这个人,有诸多的性格特点,有些东西是从骨子里带来的,即便学也不好学成。首先,他是个混混,但不是市井混混,而是乡村混混,是个亭长。在秦代,乡里有秩一级的官员就是三老,游徼和啬夫,亭长是无秩的,也就是国家编制外的官,没有工资。很多人想,刘邦这个人为啥能当上这么个官,多数回答是这种官就是给混混当的,其实,大家没搞清什么是混混!

混混分两种,真正的混混是搞事情的,闯祸用的,我们可以称之为贼,还有一种混混是解决事情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兵,就像警匪一样,往往能抓贼的都是比贼还具有痞性的混混,只是这种痞性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很幸运,刘邦就是这种痞性的混混,所以他能当亭长。你可不要以为什么混混都能当长这种东西的。

还有一点,刘邦有心怀众人的心。刘邦带领众人去骊山服役,路上就跑了一半,刘邦作为负责人肯定要担责,他害怕了,不去了,要跑路,躲进芒砀山避难。一般跑路这种事是不愿意有人跟随的,尤其是混混,就更讨厌别人碍手碍脚。当时,有几十人原意跟着刘邦一起躲进芒砀山,刘邦并未拒绝,你可不要以为他有官瘾,几十人一起跑路事会很多,闹不好就被连累一起送命,只有一颗心怀众人的心才能选择接受大家的请求,带着大家一起寻出路。

一般人来说,越成长就会越对别人失去信任,做事就会越谨慎,所谓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可是刘邦却相反,这与他的成长环境是分不开的。四十岁的刘邦还未成亲,也不耕种生产,这样的人在农村,基本就会饿死,不饿死也会天天带着菜色寻食,如韩信般。但是刘邦却混的风生水起,整天蹭吃蹭喝,从无愧色。为什么?因为他能解决问题,懂得利益是用来交换的,他的性格需要他以解决吃饭以外的问题来换取食物,这就是他最基本的行事方式和分利基础。

你看看他起事后的行为,哪个计策是他出的?哪场仗他能打赢?都是靠别人!那为啥他当皇帝?因为他给了那些真正能做事的人他们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信任和地位就是其中关键的两环。这种交换绝非一般人能做到。你简单想想便知,你遇到陈平彭越和韩信这种人的话,你根本不可能去信任他们!只有刘邦可以!他能以混混事心安理得的换取维系生命的食物,就能以混混事换取他们的才能!

不要以为能做皇帝的就一定不可一世,高高在上,实际上,真正能为大家牺牲自我的才有可能当上皇帝,而有时候皇帝做的事甚至连乞丐都不耻为之,皇帝这个职位是合天下之利,享天下之权,也得任天下之事。刘邦就是一个肯牺牲的人,参加鸿门宴就是明证!你不要以为他参加鸿门宴只是为了自己,实际上是为了整个团队,他不去,很多人都要死,什么是高处不胜寒,这就是!

刘邦的品质加上九个字基本构成了他能短短几年时间坐上皇帝的原因,那九个字就是: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偶然因素,动乱的波谲云诡也是讳莫如深,这都不是人力所能解释清楚的了,算是一分天意吧。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范增和张良谁更加厉害,范增与张良在智谋手段方面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范增和张良谁更加厉害,其实大家都说了那肯定是张良厉害啊,毕竟最后胜出的是张良辅佐的刘邦胜出了,所以这个答案已经非常明显了,那就是张良厉害,但是其实真正就是张良厉害吗,如果拿成绩说话的话,的的确确是张良厉害,但是从过程来看就不见得了,这话又到底怎么说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看吧!范增与张良分

  • 草木皆兵出自哪里,成语草木皆兵的典故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东晋王朝任命谢石为大将,谢玄为先锋,率领8万精兵迎战。秦军前锋苻融攻占寿阳(今安徽寿县)后,苻竖亲自率领八千名骑兵抵

  • 来俊臣是怎么死的,来俊臣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酷吏对于武则天来说,其实只是一种手段,她需要酷吏来帮助自己震慑朝廷的时候,自然会重用酷吏,但是当她需要和缓一些的时候,酷吏就没有了作用。武则天时期有一位非常有名的酷吏来俊臣,“请君入瓮”这个成语就是和他有关,而且他在陷害别人这方面非常有天赋,还写了一本《罗织经》,专门用来罗织

  • 花木兰的故事是怎样的,花木兰真实的历史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最近有人说这个花木兰的故事,说到花木兰其实我们的感觉就是这个人很厉害,但是也有人说了,这个人似乎并不是真的,只是这个虚构的,那么这个花木兰真实的历史到底是什么呢?花木兰真正的结局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一起来学习这位巾帼英雄的事迹吧,感兴趣的一定别错过了!花木兰真实的历史,先得从花

  • 张献忠屠四川是真的吗,张献忠就没有屠杀川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献忠作为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推翻明朝也有他的一份力,而在很多人看来,农民起义自然还是要以农民,以普通平民为核心,所以领袖对待自己手下的百姓,或者其他百姓,肯定不能是“屠杀”这样的态度,但是为什么还有张献忠屠四川这样的说法呢?张献忠到底有没有这样做,屠川的究竟是张献忠

  • 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惊弓之鸟典故出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惊弓之鸟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受到惊吓过度,出现一点动静都会条件反射的害怕。这是我们日常中比较常见的一个成语,惊弓之鸟最早出自《战国策》,这次就为大家讲讲惊弓之鸟背后的典故故事。不过也有人认为惊弓之鸟是虚构出来的故事,因为以自然实验来说,鸟受伤的话基本很难再缓慢飞行,不过目前也难以100%的证实。关于惊弓

  • 衔环结草的意思是什么,衔环结草的典故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衔环结草这个成语,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听过,毕竟这个成语也是蕴含了两个故事,而且这两个故事都是关于感恩的。“衔环结草”这个成语将其分开,“衔环”和“结草”分别讲述了两个在古代报恩的故事。那么这个典故到底是什么呢?在历史上真实发生

  • 最早的玻璃是谁发明的,玻璃有多少年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玻璃,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如今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的东西了,有很多东西的制造都需要玻璃。那么大家有想过最早的玻璃是什么时候吗?最早的玻璃是谁发明吗?目前的网络信息当中显示,最早的玻璃是由古埃及人所制造的,但事实上对于玻璃的具体制造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只不过是我们在大约4000年前

  • 清朝的包衣制度是怎么来的,包衣制度的起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清朝的包衣制度,肯定大家也只是听说过,或者就是在古装剧中看到过。对于这个制度一直都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那么关于这个包衣制度,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包衣制度的起源。赶紧一起来看看吧!清朝建立以前,在中国的东北方,广沃的原野上生活着一个民族,就是女真族。女真族内部也分很

  • 点天灯什么意思,点天灯是一种什么样的惩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点天灯是古代的一种酷刑,我们知道古代有很多种的酷刑,而且酷刑的存在就是为了折磨一个活人,令他生不如死,点天灯就是一种听起来极其残忍的办法。历史上有董卓被点了天灯,但是却没有受到太大的痛苦,因为他是在死了之后被点天灯的。那么历史上除了董卓,还有谁受到过这样的刑罚吗?为什么?《三国演义》中的权谋运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