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冈起义失败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黄冈起义?

黄冈起义失败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价黄冈起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676 更新时间:2024/2/11 11:26:39

黄冈起义简介:黄冈起义的领导人是谁?黄冈起义第一枪谁开的?本这就为你介绍:

黄冈起义简介

黄冈起义,全称潮汕黄冈起义,又称丁未黄冈之役、丁未起义、丁未革命,是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5月22日同盟会在广东潮汕饶平县黄冈镇发动的反清起义。

孙中山派同盟会员许雪秋、陈芸生、陈涌波、子渊等发动黄冈起义,一举占领了潮州饶平县黄冈城。

清潮州总兵黄金福立即带兵前往镇压,革命党人被杀害200余人,其余起义军流亡香港,历时6天的黄冈起义遂告失败。

黄冈起义的领导人是谁?

一、许雪秋

许雪秋(一作湫),原名有若,又名梅,1875年出生于广东海阳(现潮安)县彩塘宏安村,年轻时往新加坡继承父亲一大笔遗产。

他从小好练武术,功力过人,又仗义疏财,广交潮汕一带“三合会”成员,对会员们经济上常有资助,被江湖会党们誉为“小孟尝”。

二、何子渊

何子渊(18651941),字临淑,讳东汉,客家人,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 1903年与丘逢甲、萧惠长等先贤创办兴民学堂,并首任学监。

1904年冬,创办石马两等小学堂,任董事会主席;1906年,与萧惠长等人创办兴宁县立中学,是中国第一批示范性高中兴宁第一中学、粤东名校兴民中学和石马中心小学的创始人,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人,梅州文化教育界先驱、兴宁新学的开拓者。

何子渊是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同盟会后,最早入盟的盟员,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黄冈起义领导人之一,曾秘密参与策划黄花岗、黄冈起义,为推翻满清腐败政权积极筹款,在学生中宣扬革命,始终一节。

黄冈起义的过程

一、准备工作

黄冈起义是孙中山委派许雪秋和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等人发动起来的。

许雪秋(1875-1912)亦作雪揪,原名有若。广东海阳(潮安)人,新加坡华侨富商之子。初曾清廷捐得候补道衔,后立志“逐满兴汉”。1904年(光绪三十年)归国。次年会同嘉应州革命党何子渊、丘逢甲等人以承筑潮汕铁路工程及召募团练为名,聚众千余,约期举义,未发事泄,再赴新加坡。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得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被委任中华国民军东军都督,主持岭东军务,遂返粤为武装起义做准备。雪秋回潮州后,召集何子渊、谢逸桥等同志会商进行办法;并往香港会晤冯自由(1881-1958)等,谓事机成熟,惟人才缺乏,请电同盟会总部速派同志归国相助。

后孙中山派人配合雪秋,加紧了起义筹备工作。适萍浏醴起义失败后,清政府要求日本政府驱逐孙中山出境。1907年3月4日(光绪三十三年正月二十日),孙中山被迫离开日本赴安南(今越南),到河内后立即在甘必达街61号设立了领导西南武装起义的总机关,准备就近组织领导广东、广西和云南三省的起义。

他认为这些省份地处边陲,群众基础较好,易于发动;地域宽广,便于迂回作战;尤其有利于从国外输送武器和人员。

为此,孙中山决定先在广东西部的钦州(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廉州(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与东部的潮州、惠州四府同时起义;许雪秋仍负潮州方面起义之责。

二、黄冈起义

许通过会党首领余既成、陈涌波、何子渊、萧惠长等人在会党中做发动组织工作。但由于走漏风声,引起清潮州总兵黄金福、黄冈都司隆熙的警觉。

5月21日(四月初十),黄金福派兵勇数十名进驻饶平黄冈镇,并借故捕去会众2人。次日余既成等聚集党众200余人于黄冈城外起义。

经一夜血战,攻克黄冈。23日(十二日),起义者在旧都司衙门成立军政府,举陈涌波为司令,余既成、张跃为副司令,以“广东国民军大都督孙(指孙中山)”或“大明都督府孙”名义布告安民。

起义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因此深受群众拥护,附近贫民纷纷参加义军,队伍很快发展到五、六千人。

三、起义失败

这次起义事出仓促,具体主持者不了解通盘计划,事发后才派人去香港请许雪秋来督率义军。适时黄金福部清军已抵离饶平黄冈20里的潮州。

起义军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陈涌波率领,直趋潮州、汕头,目标是乘黄金福带兵外出之时,攻占其巢穴;一路由余既成率领,直接奔向潮州,攻击黄金福部。25日(十四日)两路军队同时出发。

余部抵达潮州时,天已黎明,而清军早有准备,因此初战失利。进攻潮汕之义军,得知潮州失利,即改变计划,转援余部义军。两路会攻黄金福清军,敌势危急。

恰于此时,清广东水师提督准所派援军到来,双方夹攻义军,因而潮州未能攻下。27日(十六日),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陈、余决定解散队伍,转往香港,起义遂宣告失败。

义军失败后,官兵得义军遗落的名册,大肆捕杀党人。

黄冈起义失败原因是什么?

黄冈起义失败后,许雪秋赶到河内向孙中山报告起义经过和失败原因。认为起义失败的原因是军火落后,如能购得先进军械,可图再起。孙中山同意许雪秋的主张,立即派遣其在日本时结识的助手、日本志士萱野长知往日本购置军火。

1907年10月13日,萱野长知运载枪械的轮船抵达汕尾,起初,许雪秋委托一位名叫许佛同的汕尾人代为接收,但这位汕尾人失约,许雪秋只得匆匆忙忙雇了一小船前来询问情况,萱野心急,责备许准备不周,许赶紧去联系大船来接。

由于该轮是日本船只,当地群众好奇聚集观看,引起清兵戒备加强。日轮原为运煤来香港,包租期限已到,船主怕引起意外,遂将轮船驶离汕尾,使许雪秋接应军火的计划落空。

此次失约,使当时主持南方乃至南洋一带革命事务的同盟会首脑胡汉民对许雪秋的印象变坏,指责许雪秋“妄言无实,不负责任”。萱野历尽艰辛,碾转千里,未能完成计划,也十分懊丧,表示今后不与许雪秋合作革命事宜。

关于此事失败的原因,史料有两种说法,其一是上文所述,此说是长期支持家乡革命的旅暹华侨、饶平人陈梅湖在其《饶平黄冈革命记》文中披露的;其二是冯自由在其《革命逸史》中的叙述:许雪秋在香港准备登轮往汕尾时发现船中有清兵侦探,故折回而延误了一日。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不论何种原因,都并非许雪秋本人“妄言”或“不负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同盟会批评许雪秋是可以理解也是应该的,但从此疏远、不信任他就显得过分了。

正是由于这一疏远和不信任,加上许雪秋革命前捐献的家产所剩无几,革命后余下的家产被清政府抄没尽,使许再不能象先前一样广罗会党人士,因而对孙中山和同盟会产生失望情绪。

从此,许雪秋一度离开同盟会改投虽在推翻满清上理念一致,但在思想、策略、行为上与同盟会有重大分歧的光复会。

但他革命的精神不减。在潮汕光复中,他偕同陈涌波、陈芸生(一作“宏生”)等在潮汕招募旧部,组成革命队伍,配合张酉录村、孙丹崖的民军,攻汕头、陷潮州,收复饶平、惠来等县。

在此期间,许雪秋等的军事行动不免损害了部分地方官绅、商民的利益,有一段时间,许雪秋去港公干,军纪约束放松,其部属、士兵也有不少扰民之处。

在这一背景下,反动势力乘虚而入,将许雪秋,还有他的战友陈涌波、陈芸生等杀害,上演了潮汕近代革命史上惨痛的一幕。

如何评价黄冈起义?

黄冈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她的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首先在于它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次真正的反封建反专制的民主革命斗争,它响亮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代表了民主、进步、光明的力量,唤起了民众,在一定范围内动摇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高度评价说,“此次死难的同志都属同盟会干部,若无此次诸烈士轰轰烈烈足丧满虏之胆之善因,怎有辛亥武昌之义师一举而鄂督瑞澄入军舰之美果?!”

其次,它激发了潮梅人民的革命精神和斗争勇气。对潮梅及其周边的民主革命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黄冈丁未革命的影响下,潮梅各地更多进步人士参加了当地的革命团体,同时也推动了同年继之而起的惠州七女湖、安庆、防城、镇南关各次起义。

及后,兴民学堂、金山学堂的一部分青年学生也纷纷展开反清秘密活动,如:海丰汕尾又再次筹划武装起义等。

第三,它在华侨史上,是广大爱国华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光辉一页,它充分体现了广大爱国华侨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与国内乡亲同呼吸、共命运的光荣传统。这种精神,令人肃然起敬,而且在后来得到发扬光大。

由此可见,潮州黄冈丁未革命历史上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她是潮汕近代史上光辉的一页。

后世纪念

丁未革命烈士陵园(即塔护村古人公墓),坐落在饶平县钱东大北山主峰南麓,气脉恢宏,龙度非俗,靠山面海,建于公元1907年4月15日。

根据县有关资料记载,丁未年4月14日由孙中山先生指挥策划的义军直捣驻汫洲镇台黄金福,由于敌众我寡,当天被清军击溃。

77位义军英勇牺牲,以余汉生为首的19位义军壮士尸首被潮水漂入塔护村村前海滩,塔护村国际红十字会会员林家凫等人组织群众将尸首埋葬于此,坚碑为“古人公之墓”,后为避开村节日抵触才定每年2月15日祭日。

辛亥革命胜利后,民国22年中国国际红十字会饶平分会派员前来修建,使陵墓更加完整,每年前来朝拜的仁人志士络绎不绝。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元昊有多少个妻子,李元昊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文韬武略能称帝,却因酒色早身亡。”李元昊戎马一生,建国立业,但却因贪图女色引发了一场儿子弑父的历史悲剧。李元昊一生取妻八个,第一妻为卫慕氏,是他的生母惠慈敦爱皇后的娘家侄女,也就是李元昊舅舅的女儿。广运元年(1034年),因皇太后卫慕氏的弟弟山喜密谋杀害李元昊的事泄露,李元

  • 关于秦始皇的身世,秦始皇究竟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父亲:秦庄襄王子楚(原名异人)母亲:赵姬(说法不一有说吕不韦的舞姬,也有说赵国将门之后)身世之谜关于秦始皇的身世,史书里记载含糊不清,有人猜测是吕不韦孩子。《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秦始皇之母赵姬原是吕不韦的姬妾,吕不韦将赵姬献给异人,后来赵姬至大期生子名政;《史记·秦始

  • 吕蒙白衣渡江故事简介,白衣渡江故事经过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蒙白衣渡江故事简介:白衣渡江的背景是什么?白衣渡江故事经过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吕蒙白衣渡江故事简介白衣渡江,即江陵之战,又称奇袭荆州之战。是一次三国史上最成功最经典的奇袭战之一。这是吕蒙和孙权策划,由吕蒙与陆逊共同实施的针对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将关羽的一次大战。先是吕蒙抱病,推荐陆逊接手军队事

  • 三国中千里走单骑的人是谁,千里走单骑故事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千里走单骑典故简介:三国中千里走单骑的人是谁?千里走单骑故事内容是怎么样的?本文来说说千里走单骑的典故。千里走单骑典故简介主要讲述关羽、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

  • 败走麦城的主人公是谁,关羽败走麦城故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羽败走麦城故事简介:败走麦城的主人公是谁?败走麦城故事内容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关羽败走麦城故事简介败走麦城,是汉建安二十四年,蜀汉将关羽在败走麦城时为吴将截获,被斩于临沮的故事。后以“败走麦城”比喻陷入绝境,形容事事能成功的人也有失败的时候。麦城在湖北省当阳市两河乡

  • 辕门射戟的主要人物,辕门射戟故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辕门射戟故事简介:辕门射戟的背景是什么?辕门射戟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本文这就为你介绍:辕门射戟故事简介辕门射戟,读音:yuán mén shè jǐ ;是历史典故,最早出自《三国志·吕布传》,吕布为了阻止袁术击灭刘备所使的计谋。后来罗贯中将这个典

  • 三国姜维是怎么死的,姜维为何惨死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三国时代,人才辈出,很多人青史留名,比如武将中的关羽、张飞、赵云、吕布,谋士中的诸葛亮,几乎成为神话。但是,作为诸葛亮的唯一接班人,姜维下场比较凄惨,让人感叹。刘备虽然武有关羽等五虎上将,文有诸葛亮等谋略天才,但仍未一统三国,反而成为最早灭亡的国家。特别是诸葛亮晚年六出祁山而不得,甚至病死途中,让人

  • 龙城飞将指的是什么人,龙城飞将指的是哪个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代大诗人王昌龄的这首的《出塞》脍炙人口,但是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问题:如“阴山在哪里?”,“飞将是指谁?”等问题。这两个问题在以前文章中做过分析,现在我们还有一

  • 康熙怎么死的, 康熙皇帝死亡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11月13日,在北京西郊的畅春园里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病逝。根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帝原本身体有所不适,因此在畅春园修养。可到了13日凌晨两点左右,康熙帝的病情突然加重,于是他马上下令让正在南郊天坛主持祭天仪式的皇四子胤禛急速赶

  • 宋仁宗最爱的女人是谁,赵祯的妻子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热播电视剧《清平乐》中,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是一个苦命的皇帝,直至生母死后多年,才弄清自己的身世。而在他的感情生活中,同样充满着许多的不如意,甚至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无法去爱,对于自己不爱的女人,却又不得不接受,无奈和纠结伴随了他一生。一、王氏女:本惜初恋,却被横刀夺爱在刘太后生前,少年皇帝赵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