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安事变事件发生过程是怎样的?西安事变有哪些意义?

西安事变事件发生过程是怎样的?西安事变有哪些意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360 更新时间:2024/1/18 15:57:43

西安事变纪念日是什么时候,西安事变事件背景是什么?西安事变事件发生过程是怎样的?西安事变有哪些意义?跟着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西安事变纪念日简介: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是为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最终结束了内战,实现了国内和平,促成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并且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所以每年的12月12日被定为"西安事变"纪念日。

西安事变事件背景介绍:

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同红军和解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1935年,蒋介石调张学良到陕西"剿共".在战场上,东北军近三个精锐师被歼,损失惨重.蒋介石趁机取消了这三个师的番号.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和"打回老家去人"的救亡口号,深受东北军下级官兵的欢迎.他们自动停止和红军作战,并同红军联欢。

西安事变事件过程介绍:

1936年12月,蒋介石到西安,威逼张学良、杨虎城执行"剿共"计划.张杨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都遭到无理训斥.他们于12日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第二天清晨进行兵谏的命令。12月12日晨5时,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东北军到临潼的华清池捉蒋,蒋从卧室窗户跳出,摔伤后背,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被发现活捉,十七路军还扣留了在西安的陈诚、邵力子、蒋鼎文、陈调元、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邵元冲等人遇难。西安事变爆发。

当天,张学良、杨虎城向全国发出了关于救国八项主张的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立即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

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立即召开救国会议。南京中央于当晚十一点半,召开中常会及中央政治会议联席会议,决议夺张学良本兼各职,交军事委员会严办。会议最后决定剿抚并用,一面以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一面以于右任为陕甘宣抚大使。

十二月十二日晚间,宋美龄在上海初闻西安发生事变之际,就想到澳籍友人端纳是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斯峪的记者,他一生的事业在中国,曾赞助过中国的辛亥革命,后来又成为北京北洋政府的客卿﹔曾为张作霖父子的谋士,与张学良交往密切,也是蒋中正的好友。蒋夫人请端纳到寓所,与孔祥熙共商,端纳对于西安一行,认为义不容辞,当晚,即随同宋美龄乘夜车前往南京。

12月,宋美龄致电张学良,告知端纳拟飞西安,端纳亦同时电告张学良。12月,中央在劝阻张学良无效,各界函电交驰要求讨伐,由政治委员会决议派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刘峙为讨逆军东路集团军总司令,顾祝同为西路集团军总司令,分别集结兵力,由东西双方同时向西安进行压迫。随即展开轰炸西安近邻城市,并逐渐转向西安。张学良乃允许拘扣的蒋鼎文先返回洛阳,请国军方面暂停军事行动,避免冲突升级。

12月,斯大林指示中共,考虑到蒋介石可能成为未来中国抗日力量的重要领导人,希望放蒋。经过内部争辩后,中共决定服从斯大林的指示,中国共产党遂派周恩来到西安参与西安事变的协商。12月,随后端纳全力周旋,宋美龄、宋子文等到西安。在飞机上,宋美龄把手枪递给端纳,说:"如果叛军对我有任何不礼貌行动,你可用此枪立即将我枪杀"。

张学良、杨虎城去机场迎接,下机后,宋美龄与张学良说:"汉卿,这是我的东西,就不要再检查了把?"张学良马上说:"夫人,岂敢!岂敢!"张、杨与宋子文、宋美龄举行了会谈。后由张学良本人陪同宋美龄和端瑞往见蒋。宋美龄拿着一个梅干菜盒见到了蒋介石,蒋介石在《西安半月记》中记载,蒋见到宋后,眼泪直流,说:"你怎么来了?如入虎穴矣!"宋美龄劝蒋道:"宁抗日,勿死敌手!"(宁可抗日,胜利失败你都是英雄,总比因为拒绝抗日而死在叛军的手里要强)。从此,蒋介石的态度开始转变。

12月,蒋中正接受六项协议。即: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

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其它具体的救国办法但是蒋介石没有意愿为他的承诺签订任何协议书,东北军和西北军有部下向张学良反应不满,称:"我们提着脑袋给你干,怎么到最后连个签字都没有?"张学良回道:"你们政治觉悟没我高,蒋介石虽然被捕,但是其政治实力还在,既然我们要放他,要把他捧为领袖,那么逼他签字,他到时还会反悔,要一个君子协议也很好。"

张学良的这个提议遭到了杨虎城的反对,最后是在共产党人周恩来的劝说下,杨虎城才同意张学良的"不签字放蒋"的提议。12月,蒋中正乘飞机离开西安,张学良亲自陪同。当日抵洛阳。离开西安前,张学良留下手令,把东北军交给杨虎城指挥。12月,蒋中正抵达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张学良被扣留。

西安事变有哪些意义?

西安事变后停止了内战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获得了休整的机会。西安事变后,日本军加速了其侵略中国的计划,并在西安事变后之七个月发动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开始"抢关东",毛泽东决定将中共内部所有跟东北有关联的人全派去东北工作,其中包括张学良的四弟张学思。国民党方面,有人建议重新用张学良。与此同时,中共却首先正式提出要求张学良回东北的要求。

由于张氏父子在东北的声望很高,国民党中央曾经草拟立案: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行辕主任,胡宗南为东北行辕副主任,蒋经国为辽宁省政府主席兼辽宁省行辕秘书长",但此议案被蒋介石拒绝,反而启用熊式辉主持东北工作,后来蒋介石此举被很多国民党内部官员视为蒋在东北走错棋的第一步,为最后失掉整个东北埋下了伏笔。国民党的大多数精锐部队在东北被中共全歼后,其在全中国的战局演变成兵败山倒之势,迅速丢失了整个中国。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送蒋到南京,抵南京后被军事法庭审判有期徒刑十年,但随后被特赦,张本人并未服刑,而是被长期软禁,由于抗战期间国军不断失去领地,张被软禁的地点也经常变迁,其被软禁的设施环境也随之变化。杨虎城被送到国外后,秘密潜回香港打算参与抗日,但被国民党逮捕,并于1949年,杨虎城及其子女、卫士、秘书一共8人在戴公祠被军统局人员杀死,后被证实这次屠杀行动的直接指使者是毛人凤。

蒋介石在"西安事变"中后背重伤,终身不愈,后半生依靠拐杖或者要人搀扶走路。"西安事变"是由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实行"兵谏",逼蒋抗日的一个影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振世之举,它将载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史册。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开封府尹到底是什么官,开封府尹的职责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府尹官职简介:开封府尹到底是什么官?开封府是什么?开封府尹的职责是什么?本文这就为你介绍:府尹简介一、府尹官职概述府尹,官名。北宋曾于京都开封设置府尹,以文臣充,专掌府事,位在尚书下、侍郎上,少尹二人佐之,然不常置。明代于应天、顺天,清代于顺天、奉天设置府尹,其佐官称府丞。始于汉代之京兆尹。一般为京

  • 岳飞有几个孩子,岳飞的儿子后代都死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子岳云:被秦桧、张俊诬陷,与岳飞和张宪同时被害,死时23岁,曾任左武大夫,忠州防御使,孝宗初,与父同复原官,以礼附葬,赠安远军承宣使。岳云有2子,长甫、次申。岳飞冤案平反后,云长子岳甫累官至吏部尚书。甫生7子,他们初居杭州、苏州,后散居各地。甫的长子觐,曾任江西新昌县主簿。至9世(以飞为世,下均同

  • 川剧变脸是怎么变的,川剧变脸的三种手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川剧变脸是怎么变的呢?川剧变脸的原理又是什么,下面笔者就来为你全方位川剧变脸。一、川剧变脸是怎么变的原理相比大家都已经在电视上或者是亲眼看过川剧变脸了,说实话,笔者看过以后也是十分好奇川剧变脸是怎么变的,怎么在那么快的速度内就换了一张脸呢,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但是实际上,川剧变脸的并没有那么复杂。变

  • 唐三彩是哪三彩,唐三彩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唐三彩的渊源唐三彩实际上是唐代彩色釉陶的总称,由于它烧制于唐代,所烧作品用得最多的色彩是黄、绿、白三种颜色,所以得到了唐三彩的名称,实际上,它所用的色彩还包括蓝、赭、紫、黑等。这种彩色釉陶是在汉代低温铅釉陶工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对含有有色金属元素的各种原料有了新的认识而制作成功的。在唐代,

  • 乌兰夫家族简介,乌兰夫的事迹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乌兰夫家族其实很多人要问了,这是个啥家族啊?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家族,但是他们却又被人所熟悉,话说还给中国的团结做出了突出贡献,那么有的人问了,那这个家族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家族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乌兰夫家族在中国的社会也好历史也好算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在乌

  • 疽发背而死是什么意思,疽发背而死到底是什么病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典籍中,有许多著名历史人物“疽发背而死”的记载。一个总的规律是,不是古人多死于此病,而是政治人物多死于此病。我们可以认为这是一种史家对真实死因的曲笔书写和模式移借。这一记述最早出现在《史记》,自此之后,史书提到人物之死时频繁出现这一病因,几乎每个朝代都有。能出现在正史列

  • 甘肃省的第一个省会是哪里,甘肃省会是哪个城市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小编最近在看兰州的历史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其实兰州并不是甘肃省的第一个省会啊,好像最开始甘肃省的省会是在张掖,后来才改到兰州去的,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吧!现在大家都知道甘肃省的省会是设在了兰州,但其实最早的时候兰州却不是省会,是到后来才改成了这

  • 吴钩指的是多么东西,吴钩是一种兵器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古代诗词中,经常会出现“吴钩”这种意象。比如唐人李贺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宋人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说“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样看来,“吴钩”

  • 陆贞是历史人物吗,陆贞历史人物原型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陆贞,是在古装励志偶像电视剧《陆贞传奇》(《女相》)中登场的女一号,是北齐唯一一个位高权重的一品女官。该角色由演员赵丽颖饰演。宫廷中,陆贞刻苦、努力、善良,凭借其聪明,得到了孝昭帝高演的赏识;同时她的坚忍与善良,也打动了储君高湛的心。但身份地位的差异,注定了这段感情崎岖坎坷。宫女沈碧的嫉妒、储君高湛

  • 宵禁是什么意思啊,古代为什么宵禁有什么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宵”是夜晚,“禁”是禁止的意思,古代统治者颁布宵禁令,禁止民众夜间活动,目的是为了防盗,维持治安,以维护其统治,正所谓:“夜禁之设,所以弥盗也!”而违反宵禁令的人轻则拘禁,重则就地正法。宵禁令古已有之,在《周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