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的蒯通是怎样的,蒯通之言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的蒯通是怎样的,蒯通之言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105 更新时间:2024/3/10 19:03:20

观看韩信,我们会发现他光辉笼罩,吸引着别人的注意力,让人却忽视他背后的谋士,其中就有蒯通这么一个人物。蒯通本人其实是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奈何他遇到了韩信,韩信本人的政治天赋并不高,由于韩信的优柔寡断,错失称王良机。因此,很多人蒯通徒有虚名,只不过是“废材”一个,但是真正历史上的蒯通,真的是“废材”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蒯通本来是赵国人,羡慕齐国多贤俊,并且有很多学术殿堂,就客居在齐国。蒯通的第一次登场就很精彩,陈胜起义之后,连续攻打各国,将要攻伐赵国,而身为赵国子民的蒯通,不想看到自己国家生灵涂炭,就说服了徐工投降,还去说服了武臣,由于他的奔波,既可以保全反对暴秦的力量,还避免了一次生灵涂炭。单单凭借这个,我们就不能说他是一个废材。

五年之后,他以谋士的身份到了韩信的帐下。这时候韩信将要去攻打齐国,本来大军都已经准备攻打,不料,收到汉王的命令,说郦食其已经出使齐国,将其说服。于是,大军准备回返,蒯通就出面,跟韩信说:“郦食其区区一个文臣,却能说服齐国,而大将军率领大军,还怕攻打不下齐国?这功劳都被郦食其抢去。”于是,韩信就听信了他的建议,就立马攻打齐国,本来在郦食其说服之后,齐国就削弱了防线,导致韩信的兵力一举攻破临淄。之后,就有了韩信坐怀齐国,拥兵数十万。足见,蒯通的能力之强,怎么可以说是废材呢?

虽然日后多次怂恿韩信失败,那只能说是韩信本身的问题,并不是蒯通能力不够。

蒯通八字立对汉高祖

蒯通的多次出场,很多时候都是劝说韩信,想要让他背叛汉王,让其拥兵自立,做到三分天下的局面,可是韩信都是拒绝。可以说,蒯通已经尽到了自己谋士的职责所在。直到后来,韩信被杀害之后,说自己后悔没有听信蒯通的计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邦听了之后,就说:“你说的那人就是齐国的蒯通?”于是,就派人把蒯通从齐国押解过来。见到他之后,刘邦就说:“你为什么要怂恿淮阴侯造反呢?”蒯通回答道:“的确是我所教,可惜竖子不听从我的计谋,才会遭到杀害;假如他采取了我的计谋,那么死的人肯定就是你了。”刘邦听了之后,大怒,大声喊道:“将其烹饪。”蒯通说:“哎,我冤枉啊!”刘邦不解,就问:“你怂恿了韩信谋反,还有何冤枉的呢?”

蒯通说:“谁都知道狗这种生物,只会对除主人之外的陌生人狂吠。那时候,我只知道韩信,却不知道大王您啊。而且秦国都已经灭亡了,天下所有人都去争夺这个天下,只要是有才能的人都可以这么做。天下乱了,每个人都去这么做,而您也这么做,难道你就会把其他的人都给杀尽吗?”听了这些话之后,刘邦就放掉了蒯通。

这就是蒯通对刘邦说的话,其实蒯通心里很清楚,刘帮杀的是那些对自己不忠的人,而自己忠心对待韩信,才会怂恿他造反,因此自己是一个忠臣。而此时的刘邦最不能做的事情,那就是谋杀忠臣,就是由于这点,蒯通才会自恃谋略过人,对刘邦的心性有所了解,才能够逃此一劫。

蒯通之言是什么意思

在楚汉争霸陷入对峙的时候,韩信就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双方势力都想要拉拢他。但是在韩信自己这边,有一个名叫蒯通的人,他却怂恿韩信造反,让其自立为王,达到三分天下的局面。蒯通给他看了一次相,其实此话当中蕴含着两层意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

1、告诉韩信如今的天下形式,想要让他能够站稳阵脚,最好可以自立为王。倘若站错了队伍,在这次政治中,你将会身败名裂,根本就没有机会可以翻身。

2、告诉韩信,叫他不能帮助刘邦,因为刘邦本人的野心是很大的,他身怀天下。如今楚霸王跟他对峙,他的头号敌人还只是项羽,并且你韩信还是用得上,他想要用你来攻打项羽。只要楚霸王一败,刘邦下一个要收拾的人,必定是你韩信。因此,得出的结论就是告诫韩信,这两个人争夺,你谁都不能帮,你帮谁都不好,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称王,跟他们坐分天下。如果说韩信采纳了他的计谋,那么中国的历史将会大改。可惜的是,韩信没有这么做,在临刑前感到后悔罢了。

蒯通为了改变韩信的看法,告诉他一个道理,刘邦并不是对他很好,彼此两个人更多的是利益联系。并跟他举例,提起文种和勾践等人,但是在韩信心里,传统观念早已根深蒂固,他认为自己身为臣子,理当效忠,决不能做出对不起汉王的事情,最终还是错失了称王的良机,可以说是他自身的缘故。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韦小宝历史上有此人吗,韦小宝的历史原型人物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韦小宝的大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得益于金庸老先生,因为他在《鹿鼎记》中刻画的这位主人公太过成功,以至于现在有很多人都认为韦小宝是真实存在的,而实际上韦小宝是金庸老先生刻画出来的一个人物。韦小宝出生在扬州的一个妓院中,他的母亲韦春芳是一个过了气的妓女,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从小就是个无赖,在外

  • 李重茂是怎么死的,李重茂在位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重茂(695年-714年),即唐殇帝,又称“唐少帝”,唐中宗李显第四子,生母不详。圣历三年(700),封北海王,后进封温王。景龙四年(710)中宗被毒死后,为韦后所立,而形同傀儡,实权均属韦后。李隆基(玄宗)杀韦后,李重茂被废。景云二年(711)李重茂改封襄王,开元二年(7

  • 李香君简介生平,李香君是真实历史人物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李香君(1624年-1654年),又名李香,号“香扇坠”,原姓吴,南直隶苏州(今江苏苏州)人。她与董小宛、陈圆圆、柳如是等被称为“秦淮八艳”。因家道败落,飘泊异乡在李香君八岁的时候,随养母李贞丽改吴姓为李。是南京秣陵教坊名妓,秦淮八艳之一。她歌喉圆润,

  • 马三立简介生平,马三立相声辈分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马三立(1914年10月1日-2003年2月11日),出生于天津市,祖籍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中国相声演员。相声八德之一马德禄之子。回族。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顾问、天津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等职。是五、六、七、九届天津市政协委员。亦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擅使“贯口”和文哏段子

  • 京剧的生旦净丑是什么意思,京剧的唱念做打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京剧的唱念做打什么意思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

  • 京剧四大名旦指的都是谁,京剧四大名旦名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四大名旦”是对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位著名京剧男旦角的合称。 四大名旦的称呼来源于1927年由北京《顺天时报》发起的选举著名旦角的活动,起初为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徐碧云、朱琴心等6人,被称为“六大名旦”。 后来,随着朱琴心、徐

  • 广州十三行是什么的,广州十三行是怎么诞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中国的对外贸易时开时禁。清康熙盛世,延续明朝隆庆以来的开放政策,实行开海通商政策。1685年,伴随着日益频繁的国际商业交往,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方外贸专业团体广州十三行应运而生。它是清政府设立在广州口岸的特许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洋货行,是具有半官半商性质的外贸垄断组织。清政府规定,洋货行商人必须是

  • 梅艳芳是怎么去世的,梅艳芳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2003年12月30日,梅艳芳因宫颈癌病逝,年仅40岁。梅艳芳(1963年10月10日2003年12月30日),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广西合浦,中国香港女歌手、演员,香港演艺人协会的创办人之一及首位女会长。1982年获“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冠军”;推出了个人第一张专辑《心债》。1

  • 唐玄宗李隆基简介生平,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的皇帝。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多

  • 中国人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时间,中国人登上珠峰是哪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登山队员向珠穆朗玛峰顶峰进发。1960年5月25日北京时间4时20分,中国登山队胜利登上8848米的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的壮举。为了赞美这次的成功,由新华社记者郭超人于1960年完成了这篇文章。全文银灰色的山峰隐没在浓密的雾层里面,峻峭的山岩上铺盖着一望无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