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晁错是怎么死的,晁错为什么被腰斩

晁错是怎么死的,晁错为什么被腰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480 更新时间:2024/3/10 19:07:24

晁错是西汉时期的大臣,在当时位高权重,为了让景帝的地位更加稳定,晁错提出了削藩,也因此招来了杀身之祸,面对着七国之乱,景帝不得不斩杀晁错来安抚诸侯王们,使得那些还在观望的诸侯都不能出兵,最后才击败了叛军。可以说晁错虽然是死得很冤枉但是却是非死不可。

晁错是怎么死的

西汉之时汉高祖刘邦封了很多的诸侯王,并且很多的领地都分给了他们,其中最大的三个诸侯王的领地和起来就占据了大汉的一般,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诸侯王的权势与日俱增,而且因为文帝总是宽厚待人,所以这些非嫡系的诸侯王就更阿基的骄纵,等到景帝继位之后已经隐隐有了造反的迹象。

针对这样的情况晁错为了保持帝王的权利能不受削弱,所以就劝告景帝:“不管削不削诸侯们的领地,他们都会反的,但是现在早削的话会使得危害变小,要是等到那些个诸侯王以后羽翼丰满就很麻烦了。”景帝也深有所感,就听取了晁错的意见,逐渐削弱那些诸侯王的封地,但是这样的举动其实是把晁错自己置于一个很危险的地步,果然,没多久诸侯王就以铲除晁错为名反叛了。

七国之乱爆发之后,原来吴国的丞相袁盎就面见景帝称那些诸侯王本来是不会造反的,但是因为晁错贸然的削藩让他们造反了,只要能够杀了晁错,并且恢复诸侯们的领地,他们自然就会退兵。景帝同意了袁盎的政策,之后就让晁错做好出使吴国的准备,并且暗示丞相弹劾晁错,判了晁错腰斩,而晁错还是一无所知,之后晁错就被骗前往东市巡查,在那儿就被腰斩了,但是之后诸侯也没有撤兵,景帝也深深的后悔错杀了晁错。

死因解读

人物性格

晁错年少时师从张恢学习先秦法家申不害商鞅的学说,法家思想主张性恶论,强调法律的作用,锐意改革。基于这样的理念,法家人物多以冷峻的面目出现。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描述晁错时都用了四个字“峭、直、刻、深”严厉、刚直、苛刻、心狠。晁错为国深谋远虑,奋不顾身,与周围大臣关系并不融洽,丞相申屠嘉、外戚窦婴、大臣袁盎等都与晁错有隔阂甚至怨仇。

强行削藩

贾谊和晁错都谏言削藩,文帝没有采纳,这与当时的治国理念和形势有关。汉朝在武帝之前的治国理念是道家学说,都是道家派,只不过汉景帝的态度比较温和,因而削藩不但触动了诸侯藩王的既得利益,朝内也有不少反对者,而晁错的德行节义并不足以镇服众人。

苏轼认为削藩需要三个条件:“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晁错的削藩策,提出了削藩的必要性,却未论及可行性,没提出可操作方案;也不具备“徐为之图”的条件。北宋田锡也认为晁错未考虑周全。

谏帝亲征

吴楚七国之乱,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关键时刻把皇帝推到前线,自己却躲到京城,惹起朝中一批忠臣的不满,为他人留下了口实。苏轼就认为晁错“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未能做到临危不乱,指挥若定。

议杀袁盎

晁错与袁盎素来互相仇视,晁错任御史大夫后,就派人调查袁盎收受吴王刘濞贿赂的事情,证据确凿,依法应处死刑。刘下令赦免,只把袁盎贬作平民。吴楚等七国既反,晁错准备趁机打击袁盎,结果他的下属都不赞成。袁盎得到消息后惊慌恐惧,星夜拜访窦婴,表示愿晋见以当面陈述。汉景帝召见袁盎,袁盎便献策:“今计独斩错”,可平定叛乱。故晁错之死,直接原因与袁盎有关。

景帝取舍

汉景帝考虑的不仅仅是吴楚联军能不能罢兵的问题,他还要看没有造反的诸侯的反应,诛杀晁错,起码可以稳住这些诸侯,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大臣团结一致抵御叛军,周亚夫、郦商栾布、窦婴等肩负重要使命的大臣基本上都跟晁错不和,同时,“牺牲”晁错,吴楚联军就失去了反叛的旗号。故而,景帝权衡利弊后,对斩杀晁错的奏章批曰:“可”。

晁错为了削藩而死于削藩,虽然身后争议不断,但他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爱国之情,千年以来一直为人赞颂,司马迁云:“敢犯颜色以达主义,不顾其身,为国家树长划。”班固也说:“为国远虑,而不见身害。错虽不终,世哀其忠。”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贾迎春人物简介生平,贾迎春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名字:贾迎春诗社别号:菱洲诨名:二木头父:贾赦母:邢夫人(非生母,其生母或为贾赦前妻或是小妾)兄:贾琏丫鬟:司棋、绣橘、莲花儿夫君:孙绍祖结局:家虐而死外貌描写: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性格:温柔善良,同时胆怯懦弱。居所:紫菱洲上的缀锦楼。在《红楼梦》中,大观园东部有一个庭院,西侧临

  • 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范仲淹简介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范仲淹(989年10月1日-1052年6月19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

  • 莎士比亚的作品风格,莎士比亚是哪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当时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

  • 马克思简介人物生平,马克思是哪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

  • 范宽是什么朝代的画家,宋代范宽简介影响和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范宽(9501032),宋代绘画大师,又名中正,字仲立,汉族,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耀州区)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画山水,为山水画“北宋三大家”之一。初学李成,后感悟“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造化”,遂隐居终南、太华,对景造意,写山真骨,自成一家。其画峰

  • 张大千擅长画什么,张大千的简介生平人物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张大千(Chang Dai-Chien,1899年5月10日1983年4月2日),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下里港人,斋名大风堂。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1899年5月10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城郊安良里(现市中区公园湾半坡井“芭蕉井”)的一个

  • 希尔顿酒店是谁创立的,雄踞全世界最大的旅馆的榜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康拉德·希尔顿(Conrad Hilton)出生于1887年12月25日,是世界旅馆业大王,一个精力充沛而能干的实业家,又是个实实在在的乐天派。他所创立的国际希尔顿旅馆有限公司,现在全球已拥有200多家旅馆,资产总额达数十亿美元,每天接待数十万计的各国旅客,年利润达数亿美元,雄踞全世界

  • 画虾的著名画家是谁,齐白石画虾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864年1月1日(农历癸亥年一八六三年冬月二十二日),齐白石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白石铺杏子坞星斗塘。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长沙府湘

  • 椿萱并茂用来比喻什么,椿萱并茂的意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椿萱并茂”意思是指椿树和置草都茂盛,用来比喻父母都健康椿萱并茂,汉语成语,拼音是chūn xuān bìng mào,意思是指椿树和萱草都茂盛,现比喻父母都健康,褒义词。出自《庄子·逍遥游》和《诗经·卫风·

  • 邮票是谁发明的,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邮票在古代还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东西,古时候经济科技不发达,所以邮票还是很重要的一种东西。不过,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邮票已经有很少的人用了。邮票其实是一张小小的贴纸,但是,邮票承接的是两头的回忆,就像余光中的乡愁里面说的一样,那么,这么一张小小的邮票是怎么来的呢?1840年的某天。英国。一辆邮政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