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高煦是明成祖的二儿子,最后为何反而搞得身败名裂遭惨死?

朱高煦是明成祖的二儿子,最后为何反而搞得身败名裂遭惨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373 更新时间:2024/2/11 23:02:53

朱高煦是明成祖的二儿子,最后为何反而搞得身败名裂遭惨死?身为皇室的他下场也太惨了,大明皇朝在太祖朱元璋建立起来后,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社会开始稳定,皇朝慢慢进入正轨。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到了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越发强大,而作为成祖朱棣的儿子们自然成了这个大王朝的直接受益者。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有传统,一旦继承者即位,就要尽早议立太子。而作为朱棣的三个儿子,都希望能成为王朝的未来接班人。特别是二儿子朱高煦则时时觊觎太子之位。

朱高煦,明成祖的二儿子,其母是明朝著名将领徐达的女儿。也许是有继承其父或其外公的基因,朱高煦从小就是顽皮捣蛋、恃强凌弱。到了年长些,更是喜欢舞枪弄剑、爱出风头,却不爱学习。

在明太祖之时,各路藩王都派儿子到京城接受教育,而朱高煦由于不爱学习传统文化,明太祖很不喜欢他。而同去的哥哥朱高炽,温顺仁厚、问答有礼、谦虚跟随大家学习,深受朱元璋的喜欢,指定燕王的世子就是他。而心高气盛的朱高煦则很不服气,后来他的舅舅徐辉祖也出面劝说他要接受长辈的教导,改过自新。朱高煦不但没有听取舅舅的劝告,还偷走了舅舅一匹好马奔回了燕地。

到了靖难之时,朱高煦有几次都是在朱棣被打得要失败之际,带领着骠悍的军队来救援。这自己引来了朱棣想换太子的想法,而朱高煦本人,却凭借着这一次次的勇猛,救父于危难之中的表现,开始慢慢高傲起来。开始结帮拉派,还使人在背地里造谣中伤太子朱高炽,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对于朱高煦的一次次的中伤,太子都表现出很大度,还帮他脱险。越是这样,朱高煦越是觉得太子好欺负。有一次,一起去拜祭中,由于朱高炽身体肥硕,脚也有毛病,行动不便,走起来还会跌倒,时不时还要人扶持。而走在旁边的朱高煦见此情景,就取笑说,前面的人跌倒,后面的人要警惕呀。对自己的亲哥哥,不但没有一句关心的话,还说出这样无礼的话来。

而在后面的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即后来的明宣宗,听到后,很识趣的也说了一句,更后面的人更要知道警惕呀。老子不说话,作儿子的帮着顶,在朱瞻基看来,二叔你觊觎皇位,那还有这个大侄子呢。

明成祖最终还是选择了更有爱心,做事更稳重的朱高炽为太子,而对于朱高煦则是越来越反感。特别是知道他做了许多坏事后,更是一怒之下,直接要把他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云南,最后于心不忍又改封在青州,最后再次封在乐安。

到了仁宗即位,越发无法无天的朱高煦,还是想有所作为,最后也让仁宗制服。但是在宣宗即位后,很快又起事,最后逼着朱瞻基亲自率领军队去讨伐他,对于这样一个有能勇无谋的人,身边又是一些无能之辈的人来策划。而朱高煦本人却还以为自己真是能在这些无能之辈的帮助下,能创造奇迹,实在是令人怡笑。

从明太祖开始批评他要学习,不要老学公子哥,不但不听,还一怒偷了舅舅的好马逃回去。救父于危难之中,自以为功绩过人,而不乐于接受别人意见,改过自新,踏踏实实,低调去做人,最后反而搞得身败名裂,最后一场空。

标签: 儿子太子

更多文章

  • 明朝内阁首辅谢晋的一生介绍,谢晋最终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王,江西人

    明朝内阁首辅谢晋的一生介绍,谢晋最终怎么死的?永乐十三年(1415年)正月十五,朱棣与群臣在午门观赏灯会,此后颁布旨意蠲赦修省,都指挥佥事纪纲大概是觉得解缙获释的机会到了,便将他的名字也报了上去,可真是好心办坏事吖。朱棣看完眉头一皱,“缙犹在耶”,解缙关了这么久了还在?言下之意是,解缙怎么还在世,毕

  • 嘉庆突然逝世,没有立储密旨,皇后为何不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大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嘉庆,密旨

    皇太后,是皇帝为母亲上的尊号,太后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皇太后”,或称“太后”,一般是指皇帝的母亲,但不一定是生母。历朝历代的太后,大多都是一个狠角色,从汉朝时期的吕雉控制自己的儿子起,到唐朝武则天对儿子的打压,更有甚着到了清朝,慈禧太后

  • 想扭转清朝国运却“为而不能”,嘉庆皇帝到底面临一个怎样的困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嘉庆,国运,困局

    在清朝的皇帝中,嘉庆皇帝绝对是“知名度”最低的一位了,嘉庆之前,康雍乾三代雄主打造了清王朝最强盛的时期;嘉庆之后,继位的道光皇帝遭遇了鸦片战争,接下来就是动荡惨痛的近代史。而嘉庆夹在这两段历史之间,存在感自然低,而且嘉庆本人确实相对谨慎平庸,所以也没什么能让人记住的功德,有些学者用这么一个笑话来评价

  • 他的字写得太好!嘉庆皇帝都连连赞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嘉庆,写得,太好

    郭尚先(1785~1832年),字元开、号兰石,又字伯抑、伯抑父。福建莆田人。嘉庆十四年进士,官至光禄寺卿、大理寺卿等,以书法名世。他所著《芳坚馆题跋》对多种碑帖进行题跋,是一部有相当价值的论书著作。郭尚先不仅工诗善书,亦能绘画,尤喜画兰竹。精篆刻,有《郭兰石印谱》传世,其作品的用印大多收入其中。郭

  • 乾隆刚死,嘉庆帝就下令让和珅自尽,嘉庆到底忍了和珅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嘉庆,乾隆,自尽

    即使没读过清史,通过关于清朝的影视作品,我们也可以知道和珅的贪婪程度,新皇上任后抄他的家时,看到从他家里面抄出来的巨额金银珠宝,直接气得发抖。正因为乾隆对他的无限信任,才让他做出了买官卖官等中饱私囊之事。碍于乾隆的存在,嘉庆帝就算对和珅的行为愤怒不已,也只能暗自忍下了。嘉庆帝越是隐忍,和珅就越是作福

  • 嘉庆登基后,迅速处死了巨贪和珅,为何宽大处理同样贪腐的福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嘉庆,长安,登基

    乾隆死后,嘉庆这个傀儡皇帝得以亲政,嘉庆亲政的第一件事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除掉了和珅,这个过程至今看来,依然令人触目惊心。乾隆是1799年正月初三去世的,嘉庆让和珅在宫内主持丧事,然而在初七的时候将和珅下狱,在正月十五就公布其二十大罪,正月十八就赐其自尽。前后只有十五天,乾隆还没有出殡就把和珅给弄

  • 聪明一世的和珅为何不提前巴结嘉庆皇帝,为自己留条后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嘉庆,巴结,后路

    和珅给人的一种感觉就是非常的聪明,和珅在清朝的时候是非常的富有的,不过和珅的这些钱的的来源相比一些做生意的商人来说可以说是非常的黑暗的,和珅能够家财万贯,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和珅在乾隆时期是一个德高位重的官员,不过非常可惜的事情就是到了嘉庆的事时期的时候,嘉庆就把和珅给解决了。和珅在当时能够获得这样的

  • 爆料大王嘉庆皇帝 戳破过清朝历史上的哪些“谎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嘉庆,戳破,清朝

    嘉庆皇帝永琰,是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经历了实习期的皇帝。其原因在于他的父亲乾隆皇帝曾经对天发誓,不愿打破康熙在位61年的历史记录,所以刚干满60年就决定退休,把皇位传给了嘉庆。不过在传位以后,乾隆仍然以太上皇身份紧抓大权不放,一抓就是3年多,所以嘉庆也经历了3年多的实习阶段。对乾隆而言,嘉庆本来并不是

  • 清朝最被坑的皇帝嘉庆,乾隆把皇位传位给他,真的是因为爱他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嘉庆,的是,乾隆

    说起嘉庆这位皇帝来,那就着实是清朝最被坑的一位皇帝了,估计很多人都知道他的老子乾隆,或许有人认为乾隆是明君,或许有人会认为乾隆是昏君,但是不管乾隆是明君还是昏君,有一点是无法否认的,那就是他确实是坑了嘉庆。很显然,因为乾隆留给嘉庆的清王朝,其实早就已经不是强盛的清王朝了,而是一个千疮百孔的清王朝,咱

  • 和珅不该杀?嘉庆皇帝违背乾隆的遗言,十五年后才知道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嘉庆,乾隆,遗言

    古往今来,奸臣与贪官都是让人深恶痛绝的,奸臣当道会祸乱朝纲,而贪官横行则会动摇国本,所以明智的统治者都会将此二类官员列入黑名单,以防他们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即使如此,历朝历代的奸臣与贪官还是屡禁不绝呢。乾隆皇帝可谓是一代明君,他在治国理政,抵御外侮方面都取得了显赫的功绩,可偏偏因为宠幸和珅这个大贪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