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晚清人口有四亿之多为什么打不过英法不到3万人的联军?

晚清人口有四亿之多为什么打不过英法不到3万人的联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817 更新时间:2024/2/1 12:57:18

导读:晚清人口有四亿之多为什么打不过英法不到3万人的联军?

在古代社会,出生率和死亡率同样的高,有时候一场大的战争和灾难降临,死亡率比出生率还高,导致人口总是无法有效增长,而古代社会为了促使人口增长以适应社会需求用了很多办法,不过除了意外人口损失之外,人类在古时候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又没有优良的技术作为支撑,还面对着贫困和疾病的困扰,所以人生在世生命非常脆弱。

古代君王用了很多办法提高人口数量,而且衡量一个君王是否有作为的标准之一,就是在他执政时期是否有大量的人口存在,所有盛世的背后都是人的支撑,尤其是在古代,人多就是力量大。别看中国自古发展出来过很多盛世和治世,但几乎没有几个有破亿的人口,像现在中国有13亿人口,是放在古代不能想象的事儿。

在奴隶社会时期,我国人口大约停滞在1000万人左右,后来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有所发展,人口慢慢发展起来。西汉平帝元始2年(公元2)全国在籍人口为59594978人,此后直到南宋人口都在这个数字之下变化,南宋和金朝一共的人口数才超过汉朝时期的人口变成了7600多万人。

所有统一的封建王朝相比之下明朝的人口也算是比较多的,最多时能够达到1亿。不过要说人口之最的封建王朝,那还是要说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这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真正达到了古代社会对于社会人口的需求,到清代乾隆年间,丁赋(人头税)并入地税,人口隐瞒减少,人口增加甚快。

乾隆6年(公元1741)在籍人口总数第一次达到143411559人。乾隆59年(公元1763),全国人口总数为313218795人。这样大的一个人口基数,应该有很多人在国家的相应领域,尤其像军队这样的组织。因为即便是在秦汉、隋唐、明朝这样的朝代战争之中,军队的级别也都是在几十万或者百万以上级别的。

清朝兵制分为汉兵和旗兵,旗兵就是满清的八旗制度,汉兵包括绿营、乡勇和新军。别看清朝人口多,能够利用的兵力却非常有限,例如咸丰时期,军队人数大约只有60万,旗兵和绿营的比例为1:2。当然旗兵像是中央部队一般驻扎在大城市中,而绿营则是相当于在地方维护治安。这样的军队设置及规模根本无法进行有力的调配,因此八里桥之战时军队只有3万人这个原因是其中之一。

清朝之前有很多朝代其实是把兵力寄托在“兵民合一”的政策当中,但清朝的统治跟这一条政策有冲突,因为清朝的统治阶级不是汉人,中国还是汉人占绝对大多数人口的国家,如果将兵都藏于民中,是对满清王朝一个不小的威胁,尤其是对于站在军队体系高层的八旗子弟来说,八旗兵根本对汉兵派不上什么用场,因为他们早在和平的环境当中滋生出了一身的毛病,已经没有了战斗力。

在汉人随时都能够推翻满清统治的条件之下,清朝政府还浪费了一批人力实现对民间的“监视”,即在各个地方安排警察,而这样一来,调兵更加分散,一旦有叛乱发生,清政府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人手。太平天国就是到后期清兵才开始发力。

后来清朝建立的新式军队如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等地方军虽然非常有战斗力,但是却只听地方将领的指示,清政府对他们无计可施,也就是指挥权不在中央,英法侵华时咸丰曾命曾国藩派兵救援,结果只有用到2000人,场面非常尴尬。清朝末期,无法有力的调配兵员成了清政府的一个死穴。

不过,清朝无法抵御英法联军的根本原因,就是从心底里清王朝就不想对外抗争,而是想用割地赔款的方式草草息事宁人,只想继续统治中国,剥削百姓,继续做着黄粱大梦,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大清僧格林沁在大沽口曾经打退英法联军,清朝还扣押了两国公使,明明觉得稳操胜券能够和英法谈判的大清却没有想到,列强以其扣押公使为由直接炮轰大沽,占领了天津北京。

看来人口多并不真的像老观念那样奏效,一个国家是否强大,人口不一定就是关键。至于什么才是关键,留给我们的读者去思考吧。

标签: 英法晚清万人

更多文章

  • 满清在只有十万骑兵的情况下 清朝究竟是怎么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是怎么,满清,骑兵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满清十万骑兵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满清之所以能够很快入关建立清朝,这得益于李自成的失误,换言之,李自成把到手的江山拱手送给了满清。满清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毫不讳言说:“大清的江山是从李自成手中夺过来的,和明朝没关系”。当然这是多尔衮为了缓和清朝和汉族之间的民族矛盾才

  • 阿济格是谁?身为清朝开国诸王之一为什么会被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开国,清朝,身为

    导读:阿济格是谁?身为清朝开国诸王之一为什么会被赐死?英亲王阿济格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二子,身为太祖的亲儿子,更是清朝开国诸王之一,顺治帝亲政以后竟然直接将其削爵幽禁赐死,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因为阿济格与多尔衮犯了一个同样的错误,那就是欺负顺治帝,要架空顺治帝,自己来独揽大权。这时候可

  • 康熙唯一的养女:固伦纯禧公主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养女,康熙,公主

    康熙清朝妃嫔数量最多的皇帝,这也造就了康熙子女最多的身份。不过,康熙大部分都是儿子,女儿少的可怜,他一生前前后后有过二十个女儿,但最后健康活下来只有九位,连一半都不到,这中间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有的可能是生下来就体弱,有的可能是因为没有得到及时医治而死,不管怎么说,康熙的女儿不算多。说到女儿,中国自古

  •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多尔衮和孝庄真的是青梅竹马吗?多尔衮和孝庄第一次见面时什么时候?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的是,多尔衮,孝庄

    导读: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多尔衮和孝庄真的是青梅竹马吗?多尔衮和孝庄第一次见面时什么时候?在很多民间别史以及影视文学作品之中,都将孝庄太后和多尔衮形貌为一对从小两小无猜、两情相悦的情人,乃至还将顺治皇帝的生父就说成是多尔衮,而在皇太极逝世以后,孝庄也非常终“下嫁”多尔衮,两人这

  • 清朝史:孝庄下嫁多尔管到底是不是真的?揭秘“太后下嫁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下嫁,太后,之谜

    导读:清朝史:孝庄下嫁多尔管到底是不是真的?揭秘“太后下嫁之谜”!在如许的环境下,多尔衮还敢来与孝庄“私会”么,即是多尔衮敢来,孝庄也真的会和多尔衮有甚么“特别”的举动举动么?由此可见,随同着皇太极正式成为了非常高统治者,孝庄也

  • 从满清的“收继婚”的习俗和多尔衮“皇父摄政王”的名号:孝庄下嫁之谜是极有可能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摄政王,下嫁,满清

    导读:从满清的“收继婚”的习俗和多尔衮“皇父摄政王”的名号:孝庄下嫁之谜是极有可能的将其归纳为朝鲜不满清朝的统治,进而用云云方法来“抹黑”清朝,也是有大概的。不过,也有少许人觉得,孝庄确凿“下嫁”给了多尔衮,缘故就在于多尔衮的这个“皇父摄政王”的名号上。着实,“孀妇”嫁给本人的丈夫的弟弟如许的“转房

  • 清朝孝庄下嫁多尔衮的可能性有多大?为什么清朝史上没有任何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下嫁,没有任何

    导读:清朝孝庄下嫁多尔衮的可能性有多大?为什么清朝史上没有任何记载?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皇太极的妃子,顺治帝的生母,康熙的祖母。孝庄机智过人,一生历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两度辅佐幼主,为满清一统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贡献越大,争议也越多。关于孝庄太后身上的争议,最大的就是“太后下嫁”,

  • 谁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虽开创了盛世晚年也昏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昏庸,在位,谁是

    导读:谁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虽开创了盛世晚年也昏庸清朝有一位少年天子,他八岁登基,十四岁就亲政,在位六十二年,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就是康熙—爱新觉.玄烨。十六岁时,以过人的智谋和胆识,“智擒鳌拜”,完全掌握了朝政大权。之后以经天纬地之才,开创了“康乾盛世”。说道一下文治在政治方面,

  • 令乾隆老来得女合不拢嘴的固伦和孝公主为什么差点被抄家灭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抄家,合不拢嘴

    导读:令乾隆老来得女合不拢嘴的固伦和孝公主为什么差点被抄家灭门?乾隆是中国封建史上最长寿的皇帝,25岁继位,在位60年,又做了三年多的太上皇,享年89岁。虽然他儿女众多,但大多数在乾隆生前就已经去世了,比如说乾隆一共有十个女儿,乾隆去世时仅剩下一人,她就是固伦和孝公主。固伦和孝公主的母亲是惇妃汪氏,

  • 年家是世代官宦之家,年羹尧的父亲有什么作为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有什么,官宦,之家

    导读:年家是世代官宦之家,年羹尧的父亲有什么作为呢?要说雍正初年最受宠的两兄妹,那就非年氏兄妹莫属了。哥哥年羹尧成为雍正从龙大臣,雍正继位之后大权在握,可横行无忌。妹妹年氏潜邸随侍,雍正继位后封贵妃,从她生育开始到结束的那几年,只有她一人怀孕。重病之时册封皇贵妃,史称敦肃皇贵妃。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