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沈万三的聚宝盆什么来历?聚宝盆真的存在吗?

沈万三的聚宝盆什么来历?聚宝盆真的存在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9 更新时间:2024/1/17 8:04:24

导读;沈万三的聚宝盆什么来历?聚宝盆真的存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关于聚宝盆的故事。

聚宝盆的传说,来自于明朝初期的一位富豪沈万三。相传,沈万三之所以能够成为富豪,原因就是他拥有一个聚宝盆,投进去一个钱币就会出现无数钱币,这样神奇的聚宝盆,自然能够为沈万三带来数不清的财富,也难怪他会成为明朝首富,可能连身为皇帝的朱元璋都要嫉妒。不过这个传说中,聚宝盆是怎来的,为什么沈万三会有这个聚宝盆呢?

沈万三是历史上著名的商人,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沈万三也不例外,他是明朝年间有名的富商,沈万三本来的名字叫沈富,浙江南浔人。自小上过私塾,读过《四书》、《五经》,长得蛮机智聪明。他父亲沈佑靠捏粉玩具为生,挑副小担头串街走巷,平时省吃俭用,积得一些钱财,在南浔买了几间房子和几亩土地,种田兼经商。家里缺少人手,沈万三停学帮助父亲看店,打打算盘记记账,年纪轻轻早出道,成了一个很能理财的生意人。

这肯定也为后来沈万三富可敌国的家产做了一定的铺垫,那他的聚宝盆又是从何而来呢?关于他聚宝盆的传说有很多,最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就是来自于周人龙的《挑灯集异》:“明初沈万三微时,见渔翁持青蛙百余,将事锉剞,以镪买之,纵于池中。嗣后喧鸣达旦,贴耳不能寐,晨往驱之,见蛙俱环踞一瓦盆,异之,将归以为浣手器。万三妻偶遗一银钗于盆中,银钗盈满,不可数计,以钱银试之亦如是,由是财雄天下。”

这段话用白话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明朝初年,沈万三还不富有的时候,看到了一个打鱼的老头拿了一百多只青蛙,意思是要把这些青蛙杀吃了,沈万三看见了,把它们买了回来,放在水池里面,这几只青蛙一直叫唤,搞的沈万三一晚上都不能睡,第二天一早要把它们赶走,看到这些青蛙都环绕着一个盆,沈万三很是惊奇,把这个当做一个洗手盆,有一天沈万三的老婆不小心把一个银钗遗落在里面,然后就生出来很多,拿钱试也是一样,所以沈万三的钱财就富可敌国了。这就是沈万三聚宝盆的来历了,这个其实也符合中华传统化,好人是有好报的,也很符合人们的心理。

后来据传说沈万三在致富后把苏州作为重要的经商地,他曾支持过平江(苏州)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张士诚也曾为沈万三树碑立传。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万三助筑都城三分之一,朱元璋封了他两个儿子的官;在南京还建造了“廊庑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有了舒适的住宅;但不久,沈万三被朱元璋发配充军,在云南度过了他的余生。但是这中间还有一个插曲就是因为沈万三在帮助朱元璋修了南京城之后,又请求犒赏三军,这可就惹了朱元璋,“匹夫敢犒劳天子的军队,绝对的乱民,该杀。”马皇后认为这个沈万三不是什么坏人,怕朱元璋惹众怒,所以就让朱元璋把他流放了。但是在流放以前,朱元璋还是惦记沈万三的财产的,所以就想出了一个点子。

一天,朱元璋借沈万三修筑城墙之事,宴请沈万三,并且要借聚宝盆一看。沈万三不防,就带了聚宝盆去了,席间朱元璋说这个早年间是我不要的,没想到真的有这么大的能量,今天我就亲自试一下,说着就取了一文钱,放在了里面,并且说一个月以后要连本带利全部拿回来。每天翻倍,一个月以后就是一个多亿文钱,沈万三这时候接到了圣旨,皇帝要来拿钱了。并且说了,不够的就用沈万三的家产充之,就这样沈万三直接就破产了。

但是老百姓善良,不太愿意一个财富传奇老死边陲,就编造故事说他在云南得道成仙,康熙年间还有人在到处散播奇遇,说自己在云南见到了长生不死的沈万三。

根据正规的说法统计,沈万三在巅峰的时候,有大约20亿两的白银,而根据当时的物价,一两银子可以买190公斤大米,现在一斤大米大约是2.5元左右,也就是说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的950元,由此可以得出,沈万三的财富差不多是现在的2万亿元那么多,而且因为当时的购买力并不强,所以沈万三的钱很可能比我们现在想的还要再多一些。

沈万三因为其敛财能力,一直被很多人称为“财神”,但是沈万三因为钱太多遭到了皇帝朱元璋的猜忌,最后被发配到云南充军,而且家产也被籍没了。

有人说沈万三能敛财那么多,是一个非常有本事的人,不过他也因为自己的张扬和炫富付出了代价,据说沈万三曾经想代替朱元璋犒赏三军,朱元璋问他有多少钱能打赏三军,沈万三无所谓地表示自己可以给每个人1两金,朱元璋听了就更不高兴了。

在民间传说中,沈万山有一个聚宝盆,如果把东西扔进聚宝盆离,那这些东西就会被复制出很多个,所以沈万三才会变得那么有钱,但是这不过是人们的猜测而已。

标签: 聚宝盆来历沈万三

更多文章

  • 明英宗朱祁镇一生昏聩无能却做了一件大事!废除明朝殉葬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殉葬,废除

    导读:明英宗朱祁镇一生昏聩无能却做了一件大事!明英宗朱祁镇废除明朝殉葬制度!明朝宫女殉葬制度殉葬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早在原始社会便已开始出现。到了奴隶社会。用奴隶殉葬已成为制度。西汉时有一被掘坟墓,但“见百余尸,纵横相枕藉”,“或坐或卧,亦犹有立者,衣服形色,不异生人”,“墓中唯一男子,余皆女子”。这

  • 朱祁镇不是好皇帝确是大好人!朱祁镇勇敢废除殉葬制度赢得后世称颂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殉葬,称颂,大好人

    导读:朱祁镇不是一个好皇帝确是一个大好人!朱祁镇勇敢违背祖制废除殉葬制度赢得后世称颂这位皇帝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好皇帝,真是鬼都不信。天顺八年(1464),朱祁镇三十八岁,应该说这是个并不算大的年龄,但此时的朱祁镇已经身患重疾,奄奄一息

  • 明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分别是哪七次?郑和七下西洋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郑和,下西洋,目的

    导读:明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分别是哪七次?七下西洋的目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下郑和下西洋的故事郑和七下西洋朱棣即位后,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在经济和军事上都是首屈一指。为了恢复和发展同海外各国的友好贸易往来,树立和扩大明朝在海外的威望和影响,明成祖决定派人远赴西洋。因为郑和是明成祖的心

  • 明朝重大历史事件及明朝著名历史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导读:明朝重大历史事件及明朝著名历史人物介绍,明朝历史常识解读。包括:明初改革,明代的宦官专权,厂卫的由来,东厂的由来,明朝宗室封爵制度,明代选后制度,郑和七下西洋,土木堡之变,壬寅宫变,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末宫廷三大案,三言二拍,故宫,天坛,十三陵等。明初改革朱元璋

  • 明朝时如何选皇后的?明朝的选后制度介绍,皇帝皇后大婚后在哪里洞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皇后,洞房

    导读:明朝时如何选皇后的?明朝的选后制度介绍,皇帝皇后大婚后在哪里洞房?在封建社会里,民间有男15岁、女13岁论婚嫁的习俗,皇室也一样。皇宫内谈婚论嫁的只有两种人,谈婚的是皇帝,论嫁的便是皇帝的女儿——公主。皇太子继位前便已结婚,继位后要做的是册立嫡妻为皇后。嗣皇帝即位时如没到结婚年龄便要举行大婚礼

  • 明朝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是怎么回事?土木堡之变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土木,之变,明朝

    导读;明朝著名的”土木堡之变“是怎么回事?土木堡之变的历史真相是什么?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擅权,朝政日益混乱,边防空虚。这时,蒙古瓦刺部强大起来。瓦剌首领也先梦想恢复“大元一统天下”,便极力向中原扩张。公元1449年,瓦刺首领也先率军攻打明朝。王振怂恿英宗率50万大军亲征,以建君威,英宗接纳了他的

  • 明英宗朱祁镇夺门之变是怎么回事?夺门之变怎么没人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之变,没人,反抗

    导读:明英宗朱祁镇夺门之变是怎么回事?夺门之变为什么会成功?夺门之变怎么没人反抗?土木堡之变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继位,始称代宗,年号景泰。时值瓦刺军进犯北京,于谦力主抗击瓦剌,誓死保卫京师,得到景帝的支持。北京保卫战之后,瓦刺大败而归,英宗朱祁镇被无条件地释放回朝。英宗回来以后,代宗并没有把皇位还给

  • 明朝”壬寅宫变“是怎么回事?16位宫女欲杀嘉靖皇帝未遂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嘉靖,宫女

    导读:明朝”壬寅宫变“是怎么回事?16位宫女欲杀嘉靖皇帝未遂。1546年,明代宫女的命运十分悲惨。到了嘉靖朝时,宫女们的生命更是如草芥一般,不仅宫女如此,即或是贵如皇后的主子们也是朝不保夕。张皇后被嘉靖囚禁而死,方皇后被杀,陈皇后被嘉靖暴踢流产而亡。另据史载,嘉靖年间被处罚杀死的宫女前后达200余人

  • 明朝东林党是怎么回事?宦官魏忠贤专权大批东林党人都惨遭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东林党,明朝,专权

    导读:明朝东林党是怎么回事?宦官魏忠贤专权大批东林党人都惨遭杀害。明朝后期,政治极端黑暗,朝政被一批极端腐朽的宦官和大官僚把持着。这就引起了许多中下层的正直官吏和知识分子的不满。公元1594年,吏部郎中顾宪成被革职还乡。顾宪成回到无锡老家后,就来到当地的东林书院讲学。在那里,他遇到了高攀龙、安希范、

  • “三言二拍”是什么?明朝著名话本小说”三言二拍“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话本,三言

    导读:“三言二拍”是什么?明朝著名话本小说”三言二拍“介绍明代,以拟话本为主要形式的短篇白话小说繁荣兴盛。其中最著名的是冯梦龙编著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漾初所作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三言二拍”共辑小说198篇。宋元话本约占三分之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