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高煦造反没被杀,却脑子抽筋给皇上来了个扫堂腿,连累10个儿子全被杀

朱高煦造反没被杀,却脑子抽筋给皇上来了个扫堂腿,连累10个儿子全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42 更新时间:2023/12/14 18:43:07

导读:朱高煦造反没被杀,却脑子抽筋给皇上来了个扫堂腿,连累10个儿子全被杀。

以前读了当年明月的历史,总感觉那里面的历史人物棱角分明,似乎很好分辨,或许这不是,当年明月先生有意为之,只是想让人们对历史变得更加有兴趣,但他这一做法无疑扭曲了很多历史人物的多维性。就拿当年最为搞笑的爷朱高煦来说,他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其实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受害者的角色,但是却被扁平化的嘲笑为最无能的王爷,而且诸多历史反馈也似乎朱高煦变成了一个最无脑子的人物。回首朱高煦的人生,其实我们不应该过分的去谴责他,甚至有的时候应该带一点同情,因为如果我们身处在他的位置,很有可能会做的更加无厘头。

之所以说朱高煦是一个无脑子的王爷,关键就在于当年他干过的两件事情,其中第1个事情就是模仿的举动,这个事情极为尴尬,因为早在朱棣还没有去世的时候,朱高煦就已经在准备谋反,但可惜的是他老爹还活着的时候,他没有任的勇气去与之挑战,一直等到他老爹彻底死去的时候,他才愿意准备拼命一搏。但悲剧的是,朱高煦并没有赶得上大臣们的速度,几个重要的大臣,特别是后来的3杨之1,直接抢在了朱高煦的前面,宣布了诏书,并且让朱高炽登上了皇帝宝座。所以当年朱高煦的第1次模仿,以最为耻辱的方式失败了。

紧接着他在朱高炽去世以后,又准备了一次模仿的行动,但悲哀的是,他的侄子比他跑得更快,又抢先一步的成为了皇帝,因此朱高炽又成为了那个失败者,第3次则让人们更加觉得惊讶,他在完全没有实力,没有任何动力的情况下,居然公开宣布起兵造反。最后的结果就是,战争还没开,打他的士兵就逃了,而他本人直接跑到皇帝的面前去请求告罪。所以综合他那些模仿的经历,我们会发现这个人就是一个无脑子的笨蛋,而且还没有任何的勇气。

第2件调侃他的事情就是,朱高煦在被抓了以后,他却还是没有真正的臣服于自己的侄子,按照历史书的说法就是,朱高煦被关在牢里,居然用脚撂翻了自己的侄子。按理来说他都已经能够用脚镣到了朱瞻基的身体,他完全有能力用自己的大力士的手段去攻击自己的侄子,但可惜的是朱高煦就是这样的奇葩,以最奇葩的方式,并且被朱瞻基用大鼎给活活的烤死。

所以总结这两件事情,这位名字叫朱高煦的王爷根本一无是处,简直就像一头猪。按理来说,在当年明月先生的笔下,朱高煦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但我们都知道历史永远存在所谓的春秋笔法,作为失败者的朱高煦,它能够留给历史学者的描绘似乎只有这么多,但我们要知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胜利者往往会抹黑失败者。假如我们不以胜利者的姿态去看朱高煦,反而是站在朱高煦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我们就会发现问题非常的不一般。

首先从朱高煦当年为何要谋反的这个想法上来看,当年朱高煦的确非常的冤枉。因为根据历史记载,早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朱高煦在朱棣即将要落败的时候,带来了大批的军队支持他打赢了灵璧之战,因此这时候的朱高煦立了大功,但是他的父亲却在高兴之余告诉他一句话,勉之,世子多疾!这句话的意思赤裸裸的在暗示朱高煦,他的大哥很有可能提前离开人世,而他本人可以提前继承皇位。就是朱棣的这一句话让朱高煦萌生了不一样的想法,从此以后他打仗如同拼命,毕竟天下打下来就是他的了。按理来说朱高煦为了这个目标,也为了回馈他父亲的承诺,他做了太多的牺牲。从靖难之役一直打到了后来的永乐盛世,朱高煦一直都在努力。

而且根据历史记载,朱高煦是一个武夫,他的思想非常简单,只知道砍人,但是为了报答她的父亲,也为了讨好他的父亲,他居然变成了一个心思深沉的阴谋家,他每天不仅讨好自己的父亲,而且学会阴谋诡计在各个方面对他的哥哥是阴谋。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人从坦率的直筒子变成了一个阴谋家,他为此付出的代价难以想象。且不论这个人的做法是好是坏,但他为了这个目标的确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就在这样的过程中,他的父亲一直都在调侃他,由原先的空头支票到后来的若即若离的故意勾引,到最后他大哥上位之后的绝望。朱高煦一直被父亲欺骗,欺骗到他死的时候,朱高煦甚至产生了想要造反的冲动。

要知道平时一个普通人欺骗了我们100块钱都会感到无比的愤怒,但假如这个人是我们的父亲的话,每个人会作何感想,肯定已经不仅仅是愤怒了,那已经是绝望了。所以说在皇室宫廷里面没有亲情,但是朱高煦与他的父亲有着生死大战的交情,但即使是这样,他的父亲还是玩弄了他。我们不得不说,在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努力变成他父亲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以后,然后被一脚抛弃,这时候的朱高煦到底有多痛苦,实在是难以想象,但可以毫不犹豫的说,他想要造反的冲动就是最好的心情写照。

然而在他父亲玩弄了他以后,历史似乎也在跟着玩弄他,先是他被父亲欺骗,紧接着又是历史连续让朱高炽和朱瞻基两代君王抢先在他的前面登上皇位,要是这两位君王是合法的地位还好,但可惜的是这两位君王都是通过一次偶然的因素,赶在了朱高煦的前面成为了皇帝,这实在是玩笑开得太大了,让朱高煦整个人失去了理智。所以后来的朱高煦似乎变成了一个疯子,其实并不难理解,毕竟一个人遭受了这么多的打击,还被历史给玩弄了一番以后,他还能够保持正常,那就不是正常人了。所以朱高煦的历史,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的粗暴和无能,他其实也有很多的无奈与悲哀。历史就是这样,很多人都是那个朱高煦,都在付出努力以后没有得到结果,只有少部分的人成为了朱瞻基和朱高炽,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标签: 被杀扫堂腿来了

更多文章

  • 朱棣为何不传位给英勇善战的朱高煦而是传给肥胖迟钝的朱高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善战,英勇,肥胖

    导读:朱棣为何不传位给英勇善战的朱高煦而是传给肥胖迟钝的朱高炽?说起朱棣想必无人不晓,但谈到他的继承人朱高炽或许少有人知。朱棣一生风云交错,尽管皇位得之不当,然其文治武功实属一代明君。而朱高炽中年登基,仅坐了十个月龙椅便骤然驾崩。人们对他本人的印象除了肥胖就是迟钝,相比之下他弟弟朱高煦高大勇猛,屡立

  • 明朝最悲情王爷朱高煦,一人作孽全家遭殃,十几个儿子全被杀死,妻子无一幸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一人,遭殃

    导读:明朝最悲情王爷朱高煦,一人作孽全家遭殃,十几个儿子全被杀死,妻子无一幸免。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他性格凶悍,言行轻佻,洪武年间,朱高煦与秦、晋、燕、周四王世子一同到京城学习,但朱高煦却不肯学,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为此,他爷爷朱元璋很不喜欢他。朱元璋病死后,朱高煦与大哥朱高炽一同到京师南京,他的舅

  • 朱瞻基是如何打败英勇善战的汉王的?明宣宗活烤亲叔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王,善战,英勇

    导读:朱瞻基是如何打败英勇善战的汉王的?朱瞻基活烤亲叔是不是真的?明仁宗朱高炽喜静厌动,体态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一生嗜武的明成祖朱棣并不喜欢这个儿子。汉王朱高煦自小好武,靖康之役立有战功,多次营救成祖于危难之中,十分得朱棣喜爱。朱棣对于汉王的偏爱,使汉王起了

  • 面对豆腐渣工程看看明朝的朱元璋是怎样打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豆腐渣工程,是怎样

    明朝初期,朱元璋面临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江山,因此采取了雷霆手段,甚至亲力亲为狠抓建设,同时对于消极怠工的官员处以极刑,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明朝有个祝枝山,能诗善画,博学多闻,跟唐伯虎、文征明、朱祯卿等人齐名,并称“江南四大才子”。这个祝枝山写了一本书,书名叫《西樵野记》,书里追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 在朱元璋手下做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是一种,做官,手下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作为从底层一路摸爬滚打上来的人,他有着深厚的草根情节,再加上受到历史上的帝王文化熏陶,造就了他复杂的人物性格。朱元璋始终怀疑儒生和官吏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始终不忘自己是淮西的布衣出身,当代人喜欢把他这个布衣情结描绘成草根文化与帝王文化两者复杂的结合。到了他子孙为帝时,属于草根

  • 郑和下西洋为何带一船老太婆和几个农夫?有什么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几个,老太婆,农夫

    郑和下西洋为何带一船老太婆和几个农夫?有什么用?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时期的一项壮举,向世界展示了大明的航海实力,在当时那个时代,实现远洋航海是一件非常艰苦和困难的事情。向来航海,除了客船之外,运兵运货的船只,是不允许女性上船的,说是“有女同行,航行不利”。但是,郑和特别造一只小船,船上载着几十个老婆婆,

  • 历史上的明朝都发生了哪些对外战争?与越南,葡萄牙,荷兰,英国的战争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葡萄牙,战争

    导读:历史上的明朝都发生了哪些对外战争?与越南,葡萄牙,荷兰,英国的战争介绍明朝的对外战争非常璀璨辉煌,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第一、朱棣征越南朱棣打越南的理由非常简单,因为从明朝建国之初越南就是明朝的附属国。朱元璋任命陈氏为越南国王,但是越南国内出现弑君篡位的情况,

  • 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怎么死的?朱高煦不愿意去封地究竟打的什么算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王,封地,次子

    导读: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怎么死的?朱高煦不愿意去封地究竟打的什么算盘?古代帝作死也是花样百出,但是今天讲的这一位真是作死界的第一名,汉王朱高煦他就没不作死的时候!朱高煦是明朝永乐帝朱棣的次子。封他为汉王的时候,矫情的的朱高煦嫌原本的封地云南太偏僻,把封地换到青州,他又嫌穷。最后朱棣问他到底想去哪,朱

  • 一代皇帝乾隆是怎么明目张胆盗十三陵的?为什么又帮朱由检修墓扩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是怎么,明目张胆

    陵墓是一个人最终的归宿,陵墓的规格也决定了一个人的地位,因此皇帝都想将自己的陵墓修建的富丽堂皇,棺材也要用最好的材质,其中以金丝楠木最为上品。当年乾隆皇帝为了得到心仪的金丝楠木,又苦于重新从原产地采集十分麻烦,等待时间久不说还要耗费大量的金钱,于是就打上了盗明朝皇帝墓的打算。在十三陵的所有皇帝、太子

  • 中国哪位皇帝一辈子只娶了一个媳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哪位,中国,娶了

    说到皇帝,我们凡夫俗子想到的首先肯定是无上的权利和国家最高级别的享乐,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安排的明明白白,身为皇帝,一生只有一个女人,那简直是浪费了这个皇位,但是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位,他就是明朝的明孝宗朱祐樘。这是为什么呢?和他苦难的童年有关。中国的几百位皇帝,他是唯一娶了一个媳妇的朱祐樘(14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