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的大脚马皇后介绍,马皇后陵墓葬在了哪里?

朱元璋的大脚马皇后介绍,马皇后陵墓葬在了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077 更新时间:2023/12/14 14:34:44

明孝陵有着“明清皇家第一陵”之美誉,其建设设计极具特色,首创了在封土及宝城前建筑方城的和明楼的布局格式,使得寝部分显得气势雄伟,凌驾于其他区域之上。同时,孝陵主体从大金门经神道直到宝城,其布局呈北斗星状,取“魂归北斗”之意。陵内植松十万株,养鹿千头,每头鹿颈间都挂有“资宰者抵死”五个字的银牌,更为这座皇陵增添了神秘色彩。

素有“贤后”之称的马皇后就长眠于此。

马皇后,名秀英,宿州州(今安徽宿县)人,祖上曾是当地富豪。父亲马公仗义好施,致使家业日贫。马公没有儿子,视秀英为掌上明珠。

马皇后自幼聪明,能诗会画,尤善史书,性格十分倔强。当时,按照封建习俗,妇女都是要缠足的,但是马皇后执意不肯,因此后人多称其为“大脚皇后”。

元朝末年,社会动荡。马皇后的父亲马公因为杀人欲避仇,便将爱女托付给生死之交郭子兴抚养。郭子兴视同己出,教她读书写字,其夫人张氏则手把手教她针织刺绣。在他们夫妻二人的殷勤教导下,马皇后出落得神情秀越,浓而不艳,美而不骄。无论遇何急事,她都举止从容。郭子兴夫妇俩都希望她能嫁一个好人家。

后来,百姓不堪重压,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352年,郭子兴在濠州起义响尖韩山童刘福通在颍州的起义。后来,朱元璋投军于郭子兴部下,他英勇善战,屡立奇功,很得郭子兴夫妇器重,便将养女马秀英许配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做了主帅的女婿后,人们就改称他为“朱公子”,他在军中的地位大大提高。马秀英和朱元璋志同道合,感情深厚。她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成了朱元璋的得力助手。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登基,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册封36岁的马秀英为皇后。

马秀英成皇后后,富而不奢,贵而不骄,仍保持节俭朴实的生活作风。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宫嫔敬服;她留心政事,礼待臣下,关于人民,深得朝野上下敬重。

《马皇后遗传》记载:马皇后病重期间,君臣请祷祀求良医,马皇后自知难以痊愈,坚决不肯。她对朱元璋说:“生死有命,祷祀何益?世人良医,亦不能起死回生,倘服药不效,罪及医生,转增妾过。”朱元璋叹息不已,继问马皇后有无遗言,马皇后呜咽道:“妾与陛下起布衣,赖陛下神圣,得为国母,志愿已足,尚有何言?妾死后,只愿陛下求贤纲谏,有始有终,愿子孙个个贤能,臣民安居乐业,江山万年不朽。”言毕,51岁的她溘然长逝,宫人恸哭失声,百官一律落泪。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追尊其母马皇后为孝慈慈昭宪至仁文德承天顺圣高皇后。嘉靖十七年(1538年),明世宗朱厚熜再次追尊马皇后为孝慈贞化哲顺仁徽成天育圣至德高皇后,后世简称孝慈高皇后。

朱元璋把马皇后葬于孝陵,他死后亦葬于孝陵。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俗称称“宝城”,是一个直径约400米的圆形大土丘。它的四周有条石砌成的石壁,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7个大字。宝城厚实坚固,依山势高低起伏而建。下面砌有巨石,上垒筑了厚约1米的明砖。它至今保存完好,从没有盗贼光顾过。

明孝陵在建筑风格上的创新为北京明、清官式建筑所承袭,在此后的明、清官式建筑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孝陵享殿台基上的大型鼓镜式柱础,其形制起源于明初,与宋代及其以前官式建筑所使用的覆盆明孝陵中还有一块由清朝的康熙皇帝亲手书写的治隆唐宋碑。

孝陵的御碑亭中陈列着五块碑,正中一块刻“治隆唐宋”四字,碑高3.85米,宽1.42米。“治隆唐宋”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康康熙如此诏示天下,表现出他对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尊重和钦佩之意。

标签: 皇后陵墓大脚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汤显祖有什么成就?汤显祖都做了哪些贡献?汤显祖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汤显祖,有什么,都做

    汤显祖(1550年~1616年),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临川(今属江西)人。明代戏曲作家。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汤显祖从小聪慧好学,“童子诸生中,俊气万人一”,14岁补县诸生,21岁中举人。当时

  • 解密: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有何艺术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有何,代表作,解密

    沈德符《顾曲杂言》说:“《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牡丹亭》除了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外,其艺术成就也是非常卓越的。一是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

  • 董其昌原型人物介绍,董其昌有什么艺术造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有什么,造诣,原型

    董其昌,著名书画家。生于嘉靖三十四年,卒于崇祯九年,享年82岁。董其昌画像董其昌擅长书画。在绘画方面,有南董其昌,北米万钟的美称;在书法方面,集各家之长于一身,使自身的书法有超越前人之势,在中国的书法历史长河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董其昌在而立之年后,进入仕途。但是仕途不顺,在朝廷里,几进几出。由于仕途

  •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邂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莎士比亚,邂逅,汤显祖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邂逅”在戏剧方面,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同为大师,诚然我们知道当时的国家还没有如今这么开放,两位大师交流的唯一途径也只能通过精神和灵魂了。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大环境相似。汤显祖生活在明代,那时的明代不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有着变革,例如王阳明反对程朱理学,认为其与个性相悖。莎士比亚处在

  • 董其昌原型:为什么说董其昌雅淫皆备?董其昌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原型,是个什么样,人物

    为什么说董其昌是个有争议的书法家呢,因为在普通人的观念中,一个书画家应有的修养是清雅,可却和他现实所做之事相去甚远。此人雅淫皆备,也算是书画坛历史上的一大奇人了!董其昌,华亭人(今上海闵行区马桥镇人),“华亭派”的主要代表,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他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中进士,出身贫寒,但在仕途

  • 董其昌生平介绍:为什么百姓要烧掉董其昌的豪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烧掉,生平,豪宅

    董其昌的书法天下一绝,愤怒的老百姓为什么烧了他的豪宅。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中国书法历史源远流长,发展到明朝时,再度出现一个书法创作繁荣高峰期,出现了一大批书法艺术大师,董其昌就是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董其昌,生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卒于崇祯九年(1636年),松江华亭

  • 汤显祖:明代官场里的“硬骨头”,汤显祖粉丝也疯狂!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硬骨头,汤显祖,官场

    1591年,被视为“不祥之兆”的彗星出现,那年,也是汤显祖的不祥之年。他目睹太湖遭灾,沿岸赤地千里,“白骨蔽江下”。朝廷发了数十万两赈灾银两,派来特使杨文举宣抚灾民。杨文举却借机侵吞灾款,收受贿赂,出卖官职。最气人的是,当朝宰相申时行居然对其加官晋爵,而将一些忠于职守、勇于揭发的御史贬谪。明代戏曲家

  • 学者称汤显祖被贬官海南:地理风貌成其创作素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海南,风貌,素材

    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开展纪念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汤显祖三大世界文化名人逝世400周年活动。作为中国唯一入选这一纪念活动的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汤显祖研究在国内却并不多见,纪念汤显祖的活动也并不频繁。但在海南,来自江西抚州的学者、退休前担任海南省文化艺术学校副校长的龚重谟先生,

  • 汤显祖元宵释囚观灯 结束后囚犯们都自觉回到狱中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狱中,囚犯,自觉

    汤显祖在浙江遂昌任知县5年中,仁政惠民,轻刑宽狱。尤为突出的是,他还做了“除夕遣囚”和“纵囚观灯”两件惊动政坛的事。在其感召下,那些囚犯除夕回家过年和元宵桥上观灯,竟没有一个人趁机逃跑。明代戏曲家汤显祖,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美誉,著有《牡丹亭》。他早年即有文名,曾拒绝首辅张居正招揽。他在万历十一年(

  • 历史上的宋神宗是个怎样的人?北宋灭亡是他的错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神宗,的人,是个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资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神宗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宋神宗赵顼是北宋争议最大的皇帝。赞誉者认为他锐意进取,有理想、有抱负,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明君;贬低者认为他志大才疏,一味瞎折腾,结果把整个国家搞得鸡犬不宁,国力不增反减,为后来的北宋亡国埋下了隐患,因此他是一位典型的昏君。那么问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