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庆皇帝晚年曾想更改储君之人,最后是谁保住了道光帝的皇位

嘉庆皇帝晚年曾想更改储君之人,最后是谁保住了道光帝的皇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75 更新时间:2024/1/16 15:43:05

就是这样一位皇帝身处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教科书都将公元1840年定义为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时间分割点。事实证明,具备优良品质的皇帝根本无力掌控历史之转折,中国此后一个世纪都在饱受外国侵略者的践踏,劳苦大众在水深火热之中苦苦挣扎。底层百姓由于生活所迫纷纷揭竿而起,内忧加之外患的双重打击,让我们这个曾经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泱泱帝国每况愈下。尽管这一切不能够都算在道光皇帝一个人头上,但是作为当时清朝的皇帝无疑是脱不了干系的。

道光皇帝名叫爱新觉罗·旻宁,这是他登极之后更改过的名字,在他还是皇子的时候他的名字叫爱新觉罗·绵宁。其实在他还是皇子的时候没有多少人看好他能最终继承皇位,尽管他是嫡长子,因为在他之前,清朝皇帝没有一位是嫡子出身,所以他的嫡长子身份根本毫无优势,此外,他从不热衷于政治,更不愿意与当朝权力中枢的大臣们来往,在他看来与这么权贵们交往是危险的,因为自己的父亲嘉庆皇帝很忌讳皇子、皇亲们与大臣交往,在嘉庆皇帝的眼中任何以某位皇亲国戚组成的政治团体,那绝对是篡位的苗头,一旦发现绝对是严惩不贷,这一点嘉庆皇帝和他的父亲乾隆皇帝像极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因为绵宁对政治的“毫不关心”成就了自己,看来权威之下如何学会韬光养晦是多么重要,可能这正是道光皇帝的智慧,当然这也是形成了他后来缺乏创造力的执政风格的主要原因。

皇子时代的绵宁,唯一一次在父皇面前展露身手的事情就是“保卫紫禁城”。

关于清仁宗嘉庆皇帝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帝王,史学界对他的评价也不是很一致,他究竟是一位为人还算和善的平庸好人呢,还是性情暴戾的残酷暴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嘉庆皇帝执政时期,大清王朝并没有丝毫好转之迹象,人民起义可谓是遍地开花且愈演愈烈,尤其以白莲教和天理教最为著名。并且这个天理教还真干了一件经天纬地的大事——攻占紫禁城。倘若这天理教的发展实力肩比当年的李闯王,“占领皇宫”至少可以称之为梦想而非幻想,可惜天理教只是散落地方的歪门邪教,整个教会信徒也不过区区几万人而已,就凭这个实力也想要占领皇宫,甚至是欲杀皇帝老儿并取而代之坐拥天下,这不是痴人说梦和天方夜谭还能是什么?但实际情况是天理教教徒确实打入了紫禁城,甚至已经到了皇宫宫闱之内,幸好嘉庆皇帝当时不在皇宫,否则意外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至于这匪夷所思之事件如何成为事实并非本文之重点,所以不做赘述,重点是绵宁表现十分神勇。当时正在皇宫内读书的他听闻紫禁城内之喧闹,出门一看发现有贼人闯了进来,转身进屋取出鸟枪当场击毙两名试图翻墙而过的恶徒,不得不说绵宁平时勤奋地练习骑射,在此时确实派上了用场。

事件平息之后,嘉庆皇帝就发了一份罪己诏,从形式上检讨了自己的某些错误。再之后,嘉庆皇帝对于绵宁的英勇表现表示十分肯定,特意分封绵宁为“和硕智亲王”。只是封了亲王之后的绵宁依旧过着远离政治而“蛰伏”的日子。

从日后道光皇帝的执政表现来看,他并非是一位素有心机之人,所以我们很难将他的“蛰伏”和他的曾祖雍正皇帝相提并论。雍正皇帝在为皇子之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蛰伏,他有自己的政治团体为自己出谋划策,并且在其他政团纷纷浮出水面之后,他的针对性也就十分明确了,只要做到有的放矢,胜利就有可能。事实证明,雍正皇帝确实是技高一筹,致胜于龙潭虎穴之中。而反观道光皇帝,他真的是孤立无援,他的生母虽是嘉庆皇帝的结发之妻,但是早早离世,而他所结交的朋友多是嘉庆朝落魄之臣,都是些对政局毫无影响之人。可能对于绵宁自己来说,唯一的希望就是那藏匿在“正大光明”匾额之后,那秘密建储的宝匣,希望父皇早早就将自己的名字写在宝匣之中,并且没有更改。

世间之事往往是无心插柳,虽说绵宁不无登基宝殿之梦想,但是他更多时候仅仅是做好分内之事而无非分之想。嘉庆四年的时候,亲政的嘉庆皇帝就将他的嫡长子的名字写进了那个密匣之内,直到嘉庆二十五年嘉庆皇帝咽气之时,他都没有更改过。这一切都得益于绵宁自己对政治的“漠不关心”,更得益于他的继母,嘉庆皇帝的时任皇后——孝和睿皇后钮钴禄氏。

据说嘉庆皇帝在弥留之际有了想要更改密匣储君之名的想法,被更换之人正是孝和睿皇后的亲生子绵忻。但是孝和睿皇后以大局为重,为了避免临时易储可能会造成兄弟相残,甚至是朝纲震动等重大不良影响,因此她坚决反对改立自己的儿子绵忻。为了彻底断了自己儿子的念想,她在嘉庆皇帝驾崩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发了一道懿旨,大致内容就是说绵宁是大行皇帝钦定太子,是唯一合法的继承人。

老皇后以自己的深明大义,化解了这次因皇权交接而可能引起的巨大政治风波,我们不得不佩服她老人家的睿智和无私。登基之后的绵宁,此时我们应该称呼他为道光皇帝,对他的继母确实做到了胜如亲母一般的礼遇。老太太活到以七十四岁之高龄,真正是一位人生赢家。

不管怎样,道光皇帝还是有惊无险的成为大清王朝的第八位皇帝,只是他的肩头实在是孱弱,根本无力肩负历史的重担,大清王朝这艘破旧的大船在道光一朝正式开了沉没模式。

标签: 嘉庆皇位住了

更多文章

  • 先帝刚离世,嘉庆就马上除掉了和珅,最后为何又后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先帝,嘉庆,离世

    虽然皇帝是一朝天子,但是天子毕竟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喜好,所以很多皇帝不仅会听信奸臣,还会对他们纵容,而这些人之所以可以获得皇帝的喜爱,主要是因为对皇帝的心思非常了解。乾隆时期可以说和珅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和珅平时会想各种方法来讨皇帝的欢心,乾隆作为一国之君对于和珅的巴结和奉承也很是受用,因此明知

  • 事实证明,乾隆立嘉庆为皇太子,是他做过的最错误的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嘉庆,乾隆,是他

    清朝出过不少治国有方的明君,比如励精图治,关心民生的康熙,严酷但业绩辉煌的雍正,专制同时又务实的乾隆。不过清王朝并非一直昌盛,达到过顶峰,自然也要走下坡路。历代皇帝在年老时都要选择下一任皇帝,立储君是一件大事,需要从方方面面考虑,德智体美须得样样优秀才有机会。然而乾隆帝最后选择了平庸的嘉庆作为自己的

  • 嘉庆刚赐死和珅,就感慨:我后悔杀他了,嘉庆又发现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嘉庆,杀他,发现了

    历史上有名的贪官污吏有很多,其中最为出名的贪官应该是非和珅莫属。据说和珅最后被抄家所抄得白银八亿两,而当时朝廷的税收每年也不过是七千万两,也就是说,和珅的家产等同于当时朝廷十五年的收入,所以才有后人戏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想来也对,嘉庆帝一次性获得八亿两白银,估计他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用担心国

  • 嘉庆杀了和珅抄了他的家,那么为什么没有杀他的儿子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嘉庆,杀了,杀他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清朝乾隆年间的官员、商人。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为官清廉,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

  • 嘉庆皇帝:从改革到守成,从英明伟大到一事无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嘉庆,守成,无成

    1796年的正月初一,这一天是嘉庆皇帝的登基大典。在中国历史上新皇帝的登基一般都是在国丧期间,老皇帝死了,新皇帝即位。但是嘉庆皇帝不一样,嘉庆登基的时候,他的爹乾隆皇帝还健在,称之为太上皇。所以,嘉庆皇帝的登基大典是比较喜庆的,这在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嘉庆虽然登基做了皇帝,但是乾隆皇帝却不放权。一直

  • 乾隆帝为什么传位给资质平平的嘉庆帝?原因让人听了有点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让人,听了,资质

    乾隆二十五年(1760)十月初六凌晨丑时,清王室的又一位皇子诞生于御园之天地一家春,他被取名为爱新觉罗·颙琰,也就是后来受禅嗣位的嘉庆皇帝。颙琰的出世,对于乾隆皇帝弘历的家庭生活来说,是一件不大不小的喜庆事,说它不大,主要是颙琰既非乾隆的长子、独子、也不是嫡子,所以算不上是什么头等的大喜事,颙琰在乾

  • 乾隆皇帝为何选择将皇位传给汉人嘉庆皇帝?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嘉庆,皇位,汉人

    为了保证清朝统治集团血统的纯正,清朝规定宫中不得“蓄汉女”,但汉军八旗除外,选秀女的资格,汉军笔帖式、骁骑校官职以上家的女子都在入选之内。这就不难理解在满汉不通婚的情况下,为何有汉族女子进入宫廷了。乾隆是汉人嘛?嘉庆是汉人嘛?乾隆生母熹妃(有说是一名侍女),若是侍女,可能是汉族;嘉庆母亲魏佳氏,汉族

  • 嘉庆登基后第一个杀掉的就是和珅,原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嘉庆,第一个,登基

    很多人认为嘉庆杀和珅是因为他看中了和珅的钱财,真的是这样子的吗?在乾隆没事的时候,和珅就不得人心,他与许多大官都是死对头,唯独乾隆喜欢他,只要有皇上的喜爱,其他人再怎么讨厌他也拿她他没办法,谁让和珅有皇上这张王牌呢?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和珅是一个精明的人,懂得怎么讨皇帝喜欢?但是嘉庆却不喜欢和珅,在嘉

  • 嘉庆时期国库充足,为何国力变得衰弱?原因无非2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嘉庆,国库,国力

    说起乾隆来那是很多人都要竖起大拇指的,毕竟他创造的康乾盛世,也是前所未有的局面,不得不说乾隆这一生真的没有白过,身边美女无数,而且在加上老一辈的人给他留下的好基础,所以不得不说在乾隆时期,真的是大清朝很繁盛的时期。但是就在这繁盛的背后,也是有其他的弊端的,不如贪官污吏横行,而且到了乾隆后期,更是有很

  • 和珅聪明绝顶,为什么不提早巴结嘉庆,以避免嘉庆上台处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嘉庆,巴结,处死

    和珅是一位在做人处事上面都非常精明的一位人物,一生中贪污几亿两白银,而且深受乾隆皇帝喜爱。生前曾经任职文化大学士,内阁大学士等重要官职,除此之外还有军机大臣,内务府的总管,甚至还涉及吏部、户部、刑部等重要职位,可以说生前享尽了荣华富贵。当然就仗着乾隆的喜欢恣意妄为。和珅聪明绝顶,为什么不提早巴结嘉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