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勇无谋的大明王爷朱高煦,一生都在觊觎皇位

有勇无谋的大明王爷朱高煦,一生都在觊觎皇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10 更新时间:2024/1/16 8:06:26

大明皇朝在太祖朱元璋建立起来后,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社会开始稳定,皇朝慢慢进入正轨。

到了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越发强大,而作为成祖朱棣的儿子们自然成了这个大王朝的直接受益者。明朝从朱元璋开始,就有传统,一旦继承者即位,就要尽早议立太子。而作为朱棣的三个儿子,都希望能成为王朝的未来接班人。特别是二儿子朱高煦则时时觊觎太子之位。

朱高煦,明成祖的二儿子,其母是明朝著名将领徐达的女儿。也许是有继承其父或其外公的基因,朱高煦从小就是顽皮捣蛋、恃强凌弱。到了年长些,更是喜欢舞枪弄剑、爱出风头,却不爱学习。

在明太祖之时,各路藩王都派儿子到京城接受教育,而朱高煦由于不爱学习传统文化,明太祖很不喜欢他。而同去的哥哥朱高炽,温顺仁厚、问答有礼、谦虚跟随大家学习,深受朱元璋的喜欢,指定燕王的世子就是他。而心高气盛的朱高煦则很不服气,后来他的舅舅徐辉祖也出面劝说他要接受长辈的教导,改过自新。朱高煦不但没有听取舅舅的劝告,还偷走了舅舅一匹好马奔回了燕地。

到了靖难之时,朱高煦有几次都是在朱棣被打得要失败之际,带领着骠悍的军队来救援。这自己引来了朱棣想换太子的想法,而朱高煦本人,却凭借着这一次次的勇猛,救父于危难之中的表现,开始慢慢高傲起来。开始结帮拉派,还使人在背地里造谣中伤太子朱高炽,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对于朱高煦的一次次的中伤,太子都表现出很大度,还帮他脱险。越是这样,朱高煦越是觉得太子好欺负。有一次,一起去拜祭中,由于朱高炽身体肥硕,脚也有毛病,行动不便,走起来还会跌倒,时不时还要人扶持。而走在旁边的朱高煦见此情景,就取笑说,前面的人跌倒,后面的人要警惕呀。对自己的亲哥哥,不但没有一句关心的话,还说出这样无礼的话来。

而在后面的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即后来的明宣宗,听到后,很识趣的也说了一句,更后面的人更要知道警惕呀。老子不说话,作儿子的帮着顶,在朱瞻基看来,二叔你觊觎皇位,那还有这个大侄子呢。

明成祖最终还是选择了更有爱心,做事更稳重的朱高炽为太子,而对于朱高煦则是越来越反感。特别是知道他做了许多坏事后,更是一怒之下,直接要把他封到远在千里之外的云南,最后于心不忍又改封在青州,最后再次封在乐安。

到了仁宗即位,越发无法无天的朱高煦,还是想有所作为,最后也让仁宗制服。但是在宣宗即位后,很快又起事,最后逼着朱瞻基亲自率领军队去讨伐他,对于这样一个有能勇无谋的人,身边又是一些无能之辈的人来策划。而朱高煦本人却还以为自己真是能在这些无能之辈的帮助下,能创造奇迹,实在是令人怡笑。

从明太祖开始批评他要学习,不要老学公子哥,不但不听,还一怒偷了舅舅的好马逃回去。救父于危难之中,自以为功绩过人,而不乐于接受别人意见,改过自新,踏踏实实,低调去做人,最后反而搞得身败名裂,最后一场空。

标签: 大明有勇无谋都在

更多文章

  • 盘点历史上著名的起义军都用的什么口号 朱元璋起兵的口号堪称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口号,起义军,起兵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人起兵口号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欣赏。封建王朝时期,每当到了朝代交替的时候总会有起义军的出现,但是想要起兵也不是随便说说就能成的。首先就要有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比如说清君侧,反清复明等等。其次就是要取一个响亮的口号了,而由于起义军首领的个人性格、学识等的差异,口号也有不同

  • 劝朱棣造反的两位谋士都是谁?朱棣造反的故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造反,谋士,两位

    我们昨天讲朱棣的时候提到他的两个谋士,一个是和尚道衍;另一个是相术大师袁珙。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道衍被后世称为黑衣宰相,他本名叫姚广孝,是长洲(今苏州)人。姚广孝1335年出生在一个行医世家,他们家在当地也非常的有声望,毕竟悬壶济世、救人于疾病之中的医者在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尊重。但姚广孝对行医问药不

  •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怎么葬送掉大明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崇祯,明朝,是怎么

    说到崇祯,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1644年春天,京城里一片兵荒马乱,因为,李自成率军攻进了紫禁城。之后,崇祯亲自敲钟,但却没有一个大臣来上朝,使得绝望的他带着一个随从爬上了北边的万岁山,在一棵歪脖子树上了结了自己的性命。伴随着崇祯皇帝的逝世,统治了中国两百多年的朱氏王朝就此结束了。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

  • 明朝开国将领汤和为什么没能善终?汤和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善终,是怎么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资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朝汤和的故事,在明朝历史上,曾有一位著名的开国将领,名叫汤和。说起汤和,很多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应该都非常熟悉。因为此人的故事,实在是太过传奇了。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会参加农民军起义,就是因为汤和介绍的原因。后来明朝开国之后,汤和亦凭借军功,逐渐受封为信国

  • 嘉庆皇帝被宫女勒死的真相:自作孽不可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嘉庆,勒死,宫女

    宫内关系错综复杂,宫中常住人口就是皇帝、皇帝的三千妃嫔、宫女、太监。至于皇宫的守卫,都不是常住人口。此次我们的主角是宫女和嘉庆皇帝,嘉庆皇帝从此以后也不是皇宫的常住人口了。这场刺杀,所有人都不会想到,因为根本不会去想。这个压根不该发生的事,历史上真的发生了,还发生在历史上奇葩皇帝最多的明朝,所以这件

  • 刘伯温是怎么死的?究竟是被胡惟庸害死的还是朱元璋害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害死,是怎么,朱元璋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资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军师刘伯温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刘伯温当时因为要杀李彬,所以就得罪了李善长,李善长和胡惟庸当时领导的淮西集团就把京城一直不下雨的责任推给了刘伯温,他们一直给皇帝上书要弹劾刘伯温。刘伯温见此状,就赶紧主动请辞,打算回到老家,隐姓埋名了。但是刘伯温到底能不能全身而

  • 古人旅行需要准备什么?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的旅行经历途中惨遭被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旅行,惨遭

    说到徐霞客,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自然最早的旅行还是在奴隶社会时期,因为这时候行业分工更加明确,商业也更为发达。更重要的是社会秩序的稳定,给人们创造了旅行的条件,也就是空间移动上更为方便。同时古代的旅游大多数并非以放松为目的,有时候是奉命旅游又或者是公差游

  • 明朝密史:朱棣定都北京背后暗藏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定都,暗藏

    明朝的大神王阳明曾经对明朝的国防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构想,他的观点是“大明虽大,最为紧要之地四处(宣大蓟辽)而已。若此四地失守,大明必亡”。他所说的这些地方位于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和辽东地区,换句话说,也就类似于宋朝人口中的燕云十六州。那么为什么说明朝必须迁都北京才能守住,北部的半壁江山呢?一、明朝的经济

  • 朱元璋反腐高招:官员结婚不得娶当地女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反腐,高招,朱元璋

    说到反腐败,这不仅现代最大的难题,而且也是古代最大的难题,在中国古代,历朝历代大概都出台各种规定,防止各级官员陷入腐败泥潭。纵观历朝历代的反腐败的招数,大都不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反腐败的招数多。朱元璋反腐败最奇特的招数之一就是严禁官员娶当地女人做老婆,即便是做小老婆也不行。朱元璋剧照朱元璋认为,官

  • 四大才子之徐祯卿介绍:徐祯卿诗词造诣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介绍,造诣,才子

    徐祯卿,明代文学家,富有“吴中诗冠”、“吴中四才子”的誉称,虽与唐寅、祝枝山、文征明其名四大才子,但徐祯卿与其他三人所擅长的领域不同,其他三者皆精通绘画书法,而仅徐祯卿一人以诗歌名满士林。徐祯卿自小聪颖,在诗词方面极有天赋,无师自通,文理皆极为擅长,人称“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略年长后文章拜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