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作为面试官时,他的选官标准是什么?

乾隆作为面试官时,他的选官标准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731 更新时间:2024/2/19 19:20:20

你知道乾隆吗?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紫禁城的宫墙之内,乾隆帝正在目不转睛的盯着前来陛见的官员,有时他面有喜色,有时又陷入深思,然后稍作停留便执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字,而简简单单的这一动作主掌了大量官员的宦海浮沉 ,因此这历史上的一幕便是乾隆的“引见制度”。

完美主义者的心病,让乾隆做什么事都追求毫无缺憾。无论治国理政,还是收藏玩,他都想要天下第一,因此,对于整体官员队伍的形象,乾隆确实也曾下过一番功夫,亲自组织面试、考核,写下那些感性的模棱两可的评价。

其实引见制度来源已久,从汉宣帝时期便已经出现,如刺史一类高级官员的使用是要经过皇帝看一看的。如张敞在拟提任冀州刺史时,即先经汉宣帝引见。但是此后这项事务并未继承下来,直到宋朝偶尔会出现这一情况。如宋太宗时期“太宗选用庶僚 皆得引对。”感觉好的可以迅速获得提升,“考其履历,审其进止”。朱元璋也曾经把印象很好的粮长小官提升为县官,有的还升为九卿。

但是这些历史上的引见相对还不规范,直到雍正时期全面推进引进制度,即重要岗位的文武官员在任用上必须经过皇帝的面试然后打分,合格后再由吏部统筹任免。

雍正在这项工作上耗了大量精力,并写下大量批语。本文今日姑且从乾隆面试来写一下,以佐证清代引见制度的有趣性。

以貌取人注重颜值,评语感性。

在选拔官吏时,乾隆延续了雍正选官的风格,主要还是停留在第一印象上的观感,常以自己所谓的面相术和以往评判人的经验选拔官员,并随手批注在引见的“履历片”上。

在看了江西某官员后,乾隆写下:“身材瘦,健康,有武将风。”陕西人宋攀隆:“老实人,汉仗,去得。”有的官员还被他形容成:“碎相貌卑微、小材料。”在其点评的字眼中,多见“似”或“似好”,在语气上有不确定的成分。

此外他也喜欢用地域性词汇区别判断,如当涂官员被拟提升为大名府知府,乾隆看后认为:“明而不浮 将来有出息,不似江南人 似山东人。”显然这个评价不低。

在选拔武官时,乾隆更在意对方的身高、体重,以此决定能否被使用。在看了韩良乡后,乾隆觉得非常不错,但是由于不托底,只好这样批注:“总兵中不多见的,在谭行义何勉之间,将来可用提督,须慢些更好。”

查郎阿在面试时,乾隆看后给出“中上,人有福相,识字”这一模糊评价。有的被乾隆看过后,觉得面相不好,人样子也不好,便被草率下结论说:“中平,无甚出息,只可参将而已。” 有些官员不懂礼数,乾隆看了非常反感,在看了甘肃后营守备后很不满意,“中平糊涂,不晓事,引见时低着头,全不懂”这的评价让此人彻底画上仕途终止符号。

此外也有这样情况,一开始印象不怎么样,等再次见到时又是另一种好的评价。比如江西南安知府一开始被乾隆看后评价为“人甚似不及,不然,大诈之人。发旨总肉着不听,似自立自宰之像,胖大方正,像似不妥。”乾隆五年时吏部将他调任盐务,不久乾隆看后又改变看法,认为“老实忠厚而亦清勤,颇称此任。”

有时乾隆也对当朝重要人物“面试”。在看了一个姓钱的官员时这样说:“貌似富德傅魁之间,人似有为,爽快,若不用巧,大有出息,再看。”乾隆十三年十月见陕西守备:“出力,好人,平常,像回子巴得明,人鬼些,小材料,不识字,中下。”后来,随着经验积累,乾隆逐渐也看内在特质,而不仅仅是看颜值,有时甚至以识不识字,或是文化程度高低来评判,比如“少识字、中上”和“人平常、相貌好,识字,看下文书”“糊涂人,胆量似好,不识字,中下”等评判。 此外,当时能够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的官员很少,这些都能在面试中加分,“此人似可,满洲话尚好”。

乾隆早年风度较好,收获许多“宽仁”的美名,对于督抚们推荐的大员,即使看了不满意,也都留有情面,加以使用。如在看了补授陕西略阳营守备时说:“麻子,人甚平常,怡亲说好,似夯出力之人,中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雍正评奖很好的官员,乾隆看后却觉得不怎么样。比如雍正认为顺德府知府“人着实历练老成 人似大有良心,人像朱都统,将来可大用者。”

乾隆在登基的第四年时召见这位知府却说:“中平老苍人,目光灼灼,大似甘国壁,人亦似之,非大材矣。”不久将他调往安徽庐州知府,显然这样安排不是重用。

当然这对父子也有相同的面试评价,如四川一位道台,雍正看后写道:“人甚聪明平和,像彭维新,器度小,不真诚人也。”乾隆日后也召见他,觉得确实一般,最终给他安排了一个太仆寺少卿的闲差。还有一位叫沈起元的被雍正评价为“人信不得的,人过于聪明,不实在,有心横于中,不纯,非者。”乾隆登基后也召见他,认为“像汉军,着实苍练人,不患无才,但患不实 两眼不正气。”由此导致这位官员,仕途始终未能再进一步,这些都与这次面试打分过低有关。

乾隆以貌取官,有时自己也会发现这其中的局限,如曾对一个副将很满意,觉得他“人明白,去得,很少识字,中等人”。过了几年再次引见时,竟觉得非常不满意,说:“粗夯无能,竟不满意,引见时未细看,错了。”这样的例子还不是一个。总体看来,乾隆的眼里很少出现让他眼前一亮的人才,这与其天生的尊己卑人的优越感有关。毋庸置疑的是,在给庞大的官僚队伍面试时,这种“以貌取人注重颜值”的方式显然缺乏合理的根据。

标签: 乾隆面试官标准

更多文章

  • 溥仪的大婚之礼到底有哪些不同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之礼,溥仪,有哪些

    清廷于宣统三年十二月廿五日(公历1912 年 2 月 12 日)接受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提出的《清室优待条件》,宣布退位。皇宫外朝各部衙门皆被裁汰,只保留皇族、内务府与宗人府处理内廷。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皇帝逐渐长大,对于在紫禁城的前清贵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为溥仪筹办婚礼。这场婚礼究竟有什么不

  • 从曾国藩的书信中是否能看出他患有抑郁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曾国藩,抑郁症

    大家好,说起曾国藩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同治四年的九月开始,曾国藩的失眠老毛病开始逐渐加重,身心疲倦至极,在当时的日记里,他这样写道:“倦甚,不愿治事。三点睡,五更醒。”严重睡眠不足已经损害了曾国藩的精神,与此同时,一种巨大的忧郁始终缠绕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失眠直接导

  • 乾隆的感情生活是怎样的?富察氏是他的一生挚爱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乾隆,是怎样,感情生活

    说到乾隆想必一定是电视中的哪个形象,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知道一点,但你知道他真实的样子又是什么样的吗?(一)、早年痴情,对结发妻子情投意合,富察氏的完美让乾隆谱成了一曲长恨之歌。乾隆共有41位嫔妃。从1727年和第一位妻子富察氏成婚后,到1777年他又纳了最后两位嫔妃。作为完美主义的乾隆,在情感世界里

  • 雍正作为面试官时,他的选人标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正,选人,面试官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您走进雍正的故事。雍正三年,(1725)在他的书架上开始呈送一叠叠各级官员简历,这就是为清朝非常重视的官员“引见制度”。对这些选人工作,雍正给予了空前的重视程度。他曾在给臣下的批示中说:“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

  • 康熙的宜妃介绍:康熙死后留下众多妃子,为何雍正就针对羞辱宜妃?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雍正,康熙,妃子

    康熙去世后留下很多宠妃,之所以只羞辱宜妃,是因为他儿子对自己继位的阻碍。康熙一共有三任妻子,而这三位去世之后,后宫基本掌握在四大后妃中,她们分别是惠妃,德妃,宜妃,和荣妃。其中最掌权的就是宜妃。康熙去世后,惠妃的地位也大不如以前,但是由于生下了大阿哥胤褆,单单应提胤褆夺嫡而被幽禁就足够她失宠。所以惠

  • 皇贵妃是什么等级?是一种怎样的存在?皇贵妃也可以母仪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是一种,皇贵妃,等级

    导读:皇贵妃是什么等级?是一种怎样的存在?皇贵妃也可以母仪天下吗?皇贵妃,中国古代皇帝妃嫔的等级之一,清朝沿用,在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一人。历史上第一位皇贵妃是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的续后孙氏。孙氏自小被接入宫中抚养,宣宗即位后册封为贵妃,依例,贵妃只有金册,没有金宝。因宣宗宠爱孙氏,破例让她得享像皇后一样

  • 清朝皇贵妃和嫔妃的区别有多大?答案是:鸿沟般的差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嫔妃,鸿沟,有多大

    导读:清朝皇贵妃和嫔妃的区别有多大?答案是:鸿沟般的差距!在历史上皇贵妃相当于是副皇后,如果皇后不在的话,皇贵妃就是六宫之主;而贵妃就和普通的嫔妃没有多大的差距,贵妃只是一个封号,因为受到皇帝的宠爱,所以等级比普通妃子尊贵一些,但贵妃和皇贵妃之间可以说是鸿沟般的差距。在后宫最大的就是皇后,其次就是皇

  • 皇贵妃起源于哪个朝代?皇贵妃权力有多大,能搬倒皇后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贵妃,朝代,有多大

    导读:皇贵妃起源于哪个朝代?皇贵妃权力有多大,能搬倒皇后吗?皇贵妃这个职位,最早起源于明朝。拥有这个位置的嫔妃,地位仅次于皇后。因为是刚刚设立的关系,皇贵妃职位为后宫带来许多弊端。因为皇贵妃在嫔妃中最有分量,又得皇帝喜爱,所以可以直接对皇后产生威胁。这也造成后宫的混乱争斗。当清朝继承明朝制度后,就对

  • 清朝历史之谜:谁动了雍正的脑袋,吕四娘、宫女还是春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雍正,春药,宫女

    雍正真正的死因到现在都还是个谜团,平日身体一直正常的皇帝突然发病,三天之后就暴毙而亡,关于他真正的死因一直众说纷纭,坊间流传的版本也是很多,野史讲述的更是离奇。在讲这个事情之前,我们先认识一个人:曾静。这个人是湖南郴州永兴县人。跟后面大热的曾国藩可能同族。这个人当然没有曾国藩这么牛了,冲天也就一个读

  • 清朝名字的由来,清朝为什么叫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什么叫,由来

    大清王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对我国有着深远的影响,现如今的许多电视剧和小说都以清王朝为背景创作,那么你们知道大清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吗。亲们都是狂热的清宫剧爱好者吧,什么小燕子大战四阿哥,华妃娘娘夜挑皇太极,鳌拜怒斩和大人,多尔衮夜访慈禧老佛爷,亲们都倍儿熟。那亲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为啥清朝要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