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富察·马齐是谁?清朝历任三朝的重臣

富察·马齐是谁?清朝历任三朝的重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35 更新时间:2023/12/18 21:49:59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木兰围场的布尔哈苏行宫,康熙皇帝以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的理由,宣布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嫡位的空虚使得众多阿哥开始了对于皇位的觊觎,朝中大臣更是纷纷结党串连,以拥护自己属意的皇子来夺得嫡位。于是朝中就涌现出了“大爷党”(以大阿哥胤褆为主),“八爷党”(以八阿哥胤禩为主),还有暗中串连的“四爷党”(以四阿哥胤禛为主)。在众多的皇子中,最受朝臣推举的莫过于八阿哥胤禩,胤禩自幼聪慧,且甚晓世故,从小养成了亲切随和的待人之风,众臣皆称其贤。为了让胤禩夺得嫡位,以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为首的朝中重臣联名保奏胤禩为储君,令康熙大感意外。为稳定朝局,康熙帝决定让胤礽复位,并大加斥责佟国维、揆叙、王鸿绪等人,康熙帝厌恶胤禩结党,对其严加训斥并将其关押,后又释放,这场夺嫡之争以“八爷党”的完败而告终。然而这其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却在之后的雍正朝得到重用,雍正帝非但没有将他作为昔日政敌清洗,反而大加重用。此人就是历任三朝,做了三十年大学士的富察·马齐。

富察·马齐,富察氏,户部尚书米思翰之子,孝贤纯皇后的伯父,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大臣、外戚。其祖父哈什屯曾任宫中侍卫,多次随同皇太极出征立功,顺治时期跃升为内大臣,列议政大臣,其父米思翰任内务总管、户部尚书,列议政大臣,他的侄女是乾隆帝原配嫡后孝贤纯皇后。出身于勋贵之家的马齐初授工部员外郎,后调郎中、内阁侍读学士。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三十三岁的马齐出任山西巡抚,由此成为了封疆大吏。马齐以刚直不阿而深受康熙的嘉赞,其廉洁奉公,无所畏惧的作风更是让他在朝中声名大显。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马齐升为左都御史,参与筹议同俄罗斯定界事宜,两年后,马齐列位议政大臣之职。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康熙第一次亲征噶尔丹期间,命令马齐与大学士阿兰泰、尚书佛伦等人为首,分三班值宿紫禁城,辅佐代理政务的皇太子允礽,逐步成为康熙帝的股肱之臣。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马齐担任武英殿大学士,开始步入仕途的高峰。但物极必反,身居高位的马齐不可避免的卷入了康熙末年的夺嫡之争中。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康熙第一次废黜皇太子胤礽,但随即生出悔意,想要复立。可是他又认为如此出尔反尔大失颜面,所以有意透露出这一想法后,采取让众臣于诸皇子中推举的方式,希望众臣能保奏胤礽为太子。在马齐与国舅佟国维的暗中倡导下,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鄂伦岱等积极配合,全体朝臣共同保举皇八子胤禩为太子,康熙帝的期望完全落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初,马齐等人受到康熙的严责,“马齐本应立斩,以为众戒。因任用年久,不忍加诛。”革去大学士,交与胤禩“严行管束”,他的三弟马武、四弟李荣保及其族人都受到牵连。这是马齐的宦海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遭受重大挫折。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年底,被革职的马齐重新被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仍命马齐为首席满洲大学士,兼任户部尚书。雍正帝即位后,一方面开始对那些拥戴有功之人大加封赏,一方面开始清除曾经的政敌皇八子胤禩等人,但作为曾经拥护皇八子胤禩的马齐却没有受到牵连,他不仅被雍正帝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更是给了他“一等轻车都尉世职”来安慰其心,又让他承袭祖父的一等男爵,并任命他为“圣祖实录馆”的总裁官,加太子少保。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五岁的新皇帝乾隆继位,84岁的马齐上疏“引疾乞休”,乾隆下旨保留对马齐一切品阶待遇。乾隆四年(1739年)马齐去世,享年87岁。乾隆赏银治丧,给谥文穆,数年后又令入祀贤良祠。乾隆十五年(1750年),加封号曰敦惠。马齐是在满族贵族中并不十分多见的一位“能吏”。与大多数清朝官员、满族贵族相比,马齐的仕途相当畅达,且圆满而终。马齐身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自康熙中叶起,他始终居于高位,其间任大学士累计三十载,成为清前期政治舞台上的一棵长青树。

标签: 重臣历任清朝

更多文章

  • 《如懿传》历史真相:乾隆为什么这么恨第二任皇后如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皇后,真相

    如懿死在了冷宫,死前未见乾隆,乾隆更是抹去了如懿一切的痕迹,令人唏嘘。《如懿传》中的乾隆,爱过如懿,最后也留着如懿的断发,心里始终有着如懿。那么,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历史上的如懿,最后为何被乾隆皇帝厌恶呢?历史上的如懿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即辉发那拉氏。辉发那拉氏和乾隆皇帝是年少时期的恋人,16岁嫁给

  • 受尽荣宠26年,成乾隆后宫大赢家的庆恭皇贵妃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乾隆,后宫,受尽

    清朝皇帝纳汉女入宫为妃开始于顺治年间,第一位正式册封的汉妃是恪妃石氏,在随后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后宫中,都有大量的汉妃出现,不过抚养过皇帝的几乎没有,本文要讲的便是唯一抚养过皇帝的汉妃—庆恭皇贵妃。庆恭皇贵妃陆氏,生于雍正二年,官方史料记载她的父亲名叫陆士隆,具体的家世信息却一概不提,因此可

  • 一对姐妹花一起嫁给康熙?康熙的孝昭仁皇后和温僖贵妃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熙,贵妃,嫁给

    孝昭仁皇后和温僖贵妃是什么关系。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纵观我们清朝的历史,有很多姐妹,两个同时嫁给一个男人,这样的例子其实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在康熙时期是最多的。根据一些资料的统计,康熙皇帝还曾经娶过四对姐妹,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四对姐妹当中的其中一对,这对姐妹就是康熙皇帝的

  • 婉贵妃一生无宠,无儿无女,为何最后却成后宫最大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贵妃,后宫,赢家

    宫里的女人表面上非常风光,出行仪仗加上锦衣玉食。不过这都是影视剧给我们带来的印象,最形象的就是前不久非常流行的清朝宫廷剧《延禧攻略》。一时间可以说是大家都在看都在评论,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也能够像主角一样,活得潇洒,不委曲求全,并且能够一步一步向上走去,就像主人公一样从一个卑微的小宫女,一路“开挂”,

  • 谁是大清王朝的世界首富?独担百万战争赔款!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王朝,赔款,谁是

    说到大清最有钱的人,我们不免想到和珅这个巨贪,但是说到资产和财富,下面这位正儿八经的生意人可比和珅要强多了,他是东印度公司最大的债权人,甚至让银子变成资本,到美国投资铁路、证券和保险业务,一度让自己的产业成为巨大的跨国财团。《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在1843年下令行商偿还300万银元的外商债务,而

  • 揭秘:道光皇帝死前留下四道令人费解的遗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道光,遗嘱,费解

    道光作为清王朝的第八位皇帝,也像他的前辈们一样勤于政务,厉行节俭,奈何个人才略有限,加之大清内忧外患,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成了压死这个略带悲剧色彩皇帝的最后一根稻草。道光帝在临死前,留下了四道遗嘱,简单的说就是:一、他死后不配天。也就是不要将他的神牌供奉到天坛的皇穹宇和皇乾殿内;二、他

  • 为清朝打天下,60多岁却发起三藩之乱,吴三桂的筹码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打天下,清朝,筹码

    1673年,驻守云贵的吴三桂在归降清朝30年之后,自称兴明讨虏大将军,诛杀朱国治,然后起兵,掀起三藩之乱。很多人对这个事情很错愕,早年替满清出生入死,打下半个天下的吴三桂,为什么垂暮之年突然间反清。熟悉历史的几乎都知道他,作为历来排得上号的汉奸。没有吴三桂的浴血奋战,有没有清王朝都两说,然而在他晚年

  • 如果吴三桂不降清,明朝的结局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不降,结局

    吴三桂降清,献出山海关,历来被认为是清朝得以拿下中原的关键。那么,如果吴三桂没有降清,历史走向是否会改变,清朝是否就会被挡在关外,明朝能不能中兴呢?如果吴三桂不降清,那么他还有两条路可以选。一、投降李自成。二、坚守山海关,为大明尽忠。坚守山海关,实际上就是他后来所做的,如果得不到多尔衮的支援,必定被

  • 清朝趣闻:康熙皇帝为什么给传教士发绿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绿卡,传教士,清朝

    14世纪开始的欧洲宗教改革到16世纪路德和加尔文时期达到顶峰,基督教内部由此发生了巨大震荡,失去了欧洲北部辖区的罗马教皇损失惨重。但一部分知识分子出生的基督徒徒站在了教皇一边,决定以自己的努力挽回颓势,赴东方传教和扩大影响力,将在欧洲的损失从别的地方挽回来,由此建立了不少组织,其中耶稣会是最大的男修

  • 清末新军改革:奠定中国现代化军队的雏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新军,清末,雏形

    过去中国有民谚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后来,我读郭沫若的《沫若文集》,上面有诗云:好铁必打钉,好男要当兵。哪个对呢?都对,只是要放在不同的历史情境里。清朝的兵,除了八旗之外,绿营军的士兵是准贱民。世袭为兵,自成系统。待遇低,素质差。头上包头,身着号衣,背后写一个大大的“勇”字。服装供给不上,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