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被称一代奸雄,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对他忠心效力?

曹操被称一代奸雄,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对他忠心效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075 更新时间:2024/1/21 21:10:21

曹操身为一代奸雄,从后人对三国历史上曹操的评价来看,是褒贬有加,但终归还是褒义居多,先不说正史上的曹操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就从演义当中来看,曹操从错杀吕伯奢全家之后的一错再错,到后来的徐州屠城及挟天子令诸侯等等,这些事情当中,就足以证明曹操确实是一个凶狠残暴的人,那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对他誓死效忠呢?其实在曹操帐下不乏很多有才能的人,难道他们都是愚忠吗?

其实很多人对曹操有这样的评价,就是因为没有完全的了解曹操这个人,从很多角度再去看曹操之前的行为,还是应该可以理解的,错杀吕伯奢是因为当时曹操确实就像是惊弓之鸟,为了自保这可以算是人之常情,后来的徐州屠城,是因为父亲曹崇之死,至于挟天子令诸侯,只不过是曹操抢先了一步,如果没有曹操的话,那也绝对会有其他诸侯去这样做的,所以在外人看来,曹操这样的做法是不被接受的,但是在曹操手下自己人心中来看的话,这些都是能说得通的,其次还因为曹操惜才。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是很多能人异士的一个理想,曹操的爱才之心绝对不比刘备孙权要差,试想一下,对于一个有抱负理想才干的人来说,遇到这样爱才的主子,岂有不肝脑涂地的道理?那么曹操到底有多爱才?其实在演义当中早就已经表明。

可见曹操在一生当中,对于招贤纳士人才有多爱惜,而且大多被也都被重用,赵云虽说有勇有谋,但是在刘备的账下也没有什么显赫战功,相反曹操却不会限制人才,试想一下,跟着这样一位统帅,哪一个将士还敢不马革裹尸战死沙场?

标签: 奸雄对他很多人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文韬武略的曹操,到底是奸雄还是枭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韬武略,奸雄,枭雄

    今天小编与大家谈一谈最受争议的一个人,那就是曹操了。有一些人认为曹操是一个大奸之人,他欺负皇帝,欺负大臣们,让朝廷成为了他自己的朝廷。还有一些人觉得曹操是一个厉害人物,他文学方面造诣不错,在打仗这个事情上,他也有异于常人的表现。那么曹操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有人喜欢他,有人讨厌他呢?他都做过

  • 世人震惊原来曹操真的是这种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的是,这种人,世人

    许多人不喜欢曹操,认为他是一个篡夺国家的奸诈的人。虽然篡夺者不是曹操的杰作,但是是他的儿子曹丕的行为,曹丕篡夺了汉朝,把魏武帝的帽子给了老子。从那以后,曹操再也不能为自己辩护了,尽管他一生中做出了无数贡献,一生中从未试图篡夺汉朝,但他仍然受到别人的唾骂,因此曹贼的诅咒一直被听到。在舞台上,大多数扮演

  • 历史中,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的人,是个什么样,历史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天下英雄纷纷出来争抢地盘,其中夹杂着一位‘枭雄’,他的名字叫曹操。说曹操是枭雄其实并不完全正确,许劭有一句话对曹操评价最为正确:“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曹操从最初征讨黄巾军到董卓灭亡期间,首先想到的是东汉的利益,汉献帝的利益,打败数万黄巾军,对于几十万的俘虏,曹操明白,天子

  • 曹操是个被耽误的文艺青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是个,耽误,文艺

    三国时期,文人多,猛将更多,称得上雄霸一方的豪杰也大有人在,但是能将多重身份集于一身的,大概当属曹操。曹操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老天赏饭的那种,不达成霸业简直对不起自己的智商,同时,他也是一位被权势耽误了的文艺青年。要说对文学史的推动意义,刘备、孙权无非贡献了几个机智小故事,而曹操却是实打实地在诗词形

  • 此人聪明绝顶,因为太了解曹操而惨遭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此人,惨遭,杀害

    三国时期三国鼎立,每个乱世枭雄手下都有很多人为他们出谋划策。为什么偏偏曹操取得了胜利。不得不说曹操手下的能臣武将众多。古代人们常说“伴君如伴虎”,一个不小心可能就引来杀身之祸。不得不说在曹操身边的谋士,有些因为不了解曹操而被杀害,有些是因为太了解曹操而被杀害,他们分别是许攸和杨修。许攸,本是袁绍幕僚

  • 曹操他是得什么病死的,曹操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他是,病死

    1.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对于身处高位的他,

  • 悲剧英雄:刘备性格形成原因及分析,成与败性格占几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性格,几分,刘备

    刘备,字玄德,生于公元161年,卒于公元223年,涿郡涿县人,是三国蜀汉政权的开创者。早年因实力原因,与诸侯争夺战中屡战屡败,但他百折不饶,仁而有义,坚持以德服人,广纳贤才,于赤壁之战后夺得荆州、益州,开创了蜀汉政权;于汉中之战中大败曹操后进位汉中王。后关羽在荆州遇害,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不敌病死白帝城

  • 一代名臣:诸葛亮北伐,对蜀国是祸还是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蜀国,北伐,诸葛亮

    刘备死后将匡复汉室重任托付与诸葛亮,诸葛亮稳定蜀汉政局后,开始组织北伐,屡次用兵与曹魏政权,时间阶段为公元228年至234年,共计7年。虽然诸葛亮用兵如神,死而后已,但因为蜀汉在三国后期本就属于力量最弱一方,又劳师远征,后勤供给乏力,所以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最后病死五丈原。古时行军打仗拼的是国家实力

  • 三国武胜:关羽大意失荆州,是关羽一手造成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大意失荆州,武胜

    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北方,荆州七郡分别为曹孙刘占领。刘备继续西进,荆州战略位置显要,刘备内部斟酌再三,决定派关羽镇守荆州。关羽由于年纪近40岁,开始显老态,关羽军事能力出众,但是由于岁月不饶人镇守荆州显得力不从心,而且也未考虑接班合适人选不但是关羽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是刘备、诸葛亮内部也全然没有

  • 夷陵之战:陆逊的军事指挥艺术,都实施了哪些英明的决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之战,英明,指挥

    关羽被东吴所害,荆州丢失,于是在公元221年登上皇位不足一个月的刘备兴师攻吴以报一剑之仇,遭到蜀国朝廷上下一致反对,以为蜀国的当前大敌为曹魏,而与东吴则是同盟关系。刘备报仇心切,听不进任何大臣的劝阻,亲率领蜀军约4万人东征孙吴,在夷陵弃船登陆,没有水陆并进,当时吴军统帅由陆逊担任,他命吴军坚守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