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郦食其怎么死的?郦食其深受刘邦赏识,为何最后被齐王扔进大锅里烹杀而死?

郦食其怎么死的?郦食其深受刘邦赏识,为何最后被齐王扔进大锅里烹杀而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919 更新时间:2024/3/19 14:12:24

导读:郦食其怎么死的?郦食其深受刘邦赏识,为何最后被齐王扔进大锅里烹杀而死?

喜欢历史的朋友有没有发现,每次朝代更替的时候,天下沸腾,英才辈出,各种乱世枭雄集结,形成了一次又一次轰轰烈烈的集团斗争。

比如先秦的战国之争,秦末的楚汉争霸,东汉末年的三国等等,也正是有了这样一次次的集团斗争,让中国的历史显得饱满又有活力,以至于连外国人都非常赞叹中国的历史,比如法国的伏尔泰曾说过:

“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这真是大不幸!”

确实是这样,仅从中国文明能够连绵5000余年都不曾断裂这一点来说,都值得我们骄傲,即便是随意的挑出一个中国历史的一个时代,都足以让我们花费巨额的时间去研究,就拿秦末的楚汉争霸来说,双方都做出了许多著名的事件,也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人物。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两大阵营中谁的贡献最大,以及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说到这两个阵营中的豪杰可是不少,项羽本人就不说了,他手下武有龙且英布等五位猛将,而文有范增

那么刘邦本人虽然没什么本事,但掌控人心之术却玩的炉火纯青,因此他的手下文臣武将也不在少数,比如武将韩信、樊哙等,文臣则有张良萧何、郦食其、陈平等。

那么看了这些名字之后大家会觉得,刘邦之所以能够最终夺得天下,萧何的贡献最大,这从刘邦最后封爵的时候就可以看出,他被排在了第一位。

那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其实中国兵道中有一条理念一直被视为最强,那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在刘邦的阵营中,有一个我们很少提及的郦食其,他靠着一张嘴就轻松地拿下了70余座城池,这绝对是一件壮举,连兵仙韩信都望尘莫及。

为何这么说,别的不说,就单说韩信的著名战役“水淹废丘”,当时韩信几次攻打章邯所守的废丘而不得,连日来不仅双方死伤惨重,可怜的是附近的百姓都跟着遭殃受罪,无奈之下只能举家逃离。而最惨的就是废丘城中的百姓,在韩信久攻不下采用水淹的方式攻城时,城中百姓死伤无数,再一次向世人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血腥。

而这次战争的最终的结局是什么?是韩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过是攻下了一个城池而已,那么回过头来看看郦食其是如何做的。

郦食其是刘邦攻打陈留的时候加入其阵营的,之后一直担任谋士和使臣的角色。

此后在刘邦攻打成皋的时候,因为总被项羽针对,因此刘邦就萌发了放弃的想法,然而此时郦食其却向刘邦进言,他认为统一大业需要百姓的支持,而想要得到百姓的支持就必须攻打成皋,因为这里可是个大粮仓,但这里却经常遭受匪盗的骚扰,使得当地百姓痛苦不堪,如果攻下此地,不仅解决自己军队的粮食问题,也可以守护这一方的百姓。

是的,“守护一方百姓”这就是郦食其的心里话,也是他所追求的人生真理,由此可以看出他的眼光和谋略,这相比于那些杀人如麻的大英雄不知英雄多少倍。

此后刘邦按照他的想法,果然收获了民心,军队实力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扩充。按照当时的时势,也只剩下齐国没有攻破,但齐国是块硬骨头,不但幅员辽阔,城池70余座,而且还有20多万大军守护,如果蛮干,必定又是一场腥风血雨。

此时郦食其再一次进言,希望自己出使齐国来游说齐国降服,如若成功那就皆大欢喜,若不成功再做打算不迟。

当郦食其到达齐国之后面见齐王,向齐王讲述了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其中的利害关系。齐王听后连连赞叹,当即表示臣服。

郦食其仅凭一张嘴,就化了干戈,让两国免于交战,又可得到齐国七十余座城池,这样的功勋何其之大?

此后郦食其在齐国被视为上宾对待,就等着刘邦派人前来接受齐王的降服了。

然而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韩信听说此事心有不服,马上派人夜袭齐国,最终导致郦食其被齐王扔进大锅里烹杀而死。

事后刘邦责问韩信,韩信却说自己并不知郦食其在齐国游说,刘邦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史记》记载,后来刘邦分封功臣的时候说到“思郦食其”,此话虽短,但足以看出郦食其在刘邦心中的分量。

我们回到话题的根本,那就是两个阵营中谁的贡献最大?

毫无疑问是郦食其,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郦食其贡献的是民心,而民心是一切成功的根本,有了百姓的支持,即便是在生死的边缘,也一样有起死回生的可能,历史中也是无数次的印证了这个真理。

虽然郦食其最后的结局很凄惨,但他的理念深深地影响着刘邦,也正是这个理念,让刘邦笑到了最后。

标签: 刘邦齐国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征伐这个偏远的小国,难道真的只是为了几匹马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武帝,汉军

    古代人对于骏马的喜爱,不亚于今天的豪车,相传大宛马非常有名,汉武帝因此想征服这个地方,但是汉武帝仅仅为了几匹马就要发动战争,这可不像是明君所为。汉武帝是一个非常爱打仗的皇帝,在他统治期间,汉朝是北击匈奴南平南越,东边收服了朝鲜,西边打通了去往西域的道路。今天要讲的这段故事就发生在西域,事情的起因只是

  • 汉唐盛世汉朝和唐朝的对外政策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政策,更多

    导语:汉唐盛世汉朝和唐朝的对外政策有什么不同?“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紧密的联系和持续的交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想要获得长足发展,需要的是同外界保持一定联系,这是一个成熟大国所应具备的发展条件。我国古代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和外围国家有了一定的经济和文化交往,而且每个时期都有着属于

  • 解密:司马迁是何时出生的?司马迁出生时间争议,史书中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博物,正义

    导读:解密:司马迁是何时出生的?司马迁出生时间争议,史书中是如何记载的?出生时间关于司马迁的生年,他本人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没有记述,班固《汉书·司马迁传》亦缺乏记载。后世研究者一说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45年(景帝中元五年),一说生于公元前135年(武帝建元六年),相差十岁。公元前145年取自《太

  • 《史记》名字的由来?司马迁的《史记》的成书过程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司马,汉武帝

    导读:《史记》名字的由来?司马迁的《史记》的成书过程是怎样的?成书过程名称来由《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称“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据现知材料考证,最早称司马迁这部史著为《史记》的,是东汉桓帝时写的《东海庙碑》,此前“史记”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

  • 《史记》是如何传承与增补的?司马迁为何要分成两部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列传,篇目

    导读:《史记》是如何传承与增补的?司马迁为何要分成两部分?传承《史记》经过司马迁外孙杨恽的努力,才开始流传,但到东汉时已经有了残缺。今本《史记》一百三十卷,篇数跟司马迁自序所说的相符。但《汉书·司马迁传》说其中“十篇缺,有录无书”。三国魏张晏注:“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即律书)、

  •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史学,司马

    导读: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的评价如何?西汉·刘向、扬雄:然自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东汉·历史学家班固:(司马迁)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西晋·华峤:迁文直而事核。西晋·张辅:迁之著述,

  • 汉武帝刘彻在任期间为何与匈奴的战争持续了44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百姓

    导读:汉武帝刘彻在任期间为何与匈奴的战争持续了44年之久?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您走进汉武帝的故事。社会一直处于不断进步与发展的状态,从原始社会到我们现在生活的现代化社会,已经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我们不仅仅见证了

  • 汉朝竟然有单身税?汉朝人口是如何增长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汉朝,人口,单身

    导读:汉朝竟然有"单身税"?汉朝人口是如何增长的呢?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苏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永远无法忽视一个朝代,这就是汉朝。在这个时空里,我们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伟人,如:文韬武略的汉武大帝、满腹经纶的司马相如等。而开创这个繁华盛世的人正是汉高祖刘邦。刘邦也是一个奇人。在我们

  • 戚夫人被做成人彘活了多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活了,夫人,成人

    导读:戚夫人被做彘活了多久?说到戚夫人也真的是一位生世非常非常坎坷的人了,也是非常传奇的一个人了,但是结局却非常惨烈,那就是戚夫人最后被做成了人彘,那么这个人彘到底什么呢?戚夫人被做彘之后又活了多久呢?这个问题非常的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从目前各个方面的野史资料什么的来

  • 戚夫人人彘复原图,来看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到底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夫人,有多,复原

    说到这个戚夫人被做成这个人彘的事情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事情是真实的,在历史上的的确确是有此事发生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话说这个人彘是非常非常惨烈的,也的的确确是非常非常惨烈的,那么到底有多么的惨烈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继续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看看这个戚夫人人彘复原图,看看到底惨烈到底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