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手好牌的董卓为什么会被他打个稀巴烂?董卓是怎么失败的?

一手好牌的董卓为什么会被他打个稀巴烂?董卓是怎么失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570 更新时间:2024/1/16 15:44:33

192年5月22日,董卓被自己信任的“干儿子”吕布和司徒王允合谋杀死。董卓是东汉末年实力最为强大的军阀。他曾趁着朝廷内乱,率领军队占领京城,提前曹操一步实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目标,从此以后,各路野心家以讨伐董卓为名,开始互相攻伐割据,抢占地盘,导致了天下大乱。

东汉王朝从此名存实亡,三国乱世也从此开

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

同样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董卓的结局却与曹操完全不同。曹操通过挟持天子,统一了北方,后来他的儿子还直接逼迫献帝禅位,夺得天下。但董卓却连全尸都没有留下,死后也留下了千古骂名。董卓死后,他的尸体被人扔到了大街上,后来直接被焚烧。

当时,从朝臣到老百姓,没一个人同情他,百姓甚至还为他的死买酒,买肉,开party庆祝。

为何大家如此憎恨董卓?

主要是他对士大夫和老百姓进行残暴的统治。

虽然董卓在历史上获得了诸多骂名,但回到历史现场,我们也不能不承认,他也有优势的一面。否则,他也没有办法实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实力。

首先,是军事能力强。

167年,年轻的董卓在西凉地区(今甘肃一带)率军平定羌人叛乱,俘虏万余人,还直接灭掉了敌军首领。凉州发生叛乱时,出动的五路人马都被打得落花流水,只有董卓的军队全员班师,朝廷给他封侯封邑,简直要风光死了!慢慢地,他培养出一支能打硬仗的军事力量,以此作为自己的政治资本。

其次,善于观察局势,把握机会。

董卓一边在地方上打打杀杀,一边暗暗地观察朝中政局,伺机而动。

189年,朝廷出现事变,宦官和大将军何进争得你死我活,太后和皇帝裹挟其中,局面别提有多乱了。董卓抓住了这个绝好的机会,率军浩浩荡荡地直奔洛阳,救了皇帝,从此到达了人生的颠峰。能在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不得不说他是有能力和胆识的,这也是他能够成为最强军阀的原因。

最后,董卓也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

董卓进入长安,执掌朝政之后,他接连任用荀爽、孔融蔡邕等读书人,对他们也挺客气。不过,残暴粗鄙的董卓并不想也没有能力驾驭他们真正的才能,而只想借用名士的名声实现自己的野心。

董卓死后,蔡邕还因为他对自己的知遇之恩而伤心叹气,最后竟招来了王允的杀害。可怜天真迂腐的蔡邕到死都认不清董卓的真面目,错把纣当成了知音。

蔡邕像

不过,上述这些“优点“只能证明董卓这个人并不是一无是处。但他之所以最后被万人唾骂,是他在权势达到顶峰之后,过分相信自己对于局势的掌控力导致了对政治形势的误判,最后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如果与曹操对比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董卓的资源要比曹操强,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如果说曹操是把一手烂牌打成了好牌,那么董卓就是把一把好牌打成了烂牌。

看看董卓达到权势巅峰之后的种种举动,就可以知道他当时狂妄到了什么程度。

第一,随意废立皇帝。

189年,董卓率军进入洛阳救了汉少帝,董卓开始挟皇帝的名义号令诸侯。

后来,他得知了刘协是董太后抚养长大的,居然攀起了亲戚,认为他们都是董氏家族的,于是废了少帝,立刘协为汉献帝。就这样,原本的“护身符”被董卓硬生生毁了,各地诸侯开始以为汉少帝报仇的名义,讨伐董卓。

反观曹操,曹操后来到底想不想篡权,历史上有争议,但假使他真想,也不会明着做。因为他知道谋权篡位这个话不能说,一说就会招来全国的反对。后来,曹丕篡位也都要做足铺垫,多加遮掩。可董卓,居然堂而皇之地干了。

第二,轻视政敌。

董卓是文化程度很低的军阀,朝中的士大夫从内心深处鄙视他。董卓进入洛阳,纵容部下抢劫权贵人家的财产,这就和士大夫阶层的关系彻底闹翻了。

朝中的大臣都想尽快锄掉这个倒行逆施的胖子,可一直碍于他的兵权,没办法和他公开PK。当时关东各郡造反,董卓想讨伐,身边的大臣不停地劝他不要发兵。

在这些人的误导下,董卓还任命了很多朝中的官员和名士去当地方的太守和刺史,结果这帮人都加入了关东联军,成了反对他的中坚力量。董卓屡屡中计,最后死在王允的手里,说明在政治斗争中他太轻敌了。

再看曹操,在斗争中懂得拉拢异己加以利用。比如他平定黄巾起义之后,将黄巾30万军队收归己用,这支军队后来在官渡之战中,对消灭袁绍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第三,残害百姓。

董卓手下的士兵来到富庶的首都长安,就随意放火、杀害百姓、奸淫妇女。他的军队里胡汉杂处,习气野蛮,带着原始掠夺的性质,他非但不严加管束,反而放任他们胡作非为。

190年,董卓领着东汉朝廷从洛阳迁到长安。这次迁都,是强迫行为,百姓都不愿意跟着迁走。董卓动用军队驱赶百姓,造成了历史上很严重的踩踏事件。临走,他还让人把百姓的房屋烧了个精光,这样的强盗行为哪能收拾天下的民心呢?

反观曹操,他就多次减租减税,大兴水利,甚至践踏了百姓庄稼,还“割发代首”表示赎罪。曹操深知安抚百姓、赢得人心的重要性。

董卓依靠武力,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登上权势的巅峰,但是却不知道根据时势来调整个人的行为方式和策略,一方面验证了一个人在做行为选择的时候存在路径依赖,另外也验证了成因即败因的历史规律。

历代评价:

1、桀、纣无道,秦、莽纵虐,皆多历年所,然后众恶乃著。董卓自窃权柄,至于陨毙,计其日月,未盈三周,而祸崇山岳,毒流四海。其残贼之性,寔豺狼不若。

——裴松之

2、汉之有董卓,犹秦之有赵高

——刘知几

标签: 稀巴烂是怎么打个

更多文章

  • 古代才女蔡文姬一生坎坷,与曹操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才女,有什么关系,坎坷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是大名鼎鼎的汉儒蔡邕之女。蔡文姬才学过人 ,音乐天分自小过人,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面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惊奇置疑,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竟然又被她指出。在成长过程中,蔡文姬常同父亲的友人们玩耍、作文,旁人都称誉仰慕。东汉末年

  • 曹操的父亲是谁?曹父去世后曹操大怒,无辜百姓遇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遇害,大怒,无辜

    有这样一句名言“自古雄才多苦难,历来纨绔少伟男”,意思是说,能成果大事的人,大多要历经艰难困苦的锤炼,而那些富贵之家的花花公子,往往耽于逸乐,胸无大志,难以成果大事。这句话有必定道理,古代许多风云人物确实是出身贫苦,历尽艰辛,刘备一度以打草鞋糊口,诸葛亮早年也曾种地为生,江东军阀孙坚的父亲是种瓜的瓜

  • 蔡文姬是什么人物?为什么连曹操都为其魂牵梦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蔡文姬

    你们知道蔡文姬是什么人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关于蔡文姬的历史吧!话说曹操自从赤壁失败以来,经由几年整顿,重振军威,自封为魏公。至此,曹操的威望日益壮大,南匈奴与汉代的关系得到了缓和。于是,曹操想把蔡邕留在匈奴的女儿带回汉地。蔡邕是东汉晚期著名人物,因得罪太监而被流放至朔房(内蒙古杭津旗以北)

  • 历史上的蔡文姬是什么人?为何会令曹操魂牵梦萦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魂牵梦萦,是什么人,会令

    蔡文姬名琰,原字昭姬,晋时因避司马昭?之讳,改字文姬,东汉陈留圉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汉末三国著名的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还精于天文地理,妙解音律,是曹操的挚友和老师。生在这样的家庭,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

  • 官渡之战,改变了三国格局,若袁绍不死,能否东山再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国格,东山再起,之战

    官渡之战,使曹操取得对袁绍的战略优势,开端逐渐一致北方,被称为汉末奠定三国鼎立的三大战役之一。然而,官渡之战并未底子改变袁强曹弱的实力差距,如果袁绍晚死几年,能否有翻盘时机呢?我的观点是依然没有,原因有四:一是袁绍虽然家大业大,官渡之战造成的损失也让他短期难以恢复;二是官渡之战更加激化了袁绍集团的内

  • 三国著名才女蔡文姬和曹操有着怎样的往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才女,往事,著名

    蔡文姬,名琰,是三国时期的从小就成名的才女,蔡文姬也从小仰慕其父亲,在父亲的教训之下,成为了那个年代的有名的才女,但关于蔡文姬的才华可以流传的这么长远和广泛,这里边离不开曹操对她的协助。今天来共享关于曹操和蔡文姬之间有什么交集。1、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谈到蔡文姬,不得不要提到她的父亲,蔡邕,蔡邕的才学

  • 一代枭雄曹操为何一辈子不称帝?原因也许在此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在此,称帝,枭雄

    从《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一句诗中,我们也隐隐可以窥探到曹操其家国天下上升到世界哲学的人生价值观!所以,个人感觉,曹操不是那种小气到用“当皇帝”来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曹操也直言不讳地说道,“身为宰相,人臣之位已极,意望已过矣。今孤言此,若为自

  • 在真实的生活中,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的人,是一个,真实

    假如办一个投票,投出每个人对曹操最深刻的影响。选项有奸诈,腹黑,冷漠,多疑以及务实,相信百分之九十的人会忽视最终的一个选项。但是其实,曹操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这种务实体现在他日子中的方方面面。所谓的方方面面,说的是一个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事业上,都会有这样的表现,其中生活上的表现显然更加的真实。所以

  • 对酒当歌,横槊赋诗——曹操的音乐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横槊赋诗,人生,音乐

    曹操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知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而且其对音乐之贡献,亦不容小觑,中国古代重要乐种清商乐,便创始于曹操。清商乐兴起于曹魏时期,上承汉代相和歌之传统,下启隋唐燕乐之先声,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核心的建安文人团体,不仅促成乐府民歌的文人化转型,更让清商乐声名鹊起。郭茂倩《乐府诗集》

  • 按照演义的说法,曹操之所以杀华佗,是因为他犯头痛病,想让华佗给他治好,但华佗却说想要彻底治好头痛,必须用斧子将脑袋劈开后做手术,曹操生性多疑,觉得这是华佗趁机想谋杀自己,据说是想为关羽报仇,所以曹操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佗,治好,头痛

    按照演义的说法,曹操之所以杀华佗,是因为他犯头痛病,想让华佗给他治好,但华佗却说想要彻底治好头痛,必须用斧子将脑袋劈开后做手术,曹操生性多疑,觉得这是华佗趁机想谋杀自己,据说是想为关羽报仇,所以曹操就下令将华佗处死。这种说法被传得有鼻子有眼,但其实呢,这不过是标准的演义故事。因为,虽然华佗是有名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