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一连问了皇帝八句话,皇帝终于明白谁是奸臣了

他一连问了皇帝八句话,皇帝终于明白谁是奸臣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722 更新时间:2024/3/14 23:53:57

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的能人异士多如繁星,下面这位可以说是其中的比较优秀的那一类,在帮助皇帝治理国家、劝解皇帝罢免奸臣方面做的非常好。

汉元帝时,中国出了一位超级算命先生,也是一位学者,名叫京房。

京房(前77—前37年),西汉学者,本姓李,字君明,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京房在占卜方面有很高的悟性,他先前那套占卜之法进行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造,创造性地总结出一套五行、干支运算法则,把易占从一门哲学变成一门数学,极大地降低了易占的门槛,普通百姓也很容易接受,从而开创了今文《易》学之“京氏学”,令人耳目一新,故驰名于中国学术史。

除了占卜,京房还善于观察天象,并巧妙地把灾异与政治联系起来,从而制造影响、忽悠皇帝,达到干政的目的。汉元帝初元四年(前45年),三十三岁的京房开始走上仕途。不久,“西羌反,日蚀,又久青,亡光,阴雾不精”,京房趁此机会,“数上疏,先言其将然,近数月,远一岁。所言屡中,天子悦之”(《汉书·京房传》)。通过讲灾变,京房很快就获得了元帝的信任。

元帝刘奭“柔仁好儒”,身体也不好,不能经常上朝理事,熟稔事务、精通法律、精明能干,又善于揣摩元帝的心意的宦官石显很快受到元帝赏识,后被提拔为中书令,掌握机要文献。石显的权力欲望很强,为此,他排除异己,逼死肖望之,气死周堪,害死张猛,免掉刘向,笼络党羽,把持朝政,左右皇帝,“中书令石显颛权”(《汉书·京房传》),一时间西汉王朝成了石显的天下,而元帝却把石显当成大大的忠臣。

一天,元帝请京房吃饭,京房趁机向元帝提出一连串发问,做了一次深入透彻的进谏。京房问元帝:“周幽王、周厉王为什么危亡?任用的又是什么人?”元帝回答说:“国君不贤明,任用的人又花言巧语巴结奉承。”京房问:“知道他们是那样而又用他们,莫非认为是贤才?”元帝说:“大概当时认为他们是贤才啰!”京房又问:“现在根据什么知道他们不是有道德有才能的呢?”元帝说:“根据那个时代的混乱和国君的危亡而知道的。”京房又问:“像这样,任用贤人时政治一定清明,任用不正派的人政治一定混乱,这是必然的道理了。周幽王、周厉王为什么不觉醒而改求贤才呢?”皇上说:“面临危亡的国君自己都以为自己的臣子就是贤臣,假如都能觉醒,天下怎么会有危亡的国君呢?”京房又问:“齐桓公秦二世一定听说过这两个危亡之君,并且讥笑过他们,但是自己却任用竖刁赵高,政治一天天混乱,盗贼满山,为什么不以周幽王、周厉王来估量一下自己而觉醒呢?”元帝说:“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凭借往事推知未来啊!”京房这时干脆脱下帽子叩头又问:“陛下即位以来,日月失明,星辰倒行,山崩泉涌,地震石陨,夏霜冬雷,草木春凋秋荣,陨霜不败,水旱螟虫,人民饥饿,盗贼不止,刑人满市,陛下看今天的政治是清明还是混乱呢?”皇上说:“混乱到极点了。”京房又问:“现在任用的人是什么人?”元帝说:“然而今天的灾异及政治比往日还是好一些,再说,也不是由任用的人造成的。”

其实,话问到这里,元帝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京房一连串问话的意思,只是碍于面子,不想承认自己所用非人而已。过了好一会儿,元帝故作糊涂地问:“今日作乱的是谁呀?”京房回答说:“明君应当自己知道是谁。”元帝问:“如果知道是谁,又为什么用他呢?”京房说:“陛下最信任的,参与运筹帷幄决定国家大事的士,就是这种人了。”很明显,京房指的就是石显,元帝也知道京房指的谁,于是对京房说:“我现在已经明白了。”

元帝虽然明白了石显是奸臣,但又离不开他,故对石显一直纵容不管,信任石显一如既往。其实,京房也不是善类,为了干政,他一直想找机会扳倒石显,借元帝之手除掉他。不料,强中更有强中手,京房没除掉政敌,自己就先被政敌给收拾了。后来,石显等人撺掇元帝派京房外出,去做魏郡太守,实际就是将他排挤出政权中心。京房离开长安后,石显借机罗织罪名,先将其召回关进监狱,后将其杀害,年仅四十一岁。

京房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又善于占卜,却没能算准自己的死期,成了一个历史笑柄。京房早年跟老师焦延寿学习易占,焦延寿见其野心勃勃,早就察觉出京房将来会以易干政,免不了为此丢掉性命,曾不无忧虑地说:“得我道以亡身者,京生也。”结果一语说中,看来姜还是老的辣。

标签: 国君危亡

更多文章

  • 到底是什么嚣张人物,欺负人欺负到公主头上去,惹得龙颜大怒欲杀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沁水,皇后

    汉人和匈奴之间的战争好像就从来没停止过,历史上双方也出现了许多有名的将帅人物,不过下面这位人物虽然战功赫赫,却也用实际行动告诫我们,天要让你灭亡,必先让你疯狂。窦宪,在东汉名噪一时,他不仅是一代权臣,也是击溃北匈奴的主帅。当然,他也有不少毛病,使其名声威望大打折扣,故其远不如卫青、霍去病。今天要说的

  • “人彘”是什么?“人彘”是史上惨绝人寰的酷刑,出自吕后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太后,夫人

    人彘是什么意思呢?相信看过了《甄嬛传》的人都知道其中一个剧情就是吕雉最后成为手握重权的太后,然后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的情节。其实,人彘在历史上是一种惨绝人寰的酷刑,用在一个貌美如花的妇人身上,这该是有多大的深仇大恨啊!下面探秘志小编来和大家一起看看戚夫人被做彘的原因吧。一、人彘是什么意思人彘是什么意思

  • 汉惠帝刘盈的皇后张嫣,一生凄惨无比,权力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皇后,皇帝

    汉惠帝刘盈有一个比他小很多的皇后,叫作张嫣,字淑君。他的这个皇后是以前当过赵王后来又被刘邦贬成宣平侯的张敖之女,而皇后的母亲就是吕雉的女儿鲁元公主,这样算起来,张嫣其实是吕雉的外孙女,也就是刘盈的外甥女。公元前191年10月里某天,汉朝的未央宫之中一片欢天喜地的景象,到处都是红灯笼和红彩带,一场规模

  • 汉惠帝刘盈皇后张嫣介绍:被逼嫁给舅舅,死时仍是处子之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皇后,宫女

    张嫣,本是汉惠帝刘盈的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于公元前191年嫁给自己的舅舅,成为汉惠帝刘盈的皇后。究竟是何原因造成如此荒唐的不伦闹剧?而这一切归咎到底都是因为权力,我们先来说说当时的形势。汉惠帝刘盈16岁即登基,年幼的刘盈,虽贵为一国之尊,可惜大权却掌握在母亲吕后的手上,由于惠帝与吕后不仅发生意见上的

  • 汉后吕雉是如何从农家女逆袭成为皇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邦,项羽

    曾经,那个叫娥妁的女子也是家境阔绰的大户闺秀。为躲避仇家, 随父亲吕公从单父(今山东单县)南迁到沛县。如果门当户对出阁,娥妁本可以安安生生做她的贤妻良母。但一件偶然的事情改变了她的 一生:在吕家举办的与当地乡绅见面的宴会上,混进一个蹭吃蹭喝的二流子,他就是刘邦。刘邦出身于本分的农家,可他本人却并不本

  • 薄姬在刘邦心中什么地位?为什么说刘邦只睡了薄姬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原因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刘邦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的,非常的有个性,所以他这个人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人,最近很多人都在问了这个刘邦当时好像只睡了这个薄姬一次啊,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这个薄姬不好看,还是说这个薄姬有什么问题?又或者说这个刘邦又有什么问题?这些都是挺有说法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到底是

  • 驸马起源于哪个朝代?驸马有什么地位?古代皇帝是如何挑选驸马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驸马,皇帝

    其实“驸马”一词的历史非常悠久,在汉朝汉武帝时期就设有驸马都尉,历史上比较出名的驸马都尉有曹操养子何宴、常山公主丈夫王济等。驸马的含义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在古代是专指帝王的女婿。能成为驸马,就等于和皇帝成了亲戚关系,多数人会把这当成是一种荣誉,不过驸马的地位实际上要比公主低不少。今天准备借此机会跟大家

  • 同样都是汉初三杰 最后为什么只有萧何能够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项羽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在封建时代开国功臣的大多人结局。这残酷的十二字至理真言,也是对韩信、张良等命运的精确评价。如果没有韩信领兵打仗,刘邦根本敌不过项羽,可韩信的下场是悲哀的。张良主动归隐,所以他得以善终。那么提携过韩信的萧何,为什么要与吕后合作拿下韩信?张良、萧何、韩信

  • 刘秀最爱的人是谁?刘秀喜欢阴丽华还是郭圣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儿子,皇后

    说到这个刘秀到底最爱谁,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为何这么说其实原因很简单的,因为这个刘秀啊,先是说最爱的是阴丽华,但是又娶了这个郭圣通,而且还是先让这个郭圣通做了皇后,而这个阴丽华排到后面去了,所以就非常看不懂这个刘秀到底爱谁了,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这个刘秀到底爱谁!刘秀其实

  • 卫子夫的女儿诸邑公主介绍 诸邑公主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武帝,公主

    诸邑公主简介诸邑公主(?—前91年),西汉武帝女,母卫皇后 卫子夫,父汉武帝,与阳石公主同坐巫蛊之祸而死。诸邑公主继承了卫子夫的美貌,自小得汉武帝疼惜。却因老年的汉武帝多疑,以及江充等人的陷害,致使诸邑公主、阳石公主、刘据、卫子夫皆不得善终。巫蛊事件 诸邑公主怎么死的?征和二年(前91年),有人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