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什么没有同时灭了卫国?原因是什么?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什么没有同时灭了卫国?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741 更新时间:2024/2/8 17:04:24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什么没有趁热打铁灭掉卫国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都知道,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期的分裂状态。因此,秦朝的建立者秦始皇,不仅被称为“千古一帝”,还成为了我国第一位始皇帝。基于这个常识,常常让很多人误认为,在秦始皇的统治下,全中国只有一个封建制王朝,肯定不会有其它王朝的存在,要不然早被他灭了。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在秦始皇统治时期,还有一个小国家和它并存。而且,在始皇帝在位期间,也没有对这个国家发动过战争试图征服它。直到秦二世统治时期,它才结束了900多年的历史。

这个国家就是:卫国。

春秋战国时期,三家分晋以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后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其中,七国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根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在战国时期,并非只有战国七雄。当时,还有越国、巴国、蜀国、宋国、中山国、鲁国等大国;有郑国、卫国、滕国、邹国、费国等小国。当然,对于以上这些诸侯国,基本上都在战国时期被消灭。比如:齐国消灭宋国,韩国消灭郑国,楚国消灭鲁国、越国等。

那么,为何卫国能一直存活到秦始皇去世呢?是因为它的强大吗?

经过一番考究,事实并非如此,卫国不仅不强大,还非常弱小。在各大诸侯国中,卫国的实力非常堪忧。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说起卫国,不得不说一下它的历史。

西周初年,周武王将都城“殷”作为封地给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并且,在殷周围建立了邶、鄘、卫三个封地,这就是历史上的“三监”,而“卫”这个封地的主人就是霍叔。之后,武庚集结三监发动了叛乱,史称“三监之乱”。

在这场叛乱中,周武王的兄弟康叔平叛有功,将原来的商朝土地和首都给了他,且继承了之前卫国的国号。之后,经历了康叔、卫庄公、卫桓公、卫宣公多位君主。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开国国君康叔开拓的盛况,几乎已经被消耗殆尽了。

卫懿公荒淫无道,因为喜爱养仙鹤,甚至,给仙鹤加官进爵,最终,导致亡国了。如果,不是卫文公得到了齐桓公的鼎力相助拼死复国,卫国基本上在此次动乱中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历程。但是,抢救回来的卫国,也是山河破碎,民不聊生。

经历过一系列的动荡之后,卫国的实力大不如前。而复国后的卫国,也只是苟延残喘,艰难生存,在各大诸侯的夹缝中,如履薄冰,步步小心。

但即便是这样,卫国还是难逃被吞并的命运,先在公元前254年被魏国吞并,接着被秦国吞并。如此看来,卫国的历史应该追溯至西周时期,前后立国900多年。直到秦二世胡亥将卫国国君废为庶人之后,才使得这个国家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

然而,从卫国的发展历史来看,它确实存在感太低,低到几乎没有国家在乎它的存在。也正是因为它的弱小,反而保护了自己,在战国时期,没有被周边强国注意到。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过“刚极易折,强极则辱”的观点,即:太过刚强,反而容易被折断,太过强大,反而容易受辱。

正所谓物极必反,便是这个道理。

此外,正如郑国,实力强于卫国,但是,其疆域却遭到了旁边韩国的觊觎,所以,最终被韩国吞并。再比如:宋国,一度号称战国七雄之外的又一强国,结果,魏国、楚国、齐国三大强国联合消灭了宋国。而且,卫国的无论哪位君主都懂得示弱,他们知道自己的国家没有实力和其它国家抗衡。

因此,示弱在无形之中会放松其它国家对它的注意,使它得以在混乱中立国保存自己的实力。据记载,卫成侯十六年(前356年),卫成侯自行贬号曰侯。在此之前,卫国君主往往称公,比如:卫武公、卫庄公、卫桓公等。到了战国后期,卫国只剩下濮阳等城池,而卫侯更是贬号为君,类似武安君、平原君、信陵君等诸侯国大臣的封号。

然而,对于卫国君主来说,选择贬号为君,连自己君主的名分都不要了,不过是为了生存。另一方面,除了示弱之外,它还懂得寻找庇护。为了自保,为了自己不被其它国家蚕食,这个国家相继选择成为魏国和秦国这两大强国的附庸。《礼记·王制》中记载:“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诸侯曰附庸。”在战国时期,“附庸”一词可以理解为附属诸侯国。

众所周知,在战国初期,魏国通过变法迅速崛起,成为了可以与秦国、齐国、楚国相抗衡的霸主。在战国前期和中期,卫国选择成为魏国的附庸。而在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此时的卫国则选择依附于强大的秦国。通过成为这些国家的附属国,卫国虽然不能在战火纷飞中独善其身,但却能躲过灭国之劫。

当时的卫国虽然小,但却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才济济,国内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例如:推行商鞅变法、率领秦军收复河西的商鞅;秦国赫赫有名的丞相吕不韦;法家的代表人物吴起;孔子的得意的门生子路等等,他们都是卫国人。

都知道,卫公孙鞅(即商鞅)入秦,通过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走向强大,乃至于消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由此,对于秦国来说,商鞅的功劳难以度量。除了商鞅,吕不韦也是卫国人。而且,碍于吕不韦的面子,秦朝并没有废除卫元君的君主之位。

虽然,吕不韦和商鞅最后都不得善终,但是,这两位人才确实是秦国一统天下的功臣。

此外,对于秦国来说,卫国不仅有主动臣服的态度,连卫国的人才都帮助其变大变强,这或许也是秦国没有马上消灭卫国的原因。

总而言之,卫国虽然国力弱小,但是,在混乱动荡的年代里,它懂得示弱,将自己的弱小体现到了极致,让所有国家都几乎忽略了它的存在,自此才得以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里,立国900多年。而且,虽然国家弱小,但是,卫国人却有着非同一般的坚韧意志,不仅国君忍辱负重,连臣子都奋发图强。这才在历史的洪流之中,留下了卫国人的光辉一页。

标签: 卫国灭了后为

更多文章

  • 传言秦昭襄王有四位顶尖的名臣,都是哪四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四位,都是,传言

    导读:传言秦昭襄王有四位顶尖的名臣,都是哪四位?秦昭襄王是秦孝公之孙、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之弟,在秦昭襄王王继位之时,秦国在前三位秦王的治理下,已经是非常的强大,单论国力,已经是战国第一;而秦昭襄王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他立志壮大秦国,甚至有一统天下的野心,且当时的秦国的确有这样的能力,因为当时的

  • 鱼肠剑是什么?秦始皇为什么一直渴望得到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到它,渴望,始皇

    导读:鱼肠剑是什么?秦始皇为什么一直渴望得到它?嬴政作为我国古代封建帝国的第一位皇帝,其吞并六国,一时威震海内。就是这样一个功盖千古的皇帝,也有着许许多多癖好。除了广为人知的追求长生不老外,他对神兵利器的痴迷也始终炽烈。而有一把宝剑,却使秦始皇费尽半生之力,也没能如愿得到。这把神秘的剑,名为鱼肠,在

  • 《大秦赋》免费观看,大秦赋在哪个台播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天下,王权

    《大秦赋》免费观看,大秦赋在哪个台播出?更新时间介绍,CCTV-8黄金强档首日20:30播出两集,次日起每晚19.30三集连播。腾讯视频、爱奇艺每日24点更新3集,会员每日19点30分抢先看4集,会员首日20点30分更新。《大秦赋》的历史时代背景剧集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吕不韦、李斯、王翦等的辅佐下平灭

  • 大秦赋总共多少集?每周更新几集?《大秦赋》为什么改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帝国,天下

    《大秦赋》(原名《大秦帝国之天上下》)12月1日上线播出之后受到一致好评,这种历史正剧一般集数较多,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完,而且剧情故事紧凑,契合历史的进程,那么大秦赋每周更新几集?下面带来介绍。大秦赋总共多少集?大结局及更新具体时间电视剧《大秦赋》一共78集,12月1日开播,12月26日大结局。《

  • 大秦赋演员阵容,都是谁扮演的?小嬴政是谁扮演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帝国,扮演者

    《大秦赋》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的收官之作,《大秦赋》还是坚持走之前三部的历史正剧路线,接着之前的剧情,开始讲述大秦帝国从秦昭襄王后期开始,到秦始皇嬴政最后统一六国,完成封建帝国大一统局面的巅峰剧情。演技派的演员汇聚一堂,加上好题材,开播就以8.9的高分在豆瓣开分。大秦帝国演员阵容小嬴政扮演者是?嬴政

  • 大秦帝国之裂变和大秦赋,《大秦帝国之天下》为什么改名成了《大秦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帝国,天下

    《大秦帝国之天下》为什么改名为《大秦赋》?小编认为“赋”给人的感觉更有文化底蕴一些,大秦赋从名字就可以看出,取材于秦朝,秦始皇时代,带大家体会大秦帝国的霸气,看秦始皇如何一统霸业!这个系列的作品评价都非常高,很多人都喜欢看,毕竟是正儿八经的历史正剧,但第四部却改了名,让很多人觉得难以接受。大秦帝国系

  • 《大秦赋》中嫪毐的扮演者是谁?嫪毐最终什么下场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后,扮演者

    《大秦赋》中嫪毐的扮演者是叶项明,他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参演了多部优秀的影视作品,有《国球》、《无懈可击之美女如云》、《绣春刀》和《楚汉传奇》等,算是低调优秀的演员。嫪毐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他是秦始皇嬴政之母赵太后的男宠,嫪毐很不简单,他并不是普通的男宠,他是历史上记载与太后私通后育有二子的男宠

  • 《大秦赋》中王翦原型:历史上的王翦怎么死的?有何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都城,大军

    《大秦赋》中王翦原型:历史上的王翦怎么死的?有何作为?王翦是战国时秦国名将,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出身于世代将门,少年时喜爱兵法,青年时投入军旅。公元前235年,秦王嬴政任用王翦为大将领兵攻赵国,大败赵军,攻陷九座城池。秦王政十八年(前229),他再次奉命攻赵。赵国名将李牧领兵迎战,双方相持

  • 秦孝文王和秦始皇嬴政什么关系?秦孝文王为何继位3天就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国君,丞相

    秦孝文王和秦始皇嬴政什么关系?秦孝文王嬴柱,战国时期秦国国君,秦昭襄王次子,生母是唐太后。儿子是秦庄襄王,父亲秦昭襄王,祖母宣太后,孙子秦始皇嬴政。秦孝文王为何继位3天就死了?秦孝文王嬴柱刚继位三天,就在秦昭襄王的丧期后死亡,历史上对其死因众说纷纭。有纵欲过度、老病而死说;有未继位前精神压抑、继位后

  • 大秦赋中夏姬是谁?夏姬和秦始皇什么关系?与秦庄襄王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太后,陵墓

    夏姬是谁?夏姬(公元前?—公元前240年),战国时代秦国秦孝文王嬴柱的嫔妃之一,秦庄襄王嬴子楚的生母,秦王嬴政(秦始皇)的亲祖母。秦庄襄王嬴子楚即位后,追尊他的生母夏姬为夏太后。《史记·吕不韦列传》里记载,夏太后于秦王政七年(公元前240年,早于华阳太后十年)薨。华阳太后与孝文王合葬在寿陵,夏太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