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抗金英雄宗泽,宋高宗为何不待见他?

宋朝抗金英雄宗泽,宋高宗为何不待见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328 更新时间:2024/1/23 7:10:48

宗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宗泽是北宋、南宋交替之际涌现出来的抗金名将。在他之前,宋军在战场上被金军打得落花流水;在他之后,宋军与金军南北对峙,旗鼓相当。后世称赞宗泽是宋朝抗金第一人,这确实是实至名归。

宗泽早年的经历与大部分宋朝文官差不多,通过科举考试得到进士功名,从此进入仕途,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在官场熬资历。宗泽为官清廉、体恤民情,因此在地方任职期间获得了很好的口碑。不过,北宋末年朝政都被权奸及其党羽所把持,一身正气的宗泽与他们格格不入,所以他的仕途也只能长期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

宗泽真正走上历史舞台是在北宋末年的时候,当时他已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了,可时代的洪流却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1126年,金国十万大军入侵北宋。金军分遣数千铁骑攻打磁州,时任磁州知州的宗泽身披战甲亲自登城指挥作战。磁州全体军民在宗泽的带领下奋起反击,很快就将这支金军打得落荒而逃。这是宋军第一次击败金军,虽然金军阵亡仅数百人,但却打破了金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河朔地区宋朝军民的抗金斗志。

不久,宋钦宗的弟弟、康王赵构奉命出使金国。在经过磁州时,宗泽果断将赵构留下,因为一旦落入金国人的手中,再想全身而退就很难了。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宗泽的这次劝说,才为大宋王朝的延续留下了血脉。

当时金军将大部分兵力都投入到围攻北宋京师开封城的行动中,后方留下了很大的空档。宗泽就利用这一点在敌后战场发起突袭,并取得十三战皆胜的战绩。

宗泽认为金军只是纸老虎,并非不可战胜,因此建议赵构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名义率领大军到开封勤王。可是赵构一方面是被金军吓破了胆,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存有私心。所以他不顾宗泽的建议,带着勤王大军绕过开封,尽量避免同金军接触。宗泽也因此被疏远。

1127年初,开封城被金军攻破,宋徽宗、宋钦宗都成了金军俘虏,北宋灭亡。宗泽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打算在金军班师回朝的途中进行阻截,夺回徽、钦二帝。可是宗泽的计划得不到赵构等人的支持,勤王兵马无一到达,阻截计划被迫终止。同年,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称帝,是为宋高宗

在经过金军的大肆劫掠后,开封府已基本沦为一片废墟。但作为北宋国都,开封在宋人心目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为了鼓舞士气,宋高宗任命宗泽为东京留守、知开封府,全权由他主持北方的抗金工作。不过,这份委任虽然听起来权限很高,但宋高宗却没有将自己身边的军队拨给宗泽指挥,而是让宗泽自行解决征兵问题。

北宋灭亡后,中原地区盗匪四起,其中几股势力特别大的盗匪团伙在短时间内就聚集了数十万人马。不过,盗匪虽然人数众多,但基本都是乌合之众,不仅人心涣散,而且内部矛盾重重。宗泽利用这一点来游说盗匪集团的首领,并晓之以家国大义,很快就将数十万兵马都收编至他的麾下。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由岳飞带领的半官方半民间武装力量也在这一时期投奔到宗泽军中。宗泽在此前已经认识岳飞,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年轻人,因此对他委以重任。可以说在岳飞成长为一代“战神”的路上,宗泽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在宗泽的组织下,开封附近集结了近百万大军。开封城混乱不堪的秩序也逐渐得到了恢复。宗泽吸取此前金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的教训,下令军队从开封至黄河沿线修筑成片的防御工事。

金国担心宋朝恢复元气,于是派“四太子”完颜宗弼(别名金兀术)率军南下,打算将宗泽麾下刚刚组织起来的抗金武装力量扼杀在摇篮中。然而这一次,金军却被打得落荒而逃。自此,宗泽的威名开始深入人心,金国人在谈到宗泽的时候既尊敬又害怕,称呼他为“宗爷爷”。

由于抗金形势一片大好,宗泽便建议宋高宗回到开封,坐镇京师,指挥军队渡过黄河讨伐敌人,迎回被金国掳走的徽、钦二帝。可是,宋高宗却对宗泽的建议置若罔闻。这其中的理由并不复杂,你把二帝从敌人的魔爪中救出,那么他这个南宋开国皇帝的位置又往哪儿摆呢?

此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宗泽当时麾下军队人数已经远超过宋高宗自己身边军队的人数。这些人都听命于宗泽,而不是听命于朝廷,这是宋高宗万万难以忍受的。因此,他就选择了不咸不淡的方式来冷处理,哪怕是丧失收复国土的最佳良机也在所不惜。

宗泽一片忧国忧民之心却得不到朝廷回应,再加上年事已高,又为国事过度操劳,结果忧愤成疾,一病不起。1128年7月29日,宗泽在开封病逝,享年七十岁。临终前,宗泽留下了一生中最后六个字:“渡河!渡河!渡河!”

标签: 盗匪军队

更多文章

  • 赵匡胤登基后是如何对待“前朝余孽”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太庙,子孙

    宋太祖赵匡胤于建隆三年(962)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夹室,谓之誓碑。平时用销金黄幔遮蔽,门钥封闭甚严。太祖命令有关部门,唯太庙四季祭祀和新天子即位时方可启封,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届时只有一名不识字的小黄门跟随,其余皆远立庭中,不敢仰视。天子行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然后再拜而出,群臣及近侍皆不

  • 为何王安石的新法在宋神宗死后变得非常艰难?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新法,目的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为人执拗,对他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有人认为是他强行改革使得北宋毁于一旦,也有人认为王安石是生不逢时的伟人,唯一能断言的是王安石的文学造诣极高,其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宋神宗耳闻目睹积贫积弱的困境,即位不久,即召王安石赴京。王安石得到宋

  • 宋朝的昭勋阁二十四功臣分别是谁?岳飞为何没有入选?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功臣,太庙

    还不知道宋朝昭勋阁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有点历史基础的人,对唐朝的凌烟阁是非常熟知的。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唐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众位功臣,特命当时的大画家阎立本,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画像是真人大小

  • 帝姬的由来?帝姬是什么称呼?帝姬的真实身份是公主?柔福帝姬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公主,女子

    如果你看过电影《华尔街之狼》,你可能会惊叹于小李子精湛的骗术和超强的心理素质,但是电影中的故事跟下面这位假公主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北宋末年的时候称公主为帝姬,是由北宋政和三年(1113)因蔡京建议,宋廷仿照周代的“王姬”称号,宣布一律称“公主”为“帝姬”。这一制度维持了十多年,直到南宋初才恢复旧制。

  • 侠客皇帝赵匡胤!还是“侠之大者”赵匡胤一个江湖义气侠义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帝

    说起侠客,你脑海中的形象和概念是什么样的?这个形象是不是跟皇帝二字相去甚远?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皇帝,他虽贵为一国之君,却侠肝义胆充满侠义。侠客皇帝赵匡胤?是的没错!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就是个侠客,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可用“侠客”来形容的皇帝,还是真正的“侠之大者”,或者说是侠之大者中的“大者”。要

  • 李纲是什么人?北宋无良将,南宋无良相,历史上南宋真的没有良相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南宋

    李纲是什么人?北宋无良将,南宋无良相,历史上南宋真的没有良相吗?李纲就是被埋没的良相。我们国家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历史上,有一个朝代赵宋,深受人诟病,这个朝代因为失去了以往中原王朝在四方的地位,而被后人视之为“弱宋”,小编现在便推出系列文章——“赵宋”,来为大家解读不一样的赵宋王朝!我们有一句古

  • 历史上有名的冒牌皇帝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冒牌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不少非指定继承人最后继承皇位的事情,甚至有人练皇子都不是,竟然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这是什么原因呢?曾有人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宋理宗并不是一位皇子,最终却能登上皇帝的宝座,这是为什么呢?他到底是不是一位冒牌皇帝呢?他的继位经历到底是怎样的呢?宋理宗(1205~1264),原

  • 宣仁圣烈皇太后是谁?宋英宗皇后高滔滔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皇太后

    导读:宣仁圣烈皇太后是谁?宋英宗皇后高滔滔介绍高滔滔(1032年—1093年),本名正仪,小字滔滔,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宋英宗皇后,宋神宗赵顼之母。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宋仁宗庆历七年,嫁给岳州团练使赵宗实(赵曙),封京兆郡君。治平二年(1065年),册封皇

  • 张贵妃是个怎样的人?深得仁宗喜爱,死后册封皇后享百官参拜告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的人

    导读:张贵妃是个怎样的人?深得仁宗喜爱,死后册封皇后享百官参拜告奠。进入中年以后,赵祯最宠爱的女人是张氏。张氏后进封贵妃,虽然她在死后才被追册为皇后,但其生前的威势,并不亚于正宫曹皇后。张贵妃是洛阳人,祖先是吴人,吴越归宋,其家迁到河南定居。不幸的是其父张尧封进士及第不久就去世了,母亲在齐国大长公主

  • 贴面无私的包拯是如何断案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断案

    导读:贴面无私的包拯是如何断案的?电视剧《包青天》、京剧《铡美案》以及二人转《包公赔情》里面的故事情节都非常精彩,但都不是历史事实,均取材于演义小说《三侠五义》,改编自清代子弟书演员石玉昆的说唱作品《龙图公案》,是石玉昆虚构的段子。历史上真实的包公是如何断案呢?根据北宋参政知事吴奎撰写的《宋故枢密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