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处死刘封?刘封死前反省自己站错了队伍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处死刘封?刘封死前反省自己站错了队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445 更新时间:2024/2/9 4:33:00

三国时期的蜀汉阵营因为起步比较晚,成型也比较晚,以至于人才储备、综合实力等等都不如曹魏和东吴,更多是倚靠谋臣武将的个人能力维持三个集团的平衡。但随着东吴的反水,荆州被曹魏和东吴联手瓜分,大将关羽也被斩首,这直接导致蜀汉失去了翻盘的可能,终其一生只能尽力维持一个偏安一隅的状况。令人好奇的是,关羽死后蜀汉能拿的出手的武将已经不多,人才储备也不足,为何诸葛亮还要怂恿刘备赐死青壮派将领刘封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件事。

事情的起因

自从刘备在汉中之战正式打败曹操之后,他的威望无以复加,趁着曹操加封魏王的时机,刘备也自称汉中王,然后下令驻守在荆州的关羽带着荆州军队北伐襄樊地区,自己则从汉中出兵谋取陇西一地,让曹魏首尾不能顾。曹魏襄樊地区的统帅是大将曹仁,尽管他以稳为主也擅长打防御战,但还是敌不过关羽的兵锋,在战场上被关羽打得节节败退,樊城大门也多次被荆州将士夺下。

襄樊地区是曹魏的桥头堡,也是屏障,假如这个地区丢失的话,许都、洛阳这些核心地区就直接暴露在关羽的兵锋之下。曹操知道事态紧急,于是派遣于禁庞德率军支援曹仁。但关羽棋高一筹,趁着汉水暴涨之际,借助大水之力全歼了于禁的军队,没了支援的襄樊地区岌岌可危。后来曹操采纳谋士的建议,派遣使者游说东吴,承诺只要东吴出兵攻打荆州,届时两家人不仅可以一南一北联手剿灭关羽,战后还可以把荆州送给东吴。吴主孙权对这个计划非常心动,于是派遣大将吕蒙迷惑关羽,趁着荆州防御空虚的时候出兵占领然后断关羽大军的粮道,直接扭转战局。弹尽粮绝的关羽知道已经无力回天,于是带着亲卫队朝上庸方向突围回到汉中,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希望刘封可以出兵接应。当时上庸是刘封的领地,刘封接到关羽的书信之后以兵力不足为由拒绝了关羽的请求,最后关羽被东吴斩首,荆州也被东吴吞并。当战报传到刘备手上时,刘备本想治刘封失职的罪,但诸葛亮却建议直接杀死刘封,于是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议,派人赐毒酒给刘封。

诸葛亮的考究

诸葛亮想处死刘封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刘封的失职导致关羽兵败身死,他还有另外一个考究,那就是蜀汉的传承问题。众所周知刘封是刘备的义子,刘备也承诺过日后将把衣钵传给他。可当初刘备做出这个承诺时还蛰伏于新野,他想通过释放这道善意得到刘封背后的家族,还有荆州士族们的支持,属于一个缓兵之计。

现在荆州已经丢失,而且更重要的是刘备亲生儿子刘禅,他已经成长也被确立为王世子,不论从道义上还是血缘上,刘禅将会成为刘备的继承人。这种结果对于刘封来说,将会是不可承受的局面。而且刘封生性刚烈,只信服刘备。刘备在世时还能压制住他,那以后呢?等刘备不在人世之后,难保刘封不会凭借自己的威望对刘禅做出什么事来,不论结果如何,都将会对蜀汉造成致命的打击。刘备身为一个枭雄,也身为一个集团的领袖,自然知道这是什么后果。

结尾

其实不论关羽有没有死,刘封最后的宿命都难逃一死,毕竟他的地位和定位太尴尬,一个外人怎能亲过血亲呢?所以当他看见刘备的诏书和毒酒时感叹的说:“悔不听孟达的话。”其实他的老战友孟达已经看出了他日后的结局,想拉他投奔曹魏但被刘封拒绝。说到底还是刘封的意识太差,不足以在那个尔虞我诈的乱世中生存。

标签: 错了处死反省

更多文章

  • 历史揭秘:面对“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取而代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阿斗,取而代之,揭秘

    阿斗虽然扶不上墙,但是诸葛亮根本没有想过取而代之,让历史没有了假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在三国演义里,刘备死后,诸葛亮就掌管了蜀国的军政大权。很多读者会疑问,为什么诸葛亮不取刘而代之呢?毕竟那个时候很流行臣子取君主而代之的。诸葛亮在出山之前,饱学儒家诗书,精通奇门遁甲、周易八

  • 曾经大战关羽的庞德临死前为什么要骂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庞德,临死,刘备

    三国时期,刚烈英勇的猛将不在少数!例如:黄忠、魏延、姜维、太史慈、廖化等。以上这些人他们个个英勇,刚烈,果敢。不但足于自己的主公,而且也为大事献出生命。上述这些人,除了魏延名声不好听之外,其余的人都是公认的名将、刚毅、果敢的烈士。除了上述人物之外,其实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人他的名气非常大,而且他也是一

  • 诸葛亮孙子诸葛尚介绍,若非一心求死,或可改写蜀汉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蜀汉,孙子,改写

    作为一个将军,应该以马革裹尸为骄傲,但是无谓的牺牲是不可取的,因为那样没有意义。在三国期间,有一位将军,便是因为一时冲动送了性命,如果他能够冷静面对战场上的变故,或许刘禅也不会投降,蜀汉也不会这么快就亡国了。此人便是诸葛亮的孙子——诸葛尚。都说蜀汉后期无人可用,其实非也,当时姜维,诸葛瞻、诸葛尚父子

  • 三国中的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谨慎小心还是胆小不敢冒险?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的人,国中,胆小

    当年魏延提出兵出子午谷一计,却被诸葛亮否决了,多年之后,后人都在指责诸葛亮太谨慎,不敢冒险,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甚至还有人大胆猜测,如果诸葛亮采取了魏延的这个计策,兴许魏国就灭亡了。且不论这个计策能否成功,就单说诸葛亮,他并非是一个不敢冒险之人,他只不过行事谨慎罢了。抛开《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就单

  • 三国历史上死在嘴巴上的五大名人,真正验证了祸从口出的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祸从口出,五大,死在

    祸从口出,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乱讲!这是历史的教训,历朝历代都有毒舌,嘴巴不饶人,得罪人无数,最后被人杀掉!三国历史上有五位死在自己一张嘴上的名人,还有两个是坑儿子的爹,连累自己儿子也被杀!第一位,杨修!这家伙死就死在自己太聪明上!屡次挑战曹操的底线,太过自负,最后一次是因为,曹操的厨师问曹操晚上吃什

  • 项羽这么爱虞姬为什么要割下虞姬的头颅?项羽割下虞姬的头颅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项羽,虞姬,头颅

    最近小编有看到一个说法,那就是这个项羽好像有把这个虞姬的头颅给割掉了,小编看到这个问题之后非常的惊讶啊,真的是这样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这个问题也还是比较有意思,下面我们也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这个事情的真假吧,看看这个项羽割下了虞姬的头颅到底是怎么回事吧!首先这个项羽割下虞姬的头颅这个事情有

  • 江东小霸王孙策为何会英年早逝?性格决定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小霸王,英年早逝,决定命运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江东小霸王孙策为什么英年早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虽然最后是三国鼎足。但很多人都会替一个人感到遗憾,若是他不早逝,天下未必成现在的三国局势。他17岁继父遗业,屈事袁术。袁术时常叹息:“有子如孙朗,死也瞑目”;后,他

  • 三国美人大乔的故事介绍,大乔的夫君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夫君,国美,人大

    大乔的故事有哪些?大乔的结局如何?大乔有哪些艺术形象?历史资料这就为你介绍:大乔生平简介大桥(180年-?),庐江郡皖县人(今安徽安庆潜山),中国东汉末的女性,系乔公之女、孙策之妾、小桥之姊。在中国长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称大乔。与其妹小乔并称为“江东二乔”,传说为绝世美女。大乔的故事一、姓名之谜

  • 三国名臣步骘(zhì)介绍,步骘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国名,是怎么,介绍

    步骘的故事是怎样的?步骘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步骘?历史资料这就为你介绍:步骘生平简介步骘(zhì)(?-247年),字子山。临淮郡淮阴县(今江苏淮阴西北)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步骘最初避难江东,于孙权统事后,被召为主记。后游历吴地,又任海盐县长,还任东曹掾,出领鄱阳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转交

  • 三国第一马:吕布的坐骑赤兔马厉害还是张飞的坐骑“乌云踏雪”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坐骑,乌云,踏雪

    说到张飞,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古代将领们驰骋沙场,都是骑着自己最喜爱的坐骑,而在所有的牲口中,马匹的速度以及体型都是最符合选择的,和将领们一起出生入死,在冷漠无情的战场上,就是相互最亲切最值得信任的好伙伴。而往往若是主人们在战场上立下功绩,那么马匹也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