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杨贵妃杨玉环去世的那天发生了什么?他们是如何逼死杨玉环的?

揭秘杨贵妃杨玉环去世的那天发生了什么?他们是如何逼死杨玉环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502 更新时间:2024/4/9 7:58:55

揭秘杨贵妃杨玉环去世的那天发生了什么?他们是如何逼死杨玉环的?唐玄宗天宝十五载(公元755年)六月十四日傍晚,大雨倾盆,电闪雷鸣,上苍将无穷无尽的愤怒倾泻在大地上。长安城往西百余里有个马嵬坡,西晋时有个名叫马嵬的人曾在此筑城,遂以此名纪念之。马嵬坡有个驿站,建在长安入蜀的驿道上,并不大,正面四间房子,两侧两间偏房,与正房在同一水平线的后院,有一个小小的佛堂,供着释迦牟尼。院子正中种着一棵梨树,梨子在枝上瑟瑟发抖。

驿站前面的空地上,黑压压站着一群鲜衣明甲的士兵,任大雨浇注,纹丝不动。驿站屋檐下,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身穿黄衣,拄着手杖,穿着麻鞋,伫立在寒风中,正是大唐王朝的御宇者唐玄宗李隆基。他用沧桑疲惫的声音说,杨国忠造反作乱,死有余辜,既然已经伏法,大家也都散了吧,好好休息,明天还要赶路呢。

人群中无一应声,宛若一群兵俑。李隆基又说了一遍,还是一片沉默。他转头跟身后垂手侍立的高力士说,你问问大家,还有啥要求。高力士身材高大魁梧,声音洪厚响亮,他下了台阶,走到禁军统领陈玄礼身边,大声问,陈将军,圣人垂询,你们意欲何为?

陈玄礼瘦削的脸上毫无表情,躬身回答,杨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久侍圣人之侧,请圣人割恩正法。李隆基听了,轻声叹了一口气,说道,此事朕来处置,希望大家稍安勿躁。众士兵齐声说道,臣等静候圣谕。

李隆基转身回到驿站内,拄着手杖,四十五度角仰望苍穹,良久不语。此时京兆府司录韦谔走到李隆基身边,叩头出血,说道,陛下,现在不是玩深沉摆造型的时候,你该早下决断。李隆基说,贵妃久处深宫,对外事一无所知,别说她不知道杨国忠造反,就是知道,她也不会啊。韦谔说,这话跟我说管啥用啊,你得说服外面这些油盐不进的哥们才行。你不看这架势,他们刚杀了贵妃哥哥,于心不安呐。要是贵妃不死,咱们都得死在这儿,一个都走不了。

李隆基点点头,寒冰一样的眼神盯住了垂手侍立在侧的高力士,如果眼神能杀人,高力士已经死了一万次。厉声喝道,你们为什么要反我?高力士噗通跪倒在地,大声说道,臣等绝无谋逆之心,我们不是要反陛下,而是要保陛下啊。李隆基呵呵两声,保我?站起来说话。

高力士说,安逆虽然包藏祸心,久有谋反之志,但他准备不充分,并无仓促起兵之意,只是杨国忠一再相逼,逼得此贼走投无路,方才打出清君侧旗号,以勤王名义铤而走险。因此杨国忠是安逆志在必得之人,如此他才能昭告天下,师出有名,咱们带着杨国忠,就会成为安逆穷追不舍的目标,您想,就咱们这区区几千人,军心涣散,皆无斗志,能挡住叛军追击吗?

再者,咱们去的地方是蜀中,杨国忠遥领剑南节度使,经营多年,那里全是他的亲信,他已经派剑南节度副使崔圆带着武器辎重人马先行一步,到成都去准备了。咱们到了蜀中,如果此贼真有二心,造反作乱,后果不堪设想啊。不在半道上趁他病要他命,留他过年啊。三者,蜀道崎岖艰险,李白曾经作诗,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如果禁军不能一心护驾,老奴就怕咱们走不到成都啊。

李隆基长舒了一口气,又问,此事是不是太子一手策划?高力士道,太子仁孝,此事跟太子绝无相干,都是臣等擅干,望陛下恕罪。李隆基没有再问,但他知道,此事即使太子没有直接参与,也是幕后主使。但他不想在这个时候刺激太子,大唐王朝向来就有太子谋逆的传统,几乎每任太子都发动过兵变。因此太子在此时发动兵变,并不稀奇。火烧眉毛,只顾眼下,就看杨贵妃这道坎怎么过了。

想起杨贵妃千娇百媚的艳容,和一起度过的十几年美好时光,李隆基恋恋不舍。他说,我去看看贵妃。

杨贵妃就在隔壁,他们的对话听得清清楚楚。杨贵妃知道,今天是在劫难逃了。前几天潼关还未失守,李隆基准备御驾亲征,亲临前线督战,留太子李亨监国。杨国忠听了心中忧惧,赶紧找来妹妹们商量对策,太子跟杨国忠是死对头,如果李隆基不在家,太子主政,第一个收拾的就是杨国忠一家子。她们哭着跟贵妃说,咱们一家的身家性命,全在你身上。

六月一日是贵妃生日。跟往年的繁华奢靡不同,今年战事方殷,一切从简。李隆基只把诸王和诸杨叫入宫中,两家人吃了一顿便饭,虽然诸王和诸杨暗里已经剑拔弩张,但是表面上丝毫看不出来。李亨等人轮流上前给贵妃敬酒,祝贺贵妃芳华永驻,贵妃笑盈盈一一回敬,同祝诸王富贵万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皇家御厨大官(官名,也作太官,)端上一碗“冷淘”面。“冷淘面”采青槐嫩叶捣汁和入面粉,搓成细条,煮熟后放入冰水中浸漂,其色鲜碧,捞起装碗,以熟油浇拌,放入井中或冰窖中冷藏。食用时再加佐料调味,是当时爽心适口的消暑佳食。

大诗人杜甫有一首《槐叶冷淘》,色香味俱全的描述了“冷淘面”有多好吃: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热,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愿随金騕袅,走置锦屠苏。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杨贵妃津津有味的在众人关切的目光中把面吃了,芳心大悦,只是她不知道,这是她此生吃的最后一碗长寿面。如果知道,可能她会吃的慢一点。

撤下宴席,李隆基让吹笛手许云封吹了一曲《荔枝香》。贵妃爱吃荔枝,经常让驿马从千里之外昼夜不停运入京师,后来杜牧写诗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去年(天宝十四载)贵妃过生日,李隆基专门给贵妃谱了一支新曲,让许云封吹奏,还没起名字,恰好南海(广东)新鲜荔枝送到,李隆基大喜,遂将此曲取名《荔枝香》。

贵妃微醉,起身跳了《霓裳羽衣曲》,李隆基亲自吹笛伴奏。贵妃衣袂飘飘,宛若月宫仙子。一座尽欢而散。

当晚,杨贵妃口含一块玉环,跪在御塌之上。这个举动有讲究,叫作衔块,又叫衔土,旧俗人死,口必含物。天子含珠,诸侯含玉,大夫含玑,士含贝,庶人含谷实。这是臣下向皇帝请求死罪的一种表示方式。李隆基一看,赶紧让杨妃把玉环吐了出来,你这是闹哪样啊。杨妃哭的梨花带雨,陛下春秋已高,久不识战事,这次御驾亲征,风餐露宿,一旦龙体有恙,臣妾非常担心,舍不得你走。再者臣妾万千宠爱于一身,六宫粉黛嫉恨臣妾者甚众。如果陛下不在臣妾身边,就会有人趁机对臣妾下手,臣妾就怕到时候等不到陛下凯旋归来啊。

李隆基从本心而言也不想走,只是战事危急,不得不行。现在被杨贵妃一顿哭,心软了,也就不走了。其实如果他这次狠下心来走这一趟,安禄山很可能攻不破潼关,时间一长,四方勤王部队纷纷聚拢而来,安胖的肉头再被砍下来送到长安了。李隆基没走,而是派了宦官前去督战,潼关守将哥舒翰本来遵守“坚壁勿战以曲贼”的策略,哥舒翰前几年中了风,半身不遂,只能躺在病榻上指挥战斗,所以这是最好的策略。奈何宦官尊奉的是李隆基和杨国忠制定的引兵出战策略,督战宦官一个接一个,“项背相望”,再不出战,哥舒翰就会像他的前任封常清和高仙芝一样,被临阵处决。

六月七日,哥舒翰摸着胸口大哭一顿,东出潼关百余里,跟安禄山决战,二十万军队一触即溃,潼关失守,哥舒翰也被安禄山擒获。李隆基还是没能摆脱“千里跋涉”的命运,只不过前几天是御驾亲征,这次是仓皇西狩了。

李隆基走了进来,杨贵妃没有回头,虽然她已经三十八岁了,但是由于经常跳舞,丰艳的身躯依然玲珑有致,没有一块赘肉,风韵无限。李隆基向前走了几步,杨贵妃转过身来,一张俏脸泪痕斑斑,绽放出夺人心魄的美。她用销魂而低沉的声音跟李隆基说,陛下,看来今日我是在劫难逃了。为了陛下安危,为了大唐社稷江山,您还是把我交出去吧。

李隆基已经七十二岁了,想起自己一世英雄,最终沦落到如此凄惨境地,不仅连最心爱的女人都保不住,就连自身性命能不能保,还是一个未知数,前尘往事涌上心头,不由悲从中来,老泪纵横。南华真人(即庄子。庄子于南华山得道飞天,李隆基于天宝三载封其为南华真人)说,寿则多辱,太宗高宗先皇,都活了五十多岁,寿终正寝。高祖活了七十岁,晚年困辱,李隆基也过了随心所欲之年,竟然招此大辱。

杨贵妃走上前,拉住李隆基的手说,陛下,月圆终有缺,花开终有谢,一切都是天意,不可强求。世上哪有不散的宴席。臣妾十几年蒙受陛下恩宠,富贵至极,此生早已足够,虽死无憾。李隆基仰天长叹,贵妃,朕有负于你啊。二人无限感伤,相拥而泣。此时高力士走了进来,陛下,这会儿不是秀恩爱的时候,秀恩爱,死得快,禁军还在外面等消息呢,迟则生变。贵妃,你赶紧想个死法,下辈子投胎转世,不要长这么美。女人长成猪相才有福。

杨贵妃撇干眼泪,说道,隋炀帝杨广说过,天子自有死法。当时也是禁军叛乱,要用刀枪杀死杨广,杨广说,喝毒酒就行。但是禁军不许,遂被三尺白绫勒死。我愿跟杨广死法一样。(清人褚人获《隋唐演义》,就说杨贵妃是隋炀帝转世投胎,杨贵妃下了地府,判官说,你脖子上的勒痕怎么还在啊。)高力士说,我成全你。于是找来一条白绫,拴在贵妃脖子上,正要勒,李隆基不忍看,转过身去。贵妃也说,阿翁(指高力士),后院有一佛堂。臣妾罪孽深重,愿于佛前祈祷再死,以期救赎来生。

高力士遂牵着白绫,贵妃踉踉跄跄跟随,一前一后,进了佛堂,贵妃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默默祈祷,此时骤雨已歇,明月从云层中穿出,照在佛堂地上,半明半暗,清冷寂静,贵妃脸上一半有月,一半无月,散发出如玉般光泽。

祈祷完毕,高力士把贵妃带到院中梨树下,将绳子一头搭在梨树上,伸手往后就拽。高力士出身岭南武将世家,力大无穷,有个哥哥,名叫金刚。贵妃的身子渐渐离地而起,停在了半空。恍惚中,她的眼前浮现出安禄山那张憨憨的胖脸,五百多斤身躯匍匐在她脚下,宛若一座肉山,亲切的喊着干娘,双手递上一个木瓜。

木瓜有解酒顺气之效,贵妃有哮喘之疾,安禄山遂献木瓜以表孝心。《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贵妃死后,高力士把陈玄礼叫进来,一帮人证实贵妃确实身亡之后,出去传谕诸军,众人欢呼雀跃,高呼万岁。当夜,陈玄礼等人将贵妃埋入驿站前院中。翌日,李隆基和李亨分道扬镳,一路还往成都,一路去了灵武。后来郑畋(读如填)写诗道: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标签: 贵妃陛下

更多文章

  • 徐茂公为什么被武则天掘墓砍棺?武则天为什么这么仇恨徐茂公?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孙子,朝廷

    徐茂公被武则天掘墓砍棺了吗?究竟什么仇恨呢,其实是受子孙连累的,徐茂公是唐朝初期深受李渊、李世民、李治信任和重用的将领,他早期跟随唐太宗四处征讨,立有诸多战功。恐怕徐茂公怎么样也想不到,自己死后竟然会有被掘墓砍棺的一天,而徐茂公会遭此待遇完全是他的孙子徐敬业造成的。实际上,徐敬业是看不惯武则天,他支

  • 武则天的女儿上官婉儿一共多少个男人?上官婉儿最喜欢的男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上官,墓碑

    武则天的女儿上官婉儿一共多少个男人?上官婉儿最喜欢的男人是谁?武则天掌权时期,出现了很多能力出众的女性,上官婉儿便是其中之一。上官婉儿非常的聪明,而且才华出众,因此深得武则天重用。此后上官婉儿一路高升,不仅在朝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在文学界也有一席之地。上官婉儿有才不假,那有人批她私生活混乱,实际上这只

  • 魏国夫人真的是武则天杀的吗?魏国夫人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夫人,外甥女

    魏国夫人真的是武则天杀的吗?魏国夫人是怎么死的?其实说到这个武则天和魏国夫人,她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还是不错的。而且魏国夫人是说武则天的外甥女,所以魏国夫人本可以有一个非常好的前景。可是世事难以预料啊,魏国夫人想要替自己的母亲韩国夫人报仇,所以就想要弄死武则天,可是最后依旧没有成功。那么武则天最后到底

  • 《长歌行》背后的历史”渭水之耻“讲述了什么内容?为何被称为大唐的至暗时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可汗,歌行

    《长歌行》背后的历史”渭水之耻“讲述了什么内容?为何被称为大唐的至暗时刻?随着热播大剧《长歌行》的播出,剧情中再现了唐初与东突厥的“渭水之盟”,历史上的渭水之盟是否真的像电视剧中的那样呢,一起随小编看下。《长歌行》剧中阿诗勒部大举南下,一路势如破竹,直抵渭水之滨,唐都长安岌岌可危,李世民御驾亲征,设

  • 《长歌行》还原古代战役渭水之盟,延利可汗与李世民之间的较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可汗,泾阳

    《长歌行》还原古代战役渭水之盟,延利可汗与李世民之间的较量渭水之盟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并不是偶然。这一年六月唐朝发生了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清剿了东宫和齐王府,八月九日,李渊逊位称太上皇,李世民登基。唐王朝一连串的宫廷政变和权力更替,让一直虎视眈眈的敌人以为

  • 揭秘:历史上的唐明皇李隆基有多风流?喜欢到民间扮公子玩邂逅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妃嫔,后宫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知"却正好被唐玄宗发现了。唐朝的风流皇帝不少,但是最风流的还属唐朝最盛世的开创者唐明皇李隆基。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李隆基是一个人生经历极其具有特色的皇帝,从庶子再到皇帝,把虚弱的大唐推回正轨,开创中国古代历史上排得上前三的盛世:开元

  • 乱世出英雄,五代十国中的英雄人物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节度使,创建者

    朱温 (825—912)即“后梁太祖”。五代梁王朝创建者(907—912)。宋州砀山(今安徽砀山)人。早年参加黄巢起义军,为大齐政权同州防御使。后叛变投唐,赐名全忠,任唐宣武节度使,与李克用等共同镇压起义军。因功进封梁王,成为藩镇割据势力,与李克用等连年混战,争占地盘,控制唐朝廷,杀昭宗,立李柷(昭

  • 她是五代第一贤妃,后梁朱温爱妻,死后百姓为其痛哭流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百姓,女子

    她叫张惠,父亲做过唐朝的宋州刺史。身为千金小姐,张惠知书达理,长大之后生得亭亭玉立,是当地出了名的大美人,前来提亲的人络绎不绝,踏破了张家的门槛。张惠的美名传遍了家乡,正好此时还是小混混的朱温也听闻了张惠美貌无双,心里非常的仰慕。虽然在外人眼中不学无术,朱温的父辈却是实实在在的读书人,他也粗通文墨,

  • 柴荣为何不见生父,成了郭威的义子,继承郭威的天下登基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生父,时间

    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乱世,其中出现了两个天骄一般的人物,郭威和柴荣。柴荣出自邢州柴家,父亲名叫柴守礼。柴家本是当地望族,几代富贵,结果到了柴守礼时,适逢天下大乱,柴家也家道中落。年少的柴荣只好投奔在军中任职的姑丈郭威。正好郭威的妻子柴氏无法生育,夫妻俩见柴荣生性敦厚,做事能干,就把他收为了

  • 后周太祖郭威有儿子吗,为什么传位要传给外姓柴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儿子,汴梁

    郭威作为后周太祖,一生戎马,后来经过汴梁事变,推翻了后汉的统治,成为了后周的开国皇帝。当上皇帝的郭威善用有识之士,进行了一系列有利的改革,让后周富强起来。然而,郭威几年之后就驾崩了,死前传位给了柴荣,那么他为什么不把位子传给亲生儿子,而是传给了柴荣呢?郭威有亲生儿子吗郭威出生在战乱时代,很小的时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