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高宗赵构享年81岁为什么在56岁就退位了?宋高宗在畏惧什么?

宋高宗赵构享年81岁为什么在56岁就退位了?宋高宗在畏惧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435 更新时间:2024/3/13 22:47:53

宋高宗赵构享年81岁为什么在56岁就退位了?宋高宗在畏惧什么?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赵构退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赵构未到花甲之年便退位禅让,那是因为他被金兵给吓怕了!

曾经何时,赵构被金兵从开封追到了商丘,又从商丘追到了扬州,继而过镇江、下杭州,最后又南逃至越州、明州、定海、温州。在一路南逃的过程中,赵构着实吓得不轻,传说他还因此被吓得不能生育,所以在五十六岁时,赵构便将皇位禅让给了他的同宗侄子赵昚!

年轻时候的赵构并不是“胆小鬼”,而是一个很有天赋的热血少年,他天资聪颖、博闻强识,每日能背诵文字千余言。不仅如此,在胆识方面,赵构的勇敢更是表现得异乎常人!

有一次,金兵包围开封府后,要求宋朝派亲王、宰辅前去金军大营中议和,赵构丝毫不惧生死,主动请缨前往。当时由于宋金关系紧张,在金军的大营中,少宰张邦昌因为金军的责备而吓得伏地痛哭,赵构却不为所动。金军主帅以为赵构不是真正的皇子亲王,便要求宋廷更换五皇子肃王赵枢前往大营议和。也正是因为这次更换,才让赵构在“靖康之变”中得以幸免于难!

1127年,靖康之变发生,父亲宋徽宗赵佶、哥哥宋钦宗赵桓、哥哥肃王赵枢以及众多皇室子弟、妃嫔、大臣等三千余人被金人俘虏拘禁,徽宗及肃王直接客死于金国。

由于东京被攻破时,赵构正担任兵马大元帅统军在外,所以并没有被俘虏。同年,在群臣的拥护下,赵构于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

也许是少年时期的勇敢在长大后渐渐消失,也许是金兵的凶猛残暴彻底打垮了赵构的信心,在赵构即位为帝,建立南宋后,他对金兵的侵略一直是委曲求全。在对外方针上,他宠幸重用主和派的秦桧、万俟卨、汤思退等人,罢免排斥韩式忠,张俊刘光世等人,一直秉承着精忠报国之心的岳飞父子也被他以“莫须有”的罪名加以杀害。

1141年,绍兴和议后,赵构更是屈辱地向金国称臣,每年要向金国缴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以及无数的珍宝玉器。

这样以屈辱换来的和平维持了二十年,1161年,金海陵王完颜亮南下侵宋。正当赵构准备逃离都城杭州时,完颜亮被部下所杀,金世宗完颜雍即位,赵构准备再次对金议和,但并没有成行。

1162年,在当了三十六年的皇帝后,赵构以“倦勤”、想多休养为由,传位给养子赵昚,自己当上了太上皇。

在当了二十五年的太上皇后,宋高宗赵构以八十一岁的高龄无疾而终!

为什么宋高宗赵构高寿而终,却要在自己壮年的时候坚决要求退位当太上皇呢?其实主要有以下五点原因:

被强悍的金兵吓怕了,当太上皇比较安全。

虽然赵构在青年时期比较勇敢,那时也只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气。看到过金国的强壮兵马,领略过金人的骁勇善战后,赵构心里的那点勇敢和豪气早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1126年十二月,金兵二次包围开封时,赵构正受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朝廷命令他其率河北山东等地的兵马救援京师,可是当他听闻敌军声势浩大后,将兵马移屯大名府,继而又移至东平府,以避敌锋!

赵构将皇位传给侄子兼养子赵昚是因为他没有儿子,不能生育吗?其实这说只对了一半,因为赵构在当上皇帝之前,是生育过一个儿子和五个女儿的,不过这名儿子最后并没有存活下来。

靖康之变后,赵构从开封逃到了商丘,由于金兵一路追捕,他又从商丘逃到了扬州。在扬州时,赵构以为自己逃得够远了,金兵又多是北方人,不识水性,也不习惯南方的气候,应该不会再追了。正当他在扬州行宫与妃嫔们寻欢作乐时,侍卫们奏报金兵偷袭扬州,赵构吓得惊慌失措、面如土灰。最后他虽然侥幸逃脱,但由于惊吓过度,失去了生育能力,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生下过一子半女。

一个皇帝吓成这样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他的父亲、哥哥以及一大批亲朋好友都曾经被金兵俘虏北上,过上了猪狗不如的生活。对于现在这个皇帝的宝座,赵构的确十分地珍惜!

但赵构想安定,金兵却想趁热打铁灭了南宋,所以在建炎初期,赵构被金兵撵得团团转。他先后到过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定海(今浙江省舟山市)、温州(今浙江省温州市),疲于奔命,累累如丧家之犬!

直到后来,知道后来岳飞、韩世忠吴玠、刘光世、张俊等人在江淮等地部署军事抗金,赵构才在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稳定了下来,这也为他后来与金人的和议增加了谈判筹码。

所以在赵构看来,金兵威势甚大,不是宋兵能够抵挡的,自己作为宋人的皇帝,是金兵首要逮捕的人员。这个皇帝的宝座就像是一个烫手的山芋,自己虽然享受,但一直战战兢兢,远不如当太上皇逍遥、自在、安全!

局势发生大变化,绍兴和议终结,金兵再度南侵,“大危险”又来临。

1161年秋,金主完颜亮为了实现统一全国的愿望,亲率金兵大举侵宋,此时,据绍兴和议已经过去二十年了。这二十年里,宋金两国相安无事,宋高宗赵构也过了很久安逸舒适的日子。

本次侵宋,完颜亮出师不利,在采石之战后,完颜亮渡江失败,被部下杀死。这对宋国来说本来是一件好事,但赵构却有自己的小心思:完颜亮死了,还有他弟弟完颜雍继位,这不仅伤不了金国的根本,反而会给他们以借口,促使他们南下侵宋。

所以在完颜雍称帝时,赵构遣使祝贺,想和金国重修旧好。但因为局势发生了变化,此次和议并没有达成,边境的战事也愈来愈烈。

1162年六月,宋高宗赵构还是觉得金兵有随时南下的可能,所以他便效法他父亲传我给他哥哥那样,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养子赵昚。那时候,就算金兵南侵,宋朝皇帝已经换人了,自己不再是焦点,作为太上皇的他想跑就跑,人身安全相对会好很多。

侄子兼养子赵昚已经长大,而且对自己十分尊重、言听计从。

赵昚并不是赵构的亲生儿子,而是他的侄子兼养子,继位时,赵昚已经有三十五岁了!

赵昚理论上虽然是赵构的侄子,但从血缘关系上来说,二人相距甚远。赵昚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而赵构则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二人只是在辈分上属于叔侄关系。

由于赵构在南渡后丧失了生育能力,所以在定都杭州后不久,他就从宗室子弟中挑选了两个合适的少年养在宫中,以备将来不时之需。

二十年过去了,赵构确定自己这一生再也没有生儿子的希望了,便只好在这两名已经长大的孩子中挑选一位来继承帝位。为此,赵构和大臣们挑选了很多测试二人品行、智慧、能力的项目,结果赵昚完美胜出。这就奠定了他将来继承帝位的基础。

不仅如此,赵昚对赵构这个叔叔兼义父特别地孝顺,丝毫不敢违背他的意思。赵构驾崩时,赵昚痛哭流涕,两天没有进食,这足以看出他对赵构的诚心。

正因为赵昚年龄已经不小了,加上又对自己十分地尊重、孝顺,赵构才心甘情愿地将皇位禅让给了他。反正烂摊子有他赵昚收拾,自己虽然名义上是太上皇,但必要地权力还是有的,何乐而不为呢?

为自己死后留下一点好名声。

古代帝王虽然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史笔如铁、人言可畏,在世的时候他们虽然不怕别人的咒骂,但驾崩之后,他们也害怕别人戳着他们的脊梁骨,骂他们是无道昏君。

纵观赵构的一生,除了阴差阳错地建立的南宋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功绩。而且他在位期间,对金人俯首称臣、卑躬屈膝,对力主抗金、精忠报国的岳飞,却伙同秦桧痛下杀手,对于金兵的南侵,他除了逃跑也无他计可施……这一桩桩、一件件,足以让史官、让后世人所诟病了。

所以为了自己身后的名声,赵构在五十六岁时便将皇位禅让给了赵昚,这样赵昚所做的功绩自己也有份。而且一旦金兵南下,自己再逃跑也就没那么大的阻力,别人也不会说自己懦弱昏庸了。

为了朝局的稳定和自己晚年的幸福生活。

宋高宗赵构虽然是太宗的后裔、徽宗的儿子、钦宗的弟弟,但靖康之变后,赵构的所作所为已经把同宗子弟得罪光了。

金兵掳走钦徽二宗是觉得他们作为宋朝的皇帝,身价不菲、奇货可居,他们可以利用二人的身份好好挟制宋朝,以攫取丰厚的利益。可是赵构却在南宋自立为帝,断了金兵的念想,致使钦徽二宗及很多宗室妃嫔等滞留金国几十年,过着为奴为婢的非人生活。

在抗金问题上,赵构一味避战求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怕抗金胜利后,钦徽二圣回京,自己皇位不保。

另外,赵构能当上皇帝,金人确实帮了很大忙。在没有被俘虏的宗室弟子中,也有很多人对赵构这个捡来的皇帝十分的不满。

再者,赵构退位禅让时已经五十多岁了,在医疗卫生水平不发达的宋代,这个年龄已经是高寿了。及时将皇位禅让给赵昚,能够保证在稳定的条件下让皇位做到有序的更替,不给内部奸人和外部金人以可乘之机。

最后,赵昚是属于太祖一脉的,将皇位重新还给太祖一脉,这不仅符合当时士大夫的心愿,而且能够让自己晚年得到赵昚的庇护,在自己百年之后,不被太宗遗留的余脉清算。

宋高宗赵构虽然比较懦弱昏庸,但他的存在保证了宋朝的延续和中原文明的延存。

他在五十六岁时就禅让给养子孝宗赵昚是由以上五个原因造成的,这也是他明哲保身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让他活到了八十一岁的高龄,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高寿皇帝之一!

标签: 皇位皇帝

更多文章

  • 汉高祖刘邦的长女鲁元公主刘乐的一生是怎样的?早年被父亲踹下马车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邦,公主

    汉高祖刘邦的长女鲁元公主刘乐的一生是怎样的?早年被父亲踹下马车,说起鲁元公主刘乐,虽说一生都过得比较富贵,但也算是很悲催的了。刘乐是汉高祖刘邦的大女儿,是汉惠帝的亲姐姐以及丈母娘,是吕后捧在手上的宝贝,赵王张敖的正妻,她是皇后张嫣的母亲。那么为何说她的一生很是悲催呢?结局又是怎样的呢?那么接下来小编

  • 王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割掉舌头的皇帝,王莽做了什么被割舌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舌头,百姓

    王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割掉舌头的皇帝,王莽做了什么为什么被割舌头?说到王莽,大家肯定都知道,他被称之为“穿越者”,不得不说,他的一些操作确实是和当时不搭边。但是王莽作为皇帝,应该权利是很高的,但是死后却被百姓割了舌头!确实是让人非常离谱啊。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王莽会被割舌头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

  • 《黄帝内经》是谁写的?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身体,医学

    《黄帝内经》是谁写的?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黄帝内经》被称为是医之始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古典。但因为年代久远,当时的医疗技术也不是很发达,所以《黄帝内经》身上还有不少未解之谜,例如它的作者到底是谁。相传《黄帝内经》是黄帝著作的,后来人们觉得这部书最终成型是在汉朝,而本书并非是由一位作者编写,而是

  • 汉武帝为什么杀死钩戈夫人?钩戈夫人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武帝,夫人

    汉武帝为什么杀死钩戈夫人?钩戈夫人怎么死的?说到汉武帝和钩戈夫人,汉武帝在61岁的时候邂逅的钩戈夫人,后来也是有了一个孩子。汉武帝对钩戈夫人可是非常的重视。但是在后来汉武帝却立了刘弗陵为太子后,这个做法让很多人都很诧异,而且还将钩戈夫人给赐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汉武帝为

  • 汉恒帝的谥号有何讲究?汉恒帝是昏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宦官,外戚

    汉恒帝的谥号有何讲究?汉恒帝是昏君吗?汉恒帝为什么被归到昏君之列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出师表》中有这么一段:“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汉帝国的衰弱,真的是由汉恒帝开启的吗?那么为

  • 刘邦独女鲁元公主嫁给了谁?鲁元公主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邦,公主

    刘邦独女鲁元公主嫁给了谁?鲁元公主最后什么结局?鲁元公主虽然是公主,但她的经历却十分悲惨,完全不被父亲刘邦和母亲吕雉宠爱。作为刘邦的独女,鲁元公主就像是捡来的孩子,好几次面临被抛弃的境地,感觉父亲对女儿的生死根本不管不顾。鲁元公主曾遭到刘邦的弃杀,导致她变成项羽军中人质。等刘邦称帝后,鲁元公主的处境

  • 刘邦的心腹之臣张良有多聪明?张良的一生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邦,项羽

    在历史上有很多名人,有的为了享受荣华富贵而建功立业,有的是为了福荫子孙后代而奋斗着。然而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辅佐着帝王夺取天下,在本该封爵之时选择了隐退。在帝王登记的时候也告病归隐,辟谷修道。至于君王直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卿。”这个人就是刘邦的得意将领,心腹之臣张良。一个连天子帝

  • 同样大力提倡"削藩",为何晁错却最终失败被杀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董仲舒,诸侯

    同样大力提倡"削藩",为何晁错却最终失败被杀呢?晁错失败是因为他锐意改革,大力提倡“削藩”导致西汉吴楚七国叛乱,最终被叛军杀害了。而董仲舒好像在执政期间没什么重大的改革吧,董仲舒应该算是一个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没有那么明确的政治目的,所以最后得以善终。晁错当时是处于汉景帝时期,其实削藩是符合汉景帝的意

  • 勒石燕然讲的是谁?勒石燕然的典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单于,典故

    勒石燕然讲的是谁?勒石燕然的典故介绍。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爱知道,关于历史典故的一些成语真的是很多,而且每个成语基本上都代表了一个主人公,那么关于“燕然勒功”指的是历史上哪位名将呢?这个成语所代表的故事典故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勒石燕然指的是哪位名将勒石燕然指的是窦宪。据史书记载,东汉永元

  • 曹操身上都出现过哪些典故?曹操典故趣事大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典故,趣事,大盘点

    曹操的典故故事八则:谯水击蛟曹操十岁那年,有一次在龙潭中游泳,突然遇到一条凶猛的鳄鱼。鳄鱼张牙舞爪地向曹操攻击,但曹操毫不畏惧,沉着地与鳄鱼周旋。鳄鱼无法下口,于是逃掉了。曹操回家后,没有向家人提起鳄鱼的事。后来,有个大人看见一条蛇而恐惧畏缩,曹操大笑,天真地说:“我在龙潭碰到鳄鱼都不怕,你却怕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