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名将秦叔宝(秦琼),凌烟阁功臣排末尾是何原因?

唐朝名将秦叔宝(秦琼),凌烟阁功臣排末尾是何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118 更新时间:2023/12/25 6:15:17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根据唐太宗李世民的命令,刑部侍郎、将作少监阎立本操刀,24名为大唐立下卓越功勋的名臣被绘像于凌烟阁,这就是名垂青史、几乎成了功勋代名词的“凌烟阁24功臣”。

以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名义,对开国功臣群体进行肯定,李世民的这一举动在封建时代无异于一股清流。但纵观这份名单,我们会发现一个让人疑惑的情况:排在最后一名的,正是大名鼎鼎的秦叔宝(秦琼)。

无论在演义还是正史中,秦叔宝向来与尉迟敬德一起,被视为大唐个人武力最强的两名武将,甚至在后世还演化成了门神,世世代代替人们驱逐邪恶、守护安定。但在凌烟阁榜单中,尉迟敬德赫然排在第七位,两人在李世民的心目中,地位为何相差如此悬殊?

有人说,这是因为秦叔宝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因此被记恨在心。不过这种说法完全经不起推敲,据《旧唐书·太宗上》:

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

秦叔宝名列其中。而且,将这份名单与凌烟阁功臣录对照,我们会发现,是否参与了玄武门事变,与能否跻身于凌烟阁并无绝对的关联:

宇文士及、张士贵,虽参与了对李世民个人最为重要的政变,但并未能位列功臣名单;

李靖、李世勣这两位才能出众的将领,在玄武门之变中明确持中立态度,却仍能享受被列为功臣的殊荣(而且李靖高居第八)。

这也反映出李世民一贯的人才观:对事不对人,任人以才,这也是贞观年间政治清明、君臣和谐的关键原因。因此,秦叔宝之所以名列最后,想必自有其道理。我们先结合正史,看看秦叔宝的生平、事迹,以及他做出的功绩。

秦琼:忠勇双全、猛将的化身

隋炀帝在位的大业年间,秦叔宝担任名将来护儿的帐内亲兵。当他的母亲去世后,来护儿罕见的派人前去吊唁。这就像军队总司令特意慰问警卫团战士一样,自然引起了军官们的诧异:“兵士阵亡屡见不鲜,他们家里出现丧事也不少见,将军从未亲自过问,今天为啥专门慰问秦叔宝?”

来护儿回答:"此人勇悍,加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岂得以卑贱处之?"即他认为秦叔宝性格强悍且品格高尚、胸怀大志,早晚会靠自己的能力获取荣华富贵,不能把他当成一般的基层士兵看待。

隋末天下大乱后,秦叔宝跟随另一位名将张须陀四处平叛。在下邳讨伐卢明月一役中,由于敌我力量相差十倍,官兵不敢主动进攻,只能远远安营扎寨、僵持不下。十天后,隋军粮草耗尽,张须陀计划以撤退为诱饵,吸引敌人出击,趁机派人率1000人偷袭敌军大本营。

当然,这完全是九死一生的险招,以至于当时在座的大小将领压根没人接话,除了秦叔宝和罗士信。两人身先士卒,亲自爬进敌人营垒,手杀多人,拔旗、纵火、开门一气呵成,敌军阵脚大乱,隋军前后夹击,创造了一万歼灭十万的神奇战绩。

经此一战,秦叔宝声名鹊起。在其后的战斗中,他将自己的“勇悍”体现得淋漓尽致,经常率领几个人、几十人,就敢冲进成百上千、甚至上万的敌军中疯狂厮杀,这也让他在隋末的乱局中逐渐威名远扬。

后来,张须陀战死,秦琼等人归在裴仁基麾下;不久后,隋炀帝被杀、隋朝宣告灭亡,这群失去了组织的隋军将士不得不归降李密

得到秦叔宝这样的人才后,李密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密得叔宝大喜,以为帐内骠骑,待之甚厚”;

而李密虽是瓦岗军的头领,但他出自原隋朝贵族阶层,而且为人正派、堪称君子,秦叔宝对这样的人并不排斥,甚至还以自己的行动回报对方的信任。在与宇文化及的大战中,李密身中流矢、摔落马下,靠着秦琼一个人奋不顾身的救援,最终才逃过一劫。

后来李密被王世充击败,秦琼等人被俘,不得已归顺了对方。而王世充同样对这位传奇名将仰慕不已,他也学李密那样厚待秦叔宝,甚至任命其为龙骧大将军。

但王世充跟李密不一样,他是标准的真小人,让秦叔宝这些出自隋军正规体制的军官们极为不屑:“叔宝薄世充之多诈”。在一次出征的途中,秦琼、程咬金(程知节)等人在阵前公然向王世充告辞,策马投靠李渊。

四处招揽人才的秦王李世民,自然也对秦叔宝的大名早有耳闻:“素闻其勇,厚加礼遇”。美良川之战中,秦叔宝击败刘武周麾下悍将尉迟敬德,救回被俘的唐俭、刘世让等人,以至于李渊公开表示,自己愿意割肉对秦叔宝表示感谢。

后来,良将逢英主的秦琼长期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先后击破强敌宋金刚、窦建德、刘黑闼等强敌。虎牢关之战中,当李世民下达总攻令后,秦琼再度复制自己一贯的悍勇作风,率领数十精骑冲入敌人十万大军,拉开了唐军以少胜多壮举的序幕。

除了作战勇猛、胆色过人外,秦叔宝还是正史中罕见的“斗将”。每次与敌军对垒时,对方阵中若有人表现嚣张:“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李世民一声令下后,秦琼往往“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

“于万众之中取敌将首级”,这是只在演义中才会出现的场景,完全契合了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这也正是秦叔宝为我们广为熟知的最主要原因。

但是,李世民对功臣进行排名,主要的依据是功劳和贡献、而非名气。若对比秦琼与其他功臣所做的贡献,我们就会发现,他确实略有逊色。

功能单一、服务时间短,秦叔宝难以跻身顶级功臣之列

我们看看同在榜单的其他功臣的情况。

长孙无忌、长孙顺德、柴绍、李孝恭等人都是李氏姻亲/宗族,也是李渊太原起兵的最强大依靠。这些人出身勋贵,但却都是靠着真本事吃饭;比如李孝恭曾率军平定江南萧铣;李世民的姐夫柴绍豁出身家性命参与太原起兵,其后担当对抗吐谷浑的重任。贵戚身份,并不能掩盖他们的显赫功劳;

高士廉看似名气不大,但身份却非常特殊,他是隋朝名臣,也是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的舅舅,同时还为玄武门之变立下大功;萧瑀与李氏一样出身隋朝贵族,而且还与隋炀帝结成了姻亲,这样的家族站在李氏一旁,为大唐稳定关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刘弘基、殷开山、刘政会、唐俭、段志玄、侯君集等人,都是李世民父子的老部下。万事开头难,在太原起兵的艰难时期,他们与李渊家族同舟共济,出生入死,无愧李唐开国的中坚与骨干力量;

张公谨、虞世南、屈突通、张亮、李世勣、尉迟敬德、李靖、程咬金等文武,则都来自隋末的各大阵营。但英雄不问出处,这些人为大唐服务后,都在各自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里以两个冷门人物为例:

张公谨,虽来自王世充麾下,但在玄武门之变中,面对来袭的太子府2000精兵,身强力壮的他及时关闭大门,避免了李世民一伙被连锅端;公元629年,他担任了行军副总管,随李靖征讨东突厥;

张亮向来存在感极低,而且后来还因涉嫌谋反被杀,但在玄武门之变前,他曾受命偷偷前往洛阳为李世民招兵买马;被李建成抓住后,他面对严刑拷打,从始至终不发一言,是一位绝对靠得住的心腹。

杜如晦、房玄龄、自不用说,这是李世民长期的心腹、智囊;大名鼎鼎的魏征虽来自李建成,则是协助李世民成长为千古明君的关键人物。

而秦叔宝虽然作战勇猛、品格高尚,但他的功能性过于单一,罕有单独领兵作战、独当一面的成绩。而且,在李世民登基后,当李靖、李世勣、侯君集、尉迟敬德等一众名将继续为大唐事业奋战时(侯君集后来虽因反叛被杀,但也曾创下千里灭高昌的战绩),秦叔宝却早早的退居二线,失去了继续建功立业的机会:

历史上没有主角光环,刀箭不长眼,作战过于勇猛,也会付出代价。秦叔宝一生为隋王朝、李密、大唐出生入死,先后经历大小200多仗,从来没有临阵退缩过,因此屡次身受重伤、累计出血数斛(宋代之前,一斛约等于120斤),这也对他的身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害。在参与玄武门之变后,秦琼长期处于养病的状态,基本上没有再次出征。

公元638年,久病缠身、不堪重负的秦琼去世,被唐太宗赠官徐州都督,并享受陪葬昭陵的待遇。

公元643年,李世民设立凌烟阁功臣录时,没有忘记这位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将其列入其中。

一句话来总结:凌烟阁的其他功臣,要么是李氏的老部下、心腹干将,要么后来比秦琼服务的时间长,要么功能多样化,他们排在秦琼之前,也都各有合理性。

实际上,我们一直为秦叔宝的排名耿耿于怀,更多的是源自对心目中英雄形象的爱惜。在人才济济、群星闪耀的初唐,能够跻身最优秀的24人之列,已经极为不易。毕竟,与李靖一同灭掉东突厥的李世勣也只是排在倒数第二位;更别说有太多在那时已经去世的、活着的优秀人才与此殊荣无缘,比如李世民曾经的头号心腹、为太原起兵立下大功的刘文静,曾与秦叔宝齐名、后来勇敢赴死的猛将罗士信,被李世民誉为大唐三大名将的薛万彻、李道宗(另一位是李世勣)等等。

标签: 末尾功臣名将

更多文章

  • 从“小太宗”到“春药皇帝”,唐宣宗的另一副嘴脸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春药,嘴脸,太宗

    历史上荒淫无度的皇帝有很多,荒淫无度却又取得一番作为的皇帝却不是很多,下面这位皇帝可以说是功过两方面都做的很不错了,能取得成绩的同时还能纵情享乐,不过最终还是因为荒淫误了卿卿性命。唐宣宗在位时,越地官员送来一支女乐队,其中一名女子姿色冠代。唐宣宗初见此女,甚是欢喜,一时间缠绵缱绻,宠爱异常,赏赐无数

  • 武则天选男宠有什么特殊讲究?最看重的竟然是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有什么,武则天,讲究

    武则天作为千古第一女帝,其历史地位和政治地位不言而喻,男性皇帝需要后宫佳丽三千人,那么武则天作为一个女人,她招揽男宠最看重的又是什么呢?在古代,男人可以光明正大地招妻纳妾,可以堂而皇之地招嫔纳妃;而作为男人的附属品,女人只能与其他几个,几十个,几百个,几千个,甚至几万个女人共同分享一个男人,能不能分

  • 推背图最后一象讲述了什么?推背图第六十象 癸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推背图,讲述了

    说起《推背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被后人称为中华千古第一预言奇书,因为很多我们近代的一些历史事件,早在千年前《推背图》上早已预测到了。那么推背图的第60象讲述了什么内容呢?我们来一起看看原文。谶曰一阴一阳 无终无始终者日终 始者自始颂曰茫茫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金圣叹注

  • 推背图是怎么来的?推背图最后两项说明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是怎么,推背图,两项

    据史料记载,《推背图》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推算大唐国运,让时任太史局的李淳风推算时运,李淳风在推算大唐国运的时候,越推算就感觉越有意思,就一发不可收拾,于是就一直推算到中国2000多年后的国运兴衰,李淳风正当很高兴的时候,袁天罡就从后面推了一下李淳风的背,说“天机不可泄露,不可再推算下去了”,于是这本

  • 古代预言书《推背图》到底有多神奇?推背图是谁著作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有多,推背图,预言

    古人认为未来是预测的,所以相信许多有关占卜的书籍,比如《周易》。《推背图》就被认为是中国这方面的第一奇书,传说是唐朝著名的高道李淳风和袁天罡所写,原因是李世民想要知道国家的命运。网络配图李淳风和袁天罡两人是当时齐名的预言家,两人都精通天文、易数,此外前者更偏向数学、历法方面,而后者更擅长相术、风水。

  • 《推背图》真的有语言能力吗?推背图哪个版本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才是,推背图,能力

    《推背图》并没有所谓的“预言”能力,而且该书版本众多,据说有将近100个版本。《推背图》的神奇预言功能其实都是历朝历代的神棍们编造和吹嘘出来的,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来就不缺神棍,北宋有著名神棍林灵素、郭京,当代也有王林、李一等神棍,这些家伙哪个不是满嘴跑火车的大忽悠、大骗子?哈佛大学图书馆珍藏

  • “推背图”是什么?“推背图”的真伪鉴别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推背图,真伪,鉴别

    “推背图”是什么?“推背图”真的是袁天罡写的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推背图》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本充满了神秘色彩的预言书,其实很少有人真正的看过这本所谓的预言书,大多数都是道听途说,很多人说这本书非常神奇,里面预言的很多事情都已经应验了,而又有人虽然没有看过,但是却对这些言论深信不疑,实际

  • 被历朝列为禁书的《推背图》究竟讲了什么?《推背图》真的可以未卜先知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未卜先知,历朝,禁书

    导读:被称为预言奇书的《推背图》,因其预言准确,使历朝历代的统治者胆战心惊,曾一度被列为禁书。如此神奇的《推背图》究竟讲的是什么呢?千古奇书《推背图》据传是唐太宗时期着名的天象学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着,推算出大唐以后中国两千多年的国运盛衰,自唐代以来,历代帝王都将此书一刻不离地放在枕边。《推背图》是中

  • 《推背图?的作者是谁?《推背图》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推背图,神奇,作者

    现在什么事情都有人喜欢推测,有的人预言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其实,小编觉得这是不科学的,也是没有相关依据的。有人也预言世界末日之类的话题。不过,在中国古代就还真的有预言家的存在,相传古代有一部叫做推背图的书籍,这部书非常的灵,里面全是相关的推理。据说,这部推背图是预言到了武则天会上位当皇上。小编看

  • 推算大唐国运的预言书《推背图》都预言了哪些神秘的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预言,大唐,国运

    导读:中国古代重视占卜、预言,所以不仅出了一批杰出的占卜师,还有很多精准的预言流传下来。《推背图》就是其中的一本预言奇书,据说此书预言了从唐朝起很多朝代的重大事件,并且精准无比。那么,这本书究竟有着怎样的来历呢?网络配图千古奇书《推背图》据传是唐太宗时期着名的天象学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着,推算出大唐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