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是怎样的?如果李建成做皇帝能做出李世民的成就吗?

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是怎样的?如果李建成做皇帝能做出李世民的成就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89 更新时间:2023/12/29 17:18:16

导读: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是怎样的?如果李建成做皇帝能做出李世民的成就吗?

公元626年(唐高祖武德九年),在大唐帝国的帝都长安玄武门附近,发生了一场极其惨烈的流血政变,秦王李世民因为在夺嫡之争中被逼入险境,所以孤注一掷的发动兵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进而逼宫唐高祖李渊,不久李渊禅位于李世民,是为唐太宗,并且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治世,使大唐走向强盛,走向盛世。

今天来看,玄武门之变的成功者李世民登基为帝以后,可谓是表现的相当不错。对外是攻灭东突厥,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对内虚心纳谏,劝课农桑,使得国泰民安,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治世,还被称之为“天可汗”。

那么宋安之再来说说,原本按照正常程序可以成为皇帝的太子李建成,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他成为皇帝,能不能达到李世民的水平,使唐朝强大起来,并且走向盛世呢?

一、真实历史上的太子李建成并没有史书记载中那么不堪

相信在很多人印象之中,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这二人就是不学无术,并且坐享其成之人,大唐开国没有立下什么功劳不说,反而还要迫害有着天大功劳的秦王李世民,结果是咎由自取,在玄武门之变中落得一个身首异处的凄凉下场。

就连《旧唐书》也记载道:“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坚持小节,必亏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炀帝,亦不及矣”。意思是如果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当皇帝的话,唐朝会马上亡国,哪里会有289年的国祚呢,他们连秦二世、隋炀帝都不如。

连史书都这样记载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看来是实锤他们二人是不学无术,残暴不仁的纨绔子弟了。

但之所以很多人有这样的印象,其实是唐太宗李世民篡改历史所为,是贬低甚至是抹黑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进而凸显出李世民的英明神武。像《旧唐书》中对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评价,就是受到《实录》、《国史》等史料的影响,而李世民就是通过篡改历史,在《实录》、《国史》之中对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大加诬陷之词。

所以说其实真正历史上太子李建成并没有那么不堪,只不过他身为失败者,因为“成王败寇”的历史定律,再加之弟弟李世民通过篡改史书,对于他进行贬低乃至于抹黑,所以使人认为他很是不堪,是一个不学无术、残暴不仁、坐享其成之人。

二、太子李建成在唐朝开国过程中到底有何功劳?

虽然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以后通过篡改历史,来贬低乃至抹黑太子李建成,以此达到凸显自己英明神武的目的,但是对于开国太子,想要全面的篡改其历史,并不是那么容易,通过其他历史文献,还是可以看到太子李建成对唐朝的积极一面。

唐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以后,刚开始是派李建成、李世民同取河西之地;入关以后,以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左三统军等,以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右三统军等;攻占长安以后,李渊又派李建成为左元帅,李世民为右元帅去夺取东都洛阳,在开国过程之中,李建成和李世民对于李渊交代的任务,基本上都是顺利完成,并没有明显的高下之分。

到了公元618年,李渊正式称帝以后,李建成身为嫡长子自然是成为皇太子,按照传统“君之嗣嫡,不可以帅师”,也就是太子要经常留在皇帝身边。如果遇有重大军事行动,不放心外姓将领之时,一般会派太子之外的皇子来统领三军,这个可以参考唐朝取代的隋朝,当年隋文帝杨坚伐陈,就没有派太子杨勇,而是派次子晋王杨广担任三军统帅,结果杨广就在这个过程之中,拉拢了武将集团,最后是取杨勇代之。如果皇帝没有其他儿子可以担当重任,甚至有时是自己御驾亲征,留下太子留守京师监国,诸如明成祖朱棣五征蒙古,就是派太子朱高炽留守京师监国。

这时候可以说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竞争的分水线,如果说在开国过程之中,这二人,即使秦王李世民表现更好一些,但也是半斤八两的情况,没有明显的高下之分。但自从唐朝正式开国,李建成成为太子,很少外出统兵以后,李世民开始担任主要的军事统帅,自此功劳是越来越大,并且在此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班底,培养拉拢了一批文臣武将,在军队中有着深厚影响力。

在这里要注意一点,历数大一统王朝,唐朝的开国可以说是最为迅速,公元617年起兵,公元618年便是开国,仅仅一年时间便是开国。

正因为开国迅速,所以唐朝的统治并不是那么稳固,还要面对各方势力的挑战,而且这些挑战并非是那种局部并且小规模的战役,规模还是很大的,而担任主要军事统帅的秦王李世民,在这个东征西讨的过程之中,自然是立下汗马功劳,大大树立了自己的权威,明显的与太子李建成拉开了距离,并且建立自己的班底,为日后玄武门之变夺权打下坚实基础。

当然在后续战事之中,因为秦王李世民功劳太大,所以太子李建成是主动请战,唐高祖李渊也有意识的派李建成平定战乱,以此建立战功。

李建成在武德二年镇压了群盗祝山海,还有武德四年出兵击破稽胡酋帅刘仚成的部落,共有两次小规模的征战。

到武德五年李建成则是立下一个大功劳,是于魏州大获全胜,擒斩刘黑闼,平定了山东。

到了武德八年,突厥犯边,太子李建成驻幽州,秦王李世民驻并州,突厥退兵以后,班师回朝。

如果不是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在李渊的扶持下,后续李建成在战役上担任统帅的次数必然越来越多,会减小与李世民的差距。

因此总的来说,李建成在唐朝开国过程中,立下的功劳还是不小的,也是可圈可点。虽然在开国以后,因为成为太子的原因,很少担任重要的军事统帅,因此与秦王李世民的差距越来越大,但观其表现也还不错,并非是坐享其成,残暴不仁之人。

三、太子李建成的治国能力

在李建成成为太子以后,唐高祖李渊是“忧其不娴政术,每令其习政事,自非军国大事,悉委决之”。通俗来说就是让他负责主持日常的政务处理,虽然史书没有评价他的作为如何,但想必还是不错的。如果有着不足之处,或者说做得不好的地方,以李世民的作风,应该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必是大写特写,将其放大记载于史书之中的。

因此以这个来看,李建成的从政经验还是可以的,也比李世民丰富多了。

我们再来看看太子李建成的东宫班底,李世民在开国以后的东征西讨过程之中,建立了自己的私人军事力量,而太子李建成利用自己的储君之位,也拉拢了不少人才,文有后来大名鼎鼎的洗马魏征,还有中允王珪和左卫率王挺等;武有薛万彻、冯立等。

在夺嫡之中,太子李建成的手段不说多么高明,也是中规中矩,毕竟他有着齐王李元吉的帮助,更是有着父亲唐高祖李渊的支持,因为唐高祖李渊将功劳赫赫,甚至可以说是大唐开国第一功臣的秦王李世民视为自己统治的最大威胁,所以自然是支持太子李建成。

有着这样好的条件,李建成的表现不说多么出色,倒也是步步为营,是一步步是拉拢分化李世民秦王府的力量,拉拢成功还好,不成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迫害。诸如曾下尉迟敬德于诏狱,借故将房玄龄和杜如晦两大谋士逐出秦王府;到了武德九年,更是借齐王李元吉率师拒突厥的机会,大肆征调秦王府的精兵强将,意将秦王李世民架空,以达到兵不血刃就将李世民收拾掉的效果。

太子李建成的做法很不错,最后是真的差点架空李世民,使其差点成为任人宰割的无权秦王。不过李世民不甘坐以待毙,是孤注一掷,并且出其不意的在玄武门附近发动兵变,打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甚至是李渊一个措手不及,最后是险中求胜,李建成是棋差一着,命丧黄泉。

我们再来看看历代对于李建成的评价:

国学大师陈寅恪:“然高祖起兵太原,李建成即与太宗各领一军。及为太子,其所用官僚如王珪、魏徵之流即后来佐成贞观之治的名臣,可知李建成亦为才智之人”。

最后总结太子李建成的军事成果和从政经历,还有东宫班底拉拢的文臣武将,及其在夺嫡之中对于秦王李世民的手段来看,虽不是多么雄才大略之人,但绝不是史书之中那种残暴不仁、荒诞不经之人,如果他当皇帝,水平未必不如李世民,最起码不是昏庸残暴之主,还是有着很大可能成为一代贤君,开辟大唐盛世的。

当然以上只是宋安之基于历史记载,对于唐朝开国太子李建成的一个尽量客观的评价,只是个人观点,并非绝对就是对的,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分析,旨在给予读者提供一个全新而不同的看待历史角度。

标签: 是怎样皇帝做出

更多文章

  • 杨玉环深爱寿王到最后为什么会嫁给唐玄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深爱,嫁给,真相

    导读:杨玉环深爱寿王到最后为什么会嫁给唐玄宗?真相是什么历史上对她美貌的赞歌一直滔滔不绝,的确,杨玉环美的惊心动魄,且有胆有才,几乎每个见过她的男人都拜倒在了她的石榴裙下。她与原配夫君李瑁的第一次见面是在李瑁的胞姐咸宜公主的婚礼上,当时的杨玉环不过十六岁,却美丽的不可方物,一下子便吸引李瑁的注意,李

  • 李隆基为什么会重用李林甫的原因是什么?看中了李林甫的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重用,看中,原因

    导读:李隆基为什么会重用李林甫的原因是什么?看中了李林甫的什么?随着长安十二时辰热播,使得很多人又开始关注唐玄宗这位皇帝,算起来唐玄宗的前半生英明睿智,果敢练达,创造了大唐一个辉煌的盛世,但是他执政后期昏庸暗弱,使得朝政日非,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大唐的国运也就此一天不如一天。如果要说到转折点的话,那

  • 李林甫是何人?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人?口蜜腹剑的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的人,口蜜腹剑,奸臣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林甫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李林甫(683年-753年1月3日),小字哥奴,祖籍陇西,唐朝宗室、宰相,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肃王李叔良曾孙,画家李思训之侄。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接替张九龄,升任中书令(右相),后进封晋国公,又兼尚书左仆射。天宝十一年十一月(7

  • 王皇后是怎么除掉萧淑妃的?和武则天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是怎么,除掉,皇后

    王皇后是怎么除掉萧淑妃的?和武则天有关系吗?决定大唐历史的女人武则天,可以说是一个异类,在整个历史上都是一个异类,但是这个异类的概念,也是在武则天成为武则天之后,才被发现的。在最初的时候,武则天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没人知道她日后会有如此惊天动地的行为。但是在她入宫之后,这个原本普通的小女孩,却表

  • 徐惠跟武则天是什么关系?徐惠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是怎样,武则天,关系

    徐惠跟武则天是什么关系?徐惠的一生是怎样的?武则天的一生可谓是传奇,她本是李世民妃嫔,李世民死后又被其子李治纳入后宫,从一个低位嫔妃一直做到皇后,最终甚至临朝称制自立为皇帝。而武则天一生也有许多竞争对手,她再嫁李治后,先后击败了萧淑妃、王皇后等李治宠妃,最后才登上皇后之位。而有一个女人,武则天一生都

  • 李隆基为何如此宠爱杨氏兄妹?因为太爱杨玉环了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兄妹,宠爱,为何如此

    导读:李隆基为何如此宠爱杨氏兄妹?因为太爱杨玉环了嘛?在公元745年的时候,杨玉环被封贵妃。李隆基不顾忌体统,霸占了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持续了很多年,这时候才给她真正的名分。李隆基在废了王皇后之后就再没有立皇后了,因此杨贵妃就是实权的皇后。杨贵妃正是受宠爱的时候,李隆基为了讨好她,还把杨贵妃

  • 唐中宗李显为什么这么纵容韦皇后和武三思给自己戴绿帽子?是懦弱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给自己,纵容,皇后

    导读:唐中宗李显为什么这么纵容韦皇后和武三思给自己戴绿帽子?是懦弱吗?唐朝的历史,编剧都不敢这么编!武则天生了四个儿子,长子李弘早逝,被追封为皇帝,次子李贤因为能力太强,被武则天逼杀。俩儿子李显和李旦,属于软弱无能之辈,所以武则天让他们轮番做了皇帝。李显登基以后,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就被老妈武则天给拿

  • 薛仁贵“三箭定天下”揭秘薛仁贵传奇铁血的军旅生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军旅,揭秘,生涯

    导读:薛仁贵“三箭定天下”揭秘薛仁贵传奇铁血的军旅生涯薛仁贵(614年-683年),名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初年名将,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薛仁贵少年时因其父薛轨早逝而家道中落,家境贫困,靠种田为业。在父母去世后,薛仁贵想为双亲改葬,他的妻子柳氏说:“夫有高世

  • 藩镇对晚唐来说是个巨大的隐患,为什么没有削藩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藩镇,是个,晚唐

    藩镇不得不说对于晚唐来说是个巨大的隐患。本来大唐维护国防以及边疆安全采取的是府兵制,可到了唐玄宗时期改变了,这是因为唐朝面临着频繁的对外战争,很多都是在边疆地区,这样一来,舟车劳顿,还有后勤的保证都是问题。所以唐玄宗采取了募兵制。其实这个制度使得防戍军镇扩充,藩镇节度使掌握地方兵权。对于当时的局势来

  • 王维为什么被称为诗佛?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正是抉择的表达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空门,伤心事,被称为

    导读:王维为什么被称为诗佛?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正是抉择的表达王维所生活的唐开元、天宝年间,正是禅宗的本土化特色定型的时期。他中年崇奉北宗禅,晚年则转向南宗禅,王维一生的思想出入于儒释道之间。他二十一岁进士及第,历仕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礼部郎中等职,最后官至尚书右丞。青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