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和氏璧是楚国镇国之宝,为何会流落到赵国?

和氏璧是楚国镇国之宝,为何会流落到赵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684 更新时间:2024/1/28 21:09:38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但能够完全理清这个故事前因后果者,恐怕少之又少。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曾为楚国镇国之宝的“和氏璧”是如何流落赵国的?又如秦昭襄王为何非要将“和氏璧”弄到手?再如既然已经“完璧归赵”,“和氏璧”为何最终还是落到了秦国手中?今天,我们就从头到尾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

曾为楚国镇国之宝的“和氏璧”,为何会落入赵惠文王手中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拥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战国策》中便有“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的记载,其中“和璞”指的便是和氏璧,那么“和氏璧”作为楚国的镇国之宝,又是如何落入赵惠文王之手的呢?

目前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根据书中记载。“和氏璧”是由春秋时期,楚国一个叫做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中无意得来,传说著名的“卞和洞”便是当初发现“和氏璧”的地方。

发现“和氏璧”后,卞和曾先后向楚厉王和楚武王献宝,但却均被玉工认为只是普通石头,结果反倒导致卞和被砍去了左右脚,直到楚武王薨逝、楚文王即位,这才命人剖开璞玉,这才使得这块稀世之玉面世,遂被命名为“和氏璧”,并将其作为楚国的镇国之宝。

“和氏璧”历经长期传承,到了楚怀王时期,楚国为了在战国中期争霸,欲废魏太子嗣,送回流亡在楚的魏公子,为此令尹昭阳于楚怀王六年(前323年)率兵攻打魏国,夺取襄陵等八邑,史称“楚魏襄陵之战”,威震齐、燕、赵、魏、秦、韩六国。为此,楚怀王将镇国之宝“和氏璧”赐予昭阳。

一次,昭阳设宴招待门客之时,将“和氏璧”取出供门客欣赏,却有宾客趁机起哄扰乱宴会,趁乱偷走了“和氏璧”。当时参加宴会的张仪,还被昭阳门客诬陷为盗贼,惨遭了一顿严刑拷打。而张仪在成为秦国相国后,也曾为此对楚国进行报复,而和氏璧也就此下落不明。

五十多年后,赵国太监缪贤偶以500金购得和氏璧,后被赵惠文王得知,遂将和氏璧纳入宫中。至此,历经春秋战国数百年传承,曾被作为楚国镇国之宝的“和氏璧”,就此落入了赵国手中。

“和氏璧”无非一块美玉罢了,秦昭襄王为何非要不可

到战国后期,随着魏、楚、齐三国的先后衰败,自“商鞅变法”以来,历经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三代君王治理,再加上对列国的不断蚕食,秦国已经逐渐成独霸之势。

而纵观东方六国,魏国早已衰败,齐国则因“五国伐齐”而实力大损,楚国也因在秦国的不断打压下国势日衰,对秦国几无抵抗之力。唯独赵国在“胡服骑射”后,内有肥义、楼缓、蔺相如、虞卿、赵胜、赵奢、廉颇、李牧等名相良将,国力得以稳步提升;外则西破林胡、楼烦、北灭中山,拓地千余里。再加上赵国民风彪悍,使得赵国迅速成长为了秦国的新对手。

对于秦国来说,赵国乃是其一统天下的最后障碍;而对于赵国来说,秦国则是其称霸列国的最大对手。因此,秦赵两国关系日益紧张,相互之间不断试探,赵武灵王使秦事件的发生,更使得秦昭襄王对赵武灵王极为忌惮。

秦昭襄王二十三年(前284年),秦、韩、赵、魏、燕五国出兵伐齐,连下齐国七十二城,攻破齐都临淄,齐国仅余莒、即墨两城苦苦坚守,秦国一统天下的对手便又少了一个。解决了齐国之后,相对于暮气昭昭的楚国,秦昭襄王便将目光重新聚焦在了赵国身上。

秦昭襄王二十六年(前281年),秦昭襄王得知赵惠文王得到了“和氏璧”,便派使者送信给对方,表示愿意用十五城来换取和氏璧。赵武灵王于是找来大臣商议对策,宦者令缪贤便向赵武灵王推荐了自己的门客蔺相如。

“和氏璧”价值固然较高,但说到底也不过是块美玉罢了,对于秦昭襄王这样的雄主来说,他为何要拿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呢?其实这恰恰说明了秦昭襄王的政治眼光,齐国衰落以后,他已经准确的预感到,秦赵两强之间必有一战,此时赵武灵王已经去世,而这位新赵王昭襄王则不太了解,因而不论是换取“和氏璧”,还是此后的“渑池相会”,皆为秦昭襄王的试探之举。

蔺相如巧妙周旋“完璧归赵”,秦昭襄王打消攻赵念头

在缪贤的推荐下,赵惠文王最终决定让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秦昭襄王则在张太公接见了蔺相如,见到蔺相如奉上的和氏璧后,秦昭襄王极为高兴,便将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人员看,群臣都欢呼“万岁”。

蔺相如见秦昭襄王根本没有交付十五城的意思,便上前说道,“和氏璧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昭襄王闻言,便将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却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怒发竖立,对秦昭襄王怒道,“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这才将其讨回。大王要是逼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秦昭襄王怕其撞碎和氏璧,只好婉言道歉,并召唤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向蔺相如指出将要交付的十五座城池。蔺相如看出秦昭襄王不过是敷衍之词,便言称赵王在送璧的时候曾斋戒五天,要求秦昭襄王也要斋戒五天,并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这才愿意献上和氏璧。

秦王估计这种情况,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蔺相如安置在广成宾馆里。 蔺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把城补偿给赵国,就打发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揣那块璧,从小道逃走,把它送回赵国。

等到秦昭襄王斋戒五天,又在朝堂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再次请出蔺相如,蔺相如却说秦国自秦穆公以来皆无诚信,因此自己已经让人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并要求秦昭襄王先将城池交割,赵国倒是必将和氏璧奉上。

秦庄襄王见状,苦笑不已,有人建议将蔺相如治罪,秦昭襄王却表示不必了,即使处罚了蔺相如也会不再得到和氏璧,反而会影响秦赵的关系,反倒不如将其好好招待一番,将其送回赵国。

综上,这便是“完璧归赵”的完整故事。“和氏璧”本是楚国镇国之宝,却因令尹昭阳的疏忽而被盗至赵国,进而又变成了秦赵博弈的“工具”。

正是由于蔺相如的巧妙机变,不仅使得“和氏璧”完好无损的返回赵国,而且使得秦昭襄王打消了攻打赵国的心思,转而将攻击的目标放在了楚国身上,于是便有了之后的“鄢郢之战”,而秦赵之间的再一次博弈,则是在楚国彻底衰弱之后,并由此引发了“阏与之战”。

标签: 和氏璧流落楚国

更多文章

  • 安庆城北之战:程学启、叶芸来,两位连襟的交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叶芸来,广西人,是“老兄弟”,隶属陈玉成部,骁勇善战。安庆,英王陈玉成的大本营,也是天京的西大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能镇守安庆,叶芸来在陈玉成的眼中,自然就不是一般的将领,而是铁杆亲信。试想,若非亲信,谁让你看守家底呢。程学启,安徽桐城人,早年不务正业,后投奔太平军,还带来后来的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

  • 3000年前姜子牙曾说:此地有宝,可及万代子孙,1988年后灵验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姜子牙在3000年前曾说的一句话在千年后应验,这句话是什么?有什么含义?又是如何应验的?关于姜子牙的很多传说流传至今,让很多人生疑:姜子牙真的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吗?周武王在国家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后,开始分封诸侯王,姜子牙对周朝的贡献功不可没,他被分封为诸侯王,封地是潍坊昌乐营丘,而他则是齐国的君王。姜

  • 建川博物馆内现场“淘宝”好热闹 ,第十三届红色文物交流会启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此外,参与本届革命文物收藏交流会的还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共一大纪念馆、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第四野战军纪念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赵一曼纪念馆、罗瑞卿纪念馆、罗世文烈士史料陈列馆、中国南海博物馆、中国印刷博物馆、峨眉山博物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西充县文物局等近80家文博机构的负责人。近

  • 三、周朝八百年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的社会百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周朝时期农耕业的发展呈现出规模化和社会化的趋势。周朝时期,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农耕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同时农业生产也呈现出社会化的趋势。这一趋势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分工合作方式以及农产品的交换方式等方面。其次,周朝时期农耕业的发展与周朝政治制度的稳定和发展密切相

  • 周武王为什么没有对因伤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这个世界里,知识是以各种象征形式呈现的,我们需要用心去感受和理解。现在,让我们来探索一个历史之谜——为什么周武王没有对殷商赶尽杀绝?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殷商和周朝的历史背景。在殷商时期,商汤、太甲等先代王朝统治下,政治稳定、经济发达,但是后来的商纣王却昏庸无道、贪图享乐,导致天下大乱。周武王得到商朝

  • 二、周朝八百年历:《周王权的衰落,礼乐崩坏,诸侯崛起封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周王朝封建制度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具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讨论:一、西周初期:西周初期的政治制度是以王为中心,采用了分封制度和世卿世禄制度,以加强王权的集中化,保持王朝的稳定和统治。官职制度的建立也为王朝的行政管理和司法审判提供了一定的

  • 一、周朝八百年历:《西周初期、中期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完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周的封建制度有几个,西周时期的行政制度,周朝的封建制度和后世区别

    周王朝封建制度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政治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纪前半期):周武王建立周朝后,他采用了殷商时期的封建制度,即通过封爵的方式掌握地方政权,以加强王权的集中化。在这一阶段,封建制度主要是通过赏赐土地和爵

  • 2800年的西周鸡蛋,看起来跟刚下的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距今2800年的西周鸡蛋,为目前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鸡蛋,其形状能够完整的保存到现在堪称奇迹。盛放“西周鸡蛋”的陶罐出土于江苏句容浮山果园的一座西周墓葬,学名为“西周几何印纹硬陶瓿”。陶罐出土时,考古人员意外发现里面居然装满了鸡蛋。这些鸡蛋蛋壳很薄,直径在3.1到4.2厘米左右。由于年代久远,陶

  • 古墓出土远古文字,比甲骨文早1500年,有望改写世界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陕西发现最早甲骨文,古墓甲骨文图片大全,考古挖出来的竹简史书

    中华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在在考古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甲骨文,其年代距今3600年左右。尽管还发现了很多史前的遗址,出土了不少的史前珍贵文物,但还不能证实中华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因为西方人制定的历史定义中,历史的象征是“文字”和“城邦”。而我国在江南的一次考古中,意外的发现了比甲骨文早1500年,距今

  • 秦始皇统一六国时,世界各国都在干什么?看到日本时别笑出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是如何统一六国的,秦始皇统一六国动画片,秦始皇统一六国最霸气的话

    [var1]不可否认,“秦”的诞生对于中国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公元前255年到公元前222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到后来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之中地处西北的秦国因“商鞅变法”(主要是军事和农业改革)迅速强大,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继位,22岁亲政,依靠先祖留下的家底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