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云是三国中的常胜将军,他到底是怎么死的?看看正史野史怎么说

赵云是三国中的常胜将军,他到底是怎么死的?看看正史野史怎么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319 更新时间:2024/1/24 12:44:36

赵云被称为蜀汉的常胜将军,还很年轻的时候就和刘备相识,加盟刘备集团后兢兢业业,晚年还跟随诸葛亮一起北伐,把自己一生都奉献给了蜀汉。但正史和野史对他的死因却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赵云的一生

赵云是常山真定人,孩童时期和一群小伙伴玩打仗游戏被路过的枪法大师童渊发现,征得父母同意后成为童渊的关门弟子。童渊总共教了赵云十年时间,还特意为他打造了亮银枪做武器。赵云出师后碰上文丑追杀公孙瓒,赵云发现文丑刀法非常霸道,出于切磋的目的拦击文丑,当时文丑已经是河北数一数二的猛将,但只能和赵云交战五十个回合。公孙瓒获救后招揽赵云为部将,不久后命令赵云带着2000兵马支援刘关张三兄弟剿匪,为后来赵云投奔留下埋下了伏笔。

刘备几人剿匪非常顺利,临行前赵云承诺以后天下有变将会投奔刘备。当公孙瓒被袁绍歼灭后赵云拒绝袁绍招揽,打听到刘备屯兵汝南后果断南下投奔。当时刘备正处于低谷时期,赵云到来让他很感动,随即让赵云统领白耳精兵,主要负责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曹操南征时攻破刘备大本营,刘备的妻儿还沦陷在敌占区,赵云知晓后单枪匹马北上救人。因为糜夫人投井自杀的原因,赵云抱着襁褓中的阿斗硬生生从几十万大军中杀出一条血路,两人安然无恙回到刘备身边。

赤壁之战后刘备夺下南郡,赵云亲率5000兵马攻打桂阳郡,桂阳太守赵范本想用美人计设计赵云,却被赵云将计就计拿下,最终兵不血刃吞并桂阳。刘备进军益州时命令赵云独领7000兵马从江州北上攻打成都,赵云攻城略地恩威并施,到达成都时兵力已经超过13000人。汉中之战时赵云与黄忠在汉水河岸扎营,截获大量曹操支援前线的粮草。当黄忠被曹军围困时赵云单枪匹马冲进敌军营救黄忠,事后又摆出空城计吓退前来追杀的几千曹军,刘备称其''一身是胆''。老年时期还跟着诸葛亮北伐,连续攻克3座城池,为蜀汉获得大量人口、物资,被后世称为''常胜将军''。

正史描述安然离世

正史上记载,赵云参加北伐战役时已经力不从心,特别攻打天水城时被麒麟儿姜维消耗了很大的精力。原以为攻破天水之后可以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没想到马谡丢失街亭要塞导致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赵云接到消息后带着大军马不停滴救援诸葛亮,路上又和魏军多次交战,几天几夜没合眼。终于魏军被赵云击退,诸葛亮也顺利脱身,但司马懿早已经暗中派遣军队收复陇西,蜀汉本次战略破产,诸葛亮无奈退兵。司马懿早已算准了蜀军撤退路线并且在必经之路埋伏,蜀军中伏后赵云亲自断后,以一己之力为蜀军争取到时间,自己凭借高强的武艺顺利脱身。

回到成都后赵云昏睡不起,不论刘禅派遣多位太医都无济于事。十五月圆之夜赵云突然睁眼,赶紧命人请诸葛亮,表示自己时日无多要交代遗言。诸葛亮知晓后一边派人到皇宫请刘禅,一边火速前往赵云府上。在诸葛亮来的路上赵云已经和家人交代完了后事,看见老战友诸葛亮来了之后神采奕奕地和诸葛亮当年的过往、一起奋斗的日子。当刘禅来到之后还和刘禅问了问安,回忆自己这些年的功过。就当所有人听得神采奕奕地时候赵云突然紧紧握着诸葛亮的手,睁大双眼看着他说:''丞相,北伐,北伐,北伐!''随即闭眼离世。

野史记载被夫人刺死

而野史则记载,赵云回到成都后的某天晚上正在洗澡时候,他的夫人马云禄进来帮他加热水。马云禄突然发现赵云身经百战但身上竟然没有一处伤疤,好奇地问赵云这是怎么回事。赵云笑着告诉夫人,这是因为师父教他的武艺本来就更注重防御,只是不过是赵云天赋异禀可以做到攻守兼备。经过多年的实战检验已经没人伤的了他,也从来没有在战场上负伤,自然不会留下伤疤。

马云禄又问,那假如受伤的话会不会出事?赵云回答我也不清楚。当天夜里马云禄越想越好奇,趁着赵云熟睡之后偷偷拿着一根绣花针扎了扎赵云,想看看伤口会不会流血,以后会不会留下伤疤。但没想到这一扎竟然出了大事,伤口虽然很小但血流不止,不论怎么涂药、包扎都无济于事。眼前的场景把大夫和赵云一家人都吓怕了,赵云知道这样下去肯定会出事,于是安慰家人,然后派人请诸葛亮来见最后一面。诸葛亮到来后两位老战友没说几句话赵云便闭眼离世,马云禄伤心得大哭吐血。

小结

不论正史和野史记载如何,赵云的死因到底是怎么样,但都掩盖不了他已经是一个老人的事实。历史上没有记载赵云的生年,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和刘关张是同一代人,年纪要比关羽小一点点。因为关羽曾经对人说,子龙和我们兄弟情深,我早已经把他看成了自己的弟弟。

关羽享年59岁,那一年刘备刚称汉中王还没有建立蜀汉。赵云历史是在第一次北伐战役结束,距离关羽已经离世9年。按照时间推算,赵云当时可能已经有62-65岁之间。那个时代因为环境恶劣,超过40岁的人算一个老人了,而赵云实际上也是一个''高寿''的老人,各个身体机能都在退化,大限将至也是正常。

更多文章

  • 三国中死得最冤的六名猛将大盘点,吕布只排名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时武将吕布排名,吕布大战赵子龙,新三国吕布杀董卓

    第六名:潘凤潘凤,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擅使大斧,冀州牧韩馥部下的上将。当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忽探子来报:“华雄引铁骑下关,用长竿挑着孙太守赤帻,来寨前大骂搦战。”袁绍曰:“谁敢去战?”袁术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绍喜,便著俞涉出马。即时报来:“俞涉与华雄战不三合,被华雄斩了。”众

  • 清朝公主的悲惨人生:逃过早夭,却逃不过渣男丈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一生共生育了20个女儿,但在那个时代,即便是拥有着全国最高医疗技术支持的皇家,子嗣夭折也是常有的事。康熙这20个女儿中,有幸活到出嫁年龄的,只有9位。对于封建王朝而言,公主的人生价值便是政治联姻。蒙古作为满人最重要的盟友,双方维护关系的手段就是联姻,不仅历任皇帝要娶蒙古媳妇,公主也大多得嫁给蒙古

  • 清朝有一句诗,上半句是“人生若只如初见”,后半句却很少人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纳兰性德为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因此是清朝的权贵子弟。虽然家庭环境很好,但是纳兰性德却没有因此而走上歧途,成为一个纨绔子弟,他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到了康熙十

  • 三国打成一锅粥,为啥没被他国入侵?你看看是谁在镇守疆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里的单挑是真的吗,三国1-84集完整版,魏蜀吴三国地图

    而在三国时期,也就是在东汉末年,群雄纷争的时候,却没有外族敢来入侵,这是为什么呢?看过三国的朋友应该知道,当时有一位镇守边疆的将军,他的名气威震北方少数民族国家,之前就打得他们丢盔卸甲四处逃窜,使得他们不敢再犯边疆,这个人就是公孙瓒。公孙瓒长期驻守北部边疆,张纯、北方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和张纯都不甘心

  • 雍正恨他恨的牙根儿都痒痒,咬牙切齿的说:叫他过来,升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皇帝小编说的这个人就是雍正的弟弟,康熙的八儿子爱新觉罗·胤禩,那么雍正为什么这么恨他呢,咱们都知道九王夺嫡的事情吧,就是康熙的24个儿子里有九个对皇位都感兴趣,于是互相诋毁,互相掣肘,当然了最后胜出的就是雍正,因为太子胤礽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被废,而雍正原来属于太子党,看到胤礽确实没有继位的可

  • 简牍再现秦至西汉早期的律典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秦汉统一帝国运行的重要制度支撑,律令典章高度发达。刘邦军至咸阳,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书·刑法志》叙武帝时律令繁富时说:“文书盈于几阁,典者不能遍睹。”不过,如《隋书·经籍志》所称“《汉律》久亡”,后人只能通过史书中的引述窥其点滴。敦煌汉简、居延汉简散见残律条,透露古律再

  • 如果可以穿越,您愿意回到大清做公主?须知,保母钳制、夫妻难聚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穿越了一次,请大家回到大清,做了一次皇子。为了平衡和对等,这一回,再穿越一次,请让大家回到大清,做一回公主。男女平等,不偏不倚,这样,大约就圆满了。本文出自梁溪坐观老人的《清代野记》卷上《皇室无骨肉情》一节。下面开始,您已经穿越,请您进入角色,现在,您就是大清王朝的公主了。比起您

  • 吕后诱杀韩信的时候,韩信的亲兵为什么不来救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吕后杀韩信没有一个亲兵来救,韩信有能力杀吕后吗,吕后诛杀韩信的真相

    至于韩信的亲兵为什么不来救他,那是因为刘邦从一开始便将韩信防的死死的,很少给韩信培养心腹人手的机会。对于功高震主这件事,韩信早有预感。通过刘邦三夺韩信兵权的时候,韩信就知道刘邦已经开始猜忌他,堤防他了。那时候韩信身边的谋士劝韩信三分天下,割据一方,韩信拒不理会。这就相当于放弃了自己唯一的一条活路,正

  • 清朝有一种刑罚,只要求犯人吃两碗面,为何犯人吓得全招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最残酷的刑罚,清朝正一品名单,1886年是清朝什么年间

    虽然说是十大酷刑,但也只是众多刑罚的一个统称而已。实际上的满清刑罚,远远不止十种。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剥皮、腰斩、车裂、俱五刑(大卸八块)、凌迟、缢首、烹煮、活埋、骑木驴等。每一种刑罚,都让犯人生不如死。尤其是凌迟,更是让犯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刽子手会按照统治者的指示,一刀刀从犯人身上割去皮肉。为

  • 鳌拜手握重兵推翻康熙易如反掌,可为啥不造反?康熙晚年说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可这一天,高坐皇位的玄烨并不开心。玄烨有点烦“时当亲政,恒念祖宗爱育之心。布告天下,咸使闻知。”随着全文295字的诏书宣读完毕,时年十四的玄烨在登基6年后第一次拥有了名义上的实际皇权。 可这份皇权,他宁可不要。 劝幼帝亲掌朝政是去年便有的事,那年八月,刑科给事中张维赤上疏玄烨,以顺治皇帝年满十四便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