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唐朝,究竟有多开放呢?有些事现代人都接受不了

历史上真实的唐朝,究竟有多开放呢?有些事现代人都接受不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333 更新时间:2024/1/24 22:33:28

经过将近三百年的发展,唐朝可谓是比中国古代的任何封建王朝在很多方面都有较为开放的局面。

这些开放局面的出现无不体现着唐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的发展,只有当社会安稳的时候,才有条件发展经济。

现代人谈论起中国的古代,大多数都会认为是封建社会,在思想、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处于落后地位。当然,这是跟现代社会比较,我们看问题不应该只从纵向发展去看,尤其对于历史来说,横向的比较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意义。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大唐盛世与其他朝代,其他国家相比起来,到底有哪些与众不同,真的有那么开放吗?这么开放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经济基础决定民众生活

唐高祖李渊作为开国皇帝,虽说是瓦解了隋朝的统治,但是战乱之后,经济必受损伤,建立之初,在保障政治环境稳定的前提下,第一件事情就是恢复经济,在李世民继位后更是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深刻认识到百姓作为一个国家根基的重要性,要让百姓为王朝载舟,而不是不满王朝的统治想要覆舟。

太宗李世民任用贤臣,重视农业发展,完善科举制度,并且重视外患,尊重少数

民族的风俗习惯,这样一来,唐朝很快就出现了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商业发展迅速,各民族和谐相处的贞观之治。

继贞观之治后,唐玄宗结束了朝廷内部斗争,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又推行了一系列的举措,开元盛世又将唐朝推向了一个新高度。

人口增多,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大,唐朝开辟了东市和西市,这里店铺数量多,商品种类齐全,分门别类,应有尽有,用琳琅满目形容也不为过,具备相当大的规模。

国家政策的支持,使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得到发展,才会有接下来的开放景象。

大家都知道丝绸之路,这条交往之路最早形成是在西汉时期,张謇出使西域成为了开辟第一人。丝绸之路在唐朝时期得以充分利用、开发,当时的商人利用此在中亚、西域、印度等地往来通商。

前期是进行货物等实物的往来,互通有无,到了后期,便开始传播无形的精神文明,各种教义、技术等也开始传播开来,这无疑是对唐朝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大影响。

商业上的发展、精神文明的传播,这是造成开放局面的重大因素,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具体的开放之事。

民风开放婚俗尤甚

相传唐朝是一个以肥为美的朝代,女子不再追求纤细的身材,相反地,开始想通过各种办法增肥,所以我们在博物馆中见到的唐俑,基本都是身材丰腴,脸蛋圆润。

现代大多数女性还是会因为身材产生焦虑情绪,很多人的观念里还是会觉得女性就应该弱不禁风,身材纤细。这些都是人们的固化偏见思维,女性的身材没人可以决定是什么样的,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女性美的标准只有自己可以定义,健康为美。

唐朝开放的社会,女性以肥为美,虽说现在不提倡,但也是形成了一定的社会风潮。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婚姻不像现在一样这么自由,但是有研究表明,唐朝确实开辟了一个其他朝代没有的先例。

在古代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们从电视剧中看到的古装剧,那些男女主为了心爱之人不惜对抗全世界的情况在古代的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婚姻关系的形成都是由父母决定。

一对毫不相干,没有任何相处的男女,被双方父母安排到一块生活,婚姻生活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关系,从古到今都是如此。男女双方相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矛盾。

在古代,一般婚姻状况出现状况时,只有男子有权利结束这段婚姻关系,虽然有权结束,可以一纸休书把妻子休了。但是这种行为也会受到各种声音的谴责。

女性则更处于弱势地位,任何结果只能被动接受。

在唐朝,律法赋予了男女双方在婚姻关系中几乎平等的权力,男女任何一方对婚姻关系不满意时,都可以提出终止这段关系,称为“和离”。

这和现在的离婚有些相似,和离的出现是唐朝开放的一大证明,也可以说是一大进步,这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穿衣打扮尽显开放

我们前面提到了相传唐朝的女性以肥为美,这种说法,见仁见智。但是唐朝的服饰开放程度是真的可以拿来一说的。

我们看的唐朝影视作品,宫中的妃嫔婢女都是以现在所说的抹胸穿着为主,胸部大面积露出。不光是影视作品中有展示,唐朝留下的陶俑穿衣打扮也是这种风格。

这种薄纱的抹胸穿衣,放到现在都是不太常见的景象,大多数现代人穿抹胸一般会在婚礼当天,日常生活中这种装扮非常少见。

唐朝妇女的装扮以奇异纷繁著称,这和唐朝发达的经济是分不开的,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让缂丝技术发展成熟,妇女身着的薄纱质地更佳。

皇室婚姻尤为开放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李治,他竟然喜欢上了父皇的妃子,也就是后来名震天下的女皇——武则天。从小缺乏母爱的李治,对比自己年纪大的女性毫无抵抗力,何况她还是一代美人,李世民去世后,并没有让武媚娘陪葬,而是去感业寺修行。

这时的李治会经常忍不住对武媚娘的思念,两人经常在感业寺密会,一来二去武媚娘就有了身孕。李治则是光明正大地把武媚娘接回了宫中,这件事情以现在的伦理关系来看就是儿子和继母在一块了。这种情况还是难被接受的。

当时的朝堂百官对这件事也是有一万个反对的理由,但无奈,此时的武媚娘已经怀有身孕,毕竟是皇子。武媚娘也为李世民生下了一个皇子,这也预示着武媚娘在宫中的地位得以稳定。

这是儿子和继母的故事,唐朝还有一个公公和儿媳妇的故事,那就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唐玄宗在丧失一大爱妃后,郁郁寡欢,身旁的宦官就开始给他出主意。注意到唐玄宗的儿子寿王王妃杨玉环,一是因为杨玉环家世好,最重要的原因是杨玉环与玄宗去世的宠妃样貌有几分相似。

这时候,玄宗先是下令让杨玉环出家,并给儿子迎娶了新王妃,这便顺理成章地得到了杨玉环。

这种情况放在现代也是非常少见的。唐朝毕竟还是封建制度的国家,皇上就是天子,自然是想要什么就要什么。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公民生活在社会中,每做任何一件事都是考虑后果,不能损害他人利益而满足自己的利益。这也是现代人看唐朝有些事觉得荒谬的一大原因,如果站在唐朝的时代背景下看皇宫里发生的这些事情,则更具备合理性。

皇位继承唯才是举

前面说到武则天靠着儿子稳坐中宫,野心勃勃的她深知只有皇帝才是至高无上的,皇后根本也会有很多受制于他人的情况。晚年的李治体弱多病,武则天则开始把持朝政。

终于在李治去世后,她成为了一代女帝,无论唐朝再怎么开放,男尊女卑的风气还是盛行,但是她却能排除万难,不顾天下之反对声音,打破了千百年以来只有男人可以当皇帝的思想。

武则天在李治去世后,并没有再被传统思想束缚,她已经成为了女帝,皇帝该享受的她一律要享受,相传武则天的男宠数不胜数。武则天这种做法放在当时可能会被诟病,但是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她只是作为一个女性充分正视自己的需求罢了,况且她具备这个实力。

她不仅自己成为了女帝,而且在朝堂之上也广纳贤才,无分性别。只要能力出众,便可入朝为官。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上官婉儿,上官婉儿是武则天仇家的女儿,知道这个背景之后,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权力拥有者绝对会将仇人家的后代斩草除根,但是武则天并没有如此。

上官婉儿的父亲就是朝堂之上第一个上奏反对武则天成为皇帝的人,被武则天满门抄斩,幼小的上官婉儿被流放在掖庭中。虽然生长环境极差,但是并不影响上官婉儿发挥聪明才智,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上官婉儿在十几岁时被武则天召唤进宫。

进宫之后,武则天发现上官婉儿并非等闲之辈,便把她从之前的地方接进宫中,放在身边亲自教导,教给她很多治理之道。

长大后的上官婉儿更是成为了一代女官,在唐朝的权利中心混迹,这样看来甚具戏剧性,如果不是武则天,上官婉儿也无法成为一代女官,发挥才能。但是武则天又是杀父仇人。

这是两个有雄心壮志、才华绝学的女子之间的相互吸引,也是造化弄人啊!

放眼中国古代这么多朝代,唐朝真的是一个充满故事的朝代,唐朝涌现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各种技术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这真的与朝代开放的风气有很大关系。

但是唐朝也终究还是封建社会,这种社会存在无法解决的弊端,只要这种社会存在,无论一个朝代持续多久,都会被新的朝代取代,不会永远地发展下去。

但是唐朝对于当今社会的很多现象确实存在思想借鉴意义,任何勇于做出改变的人、勇于做出改变的朝代都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我们上面提到的开放例证都是唐朝社会开放的一小部分,亦真亦假需要大量的探究,我们无法轻易地给一个朝代盖上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的兴衰成败,社会是一种及其复杂的存在,仅凭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认知根本无法探究出其中的奥秘,人类的认知具有很大局限性,所以一直有人在探究的路上前进。

如果有人仅凭对历史的一知半解就断定一个朝代的属性,那么这个人大概率是无知的,高估自己的认知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对于开放的唐朝社会,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积极、理性讨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诗鬼李贺作出: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朝无人接上,宋朝才有了下半句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和杜甫便是其中典型代表,他们的笔下都多多少少带有些微的盛唐气象,至于较之李白出生较晚的杜甫,则更多的在盛唐气象之外,体现出的是一种黎民百姓的哀国之句,但也并不能磨灭杜甫诗篇中,对唐朝社会风貌的记录。所以“诗仙”和“诗圣”的名号便这样被流传下来,并且在千古时代中都不曾被人遗忘,仍常看常新。盛唐诗人

  • 咸丰一座明代古墓被修复保护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因古墓旁边生长着的古树树根严重挤压墓体,导致墓碑左侧抱鼓石移位,省、州、县三级文物考古及管理部门从4月5日开始,对其进行了考古性修复保护。考古专家现场指出,通过对这一明代古墓的考古分析,可为研究世遗唐崖土司墓葬提供参考史料。

  • 契丹曾投降唐朝,一部分人甚至被赐姓“李”,唐末逐步崛起并入主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契丹的早期历史许多喜欢历史的朋友估计都知道,其实契丹并不是在五代十国时期才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早在盛唐时期,契丹就已经给唐朝制造过一些麻烦。但其实契丹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时间比这个还要早得多。契丹这个名字最早出现是在南北朝末期北齐所编撰的《魏书》之中,在其中的卷一百里专门为契丹立了传。不过在其中并

  • 农民军起义为何刘邦、朱元璋成功,黄巢、李自成、洪秀全却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领袖的特质 纵观中国历史,历朝历代爆发的农民起义并不少,但为何布衣天子仅有刘邦和朱元璋两人呢?我认为最主要的就在于两人的目标明确、信念坚定、思路清晰等方面。1、目标明确。几乎所有的农民起义都存在目标不够明确这个问题,这是由于几乎所有农民起义都是百姓被压迫到极致后的一次剧烈反弹,其参与者大部分来自底

  • 图说甲午战争中罕为人知的几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甲午战争前,为什么人们都说清军能战胜日本,这是因为清廷曾进行了近代化的建设,为西方人印象深刻。这里是北洋海军鱼雷分厂教习与学生。他们设了旅顺鱼雷局,局内划分鱼雷制造所,设计制图室,机械工作室等部门。(图片来自东方IC)然而,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清廷让人们失望了。这里是刘公岛,在这里,北洋海军的成果灰

  • 清朝女子难产昏厥,被误以为死了入棺下葬,百年后专家揭开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难产而亡怎么下葬,清朝女人难产被塞棺材,清朝12位皇帝一览表

    导语:1991年,齐齐哈尔郊外发现了一座清朝古墓。墓地规模庞大,里边的陪葬品琳琅满目。专家们都兴奋极了,他们小心翼翼地打开棺材,谁料却被里头的景象吓了一大跳。棺材里边躺了一具女尸,但是尸骸面部狰狞,棺材里边也有深深的抓痕。再细细观察女子腹部,下面居然还有一个男婴的尸骸。看到如此场面,经验丰富的专家也

  • 她是清朝皇室后裔,出道后从不拍清宫戏,却为刘德华破例了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女明星对刘德华出道40年评价,二分之一次同床刘德华搞笑片段,83神雕侠侣50集刘德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虽然历史、朝代都会随着时间而不断淹没,但是每个朝代的家族却不会因此而消失。比如明朝朱元璋的家族,如今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当中去了,他们当中有农民、有工人、也有

  • 李鸿章临终前告诫后人:想强大要先灭掉此国,指的是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鸿章平定了什么内乱,李鸿章电视剧三十集,李鸿章临终绝命诗的全文解释

    说到清朝,最先想到的一个官员便是李鸿章。他是清末年间一位非常有名的官员,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还领导洋务运动,建立了北洋水师。然而,最让他痛心的是,他代表清朝与西方列强签订许多不平等的条约。后来,他也曾表示过,最讨厌的事情就是当时签名的是自己。也因此对李鸿章的评价极具争议,有的人认为他虽然领导了洋务运

  • 他是民国最后的贵族,一人捐半个故宫,晚年换病房被告知级别不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民国最牛的老人是谁,溥仪最后一次回故宫真实视频,民国四公子捐了半个故宫

    爱国家、爱民族,费尽心血一生为文化,不惜身家性命。——宋振庭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群独特的人会被历史所铭记,而其中有那么几个总是会被大家归类到一起。诸如像战国四公子,每一个在当时都算赫赫有名,也是他们各自国家贵族的代表。除了他们之外,其实在近代民国时期也有“四公子”,可能相对来说大家不是那么了解

  • 慈禧那颗价值近8亿夜明珠,如今落入一美国大亨之手,拒绝归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导语:提起慈禧太后,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光绪皇帝驾崩之后,后一天慈禧也离开了人世。而我们记得最清楚的,不是慈禧只做了一天太皇太后,而是这个女人掌握着清朝几十年的大权。她垂帘听政几十年,却在死前留下了后宫不可干政的遗言,让大臣们面面相觑。而我们也知道,慈禧一生享尽荣华富贵,最喜欢奢靡的生活,她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