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禄山发起安史之乱,却为何说唐玄宗没错?实情令人感叹

安禄山发起安史之乱,却为何说唐玄宗没错?实情令人感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427 更新时间:2024/2/4 10:38:42

秋风萧瑟,一片不高的小土坡上正坐着一个肥头大耳的胖子,从身边拥簇的士兵看出,此人身份很不简单,不一会儿一个青年缓缓走来,在胖子身前停住,轻声唤道:“父亲”。

胖子抬眼一看,是自己平日里最喜欢的儿子安庆绪,他指了指旁边的黄土地,示意安庆绪坐下。安庆绪倒也没有推辞,作为胡人,平日里没有那么多酸儒的繁文缛节,一屁股就坐在了黄土里。

胖子不再理他,转头望着长安的方向,眼神中说不出的玩味,安庆绪倒是有些急躁,陪着他的胖子父亲沉默了一会儿,才有些小心翼翼的试探道:“父亲真要行代唐之举?”声音小到只有这个胖子能听清楚。

胖子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情绪好像被忽地唤醒,有些感慨的说道:“多好的一个盛世啊,恐怕再没有一个王朝可以超越大唐的盛况了。只是可惜了,可惜了了。”

安庆绪明显跟不上他父亲的思维,只是唯唯诺诺地听着,这胖子此刻开了话匣倒也不在吝惜自己的口舌,又说道:“长安有个不得志的书生,好像是姓杜,写了一首诗挺有意思,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这首诗明显是厌战的。

“我们这位伟大的圣上,有了这偌大的疆域还不满足,每年仍旧鼓动边军发动战争,内有盛世,外欲开僵,他这是要做古来无双的第一皇帝呀。”

安庆绪听到这里不由的点点头,他们的这位唐玄宗自登基后,确实励精图治,一改府兵制那种半兵半民的军队体制,从而改由募兵制,也就是说由朝廷出钱,养职业的军人。

后来还不觉得省事,干脆设立一个边区,由节度使掌管军队以及在当地筹措军饷。这个制度对于安庆绪来说是对的,大唐能连战连捷确实是这一制度的创新所带来的不可思议的效果。

但安庆绪知道,这个制度虽然能最大化大唐军队的战力,但同时,所谓的节度使却军权、财权俱全,一旦发生叛乱,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他不相信唐玄宗看不到这一点,所以问道:“父亲,自古拥兵自重乃是皇家大忌,从西汉霍光行废立之举可见一斑,为何陛下还要设立节度使?”

胖子终于有些神色满意的看了眼自己的儿子,这才说道:“我所有边军节度使加在一起也不过49万,他唐朝中枢就有13万人马,除非所有的边军都反,以13万人马控制局面还不是易如反掌。”

说完这些,胖子猛地站起,看着大唐的最中心,喃喃说道:“李相(李林甫),对不住了,今杨国忠不死,我安禄山永无宁日,时不我待啊。”

公元755年年底,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悍然反唐,这是在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鼎盛时期的大动乱,与朝代末期各种矛盾积累爆发后的动乱不同,可笑的是却有了相似的结果,安禄山大军一路高歌猛进,攻破两京,一时间声威大震,建立了伪燕政权。

而我们的那位,大唐开元盛世的缔造者唐玄宗不得不仓皇而逃,他此时此刻才从自己的故事里惊醒,他以为大唐如此盛世,怎会有人叛乱,怎会有人敢叛乱!

都怪李林甫,说什么重用胡人可以打击世家大族,这下倒好,一口气给了这个胡人三个节度使,没想到竟调转枪头,杀到自己主子头上来了,

说明:台台君其实想用心中构造的故事来讲述安史之乱发动的因素,杨国忠上台排斥胡人将领为表面因素,所以就没写进自己的故事里。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安禄山上升无望,甚至富贵不保,不造反还等什么?

而唐玄宗其实也没错,他要做千古一帝,自然要一改府兵制的弊端,只是他在长安所听到的都是胜利的捷报,他哪里想得到,这些带给他胜利的利剑其实是双刃的。

一手给了安禄山这些胡人将领无限权力的李林甫有错吗?其实也没有,他心中最大的敌人并不是边军,而是从初唐就一直打压的世家大族,这才是宰相心中的心腹大患,对于十分谨慎的李林甫来说,安禄山这样的人,能给他偌大的权力,他还不忠心耿耿吗?

安史之乱并一个皇帝年老昏庸,沉迷女色的故事,这其实仅仅只是自己养了一条凶猛的恶犬,忽然有一天咬伤自己的故事。

参考:《安禄山叛乱的背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女子效仿武则天自称皇帝,建立庞大后宫,留下一段令人唏嘘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吴必虎生于1951年,年轻时曾参加过文化大革命的工作。后来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982年出狱后开始在滨州市供销合作社工作。由于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被厂领导重用,并被选为市人大代表。 1986年4月,吴必虎在一个晚会上偶然接触到一本有关唐朝女皇帝的书,被书中女皇帝所展示的威严与权势所吸引,便开始萌发

  • 老版《三国演义》,关羽牌位上写的“五虎大将”有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有了网络机顶盒之后,看剧太方便,近期又把1994版的《三国演义》调出来看了个过瘾。好像是第60集,关羽大意失荆州后,不得已败走麦城,被东吴斩杀。刘备率众在成都哭祭,牌位上写着两行字:汉寿亭侯和五虎大将,初看也没什么,演义嘛,还不都是靠虚构活着的,但如果较个真,细琢磨一下正史里的记载,这种写法需要推敲

  • 为什么唐朝之后,中国再没有出现长达百年的乱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周朝分崩离析,战国乱了近300年(公元前475-公元前202),到西汉才算真正安定;东汉从黄巾起义(公元184年)开始天下大乱,到唐朝建立(公元618年),期间虽然有过短暂的和平和统一,但是“乱”是主旋律,这一乱,就乱了近五百年。唐朝自黄巢攻陷长安(公元881年),到赵匡胤建立宋(公元960年),期

  • 曹操征战多年,他的兵是从哪来的?简述三国兵力的5大来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在各个时期的兵力,三国时期曹操士兵最多时有多少,三国时曹操的兵力

    当然,战争的打响不论何时对于百姓而言,都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所以当曹操平定北方后,中原地区的人口和东汉时期相比也减少了很多。那么曹操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他的兵力究竟来自哪里?本文简述三国兵力的5大来源。募兵是当时招募士兵最常见的一种办法,也就是说只要你足够有钱,就可以招募到大量士兵。不过通过这种办法召集

  • 历史典故:你知道老公老婆的由来吗?唐朝时候就有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不然,老公老婆的称呼在我们大陆古以有之,明清时期的通俗小说的行文当中,经常出现,女子称男子为老公,男子称女子为老婆的说法。比如水浒传,红楼梦当中就有,不信的话,你可以仔细地翻看一下书籍,来验证一下。其实早在唐代,这个称呼就有了,只是现今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而已,那么老公老婆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呢?这还得

  • 东汉董承怎么死的,董承为为何死于曹操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董承简介,董承之死,曹操和董承谈话

    董承怎么死的历史上关于小人物的记载都不会太多,一则对整个历史发展没太大的影响,二则是人们的关注重心都会放在大人物上,没有时间聚焦小人物。三国中便有很多这样的小人物,人们不会关心他们的出生,自然也不会关注他们的死亡,董承是三国中的典型小人物,那么董承是怎么死的,在历史资料中关于董承是怎么死这个问题是如

  • 200斤女孩扮演杨贵妃,被嘲“伤害唐朝审美”:停止身材羞辱吧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就有一位姑娘借着杨贵妃的故事走红了。01几年前的王宇,因为生病,服用含有激素的药物,从而体重飙升至200斤。2023年偶然一次机会,她身穿汉服在西安城墙下拍了一组写真,圆润富态的外形看着亲和力max,也颇贴近人们对唐朝审美“以胖为美”的认知。突然走红的王宇,开始经营自己的微博,取名“杨贵肥本妃

  • 唐太宗放400名死囚回家探亲,秋后问斩,第二年结果如何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太宗晚年后悔杀兄弟,唐太宗晚年出现的冤案,唐太宗释放390人死囚

    可是,这400名死囚回家探亲的结果如何呢?很不幸,绝大多数死囚都没有能够获得改变命运的机会。在他们被释放回家的不到一年时间内,就有200多人又犯罪被逮捕,而最终,有近百人被处决。这个数据不能不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说明这些犯人也许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他们的错误,也许是生活所迫、环境所限,很难摆脱原有的困

  • 杨广复仇:他只放了五个人,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被赦免的人中有四个是因为他们通知了朝廷的情报部门并抵制了反叛派的行动。这些内线士兵向杨广表明了他们对朝廷的忠诚,并警告了皇帝即将如何遭受攻击。这让杨广得以提前知晓信息,做好防范措施,确保自己的安全。但这仅解释了赦免的四名囚犯之中的一部分。那么,为什么其他21人没有得到释放呢?事

  • 历史上传奇的战役中126名将领陪李世民征战天下为何四人被保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这场战役的发生地点是现今的湖北、河南交界处,即新阳镇。当时,唐高祖李渊已经去世,李世民获得了他父亲的传位并摆脱了自己的兄弟们的威胁。然而,这场战斗却成了确定李世民能否稳定掌权的决定性时刻。面对他的主要对手,有两位诸侯-王世充和李密。他们都拥有庞大的军队,可以媲美李世民的实力。这次胜负关系犹如天平,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