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魏很少进攻蜀汉的原因是什么?

曹魏很少进攻蜀汉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527 更新时间:2024/2/13 14:14:34

曹魏很少进攻蜀汉的原因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一、汉中争夺战的胜利,奠定了蜀汉的立国基础。

在建安十九年的时候,刘备经过长期的征战,终于占领了成都。而与此同时,曹操占领了陇右。第二年,曹操率军攻打汉中的张鲁。同年十一月,张鲁投降,曹操占领了汉中。在曹操占领汉中后,他的手下劝他趁势攻打西川。曹操心里担忧关东的局势,没有采纳这些人的建议。他留下夏侯渊镇守关中,自己率领主力返回关东。

刘备的手下中,有很多人都看出曹操占领汉中,对西川十分不利。他们多次劝说刘备夺取汉中,其中法正的建议被刘备采纳。刘备先是派部将攻打汉中,遭到了挫折。于是,刘备亲自率领主力发动了汉中之战。

刘备在汉中之战里,也是艰难万分。他给诸葛亮写信,向诸葛亮求援发兵。诸葛亮当时对此十分犹豫,因为大战之后,西川的百姓也十分疲敝。他向杨洪征求意见,杨洪直截了当的回答他说,“汉中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诸葛亮采纳了杨洪的意见,全力支援刘备,这才取得了汉中之战的胜利。从杨洪的话里,我们可以知道,汉中对益州的重要性。正是刘备夺取了汉中,才使得蜀汉有了立国的基础。正是蜀汉占领了汉中,才将曹操的势力驱逐至秦岭以北,使得蜀汉拥有了必须的战略纵深。

二、曹魏对蜀汉的两次进攻。

第一次进攻是在诸葛亮发动对曹魏的第二次北伐后,曹魏对蜀汉发动了报复性进攻。这一次进攻的发起者是曹真。当时曹真因为前两次抵抗诸葛亮的功劳,被曹睿封为大司马。曹真在此后,便向曹睿建议讨伐蜀汉,得到了曹睿的应允。

曹真将魏军兵分三路,一路由自己率领,从长安入子午谷,另外以偏将率军一部入斜谷。第二路由司马懿率领,从南阳溯汉水西上。第三路由张郃率领,自陇西南向建威以攻白马关。这三路的主要目标都是汉中。

曹魏第二次对蜀汉的进攻,是在曹爽专权之后。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曹爽与夏侯玄一起,征发关陇的兵力,向蜀汉发动了进攻。这一次进攻与上一次一样,被王平率领的蜀军阻击在兴势山下。曹魏的军队在蜀军严密防守的山险前,进退两难。在加上道路险阻,后勤无法保障。最后,遭受了巨大损失的魏军只得撤退。这一仗,史书上记载,曹爽失亡甚众,关中为之虚耗。

三、汉中争夺战的后遗症。

我们从历史上的记载可以看到,曹魏对蜀汉的进攻,都在汉中北部的山区遭受了挫折。蜀军利用秦岭天险,将魏军阻截在山险之间。魏军辗转于蜀军的堡垒要塞之间,进不可攻,退不可守,最终只能撤军了事。

蜀汉的这种防御体系,来源于当年的魏延。魏延在被刘备提拔为汉中太守的时候,就豪迈的对刘备说,如果曹操亲自率领全军前来,就阻止他的进攻。如果是其他偏将率领十万人马前来,就全部消灭他。在曹魏的两次进攻的过程中,验证了魏延的决策。兴势之战中,曹爽的十几万魏军,险些全军覆没在魏延构筑的防御体系前。

魏军之所以不轻易发动对蜀汉的进攻,最大的原因就是秦岭天险。而对秦岭天险的畏惧,则主要来源自汉中争夺战。当年曹操在夏侯渊战死后,亲自率领魏军主力驰援汉中。可是在汉中争夺战中,面对凭险固守的刘备,曹操也一筹莫展。最后,曹操只是救出了汉中的败兵,撤回了关中。

曹操的这一次失利,给曹魏上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曹魏阵营中,曹操被公认为最能用兵的人。连曹操都不能夺取汉中,那么其他人夺取汉中的希望更是渺茫。因此,在对蜀汉用兵的时候,汉中北部的天险,就成为反对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可以看做是曹操汉中争夺战的后遗症。

在曹睿制订曹魏的战略方针时,他采纳了孙资反对向蜀汉用兵的意见。孙资的主要理由是汉中地势险要,当年曹操攻打汉中,是先遭遇危险才获得了胜利。在汉中争夺战中,曹操救出汉中的军队后,经常说南郑是一个天狱,中斜谷是五百里的石穴。曹操认为那里的地势过于险要,能够救出夏侯渊的军队就已经十分不容易了。

因此,孙资建议,对蜀汉采取防御战略。曹魏对内则发展生产,恢复经济,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曹魏对蜀汉的总体优势会越来越大。到那个时候,曹魏再发动讨伐蜀汉的战争,会水到渠成。

四、蜀汉成也汉中,败也汉中。

在这一次讨伐前,曹魏内部很多人依然对这一次讨伐持有反对意见。司马昭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将军队主力交给他不信任,但是坚信伐蜀必将成功的钟会。曹魏兵分三路,西路由邓艾率领,中路由诸葛绪率领,负责绊住在沓中屯田的姜维,东路主力由钟会率领,兵分三道,分别由斜谷、骆谷和子午谷三道并进,进攻汉中。

在过去蜀汉的防御体系中,汉中北部山区是防御的重中之重。自魏延时起,蜀汉在那里依托山险,构建了一系列的堡垒要塞,形成了一个完善的防御体系。当魏军进攻的时候,这个防御体系能够将魏军阻击在山险之间,让他们进退两难,只能撤退。

可是当姜维掌握兵权后,他放弃了这个防御体系,采取了开门揖盗的方针。他放魏军进入汉中,自己的军队则坚壁清野,防守各个要点。这样,魏军进无所据,野无所掠,最后只能撤退。在这个时候,蜀军再进行追击,就能获得巨大的战果。

但是,姜维的这种做法,完全是出于他的一厢情愿。他根本就无视蜀魏双方的军事实力差距。而且,在曹魏进攻之前,姜维还将蜀军的主力拉往沓中屯田,使得汉中实力空虚。结果,钟会的魏军轻易的就夺取了汉中,并占领了阳安关,打破了姜维的战略。

虽然姜维抢占剑阁,暂时稳定了局势。可是西线又露出破绽,被邓艾偷渡阴平,袭取江油,在绵竹打败诸葛瞻的蜀军,直逼成都城下。刘禅在走投无路之下,只得投降,蜀汉因此灭亡。这个时候,姜维和他的部下虽然不甘心,可也无可奈何了。

结语:

曹魏决定对蜀汉采取防御策略,集中精力和时间进行恢复生产,休养生息。这样,双方的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越来越大。最终,曹魏凭借强大的实力,发动了灭蜀之战,一举灭亡了蜀汉政权。

在这一次灭蜀之战中,姜维一厢情愿的制订自己的防御策略,轻易的放弃汉中天险。这是蜀汉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双方实力相距巨大的情况下,放弃自己的优势,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事实证明,蜀汉占有汉中,就能够生存。如果失去了汉中,蜀汉就必然灭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上位后一年只休息几天 雍正的孩子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清代雍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雍正皇帝是工作狂,天天加班全年只休几天,他的孩子都是咋生的?虽然因为清代统治者夜郎自大,所以才使得晚清时期,中国受到列强欺负,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清代的几位皇帝,全部都是勤政的皇帝,其中最勤快的皇帝当属是雍正皇帝,此人的勤快在整个封

  • 刘盈死后为什么不是他的儿子继位?而是他的弟弟刘恒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盈,汉朝,历史解密

    在封建王朝,帝位的传承一般都是父死子继,如果没有儿子,才会勉强考虑兄终弟及。但史书记载,汉惠帝刘盈有6个儿子,为何在他去世后,皇位却传到了他的弟弟刘恒手中呢?(刘盈剧照)刘盈是汉高祖刘邦和吕雉的嫡子,因此在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他顺理成章地被立为太子。一个强悍的母亲,必然会有一个荏弱的儿子。吕雉和刘邦

  • 历史上徐达被朱元璋赐蒸鹅自尽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徐达被朱元璋赐蒸鹅自尽是真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民间一直有一个说法,明代开国第一功臣——徐达大将军是被朱元璋害死的。朱元璋是怎么害他的呢?徐达晚年背上上了一个毒疮,需要禁食酒肉,而朱元璋则故意赐给他蒸鹅吃,徐达知其意——这是上位

  • 汉水之战时徐晃为何会栽跟头?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汉水之战,是三国时期发生在汉中地的一场战斗。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徐晃是曹魏五子良将,在正史记载中,徐晃颇具军事才能,统兵作战是非常厉害的,官渡之战时,徐晃就曾率兵烧毁了袁绍的运粮车,给袁绍军以重创,立下的战功最多。关羽绝北道时,徐晃与满宠在汉津与关羽决战,襄樊之战时,徐晃救援樊城,率

  • 汉昭帝刘弗陵在位短短的时间里有着什么政绩?他是怎样一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弗陵,汉朝,历史解密

    《云中歌》中的刘弗陵,温柔、正直、善良,是个妥妥的大暖男,但是历史上的他却和电视剧中的他判若两人。汉昭帝刚刚登基,便沉迷于享乐,一度让辅政大臣(其实就是全职保姆)霍光感到压力山大。为什么呢?因为汉武帝临终前将刘弗陵交给了他,拜托他好好辅佐年仅8岁的小皇帝刘弗陵。就因为刘弗陵年龄小,就算鄂邑长公主嫁出

  • 明明有很多结亲的选择,为何宇文邕挑中了杨坚的女儿作为儿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宇文邕,即北周武帝,他在当时有很多结亲的选择,但是最后却挑中杨坚的女儿做自己的儿媳,为什么会这样呢?宇文邕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给隋文帝杨坚的评价是“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值周宣帝早殂,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遂安坐而攘帝位”。可以说隋文帝能够轻易篡夺北周的江山,他在北周的特殊身份(北

  • 鄣国:姜尚受封于齐,是为齐太公,鄣国被齐太公收为附庸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鄣国,周朝,历史解密

    鄣国大概起始于前11世纪,灭于前664年。西周初,姜尚(姜子牙)受封于齐,是为齐太公,鄣国被齐太公收为附庸国。后来,鄣国被姜齐君主分封给了姜虎[齐太公(姜尚)之曾孙、齐丁公(姜伋)之孙、姜隐之子]。公元前664年鄣国被齐国所灭,末代国君鄣胡公被杀。鄣国故址在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接山乡障城村一带。鄣国

  • 古代人是怎么腌制咸鱼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人是怎么腌制咸鱼的?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食盐看起来平平淡淡,但在古代却是决定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它对农业社会的价值,不亚于石油对工业社会的价值。据《说文》记载:生者称卤,煮成者称盐,20世纪50年代福建出土的煎盐器具,说明我国早在5000年前的炎黄时代,就已能通过海水煮盐。我们都

  • 三星堆文化与夏朝有什么关系?哪一个是传播主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星堆文化,新石器时代,历史解密

    就三星堆文化与夏、商文化的关系而言,多认为是夏文化或商文化的传播,或其分支。学者们一致认为三星堆文化陶器、封口盉、鬶、觚、高柄豆,铜牌饰、铜铃,玉戈、玉璋等都与夏文化有渊源关系,而且后者是源,前者为受后者影响所致。如果撇开两者可能存在的深层次关系不谈,仅从三星堆文化与夏文化之间表层的文化传播关系来说

  • 大明朝为什么被称为“白银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大明朝为什么被称为“白银帝国”?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随便走进一家珠宝行,各类银制珠宝定会充斥你的双眼,不同于现在白银通常被充作装饰品,古时的白银还具有一定的货币属性,特别是在大明王朝,白银更是成为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的主流货币,故此大明也有白银帝国之称,这要放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