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47年前李鸿章创办一家公司,如今大街上四处可见,市值达9734元

147年前李鸿章创办一家公司,如今大街上四处可见,市值达9734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689 更新时间:2024/1/17 17:03:39

在那个大清帝国风雨飘摇的年代,五洲万国人士,基本只闻李鸿章之名、只见李鸿章之面,而未尝与当时的皇权统治者以及其他大臣有过接洽。可以说,李鸿章是当时中国唯一一个有能耐与列强争长短的人。

但当李鸿章代表大清帝国签下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时,很多国民却“将中国失政尽归于李鸿章一人”,使其被戴上了“卖国贼”的帽子。而执政误国的大臣,以及四万万放弃国民责任之人,却都得以推脱罪责。

不管李鸿章在历史上的形象如何复杂与多变,其主持和参与了中国数个“第一”的事实是不可遗忘的。我国第一批军事工业的组建,第一批民用企业的创办,都是李鸿章在“卖国”罪名下最切实、最不容辩驳的成就。

而其中他创办的一家公司,还在147年的时间里发展壮大到大街上四处可见,如今市值更是到了9734亿元。

李鸿章

1823年,李鸿章出生在如今的安徽省合肥市一带,是县学优廪生李文安与其妻李氏的第二个儿子。

六岁的时候,李鸿章开始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少年聪慧的他,先后派名士为师,攻读经史,打下了扎实的学问基础。

从秀才、举人到进士,李鸿章用了七年的时间。23岁进入官场的他,早在求学赶考中有了广泛的交游和开阔的眼界,结识了一大批后来在官场上始终保持着密切而特殊关系的“同年”,以及还头贴拜在了湖南大儒曾国藩门下,奠定了他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

入朝为官之初,李鸿章一直在翰林院就职,是典型的文官。等到1853年,太平军占领安庆、杀死巡抚的时候,李鸿章才因怂恿工部左侍郎吕贤基上奏,而在其被任命为安徽团练大臣后,迎来他“以书生带兵”的人生转变。

而数年的团练生涯,也让李鸿章开始意识到,为将之道,不在一时胜败,也不应逞匹夫之勇。这对他中年、晚年时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而在这期间,李鸿章凭借其明快果断的作风,以及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逐渐得到了曾国藩的重用,成为了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左右手。

后来,由于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清政府失去长江下游地区最后一支主力,李鸿章应曾国藩之命,开始招募和组建淮军。这也使得他的身份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从曾国藩手下的幕僚,转变为了清朝统治集团重要的一员,李鸿章开始在军事上取得独当一面的指挥权。而后来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带领淮军独立进行三次恶战,并成功守住上海的举动,更是让中外人士对他、对淮军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而在上海站稳脚步之后,李鸿章也开始了他在人事、军制、军费、对外关系上的种种措施。

人事上,他开始罢免媚外过甚的买办官员,起用务实肯干的洋务派官员;军制上,他为淮军装备洋枪洋炮、雇请外国教练训练新式军队,同时通过招降纳叛、兼收并蓄,逐渐壮大了淮军的实力与规模。

而在军费上,他设立了“关厘分途,以厘济饷”的制度,通过层层添设厘卡,确保了淮军军饷来源。对外关系上,他还利用国际上的关系,巧妙平息了军队中的闹事事件,还使用计谋解散了常胜军。

可以说,他在清朝统治集团中的地位,通过这些举措进一步得到了巩固。

而在平定天国后,李鸿章也做出了与曾国藩截然相反的举动。相比担心功高盖主,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故而执意遣散湘军的曾国藩,李鸿章看到了国内“靖内寇”和“御外侮”的需要,主张保留湘淮军。

在平定太平军后,李鸿章也在平定捻军与回民起义等军事行动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在军事取得胜利的同时,洋务运动也在曾国藩、李鸿章的倡导下,开始渐次开展。

洋务运动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李鸿章与地方代表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中央代表恭亲王奕发起了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自强”,李鸿章的“变法”也是从“自强”开始。

主张“练兵以制器为先”的他,先后创办了包括江南制造局在内的三个我国近代早期军工企业。随后,李鸿章还引进西方设备,开始在国内进行近代化生产。

但随着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责任更重,见识更广之后,他对中国积弱不振的认识,就发生了变化。

他开始得出“必先富而后强”的认识。而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洋务运动开始从“自强”转向“求富”。他也在继续筹办军事工业的同时,将学习西方的重点转移到了民用工业上。

在这之后,一系列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的民用企业,就在李鸿章等人的督办下陆续创立,经营方针也逐渐从官督商办转向了官商合办,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象征着中国近代化的开始。

轮船招商局

而在这一系列民用企业中,最值得一提的有中国近代第一家也是最大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

轮船招商局是李鸿章在同治十一年,也就是1872年底的时候,抓住时机督办创立的。

当时中国航运业基本已经全部在外国人的掌控之中,清政府担心接下来就连基本的漕粮运输都要受制于人。清楚上级心思后,李鸿章就立刻写下了《试办招商轮船折》并上奏朝廷,终于得到了朝廷关于建立自己的运输公司的批准。

而“官督商办”的口号,也是在这种情况下,由李鸿章提出的。在这种口号下,建立起到民用企业由商人合股,最终资本也归商人所有,但企业须在政府监督下运行。这也在成就了轮船招商局之后,陆续成就了其他的民用企业。

将近两个月后,轮船招商局在上海开始了正式营业。除了承揽朝廷一半运输需要外,轮船招商局随后还开展了客运业,陆续在如烟台、香港、汉口、天津、福州、广州等地区设立了分局,逐渐打破了航运市场由外国人垄断的局面。

而除了运输业外,轮船招商局的业务也逐渐扩张到其他板块,如保险业、银行业等等。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得到了1300多万两的盈利,分局更是从中国开到了亚洲其他国家。

后来,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轮船招商局也在1929年被民国政府接管。而新中国成立后,其也先后演变为中国人民轮船总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1987年,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迎来了更大的机遇。这一年,它获准创立了未来在中国家喻户晓、甚至成为了世界五百强企业的招商银行。

小结:

李鸿章主导下的洋务运动没能使国家真正走出困境,但其创办的第一批中国近代企业,开辟了中国近现代化的道路,对中国近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在其期间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也在147多年的时光中逐渐发展壮大,其旗下的招商银行更是发展成了市值9734亿元的大企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会做官的人,城府有多深?看李莲英给慈禧梳头的故事,思维大提升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李莲英是慈禧时期的总管太监,陪伴慈禧近五十三年,盛宠不衰,慈禧甚至打破“太监品级以四品为限”的皇家祖制,封李莲英为正二品总管太监。《奴才小传》里还说,李莲英甚至可以和慈禧并坐听戏;宫里给慈禧做的点心,要是碰到李莲英喜欢吃的,慈禧往往会自己少吃,或者事先拿出一些,专门留给李莲英。李莲英作为一个封建王朝

  • 隆裕皇后,为何始终未得光绪恩宠?晚清宫女荣儿,道出其中内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各个封建王朝,每一位皇帝都会设立属于自己的皇后,只不过这皇后的人选并不一定是自己所爱的女人,因为当朝的皇帝必须考虑各大家族之间的利益,也要考虑到政权的稳固,所以这皇后的位置很可能是皇室与另一个大家族联姻所选择出来的女子。纵观历史,不少王朝皇后都是这样的角色,在这其中就有一位清朝时期的皇后,她就是光

  • 对于《明史》中万贞儿的描述,乾隆都看不下去了,还写论文做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而历朝历代,有这么一位皇帝,他没有选择那些达官贵人的子女,而是立一位宫女为贵妃,并在未来的一生都独独宠爱她。这名女子便是万贞儿。万贞儿的贵妃之路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而在面对女大十七的时候,又该怎么说呢?明宪宗朱见深就爱上这样一位与自己母亲同龄,大了自己十七岁的女子,关键他一直没有嫌弃这个女人

  • 此人很牛,做生意从不吃亏,儿子是民国总统,孙子更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蒋肇聪道光二十二年壬寅十月初八日未时出生,这个人非常精明,20岁出头就从他的父亲蒋斯千手里接办玉泰盐铺,为了拓展盐铺业务,他还兼营菜饼、石灰等,为了增加势力,他还与其他有实力的商家合伙,克服陆运交通不便,租用木船运货,自宁波溯奉化到萧王庙,再用竹筏沿着剡溪至溪口。很快他晋升为溪口镇十甲富户之一。他有

  • 其实纪晓岚,刘墉跟和珅比都不够格,唯独他让和珅忌惮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刘墉一生起起落落,在朝中的地位跟和珅就没得可比,唯一牛气的是因为有个好老爹,刘统勋才是乾隆的大红人,相比较和珅,他还不够格,更不用说在朝堂上奚落和珅了,纪晓岚也是,相反,历史上的纪晓岚比和珅大很多,他们两其实是忘年交,纪晓岚经常充当别人与和珅矛盾的协调者,所以跟电视剧不太一样。可是这一位,确确实实是

  • 实拍民国美女:穿泳衣,戴墨镜,抽水烟,打扮时尚不输现代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民国三十八年是哪一年,民国服饰美女图片,民国珍贵宫廷图片

    看过《少帅》张学良这部电视剧的,应该对里面的表嫂有印象,打扮时髦,身材妩媚,迷了多少男人的心。而历史上民国时期的女子到底是不是如电视里那样漂亮呢?从这第一张图就可以看出当时的富家女还是很有女人味的。而且日常生活中,民国的女孩子也的确如电视剧里一样,没事了打打麻将,消遣一下。当时也有“女汉子”,从这张

  • 精明的商人!让清朝最后一个皇上溥仪死后继续为自己服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作为一个平凡人来说,溥仪的一生都可以说是在颠沛流离之中度过的,与清朝,日本,民国都打过交道,最终还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之中,这种大起大落,如果是换作了另外一个人,可能早就已受不了,一命归西了,但是溥仪却都挺了过来,这个人还是有着自己独到的地方的。时间到了1967年10月17日,溥仪最终走完了自己

  • 李莲英伺候慈禧“方便”,完事后慈禧冷冷道:你比安德海差远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宦官最早出现于秦朝,这是皇帝为了防止男人淫乱后宫而专门设立的一种制度,而宦官在皇宫的地位如同奴隶,什么人才愿意当太监呢?其实这些人大多来自穷人家,那时候生产力低下,如果遇到个天灾人祸,很多人家根本就无法活下去,为了生计进宫阉割当太监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一人进宫养活全家,李莲英就是如此,他8岁就进宫跟

  • 89岁驾崩的乾隆,到底有多长寿?再活4年,就能见到末代皇帝一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世间万物盛极必衰,自乾隆帝晚年开始,清王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一直到晚清时期,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而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更是众所周知的人物。从康乾盛世到清王朝覆灭,乾隆与溥仪生活的时代相差百余年,但是令人惊奇的是,乾隆却差点就见到了溥仪的同辈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乾隆的长寿俗言道:“人到七十古

  • 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清朝宗室为何没人能成功挽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宗室,国家,挽救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1636年,汉满蒙三族共呈劝进表,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清朝是以少数统治多数的朝代,为了巩固满族的统治,据说对皇子们的教育相当上心,清朝皇子的学习生活可以算是历朝历代最苦的。从努尔哈赤时期的八大贝勒到康熙晚年的九龙夺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