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人民解放军称谓的由来

中国人民解放军称谓的由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117 更新时间:2024/1/2 12:01:00

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光辉战斗历程。然而,时至今日,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究竟最早始于何时,使用情况如何,其历史根据是什么,在党史和军史界仍说法不一。

1、“解放军”称谓由来的几种说法

“解放军”称谓最早始于何时?一种意见认为,最早是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少奇于1944年9月22日在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上提出来的,他指出:除成立解放区联合委员会外,还可成立“解放军”,八路军、新四军的名义已经不适用。10月7日,在讨论组织河南军区问题时,刘少奇又提出:河南军区受延安指挥,以河南人民解放军的名义出现。从而认定这是最早提出解放军和人民解放军的称谓问题。另一种意见认为,人民解放军的称谓首次出现在中共中央军委于10月14日致新四军第5师的电中,指出:从陕北派两个老团并大批干部进入河南活动,建立河南人民解放军,为解放河南而斗争。也有的意见认为,最早是由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总司令朱德于1945年8月11日,在抗日战争时期全面反攻阶段的受降命令中,提出了山西解放军的称谓。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包括各路解放军和山东解放军等称谓,虽在抗日战争后期提出,但未正式使用。这些观点,均值得商榷。

2、刘少奇最早提出“解放军”的称谓

据现已查到的文献档案资料记载,关于解放军的称谓问题,最早应出自刘少奇于1944年8月20日在中共中央军委高干会议上的发言。他说:“正规军、游击队合起来叫解放军,或加之为国民革命军解(放军)。”这是迄今为止,所见文献档案资料中第一次出现解放军的称谓。在抗日战争战略反攻阶段,继刘少奇和中共中央军委较早提出解放军的称谓后,比较集中的是泽东于1945年8月9日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和解放区军民展开全面反攻以后。8月11日,朱德提出“山西解放军”。8月13日,《解放日报》发表《当前的紧急任务》的社论,多次出现“解放军”的提法。《解放日报》作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应视为这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第一次公开的提出了解放军的称谓。8月26日,在《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中,又一次正式出现“解放军”的提法。

这一阶段,不仅提出了解放军的称谓问题,而且在华南人民抗日游击队和八路军山东军区中开始正式使用。1945年1月19日,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成立。1月20日,以挺进粤中的中区纵队一部为基础,正式成立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8月15日,八路军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荣桓等提出部队番号改称“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机关称山东解放军总部。19日,中共中央军委复电同意后,山东军区所属部队统一改编成山东解放军8个师、12个警备旅。由此不难看出,在这一阶段,解放军的称谓,不仅公开正式提出,而且也使用了。但这时解放军称谓的提出和使用,是极不规范的,很不一致,没有一个统一的改编命令和时间。有时是八路军、新四军和解放军并用,有时是八路军和新四军统称解放军。就解放军的称谓而言,有时称解放军,有时称人民解放军,有时称人民抗日解放军,有时则称国民革命解放军,有时冠以地名,或称山东解放军和山西解放军,或华东人民解放军。

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国共两党进行了长达40余天的重庆谈判,其焦点是人民军队整编和解放区政权存在的问题。为了战略和政略上的考虑,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没有继续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提出和使用解放军的称谓。

3、“中国人民解放军”称谓的第一次提出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防御阶段后,人民解放军的称谓重新提出,并且出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提法。9月12日,《解放日报》社论中,再次提出“人民解放军”的称谓。随后,新华社和毛泽东发表的文章中,也多次公开出现人民解放军的提法。10月3日,《解放日报》在《为实现一月停战协定及政协决议而斗争》的社论中,第一次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

从1944年至1947年上半年,人民解放军的称谓经历了一个提出——中断——再提出的过程。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是一个名称的改变、是一个单纯叫什么的问题,而是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首先,为了适应由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到国内解放战争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的需要。在抗日战争战略反攻阶段、中国军民即将取得最后胜利和国共两党两军矛盾突出时,开始提出和使用解放军称谓。当国共两党两军关系缓和、重庆谈判开始后,人民军队则中断了解放军的称谓。在国共两党和谈关系破裂、全面内战爆发后,人民解放军的称谓再次出现,并且逐步趋统一。其次,是由新的军事战略转变所决定的。从抗日战争的战略反攻阶段到解放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人民军队实行了由游击战为主到以正规战为主的新的军事战略转变。随着作战对象和作战形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军队组织形式和名称的变化。再次,是人民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各战略区野战兵团的迅速组建和扩大,部队正规化建设的趋势不断加强,集中性和统一性的要求逐步提高,这不仅在指挥关系和编制体制方面反映出来,而且在称谓的规范和统一问题上也得以体现。从加以多种前提的解放军,逐步统一为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为了夺取全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48年9月8日至13日,召开了扩大会议,提出要建设500万人民解放军。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这次会议的精神,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军委于11月1日作出《关于统一全军组织及部队番号的规定》,指出:人民解放军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部队三类。野战部队的“野战军现时分为四个,以地名区分,即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各步兵兵团、军、师、团,各骑兵师、团,各炮兵师、团等,一律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作为地方部队建制的军区,其“第一级军区(即大军区),现有五个,以地名区分,即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中原军区,华东军区,东北军区,华北军区”;“第二级军区,现有三个,亦以地名区分,即中国人民解放军晋绥军区,豫皖苏军区,冀热辽军区”;游击部队,则依情况需要和可能由各地军事机关自行组织。随后,全军进行了统一整编。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标签: 近代历史

更多文章

  • 目睹毛泽东开国大典全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近代历史

    开国大典 我是1949年3月正式调到毛主席身边任卫士的。半年后,我有幸作为工作人员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活动。从10月1日早上6点多钟到10月2日早上8点多钟,我在主席身边值班,目睹了开国领袖毛泽东在这段时间活动的全部情况。我是28日接到通知的,领导指定卫士组的李银桥和我跟随毛主席登天安门参加

  • 传盛光祖曾祖父系清朝末位“铁道部长”盛宣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近代历史

    盛宣怀 据中国警察网综合报道 石家庄同城会官方微博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末任铁道部长盛光祖表示‘解散铁道部没有遗憾,一切为了铁路好。巧合的是,其曾祖父盛宣怀也是末任‘铁道部长,历史会重演吗?”接下来,笔者将带你走近盛宣怀。盛宣怀,出生于江苏常州,清末的一个

  • 60年来美国对台湾的所有援助详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近代历史

    1、朝战前美国虽然想过放弃蒋介石,但从未中断对其援助国共内战时,美国曾给过国军不少援助,但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崩溃并败退台湾,美国产生了放弃蒋介石的想法,因此暂时停止了1948年《援华法案》中对国民政府的军事援助,杜鲁门甚至在1950年1月宣布不以武力援蒋保台。尽管如此,从蒋介石败退台湾到朝鲜战争

  • 李贞—新中国唯一一位开国女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近代历史

    1、生平李贞(19081990),湖南浏阳人。1926年参加革命,次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湘赣和湘鄂川黔根据地反“围剿”斗争、红军长征。曾任红军第六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二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抗日战争时期,她奉命东渡黄河,奔赴抗日前线,历任八路军

  • 独眼将军刘伯承—丰都之战失去右眼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近代历史

    1916年3月中旬,24岁的刘伯承指挥川东护国军第四支队,约400人,在丰都、涪陵一带侧击北洋军,截断长江交通,策应在泸州纳溪与北洋军激战的护国军。17日凌晨,刘伯承率领护国军第四支队抵达丰都县城郊的新城,与北洋军遭遇,展开激战。敌军受到痛击,死伤百余人,向城内溃逃。拂晓,护国军第四支队攻城,在城内

  • 为什么大部分志愿军遗骸没有被运回国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近代历史

    绝大多数志愿军安葬在朝鲜,长期以来志愿军阵亡人数统计相当笼统,老兵无奈:名字都错了,还怎么纪念朝鲜战争结束后,我国一直没有精确的志愿军阵亡统计数字,绝大多数资料只描述“中国人民志愿军伤亡36万余人”。这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数字,只统计到万人,还不分死者和伤者。直到近年,精确的阵亡

  • 解析毛泽东的十个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近代历史

    遵义会议后,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担任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长达41年。在此期间,为了中国革命的顺利发展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治久安,苦心孤诣,反复思考,多次选择接班人。1、刘少奇遵义会议后,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担任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长达41年。在此期间

  • 朝鲜战场:血战松骨峰一半烈士是湘西土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近代历史

    在着名作家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写到的十分惨烈的松骨峰战斗牺牲的烈士中,就有近一半是湘西去的“土匪”。原47军139师政委晏福生曾说过:这些湘西“土匪”特别能打仗,在部队减员较大的情况下,还专门到湘西招了一批“上过山”的

  • 朝鲜战争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近代历史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这个论点曾经在一、两年前的讨论中出现,当时有位老罗网友就很不服气,说了很多对老毛轻视的话。我很能了解老罗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的军队武器陈旧,不可能出什么了不得的军事家,只不过内战打国民党的军队还行,跟一流国家的将领没法比。老罗的看法是典型西方式的观点,跟赫鲁晓夫给的评语一样

  • 建国初期我国的八次强硬外交对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近代历史

    外交(diplomacy),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如参加国际组织和会议,跟别的国家互派使节、进行谈判、签订条约和协定等。 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通常指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外交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1、中美台湾问题60代初,由于大陆经济困难,美国觉得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