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建安三神医是哪三个人,建安三神医谁最厉害

建安三神医是哪三个人,建安三神医谁最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61 更新时间:2024/1/16 13:12:41

1、建安三神医是哪三个人

被称为“建安三神医”的分别是:董奉张仲景华佗。在东汉末年在我国诞生了三位杰出的医学家,史称“建安三神医”。其中,董奉隐居庐山,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杏林佳话;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理法谨严,被后世誉为“医圣” ;而华佗则深入民间,足迹遍于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

2、建安三神医个人资料

董奉

董奉(220年280年),又名董平,字君异,号拔墘,候官县董墘村(今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人,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生。

少年学医,年青时,曾任候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

董奉医术高明,治病不取钱物,只要重病愈者在山中栽杏5株,轻病愈者栽杏1株。

数年之后,有杏万株,郁然成林。春天杏子熟时,董奉便在树下建一草仓储杏。需要杏子的人,可用谷子自行交换。再将所得之谷赈济贫民,供给行旅。后世称颂医家“杏林春暖”之语,盖源于此。董奉也出行在南方一带行医。有一次到交州(今广东、广西、越南北部一带),恰遇交州太守士燮病危,垂死已3日。董奉把3粒药丸放入病人口中,用水灌下。

稍后,病人手足能动,肤色逐渐转活,半日后即能坐起,4日后能说话,不久病愈。显然这是民间传说,士燮死于公元226年,此时董奉才6、7岁。由于医术高明,人们把董奉同当时谯郡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晚年到豫章(今江西)庐山下隐居,继续行医。吴天纪四年(280年),董奉逝世。

张仲景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华佗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少时曾在外游学,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怀疑,下狱被拷问致死。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3、建安三神医谁最厉害

建安三神医中张仲景的医术是最厉害的。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这本书至今还在许多中医院校中使用,是重要的课程之一。

张仲景任职于长沙太守(类似今天湖南省省长),所以官位还是比较大的,事务也繁杂 ,但是他从小就喜欢医术,喜欢治病救人。所以他经常在大堂上坐诊,被称为坐堂医生 ,因为他接触的病人比较多,所以他的医术更为精湛,最后干脆他辞官来到了岭南,开始避世研究医学,然后编纂医书,因为他明白,他一个人救不了世上所有的病人,只有让更多的人懂得医术,才能从根本上治病救人,在他十几年的努力研究下,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辩伤寒》《口齿论》等书籍,不少后代名医都是借鉴他的书籍中医学理论才治病救人的,所以张仲景的医术最高是毋庸置疑的。

当然董奉的医术也是非常厉害的,他从小时候就开始学习医术,之后也做过朝廷小官,但是没有什么大的作为。由于政治上没有什么建树,于是就辞官回乡了,开始了他的医学之旅,他之所以被奉为医仙,是因为他曾经让病人起死回生,这个病人是当时交州的太守士燮。在史书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燮尝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药与服,以水含之,捧其头摇之,食顷,即开目动手,颜色渐复,半日能起坐,四日复能语,遂复常。” 意思也就是说,当时的太守已经死了三天了,而董凤用他高超的医术救活了他,在当时医疗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能让人起死回生,可见董奉的医术是非常高的。

华佗是这三位神医中医术最不出色的,但是他的名气是最大的,要归功于三国演义中对他的描述。华佗在医学上的研究主要以张仲景的《伤寒论》为基础,所以华佗的医术是肯定没有张仲景高的,但是他的针灸技术非常厉害,他发明了麻沸散和针灸,在医学上的建树也是非常高的。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七十二疑冢是真的吗,曹操墓找到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操七十二疑冢是真的吗当然是假的。七十二疑冢,是指传说中的曹操坟墓。传说曹操怕死后被人发掘坟墓,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磁县漳河一带造了七十二个疑冢。关于曹操陵墓,在历史上有很多传说。特别是“七十二疑冢”的真相,更是吊足了人们的胃口。诸多考古学家都证实了曹操疑冢实际上是北朝的大

  • 三从四德指的是哪些,三从四德从什么时候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三从四德指的是哪些三从四德:是中国古代到解放前妇女应有的品德,三从是未嫁从(听从)父、既嫁从(辅助)夫、夫死从(抚养)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女的品德、辞令、仪态、女红)。古时候为妇女设立的道德标准。男性选择妻子的标准。2、三从四德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三从”一

  • 雍正的真正死因是什么,雍正服用丹药中毒而死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关于雍正的死因,在历史上有很多种。有的说雍正是直接暴毙而亡。更有厉害的说辞说是雍正是因为服用丹药中毒而死的,这是真的吗?1、雍正服用丹药中毒而死是真的吗雍正年轻时便崇佛信道,当上皇帝后更是迷恋炼丹修仙,宫中养着娄近垣、贾士芳、张太虚等人。他还曾请过众多道士来到北京为他炼制丹药,为此还写了一首名为《烧

  • 唐伯虎是哪个朝代的,历史上唐伯虎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唐伯虎是哪个朝代的唐伯虎是明朝的。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江南四大才子一般认为是指对唐寅(即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人的合称。2、历史上唐伯虎是个怎样的人世人对唐伯虎的印象大抵脱离不了上个世纪那部火遍大江南北的电影,即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电影中唐伯虎才高八斗

  • 历史上有哪些农民起义,著名的八大农民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有哪些非常著名的农民起义呢?这些起义都成功了吗?哪些又失败了呢?1、大泽乡起义大泽乡起义,又称“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此次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千百万劳动人民起

  • 康小八割了多少刀,康小八为什么被慈溪千刀万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康小八,真的是一个有骨气的人。他就是我国古代最后一个受到“千刀万剐”刑罚的人,这个刑罚可以说是非常的残忍了,一共要被割3357刀。但是他却承受了3784刀才死。那么这个康小八是谁呢?为什么会被慈溪千刀万剐呢?1、康小八是谁起初,他家里有三头毛驴,靠给别人驮货为生。后因

  • 过墙妻是什么意思,过墙妻为什么不能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过墙妻是什么意思过墙妻指的是已婚女子,不守妇道的意思,做一些红杏出墙的事情的女人。这两类女子相比,古人更愿意接受从良女一些,而对过墙妻他们确实看不起。过墙妻古时候指的是已婚出轨的女子,因为不守妇道而广受诟病。“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是出自叶绍翁创作的七言绝

  • 滴水刑是怎样的刑罚,滴水刑真能滴穿头骨可能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滴水刑是怎样的刑罚说到这个滴水刑罚,是出自商周时期,在那个时候刑法可是非常多样的。纣王本来就是一个生性残暴的皇帝。所以经常会折磨身边的人。一旦有什么犯错的人,纣王肯定是不会放过。之前就有一个宫女惹到了纣王。结果纣王就开始出发这个宫女,让宫女的头顶上摆了一桶水,但是这个桶的底部开了一个小洞,很小的

  • 李师师最爱的人是谁,李师师有过多少个男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北宋的名人李师师,可能会有很多人对她并不熟悉。她是北宋时期青楼的歌姬,非常受人喜欢,而且还不止一个人。比如说宋徽宗,周邦彦等等。主要就是李师师的相貌非常出众。李师师的一生,与三个人是分不开的。一个是宋徽宗,这是他的依靠;一个是著名词人周邦彦,为她神魂颠倒。这二人都是她文学上的知己,他真正喜欢的,是浪

  • 崇祯死前遗言写了什么,崇祯皇帝自杀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1、崇祯死前遗言写了什么1644年3月18日的夜晚,李自成攻入了北京城,崇祯帝无奈与太监王承恩在煤山上吊自杀了,大明王朝就此灭亡。正如很多历史学者所说的结论一样,明朝的灭亡只是一次偶然,因为崇祯帝是完全可以迁都至南京的,就像南宋一样,建立一个南明政权,继续与起义军和清朝军队对抗。在崇祯帝朱由检吊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