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十香词谁写的,萧后十香词什么意思

十香词谁写的,萧后十香词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114 更新时间:2024/1/21 7:58:11

萧观音对辽道宗不顾死活的狩猎活动十分担扰,常谏劝辽道宗停止田猎活动,辽道宗正是乐此不疲,那里听得进妇道人家的唠唠叨叨,为了眼不见心不烦,渐渐疏远了萧观音,萧观音从此深宫孤寂。在百无聊赖中,她希望以一曲《回心院词》打动丈夫的心,重拾往日的欢乐。

《回心院词》共十首。

第一首写萧观音督促宫人打扫宫殿:

“扫深殿,闭久金铺暗;游丝络网空作堆,积岁青苔厚阶面。扫深殿,待君宴。

第二首写擦拭象牙床:

“拂象床,凭梦借高塘;敲坏半边知妾卧,恰当天处少辉光。拂象床,待君

第三首写更换香枕:

“换香枕,一半无云锦;为使秋来辗转多,更有双双泪痕渗。换香枕,待君寝。

第四首写铺陈锦被:

“铺绣被,羞杀鸳鸯对;犹忆当时叫合欢,而今独覆相思魂。铺翠被,待君睡。

第五首写张挂绣帐:

“装乡帐,金钩未敢上;解除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见愁模样。装绣帐,待君眠。

第六首写整理床褥

“叠锦茵,重重空自陈;只愿身当白玉体,不愿伊当薄命人。叠锦被,待君临。

第七首写弛张瑶席:

“展瑶席,花笑三韩碧;笑妾新铺玉一床,从来妇欢不终夕。展瑶席,待君息。

第八首写剔亮银灯:

“剔银灯,须知一样明;偏使君王生彩晕,对妾故作青荧荧。剔银灯,待君行。

第九首写点燃香炉:

“热薰炉,能将孤闷苏;若道妾身多秽贱,自沾御香香彻肤。热薰炉,待君娱。

第十首写弹奏鸣筝:

“张鸣筝,恰恰语娇鸯;一从弹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风雨声。张鸣筝,待君听。”

现代性心理学认为要使夫妻性生活充满和谐、幸福、快乐的感情,必须注意场所环境的渲染布置,甚至为了保持新鲜感,更富于刺激性,还可适当调整做爱场所的灯光,重新摆放物件。萧观音的《回心院词》布置出一个豪奢华丽而又舒适温馨的场所,以等待辽道宗的到来,她的用心良苦,反映出她望幸的心情十分迫切。

《回心院词》情致缠绵,萧观音叫宫廷乐师赵惟一谱上音乐。赵惟一殚精虑智,把《回心院词》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支玉笛,一曲琵琶,萧观音与赵惟一丝竹相合,每每使听的人怦然心动,后宫盛传她两人情投意合,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又利用那纷纷谣琢,恶意中伤,有意陷害萧观音。

先是,辽国皇太叔造反作乱,皇族耶律乙辛平乱有功而加封太子太傅,辽道宗长期打猎,耶律乙辛渐渐地大权独揽,朝臣无不阿附,野心便日益增大,萧观音的儿子即太子耶律睿颇为英明,耶律乙辛对他有些忌惮。于是就想利用萧观音与赵惟一之间出现的谣传予以打击,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在帐中狗头军师的参赞下,暗中派人作《十香词》,进一步构陷。

《十香词》分别写的是:

第一香:发香。

青丝七尺长,挽出内家装;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

第二香:乳香。

红稍一幅强,轻拦白玉光;试开胸探敢,尤比颤酥香。

第三香:腮香。

笑蓉失新艳,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

第四香;颈香。

蝤蛴那足并,长须学凤凰;昨宵欢臂上,应惹颈边香。

第五香:吐气香。

和美好滋味,送语出宫商;定知郎口内,含有口甘香。

第六香;口脂香。

非关兼酒气,不是口脂芳;却疑花解语,风送过来香。

第七香:玉手香。

既摘上林蕊,还亲御苑桑;归来便携手,纤纤春笋香。

第八香:金莲香。

凤靴抛合缝,罗袜卸轻霜;谁将白玉,雕出软钩香。

第九香:裙内香

解带色已颤,触手心愈忙;那识罗裙内,消魂别有香。

第十香:满身香

咳唾千花酿,肌肤百和装;无非口噉沉水,生得满身香。

《十香词》作好之后,耶律乙辛又暗中嘱咐与他相好的教坊伶官朱鹤顶的妻子清子,再由清子拜托善弹琵琶的宫人单登,要单登相机行事,把《十香词》献给皇后,就说是国皇后所作,皇后若能把它抄下来并为它谱曲,便可称为二绝,也好为后世留一段佳话。

《十香同》遣词用语都十分暧昧,多少有些儿难登大雅之堂,但这正合孤寂中萧皇后的心态,萧观音读后,深爱《十香词》,觉得它雅丽有致,除了亲手用彩绢抄写一遍以外,还在末端又写了一首题为《怀古》的诗;

宫中只数赵家妆,败雨残云误汉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窥飞燕入昭阳。

到此,萧观音完全堕入了耶律乙辛所设的陷饼之中,耶律乙辛立即拿着萧观音亲手誊写的《十香词》到辽道宗那里如此这般的大放厥词,有了这一个“物证”,又有了过去的一些谣传,头脑简单,专喜打猎的辽道宗不由得不有些相信,这时耶律乙辛的走狗,辽国宰相张孝杰乘机就《怀古》诗进行曲解,说道:“诗中‘宫中只数赵家妆,‘惟有知情一片月”,正包含了‘赵惟一三字,此正是皇后思念赵惟一的表现。”至此辽道宗醋劲大发,勃然大怒。认定萧观音与伶官赵惟一私通,敕令萧观音自尽,赵惟一凌迟处死。萧观音请求再见道宗一面竞不获准,她对道宗的一片思念落得个三十六岁自尽而死。年刚十八岁的太子耶律植也在耶律乙辛的构陷下废为庶人,不久之后也被害死。

后来耶律乙辛的夺权野心终为辽道宗知道,他逐步削夺耶律乙辛的权力,最后以耶律乙辛妄图逃亡到宋朝为由,把耶律乙辛杀死。辽道宗死后,皇太孙耶律延德继位,就是天祚帝,为了他祖母的含冤莫白,更为了他父亲的被杀,首先将已死去的宰相张孝杰剖棺戮尸,再搜捕耶律乙辛的子孙及亲旧,尽行诛戮。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辛弃疾是哪个朝代的诗人,辛弃疾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辛弃疾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我们学生时代的课本,他的诗词也是少补了的。辛弃疾的一生可是非常的传奇,一共分为四个阶段。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辛弃疾是哪个朝代的诗人辛弃疾是南宋的诗人。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

  • 老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老舍原名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老舍的很多作品我们都熟悉,但是深入走近老舍,他的更多了解,就是很多人的盲区了!老舍原名叫:“舒庆春”。老舍字:“舍予”。老舍代表作:《骆驼祥子》老舍小传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长篇小说离婚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马裤先生微神有声

  • 曹冲称象的故事,曹冲称象是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曹冲简介曹冲(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东汉豫州刺史部谯(今亳州)人,曹操和环夫人之子。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

  • 司马错的生平经历,司马错是什么家代表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错是秦国名将,他历经秦惠文王、秦武王和秦昭襄王三朝,一生立有两大成就,一是灭亡蜀国;二是击败楚国。司马错学属纵横家,司马错早年学习纵横之术,和张仪还有过辩论,说明司马错的口才应该也挺不错。在秦惠文王时期,司马错平定陈庄之乱立下大功,到了秦昭襄王时期,司马错被予以重任,他亲自率军进攻楚国,导致楚国

  • 商鞅为什么被处死,商鞅为什么被五马分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改革家,基本没有什么好的下场。商鞅在秦国所实施的变法,使濒临灭亡的小国秦国一跃变成了令山东六国都闻风丧胆的天下强国,之后为秦国的东出以及最终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就是这样一个对秦国有着再造之功的不世之才,最终却没能功成身退,反而落得个五马分尸的悲惨结局!商鞅又名公孙鞅或卫鞅,是卫国国君

  • 不为五斗米折腰是谁,不为五斗米不折腰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其实就是“陶渊明”了。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故事呢?下面跟随小编接着往下看。话说陶渊明是东晋后期的大诗人和文学家,祖父陶侃是东晋大司马开国功臣,但是到了东晋后期当时官场什么的都显得十分的混乱了,但是陶渊明生性本就淡泊名利,不管家庭怎么样还是会选择读书写诗,也他关

  • 溥仪为什么没有生育能力,宫女对小溥仪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溥仪一生共有四位后妃,一位妻子,但他却没有一个孩子,这不仅让人好奇背后的原因,难道真如传闻说的那样溥仪没有生育能力吗?其实关于溥仪没有后代的这个问题,民间流传着诸多说法,有人称溥仪无法生育是和小时候在宫中的一段经历有关,是被宫女给弄怕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当然,这种事还是要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下

  • 战国七雄是哪七国,战国七雄灭亡的顺序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七雄是很多人都熟悉的,但是他们灭亡顺序,就很多朋友不知道了。感兴趣战国七雄灭亡的顺序是什么样的呢?不妨一起来看看吧!1、战国七雄是哪七国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2、战国七雄灭亡顺序国七雄先后灭亡的顺序依次是:韩,赵,燕,魏,楚

  • 一刻钟等于多少分钟(15分钟为什么叫一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刻钟等于多少分钟,为什么叫一刻钟!一刻钟等于:“15分钟”了。一刻钟的起源:一刻钟的称法源于我国古代的计时工具铜壶滴漏。早在汉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发明了最原始的人造钟 铜壶滴漏。首先在漏水壶内竖一标杆,标杆上刻有等距离的刻度,壶内水因漏渐减,杆上的刻度也依次显露,从而知道时间

  • 张辽威震逍遥津概括50字,张辽威震逍遥津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历史上确实有张辽威震逍遥津的事迹,事迹在三国志上有明文记载。建安二十年 (215 年) ,孙权趁曹操用兵汉中之机,亲率大军直扑合肥。此战东吴精锐尽出,十万大军竟为张辽的七千守军所破。连孙权本人也差点为曹军所俘,幸赖凌统、甘宁、吕蒙等人奋力死战,才得以脱身,合肥逍遥津一役,是张辽一生之中著名的战役。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