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始皇在灭六国的时候 各国为何没有联合起来

秦始皇在灭六国的时候 各国为何没有联合起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723 更新时间:2024/2/19 10:22:37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秦扫六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

经历了春秋战国,数百年的养精蓄锐,结束战国时代,却是当初最不被看好的秦国,这也让后来的秦朝在统治的根基上并不稳固,最终落得两世而亡。

秦国想要灭亡六国,顺利完成统一,实际上从战国初期来看,那是相当困难的,先不说秦国的实力如,就算是在变法后,秦国的实力也与不少战国时代的强国有差距,这其中最主要的拦路虎主要有三个国家。

第一就是距离秦国不远的赵国,在军事实力上,赵国一直都是强于秦国的,第二就是南边的楚国,第三则是最为富庶的齐国。

这三个强国,无论是灭谁,秦国都是付出了相当之大的代价的,可以说秦灭六国是惨胜,也是智胜,在统一的过程中,秦国在战略上已经非明显了,特别是在灭亡赵国以后,那么秦始皇扫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东方六国为啥不合纵连横呢?

一、都想渔翁得利

为了实现灭亡六国,完成统一,秦国在很早就制定出了完整的战略计划,可是这个战略计划却在此后是世人皆知,于是其他国家为何不能合纵连横,就成了一个历史谜题。

事实上在战国时代的背景下,各国都想渔翁得利,这才是问题的根本。从秦国在灭亡六国时的实际情况来看,秦国在灭亡韩,魏,赵三国时,就已经凸显出了明显的问题,那就是国家财政十分吃紧。

秦国许诺分配土地,促进农业发展,这些都需要一个过程,能在短短数十年内就完成灭亡六国,只能说秦国是迎合了当时其他诸侯国的想法,那就是让他国互相留血,自己好在这个过程中分得利益。

有了这种渔翁得利的想法,秦国最初开始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敢于吃亏的角色,介入韩,魏,赵三国的利益纷争之后,秦国在出兵灭亡诸侯国时,通常都会做出很大让步,毕竟在如此利益面前,其他诸侯国不来瓜分利益便是一种不正常的行为了。

这使得秦国在灭亡其他国家时,总能让他国感到自己是受益者,从灭亡韩,魏两国时,主动割让不少领土给赵国,到了此后对赵国开战,便将赵国的部分占据领土,瓜分给附近的诸侯国,以此来麻痹其他诸侯国。

看到一个愿意在战场上拼杀,敢于牺牲自己,让利他人的秦国,其他诸侯国自然是拍手称快的了,根本没有想过秦国这么做的用意究竟何在。到了长平之战后,秦国基本已经奠定了统一的基础,其他国家也有想过联合作战,不过秦国在此时突然改变战术,主要进攻于楚国。

南边的楚国也是一个大国,况且与北方的几个强国还是格格不入的,这让不少诸侯国的渔翁得利,错过最后一次可以与秦国决战的机会,等到楚国灭亡后,秦国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全力以赴开始消灭剩下的诸侯国,此时哪怕是其他国家再进行联合也是无力对付秦国了。

二、利益分歧导致难以联合

纵观秦灭六国的整个过程中,秦国不是没有遇到危机的时刻,曾经魏国面临军事压力,就曾号召各国联合起来,开始与秦国进行决战。

在面对联军的高压下,秦军一度节节败退,差点连整个国家都要灭亡。当时魏国就曾提出瓜分秦国,可是遭到了其他国家的反对,理由也是很简单,在东方的一些强国,根本够不着秦国,何谈瓜分秦国呢?认为是便宜了魏国的行为,很快就不欢而散了。

经历过这一次合纵连横,其他六国并没有更加联合,相反是分歧越来越大,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利益分歧的原因,导致了六国再难联合到一起,正是抓住了其他六国的利益分歧,秦国每一都只对付一个对手,稳扎稳打,完成了对六国的统一,这一点也能看出它在战略上的胜利。

抛开渔翁得利的思想不说,在战略利益上,其他六国有着很大的分歧,这也是为什么秦国首先选择韩,魏赵三国下手,它通过激化诸侯国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自己的战略目的。

三国分晋后,韩,魏和赵三国中,属赵国实力最强,可秦国偏偏不选赵国下手,相反则是挑了韩魏两国在做反复的战略试探。

秦国与韩魏两国大打出手的时候,赵国也曾想一口气吞并整个晋国留下的国土,可是赵国却在战略上选择了被动,希望能够等到秦国元气大伤后,再一鼓作气击败秦国,不仅收回了整个晋国的领土,还能够趁机削弱秦国。

可赵国这种做法,首先是有魏国与它竞争,等到魏国被秦国灭亡后,其他诸侯国再干涉赵国趁机对秦国发动进攻,害怕赵国一个国家独吞整个战略果实。可见在这战略思维的促使下,秦国的战略得到了稳步的实施,更为重要的是其他六国也在互相争霸,与秦国的这种出战,实际上相差无几。

可不同的是其他六国中没有一国敢于像秦国这样,在一次灭亡他国的战役中,投下自己的全部血本。这让秦国在诸侯争霸中被当成了一个利益创造国,这样的一个诸侯国,自然是得到了那些野心勃勃的诸侯国的纵容了。

三、及时调整战略缓解政治危机

通过六国攻秦的考验后,秦国开始制定了更为严谨的战略制度,防止再次出现像同样的政治危机。面对其他六国的各怀鬼胎,秦国整出了一套可以及时变通的战术,这让它呈现了该出手是快,准,狠地打击对手。到了该收缩的时候,秦国则迅速收缩战线,与其他诸侯国打政治战和外交战。

这套战术让秦国是进退自如,有了这套战术的加持,秦国顺利灭亡了韩,魏和赵三国,看到自己一下子成了其他诸侯国的眼中钉和肉中刺的时候,秦国迅速开始着手防御战术,将主要的政治矛盾抛诸侯争霸的利益争端。

缓解政治危机的方法中,最为主要的还是瓦解各国的联合,就在秦国与赵国在互相争斗的时候,赵国连连呼救,响应的诸侯国也很多,可是秦国则是不断抛出瓜分利益的橄榄枝。

一旦利益要瓜分,那么其他诸侯国则必然要出现矛盾。特别是齐国和楚国,它们一北一南,各自争雄,让秦国与赵国的争斗,演变成了两派诸侯国的利益争夺,最终秦国反而是渔翁得利,成了最后的赢家。

看到秦国在统一过程中,所采用的政治战术,以及结合军事上的动作,让六国不能合纵连横,成为了一个必然。

六国本是诸侯国争霸的参与者,秦国也是,各自都不例外,每一场战争的背后,势必会有利益的瓜分,可利益的瓜分则会引来诸侯国之间矛盾,这种矛盾日积月累,造成了诸侯国之间矛盾渐渐激化,自然也不会因为秦国进攻他国,就出手相救了。

没有能够合纵连横的六国,最终被秦国一一分化瓦解,消灭殆尽,可见这不是六国在军事上的失败,只能说是在政治上典型失败案例。正是战国时代的教训,让后世看到了唇亡齿寒的教训,这才有了后来三国鼎立的状况,根本原因还是在政治上意识到了联合生存的重要性。

看似通过变法强大的秦国,事实上在灭亡六国的过程中,实力并不比其他国家强到哪里去,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还是秦国在战略上制定了严密的计划,在政治上则采取了分化瓦解其他六国的策略。

正是这个策略使得六国不能合纵连横,这让六国错失了联合对付秦国的最佳时机,最终成为了战国争霸的一个失败者。

标签: 联合时候

更多文章

  • 后唐开国皇帝,人们记住的却不是他的建国功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李存勖自小长相卓尔不群,成年后英明神武,素以勇猛善战闻名,又长于谋略,统一了大半个中原,开启了后唐的中兴霸业。然而,历史记住的却是他与戏子们的故事,以至于他建立的功勋,反而被忽略。李存勖是一个戏迷,不仅爱看,还爱演,甚至还为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早年,李存勖四处征战,但只要一回到太原(太原是

  • 武则天在临终之前会把皇位归还给李家,必然而无可奈何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临终前的十句话,狄仁杰说武则天依然是李家的儿媳,武则天李家后人

    还有个比较特殊的是,武则天的前夫唐太宗是皇帝,他的第二任丈夫唐高宗是皇帝,她存活着的儿子李显、李旦分别都是皇帝,可以说是皇帝专业户。其实这个问题并不严谨,武则天并不是临终前把皇位还给李家,其实在神龙政变前,武则天就已经迫于各方压力把李显立为太子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这也表明了她要重新还位给李唐。只是当时

  • 贞观之治下,哪位女子最具魅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贞观之治十大名人,开明的贞观之治也有皇后吗,贞观闲人李素

    在这个时期,除了壮观的建筑和繁华的经济,还诞生了不少美女,她们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当时的文人雅士和普通百姓。那么,在贞观之治下,哪位女子最具魅力呢?我们先来说一位叫做王昭容的女子。王昭容出身于一个寒微之家,但她却有着绝世的美貌,声名远扬。据传说,她有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皮肤白皙红润,头发如乌鸦一般黑

  • 汉光武帝的后代当上唐朝宰相,曾打败百济,武则天亲自请他出山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光武帝事迹简介,百济王,汉光武帝一共有几个儿子

    公元684年,武则天亲自写信给刘仁轨,将其比作西汉名臣萧何,邀请他为朝廷效力主持长安的留守事务。刘仁轨非但不领情,甚至还在给武则天的回信中讽刺她现在是“吕后乱政”。武则天的政治手腕狠辣,向来排除异己。可武则天看到刘仁轨这样评价自己,不但没有众怒惩罚刘仁轨,反倒还哈哈大笑,称这个人果然是富有才华。图|

  • 宰相狄仁杰:能文能武,皇帝身边的多面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宰相狄仁杰简介,宰相狄仁杰遇到青麟,狄仁杰为什么能当上宰相

    狄仁杰生于唐肃宗初年,出身于河北涿郡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他小时候聪明好学,对诗词歌赋非常有天赋,尤其擅长写文章。唐玄宗时期,他参加了科举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了进士。后来他历任太子洗马、给事中、左补阙等官职,因为他娴熟的司法技能,还曾经担任过御史中丞和天官监少卿等职务。狄仁杰执掌司法权期间,他相信应

  • 贞观之治的发生对唐朝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被称为“贞观之治”对唐朝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政治稳定:贞观之治期间,李世民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包括选拔人才、改革官制、设立机构、修订法律等,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的效能,确保了政治的稳定和顺畅的施政环境。经

  • 武则天墓前放61个无头石人,成最大谜团,却被两位农民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墓中无头石人的秘密,为何武则天墓前有61个无头石人,武则天墓前石人为何无头

    来到唐朝时却迎来了转机,武则天成了我国的第1位女皇帝,武则天这一生也颇具传奇,在她死后也留下重重谜团,这些问题也一直萦绕在大家的心间,武则天死后为自己修建的陵墓也是非常宏伟的,而在她的墓前也放置了61个无头石人,那这些诗人到底有何用意呢?如今也成了武则天死后留下的谜团之一,但任谁都没想到,这一谜团竟

  • 《典籍里的中国2》收官之作“对话”药王孙思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首次提出独立妇科、儿科孙思邈毕生践行“大医精诚”之道《备急千金要方》也称《千金要方》《千金方》,它与作者孙思邈晚年再著的《千金翼方》相辅相成,不仅保存了唐代以前珍贵的医学文献,也系统反映了孙思邈本人丰富的医疗经验和医学思想,对传承、发扬中医药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世界医学界称为“人类之至宝”。何

  • 程咬金纵横官场四十多年,为何连武则天都不敢动他?靠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程咬金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将领,他在战场上所显现的非凡才能和勇气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钦佩。据文献记载,程咬金曾在战争中立下过不少战功,深得唐玄宗的信任和赞誉。他还曾率领唐朝的军队北征斛斯山,消灭突厥的可汗,大大加强唐朝在西北边疆的统治和安定。此外,程咬金胆量十分大,他并没有害怕面对强大的敌人和政治势

  • 《风起霓裳》武媚娘力助李治搞事业,阿霓备战胡商大会,一波三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听闻流言,怒不可遏,急忙召见李治。武媚娘再布一局,让李治觐见前,往衣服上涂抹药酒,而后自称突染恶疾,截走了曹王同党御医生。杨妃曹王伴驾左右,指责李治不尽孝道,遂将汤药递与李治。李治御前伺候李世民服用汤药,身上酒味刺鼻,手抖无法盛上汤药,曹王趁机发难。李世民明察秋毫,不但宣御医力证李治清白,还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