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一直大力“禁火器” 火器在民间为何泛滥如此严重

清朝一直大力“禁火器” 火器在民间为何泛滥如此严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114 更新时间:2024/2/13 9:50:53

对清代民间火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章供大家参考。清代大力“禁火器”,为民间却火器泛滥?

火器,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创举。早在代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火器。到14、15世纪,火器在西方已经普及,火枪火炮基本取代了大刀长矛。在同时期的东方,也出现了一股火器发展的热潮,尤其是明末清初,火器制造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明代火器举世闻名,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繁多。即使清代时期,火器仍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清军火器装备比例很高,火炮制造更是越造越好。由于火器威力巨大、使用便捷,清代又吃过火器的亏,所以清代对火器控制非严格,一直大力“禁火器”。但清代的火器禁令并没收到什么实效,火器在民间泛滥严重,会党、土匪、海盗等团体都拥有火器,有些海盗甚至还有火炮。那么为何清代火器越禁越严重?

第一,清代对火器的态度一直非常矛盾。虽然清政府大力收缴枪支火器,但却并没有完全禁止民间持有火器。清初,清廷怕汉人威胁自己的统治,对火器甚至兵器管制非常严厉。清政府根本不允许民间持有武器,私自持有武器是犯法的。不过在统治稳定后,清政府对武器的管制开始放松,允许猎人、镖局、帮派(比如盐漕两帮)等个人和组织持有冷兵器,经备案还可以持有鸟枪,但火铳、抬枪和火炮等重武器不在此列,私自制造火器更是不被允许。由于清政府对火器管理的放松,导致民间火器数量众多。

第二,火器制造技术简单。虽然朝廷垄断火器生产,但火器的制造并不是多复杂。清代取消了明代的匠籍,使得工匠们流落民间,再加上民间能人辈出,有的是能工巧匠,只要有足够的原材料和财力,造火器并非什么难事。在80、90年代,我国民间还有很多农民自制土枪打猎。事实上,在当时其实火器制造比生产弓箭都简单,有点手艺的匠人按照天工开物上记载的方法就能鼓捣出火器。只是火器的质量有待商榷,毕竟清军自己的火器性能就十分落后,民间自制的火器性能更是非常差劲。

第三,清代腐败和走私严重。尽管人们一直指责清代不重视火器,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清军的火器装备比例非常高,比例高达50%以上,大军和仓库里有的是陈旧的火器。清代长期歌舞升平,腐败严重,因此倒卖军械成风,加上沿海走私猖獗,民间获得火器很简单。在南方的很多地区,村与村械斗,很多人就拿着鸟枪,地主团练更是装备了数量众多的火器,民间海盗保仔甚至装备有6000斤以上的重炮。

第四,民间火器需求量大,监管不便。大清国土辽阔,人口众多,而八旗和绿营数量有限,民间火器需求庞大,猎户需要、地主需要、团练需要、会党需要,连农民为保护自己的财产和驱逐野兽也需要,所以火器需求量很大,屡禁不止,官府根本监管不过来。加上官匪一家,官府对民间持有火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导致民间火器泛滥,很多地方连孩子都会使用火器。三元里之战,很多乡民就使用抬枪和土炮对付英军,由此可见,火器使用在当时已经蔚然成风。不过虽然清代民间火器泛滥,但并未惹出什么大的乱子。一是民间火器质量不行;二是弹药采购补给不便;三是大家都有火器了也就等于都没有;四是清代时期中国还是宗族社会,士绅共治,造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从二品官员到清朝贪官,此人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从二品官员到清朝贪官,此人究竟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清朝有名大案很多,但在乾隆时期有一桩案子,时间之长,前所未有。通过此案也能看出所谓的“康乾盛世”之下腐败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敢修渠的清官在历史上西北地区被认为贫瘠之地,其实西北也有富庶之地,比如黄河的平原,土壤肥沃,这就是我们宁夏

  • 和珅见到八旗旗主都要给面子 他们的权力究竟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和珅,八旗旗主,历史解密

    对八旗旗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八旗旗主的权力有多大?和珅作为军机大臣,和珅为什么都要给他面子?话说《铁齿铜牙纪晓岚》之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八旗贵族之一的金大烟袋和和珅有了摩擦,·按理来说和珅当时是军机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朝中大臣看到和珅无一不都要尊称其一声“和中堂

  • 为什么反清复明不会成功 主要的原因有几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明朝,历史解密

    为什么反清复明不会成功?第一,没有群众基础,老百姓处于一种饿不死吃不饱的状态,导致不愿意造反,而且当时控制百姓农民的乡绅土豪不愿意造反,一开始清朝就是拉拢这些人的,他们不反,农民基本不会反,要是反了也会规模很小,宁做太平犬,莫做离乱人是当时的主流思想。第二,前朝就是南明留下的祸患,那个时候士大夫等上

  • 揭秘:实力强大的智氏为什么没有统一晋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智氏,周朝,历史解密

    在春秋时期,晋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在春秋五霸中名列前茅,被称为中原霸主,但是即使再强大的国家,也必须要有一个英明的君主和合理的制度,由于各种原因,强大的晋国在春秋末期衰落了,连年的内乱导致晋国空虚,君主权利下降,最后沦落到被分裂的地步。那么,晋国为什么一步步走向衰落了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卿大

  • 西田几多郎有着怎样的哲学理论?对日本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田几多郎,日本哲学家,历史解密

    西田企图建立一个超越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他的哲学思想发展大体上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前期的根本思想是“纯粹经验”,中期的是“场所逻辑”,后期的是“绝对矛盾的自己同一”。前期哲学思想西田的第一部著作是1911年出版的《善的研究》。这本书曾经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销售最多、影响最大的一本哲学著

  • 清朝直隶总督和总督有什么区别 直隶总督的权力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总督,历史解密

    对清代直隶总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代时期的直隶总督的权力到底有多大,他们和总督之间有什么差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呢?清代在全国先后设立了九大总督,而其中的直隶总督别具一格,非其他总督可以与之比拟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一探究竟。清代直隶总督衙门设立在河北省的保定市,直

  • 范增的死对项羽影响很大吗 项羽为什么开始兵败山倒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对范增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范增死后,项羽为何就开始兵败如山倒?很多朋友一直为项羽而感到惋惜,觉得如果当时项羽听了话,杀了刘邦,也就不至于有最后项羽被逼无可奈何自杀的结局了。但是鸿门宴的时候项羽到底是为什么没有杀刘邦,难道真的是因为没有谋略么?我们了解项羽的武功在当时真的

  • 韩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为什么始终十分弱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韩国,战国,历史解密

    韩国,先秦诸侯国,虽然是战国七雄之一,却始终十分弱小,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春秋战国时期作为中国历史最为重要的分水岭,有着很现实的意义。即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我们的思想文化之中,还是能够依稀见到春秋战国时期留传的文化影子。不过后世在看待这段历史的时候,

  • 他是彪炳千秋的千古圣君,却犯下了一个大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康熙,清朝,历史解密

    一提到清朝的康熙皇帝,大家想到的第一个词就是“千古一帝”。在中国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的天平上,康熙皇帝对奠定华夏版图基础和发展社会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诸如东南统一台湾;东北抵御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在西北三次大败噶尔丹,稳定漠北蒙古局面;在西南,进兵高原,安定西藏,维护西藏的社会安定等。在《清史

  • “得关中者得天下”为何在三国无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得关中者得天下”为何在三国无意义?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关中是个好地方,但一定得建设好关中,才能得关中者得天下。关中自东汉立国以后,就已经彻底不行了。“崤函之固,自若也”,但胡汉杂居、羌人入主,关中就是大汉的中东。你这时候得关中还有什么意义?关中不仅不能成为帝国的根基,反而成为帝国的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