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三眼花翎有多厉害,296年来仅有8人拥有,和珅都没混上

清朝的三眼花翎有多厉害,296年来仅有8人拥有,和珅都没混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082 更新时间:2024/2/16 16:38:29

花翎是什么?又有哪些特殊的含义,为什么如此难以获得?今天我们走进大清朝的历史,了解清朝花翎的那些事。

01

什么是花翎

女真族在入关以来,直接改写了汉人的统治格局,尤其在服饰等方面,直接被冠以了清朝自己的特色。 例如前期,要求汉人接受自己统治的重要标志就是留成“金钱鼠辫”,这种发型不同于今天电视广泛流传的阴阳头,而是剃光自己的头发,只留一小撮。

这样的发型,实在是说不上美,论其美感甚至不如大海对面的日本武士头,怪不得电视剧都要美化,这样的发型,无论是谁颜值都直接拉垮。

可想而知,汉人能够接受如此发型,也真的是被完全拿捏了,不留这样的发型,小命就没了,所以被迫违背自己意愿,留下这样的发型,也表示自己愿意归顺于少数民族的政权。

被清王朝要求烙下自己特有烙印的不止有发型,其中还包括服饰,近些年轰轰烈烈的“汉服运动”,就是源于此,由于清王朝的统治,民众的所由汉服,全部换成他们民族自有的服饰,导致我国大量优秀服饰,险些失传。

这是对于普通民众的,对于官场上也进行了调整,以前王朝,分辨大臣官衔最重要的就是官帽,而清王朝直接换成了衣服上中间的那块大补子。

通过大补子来分辨官员,简直是简单粗暴,连狱卒衣服上都有,直接写个“卒”,身份地位,一目了然,晋级了衣服也不用换,直接换补子。 然而在这些简单粗暴的服饰中,还有一项东西,是极为难以获得的,在各项荣誉中,排行几乎第一,那就是花翎。

花翎就是插在官员帽子上的那段羽毛,他是孔雀尾巴上的羽毛制作的,代表着极大的殊荣,补子只要官不断往上做,就会换,但花翎可能官运一辈子都不会获得。

花翎也分为等级,根据羽毛上的花纹来判断,如果羽毛上只有一个花纹洞的花翎,就是一眼花翎,最高等级也就是三个洞的三眼花翎。

而这三眼花翎,究竟如何让才能获得,他代表着什么呢?又为何在清政府统治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只有把人获得,他们其中又有谁呢?

02

顶级荣誉的获得方法

尽管花翎通过表述说的玄而又玄,但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其实就是类似于今天的荣誉勋章,获得荣誉勋章这种事我们知道,不仅要看实力,很多时候,还要看运气。

尤其是当时的官场,由于是少数民最政权,极为排斥汉人,想要获得三眼花翎就更是难上加难,而且很多时候,话各地根本就想不起来要封你这个。

但物以稀为贵,越是难以获得,就越代表着极为难得的殊荣,封官容易,可是朝廷里也不缺大官,至于钱财,都是身外之物,有了官谁还缺钱呢?

三眼花翎那可是荣誉啊,当官迟早还是要告老还乡,三眼花翎带上以后,说明你为国家做出过突出的巨大贡献,这小花翎一戴,走到哪,任何人不都得高看你一眼。

花翎的佩戴除了要有点机缘,本身的门槛也极为严苛,要通过专门的考试,来看你有没有资格来获得这一特殊荣誉。 六品以下的官员直接被淘汰,身份太低不配佩戴如此殊誉,血统不纯正也要考虑,所以在早期,佩戴三眼花翎的一半以上都是旗人,代表着国家的脸面。

但也有极为特殊的例子,例如民族英雄施琅,他本人自身就极为优秀,平定了台湾,为国家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但他是个汉人,在受封的过程中就拒绝了各种高官厚禄,唯独想戴上一支三眼花翎,如此的要求,康熙皇帝自然是满足他了。 三眼花翎的作为荣誉的补充,在清政府的官员体制中如此重要,为什么受乾隆十分喜爱的和珅都没有获得呢?

03

并非谁想戴就能戴的三眼花翎

三眼花翎作为顶级荣誉,获得者无不受皇帝本人十分宠幸,但并非谁得到皇帝宠幸,就能够戴上,这其中还有皇帝本人的算计。

就像奖状一样,能够拿到奖状的小朋友,不仅要成绩优异,老师喜欢,老师也会考量你的人品,如果是前需可能还有点内向的孩子,老师就会多夸几句,鼓励你的自信心。

反过来,你本来在班级就是各种荣誉加身,为人还带点虚荣和嚣张跋扈,在多夸你几句,你更容易在班级“飘”起来,到时候更不方便对你进行管理了。

何况三眼花翎这项荣誉,也是看综合的,你要有军功,和珅虽然权力很大,能力也很好,但在官员中已经十分扎眼了,再说也没有军功,所以没有三眼花翎也是正常的。

但到了,清政府的后期,政治十分混乱,花翎这项荣誉的含金量,已经大打折扣了,三眼的依旧稀缺,但是一眼的和二眼的只要你肯花钱,还是能够得到的。 再说,清末的著名宰相李鸿章,官场军事等领域也都有突出贡献,而且深得老佛爷喜欢,也为他戴上了三眼花翎。

但是在签订马关条约上,民间和官场对他意见颇大,朝廷为了平息民怨,将赐给他的三眼花翎由收了回来,也是极为滑稽。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如今的三眼花翎早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海,但历史中的种种不能忘记,任何忘记历史的人,都可能意味这背叛。 要牢记历史的种种,明白落后就要挨打,把历史当作镜子,吸取其中的经验,避开曾经犯过的错误,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南宋的救灾措施有用吗?相对于前朝,要积极很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宋卫,宋朝的赈灾政策指哪一政策,北宋和南宋的区别

    这些灾害不仅破坏了社会生产并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还成为社会动荡、社会生产力暂时倒退的根源之一,严重地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基础,削弱了统治阶级的控制力量。因此,灾害与政z稳定、经济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国历代政权对此都极其关注灾害问题,绝大多数王朝都比较重视防灾、救灾工作,那些灾前的防御、灾时的赈恤和

  • 大清灭亡后,格格们嫁给了谁?这几位明星其实是皇室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作为皇室的成员是无比光荣的事情。生于皇室的人,注定要接受严格的教育,承担起传承和维护文化的使命。而当反抗行动爆发,皇室的地位也逐渐式微,成员们开始感到茫然和无措。特别是那些王爷和格格们,他们曾经生活在皇室的富贵繁华之中,享受着无数人羡慕的待遇。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的身份也开始逐渐消失,从一

  • 朱祁镇无论在哪一点上,都根本没法和朱祁钰比较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朱祁镇对待朱祁钰,朱祁镇朱祁钰同人文晋江,穿越成朱祁钰刺死朱祁镇的小说

    抛去才干,一个凉薄冷血寡恩,一个纠结妇人之仁。论皇帝,朱祁钰还算中上;朱祁镇么,徽钦二帝宋高宗都可以骄傲地挺直脊梁。朱祁镇既不是个好皇帝,也不是个好人,宠幸奸臣宦官,导致土木堡之变,也就徽钦二帝的水平,天子叫国门,君王送社稷,冤杀忠臣良将,给也先立庙,比完颜构还要无耻。对内政治积弊,重用夺门奸佞,错

  • “戚继光斩子”的记载虽多但互相抵牾,其真实性有待商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这件事,史料记载颇多,稍微查询一下就能发现四种史籍有戚继光斩子的记录。首先是地方方志,如福建《仙游县志》的说法:“考之传记:继光至莆田,将出师,烟雾四塞,其子印为前锋,勒马回,求且驻师,继光怒其犯令,杀之。”除了地方县志之外,还有各种野史记载了这件事,而且说得一个比一个绘声绘色,像《万历野获编》

  • “民间的这个组织,在古代是什么级别?”明朝锦衣卫?哈哈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猫:想吃老鼠自己去捉,不要抢我的!据说婚后的女人,都是这样上街的!小哥,是不是走错场了?朕的愿望,就是愿天下安稳!准备好,拍照了!咦,怎么滑下去了别挤了,我请你吃还不行吗?狗:你眼睛有问题吗?看不见我的哈喇子吗?一般妹子和网红之间,只差了一套化妆品!兄弟,最后那个“自动回复”忘记加句号了!小狗的另类

  • 元朝皇帝用独木棺下葬,千军万马踏平川,竟至今未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明朝一篇名为《草木子》的典籍中记载道:忽必烈逝世后,遗体安放在一颗掏空了的千年古树里,下葬的时候,士兵及工匠要在忽必烈的陵墓前发下毒誓,绝对不能够泄露任何消息。填土之后,元朝还调动了万余马匹,在不断地踩踏下,驻扎在此的军队一直待到隔年的春天,等到这里再度长成草地的时候,他们就离开了。虽然都是崇尚入

  • 郑和下西洋28次用了7年时间,明朝没有发动机,却能横渡国外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郑和为什么三下大西洋,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前期的吗,明朝郑和一共几次下西洋

    可这也让我们疑惑,古代科技并不发达,而世界上第一个发动机在十九世纪才被发明出来,这个时间距离郑和下西洋有四百多年,在没有发动机的明朝,郑和的船只又是如何横穿国外洋,到达非洲的呢?根据《郑和航海图》记载:“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换算成现代的数据是郑和的船高55米,长125米,宽50米,这在当时就是

  • 司马光拿头砸缸,救了大宋最快乐的姑娘,李玮他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玮个人资料图片,李玮大姐近况,洛阳李玮

    剧中的司马光沉浸在封建礼教的世界里,提出诸多不尽人情的建议,并以去留做要挟。却全然没有发现自己的作为,已经到了毫无怜悯之心,不顾的骨肉亲情的地步。他一直以来自诩道德典范,在朝中事事都拿祖宗加法,天子社稷万民来要挟宋仁宗。而且他一次次的对梁怀吉和徽柔的事情推波助澜,许多观众提出如果没有他,徽柔的下场也

  • 诗路天台┃《题寒山拾得画像》 南宋•方回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我读寒山拾得诗,唐初武德贞观时。此必前朝老进士,开皇大业不仕隋。长歌短舞芙蓉句,开元元和尚无之。一帚天台国清寺,扫灭人世贪嗔痴。文殊师利复现世,僧俗未妨疑传疑。或题松下读黄老,臆辨二叟果为谁。谚云橘皮错认皮,九方皋马遗黄骊。呜呼甚矣吾衰矣,郁郁都都焉雄雌。释义:寒山拾得:寒山,唐代长安人,出身于官宦

  • “燕云十六州”——对于北宋意味着什么?它是中原王朝的命门所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王朝之一,它的统治时间长达319年,中间经历了两个时期:北宋和南宋。在这期间,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被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之一。而燕云十六州,是北宋时期的一个地理概念。这十六州的位置位于今天的中国东北地区,涵盖了今天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