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勇冠三军,大唐战神薛仁贵

“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勇冠三军,大唐战神薛仁贵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184 更新时间:2024/2/6 10:21:53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以字闻名于世。他生于隋炀帝大业九年(614年),出身于河东薛氏,是南北朝时期刘宋、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其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父亲薛轨,相继在北魏、北周、隋朝任官。唐高宗时,薛仁贵累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贵去世,年七十。册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督督。

薛家因薛轨早逝而家道中落。薛仁贵少年时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业。他准备迁葬先辈的坟墓,其妻柳氏说:“有出众的才干,要等到机遇才能发挥。如今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亲征辽东,招募骁勇的将领,这是难得的时机,您何不争取立功扬名?富贵之后还家,再迁葬也不算迟。”薛仁贵应允,于是去见将军张士贵应征,自此步入军旅。

刚入军营的薛仁贵凭着自己的能力崭露头角。公元前645年的时候,也就是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亲自领兵出征高句丽,在同年的三月,刘君邛的军队被团团围住,无一人可以脱险,眼看着就要被敌军歼灭,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薛仁贵挺身而出,自己单枪匹马的直取高句丽将领的项上人头,然后把将领首级悬挂于马上,高句丽的军队纷纷惊怕不已,胆战心惊,于是就匆匆忙忙的退兵了,在这次战役中,薛仁贵名声远扬,得到赞赏。

回师途中,李世民对薛仁贵说:“朕旧的将领都老了,朕每次都想提拔骁勇雄健的将领,没有比得上你的。朕不高兴于得到辽东,高兴得到你啊。”并提拔薛仁贵为右领军中郎将,镇守玄武门。

龙朔元年(661年),一向与唐友好的回纥首领婆闰死,继位的比粟转而与唐为敌。李治诏右屯卫大将军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九姓铁勒。九姓铁勒拥众十余万相拒,并令骁勇骑士数十人前来挑战。薛仁贵临阵发三箭射死三人,其余骑士慑于薛仁贵神威,都下马请降。薛仁贵乘势挥军掩杀,大败九姓铁勒,并坑杀降卒。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铁勒败军,擒其叶护(首领)兄弟三人。

薛仁贵收兵后,军中传唱说:“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从此,九姓铁勒衰败,不再为边患。想想这仗打得多漂亮啊,战争本来是艰苦,残忍的事情,士兵能唱着歌回家,表达了军民将士们的喜悦之情。从此“三箭”之名就流传了下来,后人们在形容军中将士骁勇善战时,常常用三箭的典故来形容。呜呼,壮哉,在一场战役中,凭借射出的三箭,而一战功成的例子,古往今来恐怕也只有薛仁贵了,可谓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心理战应用到了极致!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使得对唐边境威胁达数十年的铁勒族在不到一个月就马上衰败,可以说是古代将军唯一一位。接着就是薛仁贵自己指挥才能大发挥的舞台了,高句丽灭国之战。

总章元年(668年)二月,薛仁贵携胜率两千人进攻高句丽重镇扶余城。这时,部将都以兵少,劝他不要轻进。薛仁贵说:“兵员在于会用,不在人多。”于是率军出征。这次战役,他身先士卒,共杀死、俘虏高句丽军一万余人,攻拔扶余城。唐军一时声威大振,扶余川四十余城,纷纷望风降服。

之后薛仁贵一路凯歌,与李勣大军会师于高句丽都城平壤城外,对平壤形成合围之势。九月,僧人信诚开门接纳唐军,唐军趁势进攻,一举攻陷平壤。至此,高句丽灭亡。此战,唐朝共获五部、一百七十六座城、六十九万七千户口,将其划分九个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设安东都护府统管整个高句丽旧地。薛仁贵以功授右威卫大将军兼检校安东都护,封平阳郡公,率兵二万人留守平壤。

对于薛仁贵来说,四十岁才功成名就也许是有些迟,如若再早一些,薛仁贵的人生恐怕还要精彩。薛仁贵在历史上是一个英勇无畏的大将军,从一开始步入军营开始就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仿佛就是为国家而生的,在每次的战役中都能获胜,可以和小说中的神奇人物相提并论的,并不是小说为了神化人物形象而造出薛仁贵这个神奇的人物。在后世人们心里永远都是在沙场上无所畏惧的英勇形象——大唐战神薛仁贵。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万历援朝之战时期明廷财政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万历援朝御倭之战,朝鲜称为壬辰、丁酉之战,日本称之为文禄、庆长之役。在时间上,这场战争是全球化开端时期东亚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在空间上,这场战争是东亚历史大变局的标志。更重要的是,这场战争在诸多方面凸显了时代的过渡特征。中国、韩国、日本学者对这场战争皆已做了大量研究,然而对与战争密切相关的明朝

  • 赵匡胤通过战争兼并荆南、后蜀和南汉,南唐即将灭亡时便驾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一般不把北宋当作一个单独的朝代,而是北宋、金、辽、西夏等国共同讲,这才是完整的中国的那段历史真面貌。赵匡胤通过战争兼并了哪些割据政权?陈桥兵变的赵匡胤做上了皇帝位置,但内部不平稳。郭威在世时,由于没有后代,有三位可能的继承人,李重进,郭威的外甥,张永德郭威的女婿,柴荣郭威的养子,最后柴荣胜出。柴

  • 宋朝小兵真没有西欧贵族生活质量高 但宋朝小兵的铠甲欧洲贵族可真想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宋朝和同时期西方的对比,最常见的错误说法有两个。一个是宋朝小兵的生活质量很高,一个是宋朝士兵的装备水平,它们一个被过高估计,一个则是大大低估了。所谓宋朝小兵的生活水平超过了同时期的欧洲贵族,这个说法大大高估了宋朝士兵的收入水平,低估了欧洲贵族的砸钱能力。宋朝从来就不是士兵的天堂,它给高级禁军士兵

  • 隋文帝时期的文化政策,主张“关中本位”,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而精神文化方面尤为融合复杂民族之要道。由此可见,关中本位的文化政策,其根本的目的是维护关陇集团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垄断权,其本质特征是封闭性与排他性。以庾信入北为例。在庾信入北之前,西魏、北周的文学园地几乎是一片荒漠,瘐信入北之后,江南文风便迅速风靡长安文坛,如同在一片不毛之地的文化荒漠上吹来一

  • 程咬金到底有多猛?连武则天都不敢动他,背后只因一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程咬金一生戎马,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将领。他在唐太宗李世民的领导下,率领唐军打过无数的战役,功勋卓著。据《旧唐书》记载,程咬金以其勇猛无比的战斗精神,镇压了吐蕃、靺鞨、突厥等多个民族的叛乱,甚至在唐朝灭亡的局面下,也多次挽救了唐朝的危局。这些战功,不仅让他获得了武功、金紫两个官阶,更将他推到了唐朝将领中

  • 盛极一时的士族门阀制度,为何在唐朝以后,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到了东汉,由于刘秀主要是靠地方豪强获得的政权,所以土地兼并和大地主的政治力量越来越强,甚至两辅的兼并也到了一个非常严重的程度,所以到了汉末渐渐经学世家和土豪合流了,这样门阀的雏形(传统意义上)才慢慢形成。之前的经学世家只有家世(带来的政治影响力),土豪只有经济实力。经过汉末的动荡,两者逐渐合流,于是

  • “成吉思汗”这个称号多牛?超越世界上所有名字,和上帝一个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称号可以说比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的封号都要短,更不必和西方君主的称号相比了。但就是这个翻译成汉字之后仅仅四个字的称号,却涵盖了世界上一切崇高和伟大的东西。毫不夸张地说,这个称号背后的意义是能够和上帝相提并论的。四十五岁的铁木真在这一年冬季,彻底得到了从大兴安岭到阿尔泰,从贝加尔湖到漠南长城三十

  • 洛阳出土隋朝粮仓,里面的储粮保存完好,据说种子现在都能发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当其被发现的第一时间内,周边的相关研究者便接连赶来对其进行继续挖掘与调研。占地面积如此之大的这些地下凿洞,本以为会是什么古墓一类的,而当继续往下挖掘之后逐渐袒露出了诸多苞谷等粮食,被确定为是粮仓之后,根据专家们的进一步分析,得知这些是在隋朝时代遗留下来的。这些地表之下被挖掘出来用以储存粮食的深坑面积

  • 狄仁杰仅是三品内史,却令满朝文武畏惧,他的权力真有那么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有唐一朝,关于官方文书中,那是几乎看不到“宰相”这个词的,似乎宰相这个职位已经被取代了,而取代宰相成为国家大事的决策者变成了“中书省的中书令”、“尚书省的尚书令”,“门下省的侍郎”,又或者唐朝高宗时期新出现的一个官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事实上,这三个省的长官也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好,他们都是宰

  • 宋代官员退休后能享受哪些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官员退休称“致仕”,宋代致仕制度在唐代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经太祖、太宗两朝,到真宗朝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制度。 宋代致仕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年龄,二是是否犯有赃罪。宋初,即遵守“士大夫七十而致仕”的古制。太宗雍熙二年(985),武将王彦超请求致仕,曾对人说:“吾闻朝廷之制,七十致仕。吾今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