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详细一点。”赵王道。
“李牧在自己的防地内,设置官吏,收取城堡内的税收不入国库,却留在他的幕府作军费。”
[var1]
“他在自己的防区设官收税,是为了以边养边,是被准许的。”赵王说。
告密者说:“他用这些经费训练士兵骑射,加强烽火台看守,侦察敌情倒也罢了;最不能容忍的,就是他每天买几头牛来杀死,将牛肉犒赏士兵,吃喝玩乐。”
“什么?”赵王有点儿发怒了。
“不但如此,匈奴人每次入侵,他都不积极组织出击,而是将人马尽退入营垒固守,根本不敢出战。几年了,次次都这样。不但军中人都说李牧畏惧匈奴人,就是匈奴人也耻笑李牧胆小,赵国软弱。”
“这个李牧”,赵王明显发怒了,“他怎么能这样守边。”
[var1]
于是赵王派使者到边境责备李牧,让他要积极出击匈奴人。李牧虽答应使者,等使者走后,李牧依然如故。过了一些时日,赵王派人去探查李牧守边情况,结果一打听,李牧依然和先前一样,不作抵抗,消极躲避匈奴人犯边。赵王大怒,就撤了李牧将军之职,让他回家了。又选派了一名将军代替李牧去御边。结果面对匈奴人犯边,这位将军倒是领兵积极出击,可每次交战,都损失惨重,边境上甚至无法耕种和放牧了。
赵王这时又想到了李牧,他心想,这李牧虽消极躲避匈奴人,边境却能照常耕种放牧,而且也几乎没有什么人员损失。赵王觉得还是由李牧守边才行,于是就派人去请李牧。使者到了李牧家,却见大门紧闭。里面人传话说:“将军病了,不能见使者。”
[var1]
使者回复赵王,赵王知道李牧对自己有怨言,是故意的,就派使者再去请,结果依然如此。赵王急了,就亲自前去请李牧。李牧看赵王亲自来了,再不能装病闭门不见,就只好迎入赵王。
赵王说明来意,李牧坚决拒绝。赵王就以王命强令他出边。
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那我守边还得像以前那样做。如不答应,我就决不奉命。”
赵王说:“好,一如你所愿。”
于是李牧再次来到边境,依然还和以前一样守边。这样又过了好几年,匈奴人虽犯边抢掠不到什么,却始终认为李牧胆怯。边境的将士成天习武练射,好吃好喝,看着匈奴人犯边,眼睁睁却不能出击,都心里憋着一团怒火,纷纷请战,情愿与匈奴人决一死战。
[var1]
李牧看火候差不多了,就精选战车一千三百辆,良马一万三千匹;又以重金精选敢死勇士五万人,善射士兵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按照李牧的规划阵势加紧训练。李牧又让牧民把大批牲畜赶出城堡,放牧的人畜漫山遍野。匈奴人看到了,先以小股人马抢掠,李牧派兵出击,却假装抵敌不住,故意将几千人畜丢弃给匈奴人。匈奴单于一听到有大批人畜可掠,非常高兴,就亲自带领大批人马入境。这时李牧呢,早已布下奇兵以待,等匈奴人大肆抢掠之际,李牧就将事先埋伏的部队张开两翼突然包抄袭击,利用战车优势合围匈奴人,并万箭齐发。匈奴兵被这突如而来的阵势吓坏了,窜逃不及,纷纷被射死,一下子就射杀匈奴兵十多万人马,匈奴人大败。李牧乘势追杀,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匈奴单于只身逃走,仅以身免。自此后,十多年间,匈奴人再不敢接近赵国边境。
[var1]
李牧先用“坚壁清野,固守不战”的示弱之策,骄纵匈奴人放松警惕,侵掠边界,然后用“诱敌深入”之计,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用战车阵弓驽兵优势,围困射杀匈奴兵,从而大败匈奴,一战而吓破匈奴之胆,确保了赵国边境十余年的安全。李牧确实不愧是赵之干城之将,他的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战法,也成了以后闻名千古的典型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