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刘岱兄弟是什么出身?一生有何作为?

历史上刘岱兄弟是什么出身?一生有何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550 更新时间:2024/1/15 18:28:45

刘岱,字公山,东汉末年兖州刺史,汉室宗亲,刘舆之子,刘繇之兄,汉末群雄之一。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汉末三国是一个大乱世,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董卓之乱时,天下州郡豪杰并起,不知道有多少大大小小的军阀。然而经过多年兼并混战,最终只剩下曹、孙、刘三家。今天咱们聊聊被刘岱、刘繇兄弟,作为声名远播的宗室重臣,在乱世中几乎无所作为。

宗室出身,声名远播

大汉立国四百年,最不缺的就是宗室子孙了。而由于自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以来,宗室的封地、地位是逐渐衰落的,大都渐趋于平民家庭。有的没落到如刘备那样,靠“织席贩履”才能谋生;有的则靠着耕读传家,跻身士族家庭。刘岱、刘繇兄弟就出身于由宗室转为士族的家族。

刘岱兄弟和汉献帝的关系比刘备还要远,为何这么说呢?刘岱出自刘肥(刘邦长子)一脉,而刘备则是汉景帝之后(中山靖王)一脉,而汉景帝的的汉文帝父亲刘恒,是刘邦的四子,所以刘备好歹还是皇室一脉(汉景帝是光武帝刘秀的七世祖),刘岱兄弟则一开始就是诸侯王的子孙。

不过虽然刘岱兄弟只是宗室的远亲,但他们的家族却比刘备更有政治地位和资本。兄弟二人的祖父刘本博学传书,号为通儒,举贤良方正。刘岱的伯父刘宠,官至太尉(三公之首),已经是及显赫的地位了。虽然两人的父亲刘舆仅仅官至山阳太守,但兄弟俩的政治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两汉奉行察举制,所以想做官必须有个好名声,这兄弟俩可谓贤名远播。据《续汉书》载“岱、繇有隽才”,《英雄记》则说刘岱“孝悌仁恕,以虚己受人”。而刘繇则更生猛,堂叔刘韪被盗匪所劫持为人质,刘繇为搭救堂叔,召集十多人混进贼窝,趁隙将盗匪头目斩首,成功救出堂叔。

平原人陶丘洪想要让刺史推举刘繇为茂才,刺史说:“去年已经举荐了公山(刘岱),怎么现在又要举荐正礼(刘繇表字)呢?”陶丘洪说道:“如果使君您举荐公山在前,提拔正礼于后,这正是所谓的在长途中驾驭二龙,使千里马驰骋,这难道不可以吗!”由此可见,刘岱、刘繇兄弟二人的名声有多好。

刘岱刺兖州,死于黄巾之手

刘岱作为兄长,出仕较早,历任侍中、兖州刺史。初平元年(190年)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讨董的旗号,刘岱也是其中一方诸侯。然而所谓的“群雄”却都包藏祸心,除了孙坚、曹操无人真正出兵进攻董卓。整日“置酒高会”,待到粮草用尽便一哄而散。

后来刘岱与东郡太守桥瑁不和,最终刘岱杀了桥瑁,改任王肱为东郡太守。从刘岱的这个做法来看,他也不是什么忠臣良将,否则怎么能擅自杀死一郡太守呢,而且还让自己手下担任太守,这属于擅署官吏,也是非常不尊重朝廷。之后刘岱又和公孙瓒、袁绍搅合在一起,最终选择支持袁绍。

初平三年(192年),青州黄巾军攻打兖州,刘岱打算派兵迎击,鲍信劝阻说:“目前贼兵有百万之众,百姓惶恐震惊,士兵毫无斗志。我看贼人兵眷混杂,贼军中也没有辎重粮草。如今对策,不如让部队养精蓄锐,先采取坚守,贼众想战不得,想攻又不能,等其气势低落,然后选拔精锐士卒,就能打败他们了。”刘岱不采纳鲍信的意见,坚持出战,结果兵败被杀。

刘繇牧扬州,被孙策痛扁

刘繇被举为孝廉,拜郎中,迁任下邑县长,因为拒绝权贵的请托而弃职逃离。又被州里征辟,巡行至济南国,济南国相是中常侍之子,刘繇发现他贪赃枉法,于是立即将其奏免。从刘繇在下邑和济南的表现来看,他是一个品行端正、不畏权宦的人,这点和曹操颇为相似。

兴平元年(194年),朝廷命刘繇接替陈温为扬州刺史。扬州刺史的驻地本在江北的寿春,但当时政局混乱,淮南一带是袁术的势力范围,将军吴景、孙贲将刘繇迎接到江南的曲阿(今江苏省丹阳市),才使其得以在扬州立足。

当时,袁术阴谋叛乱篡位,攻克周围各郡县,特别是其孙策攻陷庐江,更让刘繇感到恐惧。刘繇派遣樊能、张英驻军江边防御袁术,考虑到吴景、孙贲是袁术所任用的人,就迫逐他们至江北历阳。于是袁术自置扬州刺史,并且与吴景、孙贲合攻张英、樊能,双方胜负难分,处于胶着状态,一年多也未能攻下。

朝廷加授刘繇为扬州牧、振武将军,拥兵数万。建安元年(196年),刘繇命张英、樊能与东渡而来的孙策军对抗,但是不敌孙策的大军而败。大败之后的刘繇接受名士许劭的建议逃到豫章,豫章被笮融占据。于是刘繇又进攻笮融,首战被笮融击破,很快刘繇再次召集所属各县人马,大败笮融。

建安二年(197年),刘繇因病去世,终年四十二岁。孙策后来将刘繇安葬在其故乡东莱郡牟平,并且带回其遗孤,供养他们。后来刘繇之子刘基,在东吴历任骠骑将军东曹掾、辅义校尉、建忠中郎将。孙权成为吴王,授大司农,迁郎中令。

刘岱、刘繇兄弟分别官至兖州刺史、扬州牧,执掌一州之地,而且又是宗室出身。这样的出身地位,可比曹操、孙坚、刘备要强得多,然而他们却几乎无所作为。刘岱死于黄巾之手,刘繇被孙策击败后四处流窜,不久即病死。汉末乱世刚来了一个浪,就把这兄弟俩淹没了。

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身能力不行。东汉名士多的数不胜数,然而许多却只会空谈,没有实际能力,尤其在乱世最需要的军事能力,是许多儒士所不具备的。

第二,兄弟两个的客观环境比较恶劣。刘岱所处兖州,也就是后来曹操的龙兴之地,是四战之地,又赶上黄巾作乱。刘繇的扬州也好不到哪里去,袁术早早觊觎淮扬,又碰上孙策这样强横的主。

真应了杨慎那首《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标签: 历史刘岱汉朝

更多文章

  • 汉朝时期刘邦分封的异姓王都是哪些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刘邦,汉朝

    汉高祖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在中国象棋上有一个分界线,楚河和汉界,这其中便蕴含了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故事。秦朝末年,秦始皇的暴政统治加上秦二世的荒唐,使得百姓无法生存,最终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起义。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很多英雄豪杰涌现了出来,不过最后灭

  • 有哪些与李峤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李峤,唐朝

    李峤(645~714年),字巨山,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人。唐朝时期宰相。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早年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小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武周时期,依附张易之兄弟。中宗年间,依附韦皇后和梁王武三思,官至

  • 代善在努尔哈赤死后为何不继承皇位?有何顾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代善,清朝

    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也是后来共同参政的四大贝勒之首。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作为大清开国君主的努尔哈赤,他的一生传奇和充满谜团,而最大的谜团,就是他究竟想让谁继承自己的君王位置?根据史学家推测,努尔哈赤无论传位给谁,绝不会传位给皇太极,那么皇太极究竟是怎么

  • 三国时期曹操为何要给送鸡舍香,给太史慈送当归?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曹操,汉朝

    曹操是个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在书法上也有独到成就。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曹操经常干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比如年轻时候和袁绍一起抢新娘,讲笑话的时候胡子沾到菜汤都不在意。近来读《三国志》发现,他曾经分别给诸葛亮和太史慈写过信,而且送了一些奇怪的东西!送诸葛亮5斤鸡舍香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

  • 董卓是如何开启自己的官场之路的?他都做了哪些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董卓,汉朝

    大家对《三国演义》里的故事和人物多少都是熟知一些的,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董卓是东汉末年的权臣,出生于官宦家族,年轻时候的董卓也是个靠本事吃饭的人,甚至还有着行侠仗义的一面:“(董卓)少好侠,尝游羌中,尽与诸豪帅相结。后归耕于野,而豪帅有来从之者,(董)卓与俱还,杀耕牛与相宴乐。诸

  • 在政治军事方面,姚璹有哪些成就?如何评价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姚璹,唐朝

    姚璹(shú )(632年-705年 ),字令璋,吴兴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武周时期宰相,史学家姚思廉孙子,博州刺史姚处平的儿子。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徽年间,举明经进士,候补太子宫门郎,迁秘书郎。学识出众。善于文辞,迁中书舍人,册封吴兴县男。武则天临朝称制,授

  • 关羽和张飞都有女儿 刘禅为何只娶张飞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刘禅,张飞

    还不了解:刘禅和张飞女儿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何刘禅连娶了张飞的两个女儿做皇后,却不愿娶关羽的女儿?刘备他们三兄弟的事情大家应该都是非常清楚的,即便你没看过小说,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也听说过。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个人的帮助,他才有资本去闯荡一番事业,而且在以后成立国家的战争中

  • 有哪些与苏味道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苏味道,唐朝

    苏味道(648—705年),字守真,赵州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南赵村)人。唐朝宰相、诗人。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苏味道出自赵郡苏氏。自幼聪颖,并文才出名。20岁,举进士及第,授咸阳县尉,跟随名将裴行俭攻打突厥。武则天时期,历任中书侍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两度跻

  • 都说虎毒不食子 王莽为什么要自己的亲生儿子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王莽,儿子

    王莽为何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知道,给大家一个参考。篡夺汉朝、建立“新”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和极高研究价值的王莽,一直是坊间传说和历史学者津津乐道的人物。他政治思想超前,土地和产业国有化;他发明了游标卡尺,并采用“符号货币”这样前所未有的经

  • 历史上乾隆帝为何会看重和珅?,他有何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和珅,清朝

    贪官污吏是清朝重臣和珅身上的最大标签,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和珅是一位精明能干的清朝大臣,关于他的电视剧与影视作品,数量繁多,这也说明了,大众对这位权臣的热爱与兴趣。1、和珅是乾隆的理财小能手,也是无话不说的知己大清王朝看似一个富庶的天朝上邦,可是这个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