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稳占上风,败给刘邦是因为什么?

项羽稳占上风,败给刘邦是因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443 更新时间:2024/1/16 11:08:00

项羽稳占上风,败给刘邦是因为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楚汉争霸作为我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至今仍广为流传。刘邦以市井小民的身份,最终逆袭成为皇帝,开辟了汉朝的基业,对后世的国人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楚汉争霸的另一位主角项羽,也是一位重量级人物。其勇猛刚毅的性格和最后乌江自刎的落寞,也始终是舞台上经常展现的内容。他与刘邦的反差更是充满了戏剧性的冲突。

正所谓“成王败寇”,仔细分析其实不难发现,项羽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被刘邦一举击溃,从他在推翻秦朝时就已初见端倪。

霸王项羽

在推翻大秦的统治之后,根据封地的不同,各起义军首领都获得了相应的王位。刘邦被封在汉地,因此被称为汉王。这也是刘邦在统一天下后将王朝定名为汉的原因。

而作为起义军的首脑,项羽的名号则要更加响亮,以求能够威慑诸王,因此他以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为参考,号称霸王,以彰显自己的地位。这一称号其实也是项羽性格的一种体现。

从他率军作战时的状态就不难看出,项羽勇猛顽强,而且天生力大无穷,每次战斗都是身先士卒,因此赢得了江东子弟的爱戴。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项羽率领的就是不折不扣的父子兵。

正是由于这种血缘的羁绊,使得项羽的部队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在面对章邯的大军时,只有这样的部队才能做到破釜沉舟,也只有项羽这样的血性男儿才能将他们凝聚在一起。

然而性格从来都是一柄双刃剑,任何性格都具有两面性。项羽的勇猛果敢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但一旦离开战场,就表现为鲁莽。项羽在诸多方面,都表现得头脑极其简单,行动快过思考。

在他推翻秦朝统治之后所做的三件事上,便可以看出,项羽是位天才的将领,但却是低能的皇帝。

无辜的子婴

在见到大势已去之后,赵高杀死了秦二世胡亥,改立子婴为皇帝。而子婴温文尔雅,并且正直无私,宅心仁厚,赵高认为深得民心的子婴能够化解这场危机。

但是让他没有料到的是,子婴登基仅五天,便将其处死。这也许就是最典型的自掘坟墓。

除掉赵高,可以看到子婴并非懦弱无能的王孙公子,这样的魄力实属难得。同时也反应出子婴的果敢和威望。要知道,当时的秦朝已遍布赵高的党羽,要做到这一步十分不容易。

然而子婴登基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即便他有再强的能力也无力回天。因此当刘邦的军队进驻咸阳时,子婴立刻率领百官投降,以求刘邦能放过城中的百姓。

而刘邦则十分爽快地一口答应,并在之后的接触中与子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但此时的他们都忘记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项羽还没答应,而刘邦根本无力与项羽抗衡。

于是在张良的提醒下,本已进驻咸阳的刘邦从城中退了出来,以求得项羽的原谅。之后便有了鸿门宴的典故。

而刘邦最终从鸿门宴逃了出来,但子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对秦朝的极度仇恨,让项羽最终将子婴处以腰斩。如此简单粗暴地将一位并未犯错且有威望的投降皇帝处死,即便是起义军也难免觉得过于残忍。

但这在项羽看来根本不足以考虑。身为霸王的他无须考虑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只要是霸王的决定,其他各王就只能服从。这便是项羽的处事原则。

恢复旧制

在项羽的心中,秦始皇建立的庞大帝国是臃肿而丑陋的,秦始皇的所作所为实在是糟糕透顶。因此在见到秦始皇巡游的车队时,项羽对其嗤之以鼻地评价道:“此人可取而代之!”

而刘邦在见到同样的场景时,却由衷地发出了一声感叹:“大丈夫生当如此也!”这便是刘邦和项羽最大的区别,也是二人结局完全不同的原因。

在刘邦的眼中,秦始皇的做法是对的,这样的排场也是他在取得成就后应该享受的。而项羽却认为应该取代秦始皇,去纠正他犯下的错误。对于历史趋势的理解,刘邦要比项羽通透得多。

因此在项羽夺取天下之后,将秦始皇好不容易统一的天下重新划分为大大小小的国家,并大行分封,让一切都重归于之前的样子,并且各国的政策也恢复到各国自制时的状态。

这一做法无疑是妄图历史能够倒退。人们虽然苦于暴秦的统治,但经过多年的磨合,人们渐渐也体会到了一些统一带来的便利。比如文字再也不像之前那样混乱,度量关系也不需要再进行换算。

这种便利无疑是人们需要的。而项羽轻易地便要将其打破,即便人们能够感受到的便利也要被剥夺,这样草率的决定实在不应该是位高权重的人应有的表现。

火烧咸阳

如果说前两件事是出于对暴秦的憎恶,那么项羽做的第三件事就实在让人无法理解了。这件事便是火烧咸阳。

俗话说“罗马非一日建成”,咸阳同样也是秦国一代代君王努力奋斗的心血。对于美的东西,人们普遍都会有一种认同感,这种认同感让人们会对其倍加珍惜。只要不是出于癫狂状态,人们就不会进行破坏。

因此当刘邦在见到咸阳的繁华时,彻底忘记了项羽的存在,即便在被提醒之后也是恋恋不舍地退居灞上。

而当项羽来到咸阳时,这座帝王之都却完全没能打动他,一把火便将繁华的城市付之一炬,根本不考虑会造成多大的损失,更不考虑这样的举动将产生多么恶劣的影响。

也许在项羽的心目中,只有自己才是最值得珍惜的,其他的全部一文不值。

结语

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项羽的性格成就了他的丰功伟绩,同样也让他最后惨死江边。

项羽对秦朝的怨念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使得他眼中一切与之有关的东西都应该毁掉。然而如果项羽不是这种暴躁傲慢的性格,也许在破坏之前会稍微考虑一下是否妥当。

但正是由于这种性格,让他敢想敢干,不计任何后果。也正是这样的做法,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果,导致最终被刘邦打败。

标签: 历史古代秦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秦始皇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古代,秦朝

    历史上的秦始皇是个什么样的人?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谈到秦始皇很多人对他的做法褒贬不一。有的人觉得他是一个残暴的人,不仅坑杀了那么多的儒士,还烧毁了很多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如果这些都能够得存的话,肯定会填补历史上很多人们所不知道的空白。其实历史上真正对秦始皇了解的人少之又少。多数的人被一些

  • 大宋王朝很“富裕”,为何军事不行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大宋王朝很“富裕”,为何军事不行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大宋王朝是历史上最怪异的王朝,这个王朝创造了两个巅峰,一个是经济上的巅峰,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另一个就是创造了文化上的巅峰,只有大唐能与之媲美。一般来说,若有哪个王朝能够在这两点上做到极致,不说征服世界,至少自保绰绰有余。然而

  • 宋朝哪位50岁的大臣娶15岁少女为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宋朝哪位大臣50岁了还娶15岁少女为妻?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篇文采斐然的《岳阳楼记》让范仲淹成为整个北宋最耀眼的星辰。能文能武,一代全才。如此风流人物也难逃“情关”二字,五十岁的范仲淹遇到了那位让自己心动的女子,一个十五岁的雏妓。文人与妓,多半为世

  • 为什么说宋朝的宋仁宗受尽“委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为什么说宋朝的宋仁宗受尽“委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宋朝,一个中国历史时期人文、科技等各方面都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在这个时代的思想逐渐开放,经济也快速的发展,虽然每一个有过繁盛时期的朝代都会面临着历史的更替,但是,宋朝却依然成为了在中国历史上拥有着重大意义的朝代,而本篇文章想和大家一

  • 汉高祖刘邦叹息的背后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古代,汉朝

    汉高祖刘邦叹息的背后是什么原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翻看历史,那个楚与汉互相争斗的年代,绝大部分都认为项王所处的优势十分明显,没料却得到的结果是在乌江上自刎了,结局悲惨,实属让许多人觉得痛惜,但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的西楚霸王,是一个血性很强的人,汉高祖刘邦与西楚霸王项羽之间,就是雄主与霸主

  • 秦始皇陵至今没被打开的原因是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古代,秦朝

    秦始皇陵至今没被打开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秦始皇秦国通过几代人的积累努力,到了秦始皇那一代,已经由一个积贫积弱的小国,变成一个强盛的大国,实现了一统六国的宏图霸业。坐拥天下后,秦始皇则在

  • 唐高宗给大臣送礼是为了让武则天当上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唐高宗给大臣送礼是为了让武则天当上皇后?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高宗李治,和他小妈武则天的爱情故事,不光在当时家喻户晓,即使在后世也是源远流长。据《资治通鉴》记载,在公元654年,李治为了让武则天,当自己的后宫之主,就和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大臣们,进行了表面友好的交流,但最终没有谈妥。李治为

  • 李世民为什么要霸占兄弟的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为什么要霸占兄弟的妻子?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唐朝皇帝李世民是古代史上有名的天子,是我国唐朝著名的军事家、诗人。他开启了唐朝的繁盛,同时在唐朝建立之时立下了赫赫战功。对于他的看法,大家褒奖不一。为了做太子,李世民在两位大臣的谋划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除掉了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李

  • 宋仁宗年间的皇祐元宝和大南国起义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古代,宋朝

    宋仁宗年间的皇祐元宝和大南国起义是怎样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宋仁宗皇祐年间的皇祐元宝和大南国起义,皇祐元宝是北宋仁宗皇祐年间,公元1049至1054年铸造,之前的泉谱未见记载,面文皇祐元宝隶书旋读,小普光背,按照宋朝改元铸钱的例制,应该铸造皇祐钱,而且在史料中有明确的记载,皇祐元宝太

  • 乾隆一生最佩服的三个皇帝,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古代,清朝

    乾隆一生最佩服的三个皇帝,他们分别是谁?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乾隆皇帝是清朝的第六位皇帝,自称“十全老人”,因为他进行总结后,发现自己一生有“十全武功”。翻阅相关历史资料,我们可以知道乾隆是一位了不得的好皇帝,但大家不知道的是,乾隆皇帝也追星,他有三个最佩服的皇帝,其中一个就是宋仁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