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灵甫真的是抗日名将吗?看看他的勋章就知道了

张灵甫真的是抗日名将吗?看看他的勋章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061 更新时间:2024/1/19 7:43:36

在我国抗战时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将领,然而由于战争时期的混乱,导致对于许多的记载不详,从而无法判断,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张灵甫真的是抗日名将吗?看看他的勋章就知道了。

张灵甫,原名张钟麟,又名宗灵,字灵甫。陕西人,于1925年5月入黄埔军校4期,不久即在戴季陶、王柏龄引荐下加入中国国民党。在校期间,积极参与了驱许(崇智)斗争,分至国民革命军第一师(师长胡宗南)任职。

由于常年作战在外,身为胡宗南第一军的团长张灵甫怀疑妻子有背叛行为,结果酿成轰动一时的“团长古城杀妻”的惨剧。此后的张灵甫一度锒铛入狱,被蒋下令关入“模范监狱”10年。

七七事变的爆发后,国民政府下命令所有服刑官兵除政治犯外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并保留原先军衔。再度出山的张灵甫受到从前上司,此时五十一师师长的王耀武的知遇之恩。为了表示自己改过自新的决心,他正式将名"钟麟"与字号"灵甫"颠倒,改“张钟麟”为“张灵甫”。整个抗战期间,张灵甫在王耀武的麾下对日寇南征北战,经历硬仗、恶仗无数,书下自己最为风光的一页。

1937年,五十一师开赴上海,参加著名的“八一三”淞沪保卫战。张灵甫来到一五三旅三O五团走马上任,并在上海保卫战中,以勇猛果断,指挥有方赢得全团官兵的爱戴。嘉定作战的时候,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后他率领该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

1938年,武汉会战中,薛岳指挥第九战区军队以反八字阵诱敌深入,在万家岭包围日军第106师团.日军顽抗夺取制高点张古峰,战局极为危险,张灵甫主动请缨,率敢死队,夜晚抄小道,拼死夺回张古峰,腿部受重伤.

1943年常德之战中,张灵甫亲率突击队救援常德守军74军57师,作战异常凶猛,迫使日军占领常德城当日即退出,为收复常德立下战功。不久以后,在74军军长争夺中失利,仅为副军长兼58师师长。1944年5月开始的长衡会战中,受上级保存实力的影响,未建战功,且被调至陆军大学学习。

1945年4月芷江保卫战中,张灵甫指挥74军58师在铁山与日军血战获胜,战后获三等宝鼎勋章,升任74军中将军长。

张灵甫在抗战中屡立战功,被网上评为国军抗战十大名将。

而对于他是不是抗日名将,小编有不同的看法。首先我们从他获得的勋章来看看。

在蒋氏建立的勋章体系中,最高的是国光勋章。这种勋章在1949年之前,只有两人获得(蒋本人,傅作义)。张灵甫在抗战时期作为团一级军官,没有得到这种勋章很正常,不算意外。

第二是青天白日勋章,有很多军人都得到过。在十四年抗战期间(包括1932年一二八抗战、1935年长城抗战等),一共颁发给了166人,授勋范围以将官为主,但也有不少团级营级干部和一些尉官士官。张灵甫没有获得过。

而抗战期间和张灵甫一样级别的中下级官兵里,率八百壮士死守四行仓库的团长谢晋元和营长杨瑞符,独自操炮射击武汉江面的中士安德成这些真正的抗日英雄,都获得此勋章。

那么,直接体现抗战功绩的勋章,他有没有获得呢?抗战胜利后,蒋发布了“抗战胜利勋章”,奖励抗战有功的人员,第一批共98人,死守衡阳的方先觉,拼杀台儿庄的郑洞国,征战印缅的孙立人都有授予,张灵甫还是没有。

张灵甫唯一得到的,是三等宝鼎勋章和四等云麾勋章。但这两种勋章分为九等,以他获得的级别,和有些人口中标榜的“抗战大英雄”,完全不般配。

所以,从最直接体现抗战功绩的授勋情况来看,连他自己的上级都不认可他所谓的“抗战功绩”,只能说是相当平常的人,如今网上何来“抗日大英雄”一说?

其次我们再来从关于他的档案记载中来看看。

抗战时期,张灵甫的能力、战功在俞济时、王耀武等七十四军领导看来并不算特别突出。

淞沪会战时,张灵甫任新组建的305团团长,《王牌悍将张灵甫传》里大力鼓吹了张灵甫的英勇战绩:

【新兵团姗姗来迟……在张灵甫的调教和指挥下,第305团这个新兵团初生牛犊不怕虎,不仅成功地抵御住日军对阵地的轮番冲击,还不时向日军发起夜袭反击,战况危急之时,张灵甫甚至自己跳出战壕,率兵冲锋,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

然而在1937年10月26日王耀武给钱大钧的信中,王耀武指出:

【原有武器极感不敷应用。今新成立305团,遂至有兵无枪,甚为焦虑。……现该团已参加前线构筑工事及在枪炮声下练习胆量。 】

当然,构筑工事、练习胆量也是极其重要的,值得敬佩。不过要是张团长连枪都没有就率队冲锋,这个是黑张团长了。

此外,按照吴鸢的说法,张古山之战是王耀武委托张灵甫指挥的。又有不少材料鼓吹张灵甫在此次战斗中身先士卒,亲自带队奇袭,负伤挂彩。然而1938年10月9日王耀武给俞济时转蒋介石的战斗电报中,从头到尾却没有出现张灵甫的名字,无论是指挥还是负伤。张古山之战其实就是305团团长唐生海指挥的,唐生海在战役中受重伤,团附、代理团长于清祥壮烈殉国。

至于张灵甫在旅部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可以参考同年12月20日俞济时给蒋介石的电报。在这个电报里,俞济时推荐了一批战功卓越的优秀将领,从师长到团长,有被黑成“千里驰援”的李天霞,有替张被枪决的廖龄奇,然而并没有张灵甫。

上高会战是74军真正打出声望的重要战役。张灵甫的粉丝们多年来夸大、发明了不少他在此次会战中的精彩表现。然而考之史实,此战74军主要战功是51师李天霞部,而张灵甫所在的58师,是74军三个师中表现最差的一个,和兄弟部队相比,也远不及26师。此外,粉丝们称此战是时为副师长的张灵甫代理廖龄奇指挥,是他第一次指挥一个师,指挥天才尽现。然而考之史料,并无张灵甫代理指挥的官方记载,电文中提到58师均是“廖师”或“廖龄奇师”,只有一个58师的老兵魏杰回忆称廖龄奇当时不在军中。张灵甫是否代理指挥,还是仅仅从旁协助,恐怕还不好说。

一、战地电报记录的51师和58师

1、3月26日,罗卓英向蒋介石补报马(21)日和养(22)日战况,21日,李天霞51师歼敌一个中队,而张灵甫所在58师阵地右翼被突破:

【南路敌仍不断向我五一师攻击,该师亦以反击态势,辰刻于红石岭歼敌一中队。中路……我五八师阵地右翼被突破。 】

为确保上高,罗卓英命令26师、51师迅速围歼南路敌人,51师22日大放异彩:

【养日全线血战,尤以五一师方面最紧张。自马夜起,敌千余与五一师正激战于大石岭附近,养丑(注:22日凌晨1点到3点间)敌八百余突由锦河北岸渡窜石头街,我五一师乃运用最大机动力抽兵堵击。该师卢团在飞机轰炸下以每小时十五里之步度到达华阳附近。适敌西窜,当予迎头痛击,杀敌四百余,使敌企图突破我锦河西岸部队联系而由两岸合犯上高之谜梦根本粉碎。 】

2、1941年3月23日罗卓英给蒋介石的电报,报告了58师夺回了之前被突破丢失的白茅山1567高地:

【五八师正面主力向白茅山攻击,至午占1567高地,该师蔡团一再猛击,卒将该阵地夺回。 】

同时,统计了本日74军3个师的战果,李天霞、余程万两师均有斩获,而未提及58师:

【李师俘轻机枪三、步枪十二、掷弹筒六;余师俘马二、步枪十一、弹药六十余箱及其他战利品文件甚多。 】

3、3月25日,罗卓英向蒋介石报告战况,李天霞51师、王克俊26师克复石头街:

【漾夜我李、王两师继续攻击锦河南岸灰埠、石头街、华阳等处之敌,该敌背水作战,拼死挣扎,拂晓后我复向敌猛扑血战至巳(注:上午9时到11时间)刻始克复石头街又华阳。 】

4、4月10日,王耀武致电蒋介石,报告74军战绩,王表示李天霞51师、余程万57师表现为优:

【作战成绩师以51、57师为优。 】

二、战后行赏

战后论功行赏,李天霞51师、王克俊26师获得第一号和第二号“陆海空军武功状”。(按:所谓二号武功状授予57师余程万部当不确,其实就是从平衡角度,也不可能连续两个武功状给予一个军下的两个师)

在1941年6月1日出版的《战地文化》“上高会战大捷专号”中,收录了罗卓英作的《赣北大捷四首》,其中第二首专门歌颂了74军和51师的战功:

其二

一夜春雷起怒涛, 健儿十万剑横磨。

铁枪在手吾无敌,(注一) 神箭当风尔奈何!(注二)

不再转移新阵地, 还须收复旧山河!

捷书共期花争发, 伫听欢声奏凯歌。

罗卓英自注:(注一)军长王耀武智勇兼全。 (注二)师长李天霞骁勇善战。

而在第三首中,罗卓英歌颂了26师王克俊部的战功:

其三

清江无恙石头雄,(注三)拔险支危见尽忠,

忍吃当前十日苦,须争最后一分功!

敖峰大树遵时绿, 锦水长波落照红。

信我明朝终取胜, 遥闻鼓角振天风。

(注三)克俊部对侵犯蓝家桥曲水桥之敌,迅速扑灭;克保清江,天霞两段部对偷渡石头街犯华阳之寇,猛击两日,卒予聚歼。

可见,在各参战军、师长中,王耀武、李天霞、王克俊是上高会战三大功臣当无疑义。

顺便说,王克俊师属川军郭汝栋(郭汝瑰的堂兄)部,配属49军。49军是东北军。在上高会战中,王克俊手下的团长和副团长先后负伤退出战斗,作为更高一级的师步兵指挥官,王克俊拔出手枪也赶上了一线阵地督战,终于在激战一下午后,将日军击溃。部队中的官兵编了一句顺口溜,那就是“撼日军易,撼杰夫难”。可惜不如张帅哥讨蒋公欢心,抗战后被“编余”,只好去哭中山陵了。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抗美援朝时期那些黄继光般的英雄连队,这个连队志愿军19名战士,挡住美陆战队30次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

    在抗美援朝时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人物,知名度最广泛的要数黄继光,然而有他这般精神的人物及连队有不少,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抗美援朝时期那些黄继光般的英雄连队,这个连队志愿军19名战士,挡住美陆战队30次进攻。1950年11月30日,西线的美军第2师师长凯泽在经过一天的犹豫后,带着美2师和25军踏上了

  • 二战中日本无条件投降?不,他们还曾提出了3个无耻的要求!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在这场浩劫中,无数国家因此饱受战火,人民流离失所,作为侵略者的日本,在我国有许多骇人听闻的恶行,最终这场大战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终止,可是你知道吗?二战中日本无条件投降,他们还曾提出了3个无耻的要求!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

  • 这次战斗惨烈之极,也因此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战斗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在近代战争中,有许多著名的战斗英雄,然而今天我们说的这场战斗可谓是最惨烈的,而它之所以能胜利,正是因为涌现出了许多如黄继光般的战斗英雄。1951年10月1日,美军向临津江东岸的天德山发起进攻。守卫主阵地的志愿军某部5连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连队,组建于1945年秋,英勇善战,屡立战功,涌现出“张殿有排

  • 抗战最高集体荣誉“飞虎旗”,都有哪些军队拿到过,这个集团军曾连获4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

    在我国近代历史上,说到民国时期抗战的最高集体荣誉,那么非“飞虎旗”莫属了,那它有哪些军队拿到过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这个集团军曾连获4次。飞虎旗从1935年开始设立后,蒋介石简直就成了“守旗奴”,很多部队都立下过大功,但蒋介石一直没舍得发这面旗。比如,最惨烈的淞沪会战没有发过,最辉煌的台儿庄大捷没

  • 此人出身杂牌军,却因抗战英勇赢得老蒋赏识,后壮烈殉国中条山,宁自杀也不愿被俘的国军师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在我国抗战时期有许多著名的英烈将领,他们奋勇抗战为民族大义而壮烈殉国,今天我们说的此人出身杂牌军,却因抗战英勇赢得老蒋赏识,后壮烈殉国中条山,宁自杀也不愿被俘的国军师长。寸性奇,字念洁。1893年8月7日生于云南省腾冲县城关镇二街(四保街)。毕业于腾冲高等学堂。深感国弱受欺、非讲武不足以保国,立志以

  • 王僧辩平定侯景之乱 功勋卓著 是存续王朝的功臣 却被亲密战友背后捅刀 王僧辩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

    王僧辩是南朝梁国名将,智勇兼备,所经战阵,屡获胜利。领军讨伐兴兵作乱的降臣侯景,大获全胜,平定侯景之乱。在北齐的威逼利诱下,迎立北齐扶植的贞阳侯萧渊明为皇帝,遭到陈霸先反对。陈霸先起兵十万,攻入建康,将王僧辩擒杀。侯景乱梁几乎波及整个南朝,在王僧辩和陈霸先合力攻击之下,叛乱终于被平定,然而共同的敌人

  • 霍光把持朝政几十年 辅佐四位皇帝 死后霍氏一家被满门抄斩 如何评价霍光的一生?汉宣帝对霍光后人满门抄斩, 为何却还对霍光极为尊奉敬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

    霍光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权臣,独掌朝政几十年,辅佐汉武帝、汉昭帝、汉废帝、汉宣帝四个皇帝,,其中汉废帝、汉宣帝还是是他立的。霍光罢黜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产生重大的影响,霍光和商朝的伊尹并称,成为左右朝堂,可以废立皇帝的代名词。然而在霍光去世的两年后,全家族被诛连。出身外戚 早年得志霍光,字子孟,河东平阳人,

  • 韩信带兵之前毫无作战经验 为何刘邦敢将兵权交给他?后来为何又能够轻易解除韩信的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

    韩信是西汉开国功臣,辅助刘邦打败楚霸王项羽,奠定了汉朝的基业。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名闻海内,威震天下。韩信带兵之前,毫无作战经验,刘邦为什么敢把兵权都交给无经验的韩信?韩信的出生及少年时代史书没有记载。司马迁在《史记》

  • 张邈是曹操最好的朋友 曾有托妻献子的交情 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勾结吕布背叛了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

    张邈是汉末群雄之一,曾参与讨伐董卓。在汴水之战后归附曹操。。公元194年,曹操带兵讨伐陶谦时,张邈与陈宫叛曹迎吕布为兖州牧。后吕布被曹操击败,张邈跟随吕布投奔刘备,全家及弟弟张超都被曹操杀于雍丘。张邈在向袁术借兵的路上,被部下所杀。曹操一生结交过很多推心置腹的朋友,当然因为种种原因,也跟不少的至交好

  • 李勣随李世民平定四方 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为何李世民临死前想要杀掉​李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

    李勣是唐朝初年名将,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朝名将李勣,原来姓徐叫徐世勣,今山东菏泽人。他家里非常富有,从来不缺钱。而且这个人乐善好施,常常救济穷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