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辛弃疾一生有哪些成就?辛弃疾生平简介

辛弃疾一生有哪些成就?辛弃疾生平简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841 更新时间:2024/2/15 5:18:53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词人,和苏轼同名并称“苏辛”。相信大家在课本中已经学过不少辛弃疾写的词,虽然他的词没有那么浪漫但却十分豪迈。辛弃疾大部分的词都具有爱国思想,所以他的精神也影响了不少人,到了南宋中期以后,就已经形成了一股以辛弃疾为首的爱国词派。南宋处境堪忧所以很多人都在辛弃疾的词中获取了力量,其中蕴藏的精神也是流传千年。一起来了解下辛弃疾吧。

在古时候,很多的文人是人们眼中的穷酸秀才,很多的武人,人们又感觉他们三大五粗,只会舞刀弄枪,不够文雅。但是有这么一位大爷,他文能词中作龙凤,武能马上定乾坤,不禁让人称叹你大爷终究还是你大爷。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看到这首词,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这位要说的大爷是谁了,没错,他就是我们熟知的南宋豪放派代表,与北宋苏轼齐名的词中之龙,辛弃疾。

辛弃疾出生的时候,北方就已经沦为了金人的地盘。辛弃疾的祖父虽然当时在金国任职,但却是人在金营心在宋,一心想着能有机会拿起武器和金人作战,并且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出自《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亲眼目睹了金人统治下喊人所受的屈辱和痛苦,因此自小辛弃疾就有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在辛弃疾二十一岁那年,完颜亮大肆南下攻宋,后方的汉人由于不堪忍受金人的屈辱和压榨,于是奋起反抗。辛弃疾终于等到了机会,在这时集结起了两千余人的队伍,带着队伍投靠了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在其中担任了一个文职,负责掌管文书印信。

当时和辛弃疾一起投靠义军的还有一个叫做义端的花和尚,义端本就是不守清规戒律的和尚,趁乱组织了自己的一支小队伍,在辛弃疾的劝说下才一起投靠义军,还和辛弃疾成为了拜把子兄弟。义端到了义军中后,受不了在义军中的苦,就偷走了辛弃疾掌管的帅印,想到金营中讨功。

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耿京盛怒,当即就要治辛弃疾的罪。人毕竟是辛弃疾带来的,他也非常的愧疚,就对耿京立下军令状,单人单骑前去追杀义端。追上义端之后,面对义端的辩驳求饶,辛弃疾不容分说,手起刀落,提着义端的首级和帅印一并归营面见耿京。自此之后,辛弃疾受到了耿京的重视,在军营中名声大振。

二十二岁时,辛弃疾奉命南下和南宋朝廷联络,但是在完成任务归来的时候,却听说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辛弃疾决定要去捉拿叛徒,于是带着五十余人,袭击了几万人的大营,并成功的抓回张安国。辛弃疾将张安国擒回建康,交给了南宋朝廷处决。

辛弃疾凭借着在义军中打出来的名声,以及他的勇敢果断,被宋高宗赵构封为江阴签判,自此开始了他在南宋朝廷的仕宦生涯。

进入南宋朝廷之后,辛弃疾仍然一心想着北伐收回失地,并为此写下了很多很好的建议,但是此时的朝廷怯懦畏缩,反应却非常的冷淡,只是根据辛弃疾建议中的才干,让他到地方为官。虽然辛弃疾在任上做的也非常的好,但这毕竟不是他想要的,因此也就壮志难酬。加上辛弃疾有着一身倔强的脾气和北伐的热情,难以立足官场,再加上自己尴尬的“归正人”身份,在南宋朝廷最高也就做过四品龙图阁待制。

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辛弃疾只能在词中表现自己的心思,在梦中想着军营生活,想着为国家收复失地。直到六十八岁,辛弃疾才带着忧愤的心情和爱国之心离开人世,据说临终前还大呼“杀贼!杀贼!”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这句话虽然说得是姜维,但用在辛弃疾身上同样合适不过,不禁让人感叹“你大爷终究还是你大爷!”

标签: 历史

更多文章

  • 唐高祖李渊在位8年最后被迫禅位,大唐开国皇帝为何如此憋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

    唐高祖李渊可能是历史上存在感最低的开国皇帝之一了,身为大唐的建立者李渊仅仅在位八年便被迫禅位李世民,为何李渊最后会落得如此憋屈的地步呢?恐怕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李渊没能做好立嗣工作。实际上唐朝的建立,李世民也是立下赫赫战功,而且更有人说李世民功绩不在李渊之下。但李渊还是执意把李建成立为太子,导致兄弟最后

  • 孔子的父亲是谁?为何孔子母亲要对他隐瞒生父?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

    孔子父亲名叫叔梁纥,叔梁纥是宋国人,后来为了逃避战乱才逃往到鲁国。据说叔梁纥博学多才、文武双全,而且人品也是有口皆碑,在鲁国更有“鲁国三虎将”之称。不过早年叔梁纥和他的妻子有九个孩子,但全是女儿,此后叔梁纥便想娶颜氏的女儿。颜氏将自己的三女儿嫁给了叔梁纥,之后给他生了一个儿子

  • 吴太伯一生有哪些功绩?吴太伯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

    吴太伯是商代末年人士,可能很多朋友还不太了解吴太伯,实际上吴太伯是江南的开发者,也是帮助周文王姬昌建立周朝的功臣。吴太伯被认为是东吴文化的开山之人,他的父亲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后来吴太伯父亲将位置传给姬昌,并没有传给太伯。吴太伯还是吴国的第一位君主,也是吴氏开氏始祖。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吴太伯的生平

  • 秦始皇给吕不韦的信上写了什么,吕不韦看后竟饮鸩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

    吕不韦是战国末期颇具传奇色彩的一号人物,吕不韦原本是商人,后来因为扶持秦庄襄王继位,从而成为秦国相国。吕不韦还为秦国一统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不过在秦始皇时期吕不韦却遭受秦王猜忌,秦始皇想除掉吕不韦,但他功高权重,还有不少人为他求情,一时难以下手。此后秦始皇先是免去吕不韦的职位,然后给他写了一封信,吕

  • 顾和搏虱如故道出人心难测 顾和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

    顾和是晋朝官员,出生于吴郡吴县,祖父是东吴荆州刺史顾容。其实顾和的一生并没有太多波澜可讲,只是在《世说新语-雅量》中有记录一个关于顾和的故事,名叫顾和“搏虱如故”。“搏虱如故”这个故事主要道出了一个人世常态,人心是最难看透的,可能也只有那些胸怀宽广、博

  • 商鞅变法对普通百姓是好是坏?百姓是如何评价商鞅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

    商鞅变法是由商鞅提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原本商鞅想在魏国实施,但魏惠王并没有采纳,此后商鞅便来到了秦国继续推行自己的变法。也正是在秦国商鞅遇见了自己的知音秦孝公,在秦孝公的帮助下商鞅顺利将自己的改革措施推向整个秦国。此后秦国国力逐渐强盛,不过从宏观来看商鞅变法的确是秦国崛起的基础,不过对于秦国百姓来说

  • 皇太极和努尔哈赤谁比较厉害?谁的功劳较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

    说到皇太极和努尔哈赤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两个人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帝王,既然都是著名的帝王而且还是少数名族的,所以就不妨拿出来比较一比较了,这个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到底是谁更加厉害一些,还有就是谁的功劳又最大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

  • 隋朝名将杨素是一个怎样的人?杨素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

    杨素是隋朝开国功臣,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诗人。杨素出身弘农杨氏,从小便胸怀大志,想要立下一番功业。杨素参与北齐之役,和杨坚结下深厚情义,此后杨素以统帅身份讨伐陈朝,最后将其灭国,从而立下大功。不过杨素曾暗中帮助杨广成为太子,算是参与了夺嫡之争,但杨广继位后并没有把隋朝带向美好的未来,反而将其拖向

  • 韩信创建背水一战,为何后人无一能够复制?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

    韩信是初汉著名的军事家,也是西汉开国功臣,当时韩信用了一套奇特的兵法帮助他打赢了很多看似无法战胜的对手,其中“背水一战”便是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当时韩信仅仅用几万兵力来对抗敌方20万大军,因为自己的手下多数没有经历严格的训练,所以便采取了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打法,而这种战术此前可是被称为兵家大忌。

  • 吕不韦是好人还是坏人?为何吕不韦能从商人做到秦国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吕不韦,吕不韦是好人还是坏人

    吕不韦是好人还是坏人?后人对吕不韦评价一直比较两极化,吕不韦一生的经历在当时几乎无人能复制,从一名商人最后竟然坐上了七雄之首秦国丞相之位,这在旁人看来根本无法想象。吕不韦扶持秦异人回到秦国继位,此后秦庄襄王便将吕不韦升为相国,但假如秦庄襄王只是为了报恩或许根本没必要这么做,吕不韦是商人只要多给他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