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统为什么诈死落凤坡 关于庞统之死到底是什么样的

庞统为什么诈死落凤坡 关于庞统之死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630 更新时间:2024/4/19 9:05:21

庞统诈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庞统为什么诈死落凤坡?

关于庞统为什么诈死落凤坡,其实在历史上,庞统是在攻打雒城中被流箭(即乱箭)射死的,并没有诈死这一说法的。

关于庞统的死,主要是有《三国演义》和《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记载。《三国志》是史书,相关记录还是比较客观的,而且后续也没有人对庞统之死有异议。

当前出现的诈死(争议),主要是在罗贯中写《三国演义》这本著作之后的,因为《三国演义》里书写庞统的死与《三国志》不一致,比《三国志》中的记载死得早了,所以是出现了诈死这一说法。

《三国演义》是小说,小说就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有时为表现人物形象,会杜撰一些故事情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庞统诈死落凤坡的几个假说:

的卢妨主,刘备有意为之

这个假说是刘备明了解自己的坐骑的卢马,会妨主,需要送给亲近的人,待的卢马把别人妨死后,自己才能安心骑的卢马,所以刘备送的卢给这个亲近的人,就是庞统,间接把庞统害死。

这个是徐庶说过“此马虽有千里之能,却是妨主。使亲近乘之,待妨死了那人,方可乘之,自然无事”,意思是,的卢这匹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是会克死自己的主人,所以需要给亲近的人骑,待克死这个人后,再骑的卢,就可以了。

此外,支持这一假说的,还有一个观点,就是庞统自视甚高,自负要强,这在君臣当中是很避讳的,要了解,刘备是君主,虽然当时天下未定,但是刘备心里还是多少有点自居帝王的,而如果这个是时候,臣子表现得自大,震主,那刘备心里就不会不提防,猜忌了,送自己坐骑给庞统时候,庞统也笑纳,骑得毫无避讳感,这就让刘备很忌惮了,是不是哪天送皇位给庞统,也是这般哦……

针对这一假说,我们仔细推敲,就会发现漏洞百出的:

(1)的卢妨主,需要送人,妨死别人,才可以自己骑,这个需要送亲近人,大可送给别人,而不是庞统这样的重臣,而且庞统号称凤雏,卧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可见,天下未安,更没有三分天下的时候,刘备是不会想搞死庞统的。

(2)刘备对庞统有所猜忌,忌惮,这个也不足以在这个时间点搞死庞统的,要了解汉高祖,刘邦在围攻项羽时候,了解韩信有称王之心,见韩信对项羽围而不攻,做的是先册封韩信“三齐王,五不死”,而不是先搞死韩信。庞统也是一样的,正值刘备用人之际,是不会想让庞统死的。

这里有个细节,在送的卢马给庞统的时候,是在行军西征的路上,庞统的马受惊,庞统翻马掉下来,刘备说“军师何故乘此劣马,临阵眼生,误人性命。吾骑白马,性驯熟,军师可骑,万无一失,劣马吾自乘之”,意思是军师为什么坐劣马,阵前眼生(即怕生人,自古家禽动物皆有怕生人行为的,比如狗狗看见生人会汪汪叫的),害人性命,贻误军机,我骑的白马(指的卢马),性情温和,你骑我的的卢马,可以保你万无一失,你的劣马,我来骑。

大有与子同行,与之同食,与子同寝,与子同裳,与之同骑之意,即刘备的抓住这个机会笼络庞统的心,当年刘备先祖刘邦,也是把自己的衣袍给韩信批上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刘备是不会想搞死庞统的,至少这个时间节点,刘备不会搞死庞统。

争强斗狠,诸葛亮有意为之

这个主要是庞统和诸葛亮都是齐名的谋士,得一而定天下,再加上庞统比较自负傲娇,目空一切,自然是不会觉得诸葛亮比自己厉害,这个假说也确实是迎合了庞统的这个性格特点。

在西征时候,诸葛亮夜观天象,送信给刘备说“主将帅身上多凶少吉。切宜谨慎”,以此激将庞统,让你小心谨慎,不要前去。

天生要强的庞统当然不乐意了,要对着干,说“统亦算太乙数,已知罡星在西,应主公合得西川,别不主凶事。统亦占天文,见太白临于雒城,先斩将泠苞,已应凶兆矣。主公不可疑心,可急进兵”,意思是我庞统也会看天象,了解罡星在西边,应验主公会拿下西川,见太白星临近雒城,前面斩杀泠苞,已经应验了凶吉了,是大吉,如果不是大吉,能取得斩杀泠苞胜利,继续西进吗。

这个假说也是经不起推敲的,诸葛亮和庞统,都为人臣,军师,彼此合作虽然有争宠,争强,但是也远没有到要你死我活的地步,而且他们刚主事刘备也没多久,积怨尚浅。刘邦当时也一众谋臣,萧何张良陈平……打下天下后,论功行赏都争吵了一年多,才分封完,期间也没见搞得你死我活的,以诸葛亮的谋略,还远不到要搞死庞统的地步。

庞统诈死落凤坡,主要是《三国演义》小说,描写人物形象,颇有玄幻色的,是对现实生活,对史实的加工,提炼,突出人物形象。庞统有凤雏知名,配上落凤坡(凤雏,凤凰 陨落的地方),更合乎人们茶余饭后,说书消遣。

《三国演义》整部小说,还是更多的渲染,表现诸葛亮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神机妙算,空城计,八阵图……相比之下,庞统这个人物角色就被弱化了许多,是很适合小说描写风格的,并非史实客观情况的了。

现在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庞统是在攻打雒城中被流箭(即乱箭)射死,因为有凤雏之名,所以安葬的地方被取名为落凤坡,即凤雏在此陨落。

就像张继写的《夜泊枫江》,其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谁又能说得清是深秋,寒冷的山上的寺庙,还是真的有一座寺庙叫寒山寺,还是诗人听到的是别的寺庙声音,因为这首诗之后,才在这座山上建一个寺庙,取名叫寒山寺。

标签: 历史庞统落凤坡

更多文章

  • 隋炀帝杨广对后世的贡献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隋朝,杨广

    说到隋炀帝杨广很多人可能首先会想到的是暴君、昏君、隋朝灭亡的罪魁祸首,而且还弑兄杀父,但是隋炀帝毕竟是亡国之君,难免会被后世朝代拿来抹黑,证明其朝代的合法性,这集我们就抛开历史对隋炀帝的评价,来分析隋炀帝以及对后世的贡献。首先我们来看看隋朝是怎么灭亡的。现在我们所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是因为隋炀帝残暴,

  • 李自成进入紫禁城后 崇祯后宫的妃子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李自成,明末

    对李自成和妃嫔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自成进入紫禁城后,皇宫中的妃嫔结局如何?明代皇帝朱元璋之前是一个卑微的乞丐,最后成为了开国皇帝,这其中经历的艰辛与磨难,令人无法想象。正是有了这些不堪与痛苦的经历,朱元璋特别讨厌别人说到这段过往,并且专政,希望独揽大权,而实行专政的第

  • 样貌丑陋且品性恶劣的贾南风,为何能成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贾南风,西晋

    在西晋历史上有一位集丑陋、嫉妒、恶毒、阴险、凶残、淫荡于一生的女人,她权倾朝野、操弄权柄、为所欲为,搅乱了整个东晋政权,她就是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那么,这样一位丑陋而且品行恶劣的女人是怎么当上皇后的呢,这得归功于她有个好爹。她的父亲贾充是西晋的开国

  • 刘邦后人不比中山靖王之后名气还大吗 刘备为何不称刘邦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刘备,后人

    还不了解:刘备后人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为何以中山靖王之后自称,称刘邦后人不是更好?三国的历史一直以来都是大家经常说到的话题,在历史地位上,三国这段时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历史上比较令人关注的一段时期。随着起义的爆发,中国历史进入到了长达百年之久的兵荒马乱,各地

  • 曹操强,刘备弱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跟随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曹操,诸葛亮

    对曹操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是三国最强的领导人,为何诸葛亮不去投靠,反而要跟随刘备?大家都了解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第一聪明人,但是主公的选择上却让很多人感觉不好理解,毕竟当时的曹操才是实力最强大,而且从能力和性格上来说也比刘备更符合做皇帝。但是为何诸葛亮最后选择

  • 诸葛亮没有派关羽去华容道而是换做其他人 结局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诸葛亮,华容道

    对诸葛亮和华容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诸葛亮不派关羽把守华容道,而是派张飞或者赵云结局怎样呢?不论是正史,还是演义,曹操都曾败走华容道。而且,华容道这条路是曹操二选一选的。赤壁之战曹操大溃败,撤退之路有两条,第一条是大路,道路宽阔,比较好走,但要远五十里;另一条是华容

  • 李陵为何会拒绝汉昭帝的邀请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汉朝,李陵

    “李广难封”相信在说到这个的时候,大家都知道这个典故的由来吧?李广出生在一个将门世家,虽然在当时抗击匈奴的时候,也有很多的战绩,但是一直都没有什么高的职位,汉文帝就说,可惜啊,你没有遇到一个就好时机,如果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也不在话下。在面对这样的事情,李广对于自己的子孙后代的要求都是非常的高,李

  • 三国时期颜良、文丑与华雄的实力怎么样?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华雄,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在汜水关,华雄大骂挑战,袁绍先后派出两员猛将出战,结果,还没一杯茶的时间,两员猛将先后被华雄杀死,众人大惊失色。这时,袁绍说了一句话,可惜我的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如一人在此,何惧华雄?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如果颜良和文丑在场,真的去迎战

  • 郭子仪为何能历经四朝皇帝,最后还能善终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唐朝,郭子仪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倘若没有以郭子仪为首的众多栋梁,李氏的江山应该是保不住的。郭子仪是个十分难得的将领,此人不但有高超的军事素养,在政治选择与做人方面也让人挑不出毛病。郭子仪历经四代皇帝又得到善终,要说他没有大智慧,肯定没人相信。作为臣子,郭子仪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755年11

  • 蜀汉弱曹丕都没有攻打 曹丕为何选择去攻打强盛的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曹丕,东吴

    对曹丕和东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本可趁机灭了蜀国,为何回头攻打强盛的东吴呢?许多朋友说三国可以简单的分成两个阶段,那就是曹操死之前和曹操死之后。喜欢曹操的朋友们认为曹操是一个文治武功双全、有雄才伟略的一个明君,所以觉得曹操死后的三国索然无味,后面只有诸葛亮和司马懿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