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密与翟让之间有何恩怨?如日中天的瓦岗寨为何会发生内讧?

李密与翟让之间有何恩怨?如日中天的瓦岗寨为何会发生内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92 更新时间:2024/1/25 6:04:35

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西魏名将李弼的曾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密大摆酒宴,召翟让来中军帐内议事,翟让与左右亲信前来,李密拿出一把良弓让翟让鉴赏,翟让刚拉满弓,蔡建德突然举起大刀砍向翟让,翟让惨叫一声,倒在血泊之中。

埋伏的武士冲了出来,将翟让的亲信全部砍死,徐世勣一看情形不对,赶紧跑向门口,被守门的武士砍成重伤,王伯当立即制止才免于一死。单雄信也怂了,立即跪地求饶,李密也饶了他。

为何势力如日中天的瓦岗寨高层会发生内讧,乃至兵刃相见?这里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

说起瓦岗寨的建立,那要从翟让的经历说起。

翟让原是洛阳东都的一个小官,坐法当折,被关押在大牢。监狱的长官黄君汉觉得翟让是一个人才,不忍心看着他枉死,决定冒着风险偷偷把翟让放走。

翟让感动得哭了,说什么再造之恩,来世再报之类感激的话。黄君汉嫌他啰嗦,说:“我还以为你是一个英雄好汉,救民于水火,哪知你像个女人一样哭哭啼啼的,这是干大事的样子吗?”

逃走后的翟让纠集一伙地痞流氓逃到瓦岗寨落草为寇,算是有了立足之地。不久,离狐人徐世勣,同郡单雄信前来投奔,使瓦岗寨的实力大增。他们打劫来往商旅、船只为生,小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队伍很快壮大到上万人。

有一天,寨子外面来了一伙人,为首的那个人叫李密,是一个被官府通缉的亡命之徒,穷途末路之际纠集了一伙人想来投奔瓦岗寨。

李密手下有一个人叫王伯当,他与翟让有私交,翟让看在老朋友的面上就收留了李密。李密是一位胸怀大志的人才,很善于谋略,曾因牛背上读《左传》被越国公杨素所赏识。

李密时常为翟让出一些点子,居然每次办成了,使翟让对他刮目相看。李密建议翟让不要再做这种打家劫舍的小强盗,大丈夫要学刘邦项羽,当驰骋天下,以图霸王之业。

翟让只是一个安心过小日子的土匪,哪里有这样的志向呢,造反那是要杀头的大罪,他可不敢,就拒绝了李密的建议。

贾雄是翟让的军师,善于阴阳八卦,神机妙算,深得翟让的信任。李密买通了贾雄,让贾雄劝说翟让。

贾雄就对翟让说:“将军姓翟,翟乃泽也,李密是蒲山公,蒲非泽不生,李密天下英雄,你二人联手才能成就大事!”

翟让这个人本来就很迷信,听他这么一说,就改变了对李密的看法,从此与李密情同兄弟。

李密趁机劝说翟让攻打金堤关,荥阳以及附近诸县,无不破,瓦岗寨的地盘进一步扩大。

隋朝名将张须陀率两万大军前来剿匪,翟让闻之吓得准备卷起铺盖逃命,毕竟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场面。李密勇敢地站了出来,劝翟让不要慌张,且看他如何收拾张须陀。

翟让心中狐疑,心想自己就一万多人,都是些草寇,武器也都是一些破铜烂铁,打家劫舍还行,但对付朝廷正规军,心里真的没底。但也没有别的办法,硬着头皮让让李密试一下。

李密调兵遣将,安排翟让亲率一支队伍迎敌,自己与徐世勣、王伯当率精锐埋伏在小树林里。张须陀素轻翟让,果然双方一交战,翟让就溃逃,张须陀乘胜追击了十余里,李密的伏兵从旁杀出,大败张须陀。

这一仗下来,大大地树立了李密在瓦岗寨中的威望,翟让令李密另建牙帐,号蒲山公营。从此,瓦岗寨内事实上有了两个司令部。

随着瓦岗寨的势力进一步壮大,秦叔宝,程咬金前来归顺,李密把他们都提拔为将军;罗士信、赵仁基也率众前来投奔李密。

人员越来越多,吃饭是个问题,正好东都洛口仓号称天下第一粮仓,李密劝说翟让攻打东都,夺取粮仓。

翟让作为一个土匪头子,管理个几百几千人,干点打家劫舍的勾当还行,眼看瓦岗寨现在有几万人,很多豪杰都来归顺,这么大的摊子,这么大的阵势,他从没见过,更没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此时的他已完全没了主张,全凭李密安排。

果如李密所料,他只派了七千人突袭,不费吹灰之力就把那个天下第一粮仓给拿下了。

李密下令开仓放粮,于是十里八乡的穷苦老百姓都来抢粮,盛况空前。史书上原文是这么写的:“开仓恣民所取,老弱襁负,道路相属。”

控制了粮食,就相当于扼住了天下的命脉,上至地方军阀,下至穷苦百姓纷纷前来投奔瓦岗寨,李密的人马一下子达到了几十万,他的威望达到了空前。

翟让不得已,推举李密为老大,上封号为魏国公。设坛,即位,称元年,置元帅府。李密拜翟让为上柱国、司徒、东郡公。

但这么一来,翟让的那些旧官僚们可不干了,心想这瓦岗寨原是翟让创立的,是翟让可怜李密才收留他,现在反让李密当了老大,密谋劝说翟让发动政变,夺取李密的政权。

翟让倒是无所谓,只是哈哈大笑,一笑了之,他本就没有当老大的野心。

可是,他们的阴谋却被李密的手下房彦藻得知,他和郑颋一起劝说李密,定计邀请翟让前来赴宴,趁机发动政变诛杀翟让于酒桌之上。

标签: 历史李密隋末

更多文章

  • 孙权作为孙坚的儿子 孙权的武艺很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东吴,孙权

    对孙权武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一生未显露武功,那么孙权武艺到底有多厉害呢三国是我国历史上一段混乱的时期,军队阀们都在为了土地相互争斗,在三国中处处都是争斗,处处都是流血。而在三国之中是很少有对三位掌权人武力值的描述。所谓君子六艺,大部分的人还是有武艺的,在江东有一个

  • 南阳公主:养在深闺之中,却有着异常坚韧的个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南阳公主,隋朝

    南阳公主,杨氏,弘农华阴人,隋朝时期公主,隋炀帝杨广长女,生母为萧皇后。姿容俱美,言行有节,深得隋炀帝钟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临刑的时候,大殿内一片寂静,隋炀帝哀怨地望了望萧后,又望了望南阳公主,决绝地将头伸进那条套索之中。南阳公主一下子激动了,撕心裂肺的喊了一声:“父皇

  • 李陵为何对大汉心怀怨恨?他究竟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李陵,西汉

    李陵,西汉时期陇西成纪人,西汉名将李广之孙,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前99年,李陵率步卒五千人与匈奴与匈奴三万大军遭遇,李陵挥师杀敌,千弩齐发,匈奴兵应弦而倒,李陵乘胜追击,匈奴大败。李陵的队伍刚刚歇一口气,忽然数万匈奴骑兵从天边滚滚而来。匈奴大军将李陵的数千步骑围困在一个

  • 刘备当初还寄人篱下 诸葛亮为何还选择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刘备,诸葛亮

    对刘备和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在荆州时尚且寄人篱下,为何当时诸葛亮会选择投靠刘备?公元207年冬,暂居在荆州的汉室左将军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两人前往隆中寻找诸葛亮。当时的刘备曾做过一州刺史,也是名正言顺的汉室左将军,而此时的诸葛亮不过是一介书生,既没有太高的名望,

  • 良妃卫氏是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她又为何会失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良妃,清朝

    良妃卫氏,是康熙从辛者库挖掘出的“美人”,这是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随着一部部清宫戏的热播,人们对清朝皇帝,尤其是康熙、雍正和乾隆这三位著名皇帝非常感兴趣,对这3位皇帝后宫中的妃子,也是十分好奇的。在康熙后宫之中,有一位比较特殊的女子——良妃卫氏,此人原本只是奴才出身,入

  • 三国时期刘备早年到处游走 刘备的军费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刘备,三国

    对刘备军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代像刘备这种游走集团的军费从哪来?看过三国的朋友都了解刘备前期过的很惨,基本上是要人没人,要钱没钱,手底下那几个兵都是收编的流民,也没有什么战斗力,像曹操和袁绍的大军都是专业吃军粮的士兵,那肯定没得比。刘备的军费开支主要来自于投靠,前

  • 有关于潘凤的传说那么多却被华雄所杀 潘凤真的和吕布齐名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吕布,潘凤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吕布和潘凤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上将潘凤传说无数,却被华雄斩于马下,潘凤真的与吕布齐名?潘凤将军,字无双,是真的被人称之为无双将军,一百多斤的开山斧,在他的手里就像是没有重量似的,要了解演义里,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也不过才八十斤而已,为冀州的栋梁之才,比吕布年长,

  • 樊哙作为刘邦的救命恩人 刘邦临死前为何想要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刘邦,樊哙

    还不了解:刘邦和樊哙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邦临死前,为何一定要杀死自己的救命恩人樊哙?我们都了解樊哙是刘邦的老乡和发小,两个人从小就认识,而且他们长大了之后,都娶了吕公的女儿。所以说他们不但是老乡,还是连襟的关系。在刘邦起义之后,樊哙一直都是刘邦忠实的粉丝,他跟随刘邦

  • 邓绥的心机有多重?她的手段让阴氏输的心服口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邓绥,东汉

    邓绥,即和熹皇后,汉和帝刘肇第二任皇后,东汉王朝著名女政治家,东汉开国元勋太傅邓禹的孙女、护羌校尉邓训的女儿。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邓绥从小聪明伶俐,通情达理,小小年纪就非常懂事,颇有心机,深得祖母喜爱。在邓绥五岁的时候,祖母替她梳头打扮,不小心将一根针扎痛了她,如果

  • 祖逖闻鸡起舞心系天下安危,却因功高震主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祖逖,东晋

    祖逖,字士稚,范阳郡遒县人,东晋时期杰出军事家、民族英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年少时有远大志向,性情豁达,不拘小节,轻财重义,扶危济困,深受当地百姓敬重。成年后,饱读诗书,涉猎广泛,有不世之才。年青时,曾经和刘琨一起同做官,二人同睡一张床,凌晨时刻,忽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