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哪些与李贤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李贤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814 更新时间:2024/1/24 12:43:19

李贤(655年1月29日—684年3月13日),字明允,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则天次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永徽五年腊月(655年1月)出生,初封潞王。自幼得到良好教育,以“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作为太子侍读。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才思敏捷,深得父皇李治喜爱。上元二年(675年),太子李弘猝死后,册立为皇太子, 期间三次监国,得到唐高宗称赞、朝野拥戴和武后猜忌。 调露二年(680年),以谋逆罪名废为庶人,流放巴州。文明元年(684年),武则天废帝主政后,为酷吏丘神勣逼令自尽,年仅二十九岁。

垂拱元年(685年),诏复雍王爵位。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追赠司徒官爵,以亲王礼陪葬乾陵。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追谥章怀太子,与太子妃房氏合葬。 曾召集文官注释《后汉书》,史称“章怀注”,具有较高史学价值。著有《君臣相起发事》、《春宫要录》、《修身要览》等书,如今已佚。

人物评价

章怀太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为知名而又身世悲惨的皇太子。论出身,他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两个皇帝的儿子,他的同母长兄虽未即位,死后却被追尊为“孝敬皇帝”,两个弟弟是唐中宗和唐睿宗,妹妹是权倾一时的太平公主。可以说,李贤生活在一个不折不扣的皇权家庭里,这也注定了他必将卷入政治斗争而无法逃脱悲剧的命运。

论才华,李贤则是唐朝皇子中的佼佼者。二十余岁已能统召帝国杰出的学者们注释晦涩难懂的《后汉书》,其亲笔点评更被后世称为“章怀注”而极具文史意义。作为太子,李贤曾三次监国,并得到高宗褒奖和群臣拥戴,可见,这个年轻太子堪当大任,是帝国合格的接班人。然而,当时正值他的母亲武后政治得意之时,母子二人因此互相猜忌,颇多嫌隙。武后多次以书信方式责备太子,宫中则流传着太子不是武后亲生的谣言,最终太子未能幸免而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千百年来,关于章怀太子的死莫衷一是。两唐书均在言语间暗示太子是被武后诬陷杀害,《旧唐书·高宗诸子列传》中评论:“唐年钧德,章怀最仁,凶母畏明,取乐于身。”称太子是个品德高尚的孝子,以此驳斥他生前不孝谋逆的罪名,暗示太子是含冤被害。出土的墓志铭也有影射太子是被冤杀,但都未有明言直接死因。郭沫若曾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章怀之死与武后无关,而是当时的宰相裴炎为夺权所为。

总之,不论太子因何被害或者被谁所害,他死于帝国最高权力的争夺和由此产生的忌恨、阴谋却大体可以肯定。自古以来为了夺得皇位,兄弟相残、父子反目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也是古时封建统治的残酷之所在。

轶事典故

黄台瓜辞

相传太子李贤有感于母子亲情在权力斗争之下已荡然无存,乃作《黄台瓜辞》,以藤蔓比喻武后,因四个瓜先后被摘而感伤四兄弟性命朝不保夕,希望武后看后醒悟。(注:史学界对作者是否李贤本人存疑,该诗最早见于李泌劝谏唐肃宗时所说。唐肃宗听闻后大惊,并称“朕不知此”,因此也可能是李泌为达政治目的而自行编造。)

诗文如下: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

三摘尚自可,摘绝抱蔓归。

忧愤谱曲

章怀太子李贤不仅文史造诣深厚,可能还具备相当音乐修养。《旧唐书·李嗣真列传》记载了太子被废前一段插曲。当时李嗣真前往太清观奏乐,发现曲调十分悲哀,就问道士刘概和辅俨:“这曲子为何如此哀怨不和谐?”,两人答道:“这是太子谱的《宝庆乐》。”按理说《宝庆乐》应当欢快喜悦,由太子作出却充满悲凉,反映了李贤当时愤懑抑郁的心情。果然没过多久,太子即被废黜。后来刘概将此事讲给高宗,高宗也觉得十分惊奇。

叛军义旗

文明元年(684年),唐高宗驾崩后不久,武后先后废黜唐中宗、幽禁唐睿宗,完全把持皇唐朝政,这一行为引致李唐宗室和许多朝臣的不满。该年,英国公李敬业率先在扬州起事,并找到一个容貌很像故太子李贤的人(李贤已在数月前自尽),欺骗众人说:“太子李贤没有死,逃亡在这个城中,他命令我们起兵。”于是借李贤的名义号令天下,打出反武大旗。 [38] 由此可见,武后与太子李贤的母子矛盾已不是宫廷秘密,李贤做太子期间很可能已在朝中甚至民间树立起一定威望。

标签: 历史李贤唐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慧妃富察氏是什么出身?她死后为何会以皇后规格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慧妃,清朝

    同治帝后宫仅有一后四妃,除了皇后阿鲁特氏之外,地位位列众嫔御之首的就是慧妃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大清史上之最,同治帝的慧妃富察氏占了两条。第一条,她是大清史上唯一有四字封号的皇贵妃,第二条,她是大清史上唯一以皇后规格下葬的皇贵妃。按理说,按照

  • 赵高身为一个宦官 赵高为什么会有一个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赵高,女儿

    还不了解:赵高有女儿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都说赵高是太监,但他却为何有一个女儿?对于赵高是不是太监历来有争议,有人说他是太监,有人说他不是太监。说赵高不是太监的理由是:赵高有女儿,如果赵高是太监,阉割的男人是不能生育的。到后来明清太监有子女那都是领养的,太监娶妻是一种表

  • 蜀汉42年就灭亡了 罪魁祸首会是诸葛亮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诸葛亮,蜀汉

    还不了解:蜀汉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蜀汉42年就灭亡,诸葛亮是罪魁祸首?诸葛亮为了蜀汉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怎么能说他是罪魁祸首呢?如果没有诸葛亮,蜀汉就不会建立,至少不会那么快建立。这其中的故事就比较多了,如联孙抗曹、收复荆州各郡、占领西蜀、攻取汉中等都有诸葛亮

  • 用3万军队攻打20万赵军。韩信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韩信,汉朝

    韩信,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兵权谋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自古以来,以少胜多的战役并不少,但是能够被载入史册,并为万人赞叹的,却并不多,而背水一战正好算得上是一个。在此战之中,韩信率领3万军队攻打20万赵军,用一记险招成功打败敌人。但是此后数千年,再无人敢用这个险招

  •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在忙什么 司马懿为何十五年都没有攻打蜀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司马懿,蜀汉

    还不了解:司马懿和蜀汉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死后,为何司马懿长达15年不敢伐蜀?自从刘备死后,蜀国的军政大权就落在了诸葛亮一个人身上。三国时期,魏国势力最大,吴国经济最发达,而蜀国则属于典型的人少地穷的弱国。为了不让魏国稳定发育,因此诸葛亮特地主动出击,并开展了6

  • 进入紫禁城后,李自成是如何对待崇祯帝的妃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原名鸿基。人称闯王、李闯。明末农民军领袖之一,大顺政权的建立者。这是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到明朝的时候,我们都会想起一句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的历经近三百年,但从没有过和亲、赔款、割地、纳贡,可以说是相当有骨气的一个朝代,即使最后一个崇祯皇帝也是

  • 历史上刘伯温为何会选择告老还乡?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刘伯温,明朝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号大明。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文章。在中国古代,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社会地位,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因此,对于世人而言,皇位的诱惑无比之大。很多皇帝自然是知道这件事情的,而一些自卑亦或者是害怕自己子孙管控不住权臣的皇帝,便会在自己去世之前,将大臣们收拾干净,将

  • 李世民妻子回娘家,舅舅为何偷偷算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古代,唐朝

    李世民妻子回娘家,舅舅为何偷偷算卦?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世民一辈子最爱的女人大概就是长孙皇后,这位十三岁的年纪就嫁给他的原配夫人。幼时姻缘此时的李世民不过就是尚在潜邸的唐国公二公子,无权无势。论受宠程度,李世民的地位比不上大哥李建成,日后未必会有什么前程。因此没有人能明白长孙皇后的舅

  • 曹丕篡位登基之后 曹丕为何没有杀汉献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曹丕,汉献帝

    对曹丕和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丕登基之后,为什么没有杀掉退位的汉献帝?他到底在忌惮什么?曹丕不杀汉献帝的理由,其实主要有三个。首先,曹丕受到他父亲曹操的影响,曹操自诩汉朝的丞相,即使权力再高也没有杀害汉献帝,况且汉朝儒家思想盛行,如果杀了前朝皇帝会对曹丕的声誉有很

  • 商鞅作为秦国的奠基人 为什么还说商鞅是秦国的掘墓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商鞅,秦国

    还不了解:商鞅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商鞅既是秦国的奠基者,为何又是掘墓人?秦始皇能够一统六国,建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跟他的雄才大略是分不开的,同时他在继承王位之时,秦国就已经具备了一统六国的实力,这个实力是历经几代的积累是分不开的,提起积累,那就离不开一个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