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袁绍这么多兵马,只因为官渡之战就完全消亡了吗?

袁绍这么多兵马,只因为官渡之战就完全消亡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017 更新时间:2024/1/14 15:34:43

袁绍的起点比曹操高太多了,群雄反董时袁绍就是诸侯联盟的盟主,那时曹操只能跟着他屁股后面混。等到群雄都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不去管已经落寞的大汉天子,各自割据一方扩展地盘时,曹操在兖州发展实力,袁绍在冀州发展实力,等曹操先后收拾完吕布、张绣、袁术等人,成为中原一带的扛把子时,袁绍已经拿下了黄河以北的北方,拥有四个州的地盘,手下精锐多达十余万,在实力上已经碾压了曹操。

《三国志》的一些记载有不实之处,容易让人感觉在官渡之战前,曹操的兵力只有一两万左右。据裴松的注释提示,《三国志》刻意把曹、袁双方的实力刻画成兵力极其悬殊,就是为了突出官渡之战前后曹操的用兵之奇,算是在侧面吹嘘曹操。

曹操起兵时兵力就有五千,担任兖州牧时击败了境内的黄巾贼,收纳了黄巾贼30万降卒,挑选其中精锐数万人组成了青州兵,随后与群雄的战争也是胜多败少,兵力损失小,且又收纳了战败者的不少降卒。官渡之战时袁绍的兵力虽成碾压之势,但曹操兵力最少也有袁绍的60%左右。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前爆发了白马之战,曹操用奇谋先后打败并杀死了袁绍手下的大将颜良文丑,极大打击了袁绍军队的士气。随后袁绍的大军逼近官渡,连营数十里,曹操也做好部署与之相持不下,袁绍的大军向曹操的军营里射箭,箭如雨下,曹操的士兵要蒙着盾牌才能在军营里走动,士兵们惶恐不安,且军粮也只够支撑一个月。曹操截断了袁绍两次粮草,第一次袁绍数千辆辎重车从后方运粮而来,曹操派徐晃、史涣两人攻击这支辎重部队,把几千辆辎重车全部烧毁了。

第二次是袁绍帐下的许攸偷偷溜到了曹操的营地前来投奔,告诉曹操说,袁绍的辎重全部屯聚在故市和乌巢两地,守卫辎重的军队纪律涣散不严加防守,可以派一支轻兵偷袭,若能烧毁这些辎重,不出三日袁绍的大军就要溃败。

《献帝春秋》:于是曹操亲自带着五千精兵去偷袭两地,时间选在半夜,他让士兵们穿着袁绍军队的军服,扛着袁绍的旗帜,每个人都抱着柴火,让士兵和马匹嘴里都叼着“枚”,以防他们说话发出声响。军队行进时遇到了袁绍的一批斥候,斥候问他们去哪里、要执行什么任务,领头的回答说:“袁公怕曹操偷袭后勤部队,派我们协助后勤部队防守。”这样的答话没有引起斥候的怀疑。

第二天天明曹操的军队抵达目的地,袁绍那边保护辎重的将军叫淳于琼,手下有一万人马。他见曹操兵力少,直接带着大军出营迎战,曹操指挥军队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淳于琼不敌,只能退回营地,曹操又让军队攻打淳于琼的营地。

袁绍听说曹操偷袭己方辎重,派骑兵赶来援助。

斥候们向曹操汇报说:“敌人的骑兵已经在我军后方了,请分出兵力防备后方。”曹操大怒:“敌人的骑兵杀到将士们的背后了再向我汇报!”曹军将士奋死作战,先击溃了淳于琼,后又击败了敌方增援的骑兵,然后烧毁了袁绍所有的辎重。

曹操此战杀死了敌军数千人,将俘虏的鼻子全部砍了下来,将敌军的牛马等牲畜的嘴唇、舌头也都砍了下来,袁绍的将士们听闻后心惊胆战。淳于琼被俘后也被割掉了鼻子,战斗结束后曹操想放走他,许攸劝到:“他明日照了镜子,心里该有多恨你啊!”于是曹操令人斩了淳于琼。

曹操袭击乌巢时,袁绍认为可以乘机攻下曹营,于是派张郃、高览等人攻打曹营,可张郃等人已听闻乌巢之事,认为袁绍已败,所以都归降了守卫曹营的曹洪,反过来攻打袁绍,曹操也带兵回营增援,激战之后,袁绍军兵败如山倒。

裴松:诸书皆云公坑绍众八万,或云六万。夫八万人奔散,非八千人所能缚,而绍之大众皆拱手而就戮,何援力而制之?曹操巨鹿之战后向汉献帝汇报情况时说:凡斩首七万余级,辎重财物巨亿。

随后曹操令大军追击袁绍残部,共俘虏了八万余人,由于袁绍和其子袁谭已经溜走,曹操既不能养活这八万俘虏,又不敢放他们走,所以选择将这八万俘虏全部坑杀,如项羽当年坑杀秦降卒二十五万之事。

结语

曹操此人行事,与项羽无异。他攻克久攻不下的城池后,必定要屠城,这是为了让其余听说过屠城消息的城池不敢坚守。官渡之战时,曹操先是割了袁绍军千余人的鼻子,后又坑杀袁绍七万至八万降卒,可见其行事之阴狠。

所以为何官渡之战后,那么强大的袁绍就直接消亡了呢?是因为巨鹿之战袁绍大概被烧了两万辆车的辎重,这些辎重应该是他经营北方几年积累下的所有家底;袁绍的大军大部分被曹操给坑杀了,北方的兵源已经枯竭了,损失了这么多的青壮年男子,北方的农业生产也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标签: 历史三国曹操

更多文章

  • 韩信为什么看不起白起 韩信到底哪里比白起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韩信,白起

    还不了解:韩信看不起白起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正在热播中,里面完全是战神白起的主战场,伊阙之战斩首24万魏韩联军,攻楚之战歼敌百万……是名副其实的杀神。尤其是长平之战,以60万军队围困赵军45万,打破了围攻战“十则围之”的惯例,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

  • 白起生前有子女吗 死后后代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白起,秦王

    白起被秦王赐死以后,他的子女去了哪里,为何后世记载很少?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白起是秦国的战神,他还有一个可怕的称号,杀神。白起一生为秦国征战,他大破魏韩联军,攻下了楚国都城,又在长平之战重创赵军。可以说秦一统六国,白起就有不小的功劳。可他的结局

  • 历史上苏轼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苏轼,宋朝

    众所周知苏轼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影响深远的杰出代表,那么他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哪里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一、政治风骨。在北宋后期,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和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在朝庭上针锋相对势不两立。而苏轼能从社稷安危的视角出发,敢于直言,体现出高风亮节的政治品格。他最大的政绩就是在担

  • 晋武帝明明有二十几个儿子 晋武帝为何会把皇位传给傻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晋武帝,晋朝

    还不了解:晋武帝传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晋武帝有二十多个儿子,为何把皇位传给了“傻儿子”司马衷?建立西晋,一统天下,休养生息,恢复生产,国家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为何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司马炎,明明有26个儿子,却将皇位传给了“傻儿子”司马衷呢?我认为聪明一世的司马炎,有自

  • 朱温既然比曹操还要狡猾 朱温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朱温,唐朝

    还不了解:朱温和天下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温比曹操还狡猾,为何无法一统天下?唐代末年,经过黄巢起义的打击,李唐江山摇摇欲坠,各地藩镇拥兵自重,朝廷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在乱世之中,来自砀山县的无赖朱温登上历史的舞台,他先跟随黄巢起义军,后投降唐代,经过十几年的征战,成为

  • 清朝皇帝康乾雍为什么日夜勤政?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清朝,皇帝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清朝皇帝的故事。首先我们俩说下清朝皇帝勤政的俩大标志。一是早朝,又称御门听政;二就是大量的奏折。自康熙主政之后,早朝制度几乎贯穿有清一代,除了有病和重大事件,皇帝在京的日子是没有节假日的,从这方面讲清朝皇帝最

  • 康熙为什么会立雍正为下一任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康熙,清朝

    众所周知康熙帝算的上是清朝比较英明的皇帝了,他从十三岁计擒权臣鳌拜开始,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丰功伟绩,那么他为什么会立雍正为下一任皇帝?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其中原因。康熙四十年前,整个大清帝国直可谓是河晏海清,国丰民足,万邦来朝,雄视天下。但是,所有这一切都不能完全说明他雄才大略的全部和精髓,而只

  • 刘备没人脉没钱财,为何那么多人投靠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三国,刘备

    在三国这段历史中,刘备这个人非常有特点,他既不能文、也不会武,要钱没有钱、要人脉没有人脉,从小卖草鞋度日,半生漂泊不定。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刘备却能够异军突起,在群雄割据的夹缝中占据一席之地,到最后竟能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而成鼎足之势,真的是非常令人钦佩!放在我们现在来讲,刘备绝对可以算得上“白手

  • 项羽封各路诸侯的时候,为何自己没有称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汉朝,项羽

    提起称帝一事,估计楚霸王一肚子气。就差那么一点点,自己就是皇帝了,连项姓后人都遗憾:祖上缺顶皇冠,我们这些后辈跟人吹牛皮都不带劲。其实项羽早就在盘算称帝事宜。你们家小卖店开业,还得放串鞭炮,皇帝登基哪那么简单。咱得政治上合法,得有人劝进,还得定都、定国号、年号,还得建宫殿做龙袍,当然,后宫佳丽们也不

  • 张飞和关羽作为刘备的兄弟 刘备出征为何喜欢带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刘备,张飞

    刘备每次出征,为何喜欢带张飞,而不带关羽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到三国,我们每个人立刻想到的就是里面的一个个英雄人物。他们重情感,讲义气,最让我们记忆深刻的就是刘关张的故事。他们三人身份地位也大不相同,刘备有着皇族血统,身份高贵,地位显贵;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