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猛将罗大纲为何一生未能封王?

太平天国猛将罗大纲为何一生未能封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15 更新时间:2024/1/16 18:55:39

太平天国猛将罗大纲为何一生未能封王?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太平天国历史上,从广西到天京这一路上,有一位猛将始终率军在前开路,为太平天国的发展立下了赫赫功劳,这位猛将就是罗大纲。

罗大纲本名罗亚旺,是广东潮州人,因为鸦片战争以后,广东地区民生凋敝,盗贼蜂拥而起,他也纠集了一帮天地会众起兵反清。罗大纲十分擅长水战,他率领部下在漓江、桂江、柳江等水上纵横来去,清军拿他们毫无办法。

正巧在这时,拜上帝会开始筹划在金田起义,洪秀全等人便广泛希腊吸纳周边其他会党前往加盟,罗大纲也和大头羊张钊、大鲤鱼田芳等部一起前往金田投奔拜上帝会。然而拜上帝会纪律严明,管理严苛,这让一直比较松散的会党都受不了,张钊和田芳等人很快就选择了离开,只有罗大纲留了下来。罗大纲之所以留下来除了看好洪秀全等人以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本身也是基督教徒,而且信教的历史远比洪秀全早。早在罗大纲年轻时,就曾经在广东跟洋人有所往来,更加入过普鲁士人郭士立开设的教会,这让他对拜上帝会有很大的亲切感。

金田起义以后,太平军面临着清军的围剿,不得不离开紫荆山区,转而向武宣县的东乡转移。罗大纲当时正驻军在大湟江口,得到消息后,立刻带着部下弃舟登岸,前往跟随洪秀全等人一起到达东乡。面对着清军不断的围剿,太平军虽然屡次打败清军,但始终只能困守当地,想不出应该向哪个方向发展。这个时候,罗大纲站了出来,他指出了一点路,那就是跳出包围圈攻打清军防守力量比较薄弱的永安州。

之所以其他人没有想出这个主意,是因为对永安州不熟悉,很多人甚至连永安州在哪都不知道,但罗大纲熟悉路途,他此前甚至还打过一次永安。在罗大纲的率领下,太平军迅速摆脱清军的包围,很快就打了永安。永安是太平天国历史上攻下的第一座县城,太平天国在这里分封诸王,初步确立了制度,这就是著名的永安建制。可以说,罗大纲对此功不可没。

在此以后,面对清军的重重包围,太平天国不得不转而向湖南转移。因为在蓑衣渡被江忠源伏击,太平军损失惨重,实力大为受挫。又是罗大纲站了出来,他利用自己交游广阔的优势,在湘南大肆联络天地会众前来加盟,使得太平军声势复振。随后罗大纲又与李开芳等人担任先锋,从水陆两路进军南京,一路攻下了武昌、九江、安庆等地,为天国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3年,太平天国西征开始以后,罗大纲也奉命与胡以晃等人一起进攻庐州等地。其后太平军与湘军水师在湖口展开了决战,当时湘军水师被两部分,外湖只有大船,内湖只有小船,如果无法会合,很容易被太平军各个击破,所以曾国藩屡次派出军队猛攻湖口,希望能够打破太平军的封锁。负责守卫湖口的正是罗大纲,他率领水师多次在湖口击破湘军,使得湘军内外两部分始终无法连为一体。在随后的决战中,罗大纲更是夜袭夺下了曾国藩的座船,逼得曾国藩差点跳水自尽。

随着湖口之战的胜利,太平军再度攻下武昌,清廷大受震动,只得组织起大军疯狂反扑。当时安徽的芜湖也因为受到清军的攻击而失陷了,罗大纲奉命前往夺回芜湖,却不幸在战斗中被大炮击伤大腿,在返回天京途中不幸身死。

罗大纲的死对太平天国而言是一大损失,然而颇为出人意料的是,他立下了如此多的战功,竟然到死都没有封王,甚至连王的下一级侯都没有封到。细究起来,还是与罗大纲的出身有关系,在洪秀全、杨秀清等人看来,他始终都是天地会党,并不是金田起义的拜上帝会老人。罗大纲投入太平军初期,杨秀清等人因为自身实力还弱小,还是很注意拉拢他的。当时罗大纲有一次外出招募旧部时,曾经将妻子托付给杨秀清一个叫陈来的亲戚。结果在罗大纲回来之前,他妻子就死了,陈来贪财之下将罗大纲妻子的一只金戒指和一副银牙签全部偷走了。

萧朝贵知道这件事后,便装作天兄下凡,将陈来处死,并下令太平天国众人不得轻视罗大纲。也因为这个事,罗大纲一心为太平天国效命,至死不悔。然而等到了定都天京以后,太平天国势力强大起来,对罗大纲这种会党出身的人便开始猜忌起来。再加上当时还没有到达后期封爵泛滥的地步,一般能封上侯的都是拜上帝会老人,罗大纲自然不在其列。罗大纲大功却无缘封王,让后世无数人为之叹息。到沈懋学编撰《江南春梦庵笔记》时,便杜撰了一个天堂路通碑,说是洪秀全为了纪念死难的太平军将领的,在上面封了罗大纲为奋王。

实际上天堂路通碑一直到天京陷落都没有建成,更不存在什么奋王。曾国藩俘虏李秀成后,就曾询问过他,为什么罗大纲没有追封为王。李秀成自己也答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推说事情太过复杂,不知道该怎么说。李秀成都不知道奋王一说,可见并没有追封为王。如此猛将竟然连一个王都没有,实在是让人叹息。

标签: 历史古代清朝

更多文章

  • 诸葛亮身高八尺 诸葛亮的身高换做现在是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诸葛亮,身高

    还不了解:诸葛亮身高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诸葛亮身长八尺,换算成现在1米几?三国时期,风起云涌,出现了许许多多著名的人物,不管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还是有勇有谋的关羽、张飞,都是出自这个时代。汉朝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和孙权两人各自佣兵一方,而各路诸侯也蠢蠢欲动。远在豫

  • 刘禅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为何说刘禅是大智大勇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刘禅,蜀汉

    对蜀汉刘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6岁的刘禅干了一件事,足以证实他的大智大勇?三国蜀汉的两代帝王,汉昭烈帝刘备,和他的儿子后主刘禅,虽然是嫡亲父子,但在世人心目中,却一直被视为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刘备一直被视为励志典范,从一个卖草鞋的小商贩,历经坎坷奋斗成为一国之君,让世人

  • 历史上小乔在周瑜死后,都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小乔,三国

    小乔,本姓桥,庐江皖县人,周瑜之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东汉末年,群雄争霸,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的英雄豪杰,更有一些为国捐躯之人的存在,其中便包括了吴国的周瑜。周瑜是个颇有能力的将领,甚至得到了诸葛亮的认可,此人在赤壁之战之时运筹帷幄,利用苦

  • 历史上为了贪污现象的出现,朱元璋与雍正帝是怎么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雍正,清朝

    贪官在中国历朝历代都有存在,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自古以来,有钱有势的地方,就少不了贪,这也让每朝每代,甚至是现代社会,也把治理贪污受贿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务。历代皇帝在做政绩的时候,也是先从贪污入手,毕竟贪污不除,其他方面就得不到保障。要说治理贪污力度最大的,可能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

  • 诸葛亮知道蜀汉不是曹魏的对手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诸葛亮,北伐

    还不了解:诸葛亮北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知与对手实力不在一个量级,孔明为何还要多次北伐曹魏?我们了解,作为后先主时代蜀汉政权的当家人,诸葛亮一生都致力于北伐曹魏、光复中原,甚至可以说,北伐成为了孔明后半生全部事业的代名词,其生命不息,北伐便不停歇。然而众所周知,在魏

  • 邓艾偷渡阴平时诸葛亮还没有死 邓艾最后还能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邓艾,诸葛亮

    还不了解:邓艾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演义》中,如果诸葛亮没有死,邓艾还能够偷渡阴平吗?当然不能,恐怕邓艾想都不敢想。如果邓艾突破汉中防线,偷渡阴平,毫无疑问就是飞蛾扑火,自投罗网。诸葛亮深通兵法,用兵小心谨慎总是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魏延曾经提出,穿越子午

  • 曹魏作为三国中实力最强的一个 人才为何是最先凋零的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曹魏,人才

    还不了解:曹魏人才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蜀吴三国中,当属曹操最有本事,为何魏国的人才却最先凋零?曹操是三国初代目中最任人唯亲的人,有什么好处曹操首先会考虑自己亲戚,同时也导致对人才培养的不够。五子良将,这已经是魏国外姓的最高峰,但不论何时,都能被曹操亲戚稳压一头。夏侯

  • 历史上严颜的实力怎么样?与魏延相比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严颜,汉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严颜是汉末三国时期将领,早期在益州牧刘璋手下效力,担任巴郡太守,刘备攻打益州,庞统战死,刘备召诸葛亮等人入川,其中,张飞一路遭遇了严颜的顽强抵抗,严颜最终战败被俘。面对张飞的质问,严颜大义凛然,说,我州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宁死不降,张飞见

  • 三国时期有哪些武将在正史和演义中的死因不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黄忠,三国

    俗话说 乱世出英雄。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三国猛将如云,其中,有五位猛将在演义中死得很冤,都是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但是,在正史中,这五人都是病死的,和演义中完全不同,这五位猛将都是谁呢?第一位,黄忠。黄忠是刘备手下大将,老当益壮,勇冠三军。在演义中,刘备伐吴,为关羽报仇,黄忠当先锋破敌,因

  • 朱瞻基废掉原配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古代,明朝

    朱瞻基废掉原配皇后的原因是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个问题从最近的热剧《大明风华》可以了解少许情况,孙贵妃就是剧中的孙若薇,原配皇后就是女官胡善祥,当然这都是按照真实历史改编而来,既然是改编姑且看个热闹即可,作不得准。从根本而言,明宣宗朱瞻基废胡后与立孙贵妃为后其实是一码事,且来慢慢分